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京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与建设

北京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与建设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其二,为中心城区西部非政府组织及国内企业总部聚集区。
北京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与建设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卷

北京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与CBD建设

李红玉

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一战略发展的核心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全面提升主导型服务业和主导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产业布局的引导改变目前中心城区总体过度集中,功能分区混乱重叠,各功能区成本高水平低,辐射能力和产出能力不足,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方面的“大都市病”,实现城市功能的高效聚集和合理疏解,使北京市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世界城市。

一、北京市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基本设想

根据北京市城市结构和发展历史特征以及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功能能级要求,北京可以按照如下总体设想全面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中心城区体现国际化和北京传统文化双重特色的世界城市商住、旅游区。

(一)构建“一主两翼多轴多星”式商务商贸服务体系

“一主”:指中心城区复合型政治经济管理区。以天安门、正义路—复兴门金融街为中心组团,集中建设国家、北京市行政、经济管理区,同时成为北京重要的传统文化景区。

“两翼”:其一,为中心城区东部国际化商务商贸核心带。以王府井—国贸大厦CBD地区为核心地带,建设国际化商贸商务中心,吸引跨国企业机构和国际名牌消费品营销商、设计大师、国际传媒机构入驻,形成具有国际辐射力的中国北方高端生产性服务中心,与国际同步的消费时尚之都,同时着力树立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休闲文化娱乐城形象。其二,为中心城区西部非政府组织及国内企业总部聚集区。依托西客站综合型对外交通枢纽,引导各类学会、协会、国内城市驻京办事处、国内大企业总部和机构,以及相关的第三产业向西二环沿线—西南三环丽泽地区聚集。一方面形成功能区内部产业自循环服务链和服务业集群;另一方面与西南三环—西四环的专业化批发市场走廊形成衔接协作关系,与北京西南物流中心相互呼应。

“多轴”:在前门大街—天桥大街—大红门、西单北大街—新街口外大街、菜市口南大街、地安门大街、崇文门大街等基础上,形成多个布局紧密的专业化商业轴线,各轴线各有特色和主营方向。

“多星”:依据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旧城改造所形成的中心城区居住组团的布局,配套布局分散式街区商业、金融等第三产业服务中心和网点。同时根据中心城区的传统皇家文化,贵族文化,满、回少数民族文化,京味民间文化等不同文化载体的具体分布地域构建旅游产业及其相关街区。

(二)构建京北皇城文化住区和京南民间文化住区

配合东城区和西城区四合院和明清王府保护,建设具有世界吸引力的中国皇城文化住区,在保留部分原住民的前提下,置换和疏解常住超载人口。配合宣武区和崇文区的民间文化街区保护(如天桥、琉璃厂等),建设体现老北京民间文化的低密度传统住区,以就地从事文化产业、商贸服务业和旅游业的人口为主要目标市场,兼顾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形成南城京城民间文化住区。

通过上述中心城区的产业功能分区,一方面可以在中心城区东部强化北京市作为世界性城市的国际吸引力,在中心城区西部将北京作为首都城市的行政经济管理功能独立出来;另一方面,“一主两翼”的产业功能分区,使城市经济布局由十字形向分散板块化转变,相对减弱了产业和人口沿中轴线和长安街的聚集和流动,疏解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和人流压力

(三)建设外城区科技、教育、会展、旅游、物流基地

构建一大科教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一大旅游产业带、两大会展基地、三大物流走廊。

“西北部城区科技商务和科技教育服务业中心”:自西北二环至西北四环,进而辐射到昌平南部科技园,形成三大围绕科技教育发展相关的服务业。即在中关村西区和德胜门科技园发展高科技商务,在昌平科技园发展高新技术研发产业。以各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依托,整合高校的实验室及各种研究资源,为大企业产品研发提供技术合作与服务平台,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

