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日制工程硕士入学教育的创新与探索

全日制工程硕士入学教育的创新与探索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日制工程硕士入学教育的创新与探索——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为例[1]孙春柳,李向明[摘要]我国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要求入学教育实践发生相应转变。迄今已为期三年,入学教育的创新探索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得到学生广泛肯定。

全日制工程硕士入学教育的创新与探索——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为例[1]

孙春柳,李向明

[摘要]我国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要求入学教育实践发生相应转变。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遵循模块化和做中学原则,创新入学教育实践,提出入学教育实践要立足地方优势和特色、促进跨学科领域交流、结合自主学习和突出国际化特点,基于过去三年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关键词]入学教育;全日制工程硕士;创新实践

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是指在研究生新生入学之初相对集中开展一系列符合研究生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传统概念的研究生是指学术型研究生,他们具有鲜明的学术取向性,今后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或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工作。入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新生了解专业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科研方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2009年春,教育部开始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力图通过增量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使硕士研究生培养贴合社会需求。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改变必然引发入学教育活动的联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新研究生入学教育,将其纳入到学生培养环节,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迄今已为期三年,入学教育的创新探索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得到学生广泛肯定。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清华大学一直致力于硕士教育转型,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重点强化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希望通过改革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尤其是提升学生面向行业领域的素质,面向产业需求,为他们的就业、成长和发展提供高起点,培养更多的“产业英才”。英美等工业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也致力于工程教育改革,譬如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对合格的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11条评估标准:一是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二是有进行设计、试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三是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四是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五是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六是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七是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八是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九是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十是具有对当今热点问题的知识。十一是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国际化、产学结合、职业素质和从实践中培养是全球工程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简称深研院)作为清华大学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是清华大学机制创新和教育创新的试验田,其总体目标是建成高层次、综合性、研究型的学院,发展成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面对第一届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需求的变化,2009年5月深研院召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贯彻落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精神,明确工程硕士培养的具体目标与方案:以“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国际性、创业型、复合式”的人才培养特色。

国际性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国际性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及通行准则文化沟通能力,认同并能有效输出本民族文化。创业型是指具有开创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洞察力、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复合式是指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本专业的专门知识与技能与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存;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知识与人文、管理、艺术等领军者和创业者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素质并存。

因此,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深研院提出要创新研究生入学教育,培养学生创业创新、国际化、素质教育等理念,以学生具备优化的知识结构、深厚的人文修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为目标导向。

二、入学教育的内容与特色

研究生入学教育实践遵循“内容模块化”和“做中学”原则,体现“国际化、创业型、复合式”特色,如图1所示:

图1 全日制工程硕士入学教育实践内容

1.内容模块化

模块化初期是指具体的产品设计方法,它逐渐演变成一种思维工具,向系统研究方法论角度转变。通过分析模块化对象科学,采用逻辑方法及系统思维方法,优化模块化对象体系的结构,使构成要素规范化、有序化,达到提高系统综合运行效率的目的。[2]

基于入学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定位,将实践活动内容分为五大模块,立足工程领域开展专业教育、培养创业精神、着眼全球视野、关注人文素质、注重外语水平。专业领域教育环节在复合式教育实践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分别在实践活动之初和末尾开展。创业讲座和创业项目演练,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演练创业创新技能。全球化时代提倡全球环保行动和理念,讲座带领学生直面全球变暖等问题,更直观地看到温室效应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从音乐欣赏、艺术鉴赏、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关注人文素质和心理的建构和培养,分别帮助学生体验非凡的艺术感染力、理性与感性的和谐,以及培养自我调节、乐观生活的能力,达到科学与人文的完美交融。

(1)学科专业教育:强化周之初安排了各专业的师生见面会,师生之间就专业简介、培养方案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充分交流。此后老师并就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同学解惑并给出宝贵建议。在强化周最后一天,安排了相关产业领域龙头企业讲座或实地参观,同学们藉此有幸见到各自行业领军企业的精英人物,聆听他们介绍业内的最新成果与动态,讲述创业的辉煌和艰辛,并且去企业车间亲身感受设备人员的运作情况。

(2)创业精神:中文“创业讲座”和英文“创业项目演练”作为复合式入学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头戏,两环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特别是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研究与创新中心项目负责人担任“创业项目演练”负责人,从学习如何创业,到分组进行实际产品的SWOT分析,到各小组PPT演示、短剧表演的形势推广产品,由评委评分。活动全程采用英语。各组员团结协作、集思广益、不同的创业思路相互交叉、各有千秋。同时有助于他们开拓创业视野,加深对创业的了解,认识自身创业特质。帮助他们认识到在专业技术之外,从企业发展战略的层面上把握全局宏观视野。

