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讨论式教学法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论讨论式教学法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时间:2022-1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讨论式教学法正是解决这两种积极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发展主体”则是指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诸方面素质的教育。

论讨论式教学法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比较宪法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改革为例(1)

李卫刚 沈 馨(2)

摘 要:现代研究生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和实习法等。其中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凭借自身的诸多优点,在社会对素质教育不断重视和国家对“创新型人才”日渐渴求的大趋势中脱颖而出,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技巧性强、对教师要求较高、实施难度相对较大,如果教师没有进行深入钻研或者虽才高八斗却缺少随机应变的机智,结果很可能使这种教学法流于形式,无法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为何一定要在研究生教育中进行讨论式教学改革、如何在研究生教育中应用讨论式教学法就成为我们核心关切的问题了。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 研究生教育教学法改革 《比较宪法学》课程建设

一、为何要在研究生教育中进行讨论式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招生的数量不断增多,研究生教育课程日益加重,形势也变得日益严峻和紧迫。如何改革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方式,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对此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而就现状来看,我们日常教学所经常使用的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有很大弊端,急需变革。教师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把现成的知识和结论灌输给学生,主观地决定教学进程,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强迫学生死记硬背(3),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对于马上面临实际社会问题的研究生来说危害更甚。

我们在长期的研究生教学中也体会到,研究生的教学一定要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及时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动态,把最前沿的科学信息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更要充分调动研究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讨论式教学法正是解决这两种积极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回顾人类教育史,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倡启发教学,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的学思结合策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在他创办的“学园”中采用师生对话教学,重视数学,强调在辩论中学习。由此可见,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潜能的发挥与老师在课堂上的有效挖掘密切相关,准确有效的提问让学生进行讨论,是老师的课堂艺术,它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教学相长,是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1999年6月13日《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指出:教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而今天“创新型社会”的构建更是对我们的高等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说创新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那么从以传授法学知识为主向以提高法律应用能力为主的转变则应当是研究生法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把研究生法学教学转变为具有研究性质的应用型教学已势在必行

我们改革的目标是教学应该是“回归主体、发展主体”。所谓“回归主体”就是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彻底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发展主体”则是指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诸方面素质的教育。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每一个学生最优方面的素质主动、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而这也正是我们迫切地进行《比较宪法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初衷。

二、如何在研究生教育中应用讨论式教学法

下面我们结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比较宪法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改革的经验,从分类和分步两个角度,对讨论式教学法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实施展开探讨。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分类实施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讨论式教学法进行进一步分类。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或综合运用不同种类,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要求的正确做法。以下列举最具有实践意义的两种分类:

1.以讨论的形式分类

(1)班级讨论。这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的方法。在教师带领下,由全体师生共同讨论,对没有绝对标准答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过程中培养创造力和严谨的思维。

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比较宪法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改革的经验来看,由于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往往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并且讨论是在自然状态下,学生注意力不易保持;教师活动又往往处在单点对应上,容易顾此失彼。因此,班级讨论需要教师能够高屋建瓴地控制整个课堂,否则课堂很可能呈现“无政府状态”。而且有部分同学只信任老师的结论而忽视同学的意见,这样一堂课听得七零八落,反而起到反效果。

(2)分组讨论。顾名思义,分组讨论就是把全班分为不同小组进行讨论的方法。依据什么标准划分小组呢?主要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围绕中心议题将全班学生依据对于中心议题观点的不同进行划分。这种讨论模式类似辩论大会。每一位同学都要为完善本组的观点提供尽可能多的论据,为集体的胜利出谋划策。这或许是最能体现民主的一种教学模式。众所周知,雅典公民在各种机构中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就是辩论,雅典也因此成为语惊四座的大演说家辈出的古代国家。

第二种模式称自然分组,可以由同学们自由自愿组合,也可以由教师依据座次、学号或宿舍划分小组。“与第一种模式不同,这种划分会使得同一小组的同学对于同一中心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于是我们需要分组时指定小组的主持人和记录人负责记录同学们的发言要点,并向全班介绍本组的各种观点。”(4)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多数人讨论变为少数人讨论,从而有利于观点的充分表达。

分组讨论凭借诸多优点,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日益频繁。但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比较宪法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改革的经验来看,这种讨论方法也有局限之处:对学生自律自学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如若学生学习素质不高,教师又管不过来,则很可能会变小组讨论为聊天大会。

以上两种讨论方法都主要在课堂上实施,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思想的集中交流和教师对学生的及时指导,但也存在着占用教学时间过多等弊病。

(3)课前自由讨论。课前自由讨论,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针对课上教师布置的问题自由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写出讨论结论报告,在课堂上主动展示或教师抽查。

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比较宪法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改革的经验来看,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形式可能使一些学生产生侥幸心理,认为未必抽到自己,出于惰性而不愿准备。教师也许需要使用些许奖励机制或惩罚措施,比如计入平时成绩等。