“西北环状风景名胜旅游产业带”:配合西北部城市生态带的保护和建设,构建八大处—香山—颐和园—十三陵—雁栖湖西北环状旅游带,形成以北方浅山自然风光和皇家园林特色、宗教文化、长城文化、明代陵寝文化为特色的综合旅游胜地。

“亚奥国际会展基地、玉泉营国内会展营销基地”:依托亚运村—奥运村会展设施基础和知名度,为中心城区东部国际商务商贸区以及东部郊区外向型现代制造业提供双向会展服务,成为北京世界城市的产业信息中心、交流中心。

“丰台—大兴物流走廊、通州—天津物流走廊、顺义—怀柔物流走廊”:以大兴的京九与京沪铁路、104、107国道以及南六环的交叉区建立北京全国性物流港,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使其成为重点服务京津冀地区、面向华北、华中、华东地区的国内大型物流中心。

在通州马驹桥镇附近,六环路以北,京津塘高速公路以东,凉水河以南,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边缘以西地区,建立以高科技产业物流服务为主的京东物流中心。

以首都机场空中枢纽为依托,在天竺出口加工区、空港工业区、林河工业区附近,建立北京空港物流园区,主要吸引从事国际国内航空货物分装、配送、整理、加工、仓储、展示、展销等业务的企业,为北京市进出口货物集散和中外客商国内外采购、分销提供物流平台,还应设有集陆运、空运及海运于一体的多式联运交易中心,具有信息、办公、交易、结算等综合功能。

(四)建设郊区都市工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国防工业三大制造业板块

“南—西南都市工业板块”:南部和西南部形成以食品、饮料、服装、制药、家具建材等服务于都市消费为主导产业的都市工业聚集区和产品集散地。同时改造石景山地区的传统工业。

“东—东南国际化现代制造业板块”: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形成以“亦庄”和“林河”为中心的两个具有国际性和高技术性质的现代制造业工业集聚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服务区。

“南部航天工业板块”:依托中国航天研究院和南苑军事机场,建设以航天技术为特色的京南航天科技园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发展军事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广阔空间。

“城市边缘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产业带”:以划定的基本农田为基础,着重搞好现代农业生产能力建设,根据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发展各类现代农业和以农产品为对象的加工业,形成现代都市型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在规划的城市绿化隔离带、平原生态圈,以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生态屏障为出发点,主要发展林果、畜牧、旅游和其他符合生态要求的绿色产业。

二、北京市中心商务区建设

北京中心商务区硬核的范围大体为围绕国贸桥,向东至大望桥,向北至朝阳门桥,向西至建国门桥,向南至北京站东街以北及通惠河北岸。从所围成的空间范围看,呈椭圆形,重心向北、向西偏移,建国门大街以及朝阳门外大街在占据涉外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商务办公集中的现状特征,围绕在其外的部分则为中心商务区的核缘。

通过前面对城市功能板块的布局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的中心商务区在城市中的空间定位有其特殊性,在建设发展中也需要有特殊的发展思路。

(一)北京市中心商务区的特殊性

具体而言,北京市中心商务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区位的特殊性。一般而言,城市中心由于具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可达性和区位优势,形成了一个包括行政管理、宗教、商业贸易、金融服务等在内的各种城市功能的集中区域,在此基础上,随着城市多中心的形成和快速交通体系的建设以及城市信息化和生产组织的柔性化,商业和低端生产服务功能逐渐从中分离出来,向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廉的城市副中心和边缘区域转移,城市中心日渐形成以金融调控、服务和跨国企业总部为主要功能的中心商务区,这是国际化大都市CBD的普遍发展历程,但是北京目前的现实是:一方面承担国家首都(政治中心)的功能,另一方面承担全国性经济管理调控中心的功能;一方面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城市信息化方面还无法达到发达国家世界性城市的水平,另一方面又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带动,对大都市CBD建设具有强烈的现实需要;一方面要保护历史文化古城,另一方面又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这些方面的相互作用,使北京市的CBD没有在城市的历史核心区(天安门、王府井一带)发展起来,而是把核心区让位给国家行政办公和城市中心商业,在城市中心区东部依托使馆区规划了现代化的CBD。

