首页 百科知识 红山旅游地文化的原初依据

红山旅游地文化的原初依据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红山地区被开发为旅游地的基本原因就是关于它的一些历史文化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红山旅游地文化生产过程的原初依据.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做基础,红山的旅游地文化生产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便失去了其合理性。

红山地区被开发为旅游地的基本原因就是关于它的一些历史文化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红山旅游地文化生产过程的原初依据.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做基础,红山的旅游地文化生产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便失去了其合理性。

据史志记载:琼州自古就有观音出巡南海之说.«崖州志»载:“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三亚鸭仔塘村(红山东南麓)忽自产莲花,叶甚茂,三年乃谢.光绪二十三年复产,愈产愈甚,至今愈茂.”

与红山有关的历史文化传说,最主要的是“鉴真东渡”和“空海西来”两个佛教文化故事,故事概要如下:(1)1000多年前,唐朝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第五次东渡日本.根据日本古代文学家真人元开所撰写的«唐大和尚东征传»记载,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六月廿七日,鉴真一行从扬州起程,发自崇福寺,同船的有日本遣唐学问僧荣睿、曾照,以及鉴真的高足弟子祥彦、思托、神仑、光演、顿悟、道祖等僧俗14人,水手18人,其他3人,共35人.在海上被飓风吹到海南岛,冬十一月漂流到红山,在此居留一年半,重修大云寺,传法布道,后辗转回扬州,继续第六次东渡日本,获得成功.鉴真是唐代佛教北派律宗的第三代传人,是我国著名的佛学家、经文译著家和旅行家.他的东渡弘法是鼎盛的大唐民间对外文化交流的壮举,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唐广德元年(日本天平宝字七年,公元763年),76岁的鉴真在日本唐招提寺圆寂.有一首诗词专门记述鉴真的这一历史功绩:“上方传佛灯,名僧号鉴真.怀藏通邻国,真如转付民.早嫌居五浊,寂灭离嚣尘.禅院从今古,青松饶塔新.法留千载住,名记万年春.”(2)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空海和尚(公元774—835年)是日本平安朝佛教界中的宗师.他留学大唐后东归日本传法,创立了日本真言宗.延历二十三年(公元804年)五月,空海留学大唐,这一年空海31岁.因遇台风所阻,漂流至海南红山,在此传法布道.空海入唐留学,唐代著名的惠果和尚视他为法器,倾囊传授. 1991年12月,日本高僧孝司专程从日本到三亚红山,寻访佛教文化史迹,到红山晒经坡凭吊我国唐代高僧鉴真及其中外弟子。

关于红山的历史文化故事尽管比较琐碎,但却是地方政府和佛教界合作推动红山建设为一个佛教文化旅游地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红山旅游地文化生产与发展的基本线索,体现出地方政府开发旅游和获得佛教界支持的起始依据.在红山作为一个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中,佛教文化始终都是一个核心内容,同时这也是地方政府所关注的,2006年4月24日,红山景区开发的主推人、海南省原省委书记在三亚市委“红山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佛教文化研究是红山景区的‘安身立命’之本,‘鉴真东渡’是红山景区的‘缘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