(4)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讨论。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一些依赖此项技术而形成的网络交流工具提供了开展讨论教学活动的平台,比如QQ群、BLOG、BBS、班级公用E-mail、SNS(如人人网)等。“以目前高校学生利用率最高的网络聊天工具——QQ为例,教师通过建立班级QQ群的方式来组织讨论教学活动,不仅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还能够保存讨论内容,从而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提供依据。如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不仅可以解决目前限制开展讨论式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5)

但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比较宪法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改革的经验来看,这种形式也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首先是对于计算机及网络等硬件设施的要求;其次,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学生如果发言作弊,教师将很难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最后,由于缺乏监督,讨论很可能流于形式。

2.以讨论的对象分类

(1)原理讨论。概念和原理多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这就增加了认识难度。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对某一概念或原理的词句理解、推理过程、演绎程序以及归纳方法等提出疑问或观点,在讨论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以更加准确深入地掌握该概念和原理。

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比较宪法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改革的经验来看,原理讨论法比较适合《比较宪法学》课程的总论部分。原来那些在学生听来云里雾里的抽象概念和原理经学生们自己预习和讨论后变得不难理解了。

(2)实例讨论。这种方法在法学课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实例又分为范例和案例。范例是指用真实案例缩写而成的或虚拟的,旨在阐明概念、原理或规则等的具体例证。与案例相比,范例的内容十分简约,通常已压缩到了无法再压缩的程度。”(6)

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比较宪法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改革的经验来看,实例讨论法要求教师认真甄选案例,设计问题。案例要有典型性、时效性,切忌冗长和堆砌;问题设计要精巧、有针对性和争议性。

当然,对讨论式教学的分类和实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在改革和探索之中。在实际运用中要学会博采众家之长,结合具体教学环境和设备条件创造出新的讨论模式,以适应现代教学目标的实际需要。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分步实施及对教师的要求

在此,我们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明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从教师的教学设计考虑,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六个环节:教材选择,题目拟定,课前辅导,课堂讨论,课后总结,成绩评定。

1.教材选择

教材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源,它不仅决定了教学内容,而且规定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向。那么什么样的教材才是适合讨论式教学的“优秀”教材呢?我们认为优秀教材需要具备以下特征(7)

(1)科学性:科学性是指教材概念、原理、论证、专业术语、参考文献等内容的清楚、确切、前后一致。

(2)实用性:教材内容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培养学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趣味性:优秀的讨论教材内容应或展示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或提供最前沿的时事资料,或创设幽默的冲突场景,或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反映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以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写成,设置尽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

2.题目拟定

确定讨论题目,是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关键一环。讨论内容应该:(1)结合教材,体现课本重难点;(2)具有启发性,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使其思维有一定的自由度;(3)不仅要符合多数学生的知识层次,更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要使学生有话可说,避免无所适从。因此,教师需要在定题前研究教学目标,深入把握教材,并进一步探查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8)

3.课前辅导

大学教育模式决定了学生不能与教师经常接触交流。因此教师除了认真备课和设计教学进度之外,还要教会学生自主应对讨论教学的方法。

4.课堂讨论

这一程序是讨论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组织能力的考查。教师已不再是传统课堂中单纯的控制者,而转变为课堂组织者、参与者、评价者。教师应该走下讲台,在一个轻松、平等的氛围中和学生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不但要鼓励学生认真聆听他人意见和积极发言,还要对学生阐述的观点及学生的思维状态作出敏锐的判断,通过对问题的及时点评来避免讨论偏离方向。

5.课后总结

讨论式教学的逻辑前提是并不假设教师一定比学生高明;相反,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以为,讨论式教学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辨能力的培养。并且,讨论式教学中所选择的很多问题都是有争议性的问题,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或者有的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教师虽然有自己的观点,但在组织讨论中应当尽量保持中立,以免对学生造成倾向性影响。中国传统教育中,教师一向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学生也习惯于等待老师解答,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改革,讨论式教学首先要破除“教师是绝对权威”的思想:一方面,教师本身要摒弃“教师一定比学生高明”的思想;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讨论结束后,教师一般只需对讨论作出归纳与评价即可,没有必要给出结论。

6.成绩评定

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将影响其最终成绩。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比较宪法学》课程为例,本门课程将学生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除考勤15%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课堂讨论中发言的次数和质量。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并根据发言质量给予加分奖励。这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会适当照顾那些没有积极发言的同学,通过抽查点名的方式给予参与机会,并借此防止学生无故缺勤,很好地做到了效率与公平的兼顾。而对于期末考试,也主要是采取论文或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主观试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有独立思考或独创性观点的地方用下划线标出以供教师特别加分。