其次,内部空间结构的特殊性。据统计,美国大中城市CBD内部用地构成为:办公机构(offices)、银行、保险公司、专业服务(律师行等)、管理机构(大公司总部、行政机构等)40%,零售商店、百货店16%,工业—仓储工厂、仓库12%,公共建筑博物馆、大学、娱乐机构10%,住宅22%。而北京的CBD住宅和办公为主要的楼宇类型。其中住宅是数量最多的类别,占楼宇总数的34%以上。住宅楼宇和办公楼宇分布不一致,即住宅楼宇比例峰值的地段办公楼宇比例处于相对低谷。如建外大街以南、朝外大街以南、光华路南北向及朝阳门北大街以东区域办公业的职能较突出,办公楼宇的数量虽然较之住宅类不占绝对多数,但因其体量大、层数多,临街位置良好,因此成为中心商务区景观的主体表现;商业楼宇数量少,大量的办公楼宇内均包含有商业功能,但商业功能相对办公功能又不占优势,从而影响了商业楼宇的数量。且商业楼宇的功能和等级在北京市商业等级中均较低:娱乐楼宇零星散布,办公楼宇和旅馆楼宇内包含娱乐功能,且娱乐场所的水平较高;一般随街道纵向延伸,楼宇功能向住宅转向明显。临街一般为高档办公楼宇和高级旅馆(饭店);另外,由于北京是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平面利用上表现为主要大街两侧,如建国门内外大街、朝阳门南大街等地段分布的办公楼宇中政府机构占到50%以上。

中心商务区的作用就是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提供区位条件。

北京CBD以住宅和办公为主的内部空间结构说明北京市CBD的能级处于较低水平,金融、保险等高端生产性服务功能不足,而高密度的住宅也限制了CBD商务功能的提升,为北京CBD的进一步东移埋下了伏笔。

再次,功能的特殊性。北京市CBD除住宅用地外,办公用地中金融咨询、文化产业、工业仓储服务和高档零售业是目前的主要用地类型,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正迅速增长,中心商务区的鲜明特性有一定的表现,但与西方中心商务区相比还存在差距,只能说具备了类似西方城市的中心商务区雏形。同时,由于北京市CBD不是在城市中心传统商业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依托涉外区发展的,CBD的服务功能主要是面向国际化生产要素的聚集,对国内、北京市的本土生产要素的服务功能体现较弱,根据第一部分的规划思路,这一部分功能可能在城市西南副中心得到聚集,北京市的CBD在功能上具有不完整性,或者说具有功能上的空间差异。

(二)北京市中心商务区发展建议

1.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创造区位条件。

近20年来,金融业的大规模创新和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了城市金融业的强大聚集;同时,制造业向郊外迁移,生产性服务业向大都市中心地区集中。中心商务区的作用就是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提供区位条件。目前,北京市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应创造中心商务区的成熟的办公、交通、人文环境和条件,树立鲜明的国际形象,吸引大的金融管理机构、高科技公司、信息企业、跨国公司入驻,使之成为北京中心商务区内部产业结构的新增长点。考虑到北京CBD功能的分散化特点,应加强复兴门桥—建国门桥—国贸桥的功能联系,使之成为连接中心商务区与金融街的纽带。

2.强化CBD内综合商务功能。

借助“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城市空间功能调整的契机,实现CBD由聚集经济功能转变为信息经济功能,即由生产型转入经营服务型,同时积极与东部通县北京新城建设相衔接,疏解中心城区居住功能和人口,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3.与北京其他商务区形成联动互补关系。

面对北京商务区分散化的现状,中心商务区应发挥现有的区位优势,树立综合性、外向型商务功能集聚区的品牌,与西城区的金融街、东城区的王府井,海淀区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等构建合理的分工体系,避免这些区域对中心商务区造成的冲击。

(原载《中国CBD》2004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