(三)讨论式教学法实施对学生的要求

有的人认为,课堂讨论实施的过程,就是对学生社会经验、个性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综合考察;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局限,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质的飞跃;学生不必“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的苦学,只需在课堂上保持头脑灵活即可。但事实情况远非如此。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同学的普遍反映:《比较宪法学》讨论课程收获最大,却也是最花时间、压力最大的一门课程。法学院的同学毕业之后可能会成为律师,培养辩论口才尤为重要。更迫切的现实情况是,考试成绩是与课堂表现直接挂钩的,同学们时常会有竞争压力和紧迫感。要想在课堂上有不俗表现,必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以下笔者结合亲身参与对外经贸大学《比较宪法学》课程讨论的感受,来具体说说讨论式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认真完成下面步骤:

第一步:阅读材料,认真思考。

材料内容是问题答案的依据。“所谓阅读材料,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对教师所给材料进行仔细的分析阅读、理解、把握,以确定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将事实上升为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把分散的事物综合为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事物。”(9)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有助于缓解压力、减轻负担。

第二步:扩展材料,查阅资料。

在许多情况下,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材料、总结观点,同学们往往需要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高等学校教学资源十分丰富,许多大学都有图书馆、网络数据库资源等。在查阅过程中,要注意紧扣讨论主题,努力为自己的论点找寻依据,充分的准备能帮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技压群雄、脱颖而出。

第三步:小组讨论,拟定提纲。

课前讨论小组由同学们自由组合,但人数不宜过多;讨论时间一般控制在一小时之内,这样能够保证成员的热情和活力;讨论地点则选择舒适、方便的地方。

无论讨论小组以何种方式组合,都应选举出小组长。组长既是主持人,也是讨论成果记录人。作为主持人,小组长除了需要构建和谐讨论关系、鼓励同学积极发言之外,还要具有控制大局的能力:当出现讨论偏离主题、争论过于激烈影响同学友谊或因某个人滔滔不绝而出现“一言堂”时,小组长应该及时提醒并将话题引回。

采用提纲的形式将讨论成果确定下来,对所有提出的看法、观点和论据加以精选,分别轻重缓急,使其准确、系统、全面;对于那些思想火花和创新观点,注意用彩笔标明。

第四步:课堂发言,思想交锋。

在课堂发言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要努力做到能听、会听、敢辩、善辩。

能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讨论最完满的状态。作为学生应该有包容的气度和尊重他人的品格。无论起立发言的同学是滔滔不绝还是由于紧张哑口无言,都要学会对他人报以或表扬或鼓励的掌声。

会听:发言的同学有可能由于紧张而不能明白地表达,这时候一定不要产生盲目的排斥心理。而应该注意分清该项发言的中心论点和论据,考虑对比自己的观点,再提出反驳依据或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

敢辩:在教学实际中,与“独霸”课堂的情况相比,更容易出现的是不自信或犹豫不决导致的哑然一片、鸦雀无声的状态。激发课堂活力,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每位同学在了解参与讨论的益处之后,应该努力克服自卑心态,抓住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万事开头难,同学们一定要“抱最大的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不怕丢脸,走出第一步,勇敢举手发言。

善辩:辩论是一门技巧,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同学们在实际参与讨论过程中慢慢学习总结。课堂讨论中要注意:切忌自说自话。同学们应该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前提下,通过细心聆听找出对立观点的破绽,然后有理有据地加以反驳。

第五步:课后复习,总结得失。

首先是自我总结。课后根据自己的既定目标,回顾自己的课堂表现,想想所学的内容。

其次是询问意见。可以请老师进行评价指导,也可以向同学好友求教。

最后是自我修正。认真思量自己的成败得失,提出改进方法,争取下次能有更好的表现。

另外,学生可以利用充裕的课外时间,通过参与互助学习小组、写作研究论文的方式,对自己感兴趣且有实际价值的内容进行更深入地研究,这对于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成效显著。

总之,我们认为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研究生教育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运用前景非常广阔。但是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运用之时需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使用。此外,目前对于讨论式教学法的研究还不十分完备成熟,有许多“未知王国”等待我们探索。我们应该坚持“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延伸”的原则,进一步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注释】

(1)本文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成果。

(2)李卫刚,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沈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学生。

(3)王林枫.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心语学科网.[2011-01-28].http://www.xyxk.net/show.asp? page=2&id=6664.

(4)张绍琼.讨论式教学法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策略.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

(5)李潇,刘世清.基于班级QQ群的讨论式学习活动设计.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

(6)王军,王晓川.关于在法学理论类课程中进行讨论教学的设想//沈四宝.国际商法论丛: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7)李卫刚.宪法学讨论教学教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8)姜卫平.课堂讨论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5(2).

(9)冯纪铭.公务员考试秘诀:怎样更好的阅读申论材料.[2011-01-20].http://edu.sina.com.cn/ official/2008-04-07/0959132391.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