(3)全球视野:2009年“气候变化与应对”和“全球变暖”等讲座强调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处理全球变暖问题,我们将寻找新的洁净能源来替代煤和石油,从而能够带来多少收益、创造多少机会、给经济带来多大的发展空间。这样联系实际的讲述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温室效应带来的挑战和机遇。10年的“美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讲座“体验语体世界”,有助于启发新同学国际化的意识和理念,提高新同学在跨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能力,为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国际竞争的相关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做准备。

(4)人文素质:音乐欣赏的讲座帮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音乐无国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真谛,精彩艺术鉴赏讲座让同学们明白了面对即将开始的紧张学习,如何做到学习知识和放飞心情的互动,理性与感性的和谐。11年的“从容面对人生压力,快乐享受科研生活”讲座鼓励新生自我悦纳,乐观生活,面对压力时接受现实,与压力共舞;做值得别人信任的人,做明亮灿烂、风华绝代的人。

建立入学教育实践活动内容模块体系,有利于优化创新教育实践结构,有序便捷地调整实践活动内容,从而更好地适应实践活动主体的特点和需求,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根据清华大学毕业生调查情况,学生在交流沟通、团队精神等方面有所欠缺。工程项目与工程设计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工程方面的知识技能,还要把握综合人文社科背景素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

2.外语运用为主线,强调做中学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倡“做中学”,即“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通过参与一系列社会性的作业获得真实体验。“做中学”模式表明知识与经验的获得来自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促进,是实现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3]

英语运用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贯穿入学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从实践活动之初的创业项目演练到一系列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讲座都体现了对外语驾驭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英语晨读、英语短剧等实操环节促使学生参与到英语运用实践环节中,达到“做中学”。研究生新生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认知积累,因此英语学习讲座只占很少比例,旨在帮助新生继续从理论上探索英语学习理念,真正达到英语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完美结合。英语运用环节遵循从理论到实操、从学习到运用、从被动聆听到主动开口的原则,且理论学习与表演应用的比例为2∶8。

加强工程实践能力、表达交流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终身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社会人文和经济管理、环境保护理念,以及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是我院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既符合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宗旨,即培养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也顺应了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潮流。

三、启示与思考

1.立足地方优势和特色

深研院作为清华大学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又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创新入学教育实践在首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深圳是一个创业者的城市,其产业是私营企业、中小企业为主体,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这些都让深圳成为一个创新的城市、创业的城市;同时深圳毗邻港澳,具有移民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外向型的经济结构特色,是一个国际开放度不断提高的城市。并且深圳竞争激烈,产业中成功人士具备非常强的生存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创业项目的开展,有助于新生充分了解创业,激发创业精神、开拓创业视野、提高创业能力。创业项目演练活动环节提供平台,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演讲表述以及缜密的思维能力。此外有助于学生培养国际化视野,熟悉掌握国际惯例及通行准则,具有很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走出“小我”的圈子,观察把握全球的热点和动态。深研院的规模和定位决定了必须坚持“大学科、大交叉、大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和交叉性的学科软硬件体系,决定了学生必须具有复合式知识结构。

2.促进跨学科领域交流

实践活动中创造性实现跨学科、跨领域分组。组内成员之间彼此专业不同,可以多接触其他专业的同学以及形成专业上的互补。所以在小组成员的组成上,打破了传统的班级分组方式,而是将不同专业的人相互组合成一个小组,有助于促进新生的交流和沟通,为同学们今后跨专业跨学科交流奠定基础。

3.结合自主学习、突出国际化特点

目前更多强调研究生阶段的个性化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自我更新知识,通过自己思考、探索来独立完成学习。但是学生对于英语晨读的热情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个性化学习不等于无序化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适当安排协作学习环节和教师的协助指引作用,会事半功倍。

国际化人才的指征之一是认同并能有效输出本民族文化。英语短剧让学生自由选择话题,大部分同学们选择了中文古典文化相关的主题譬如花木兰、西游记、孔雀东南飞等经典话题,充分表明学生热爱自己的文化并乐于通过戏剧表演传播中国文化,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四、结语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指出,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因此必须积极推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

清华大学一直提倡培育社会各界的领军人才,要求自己的学生应当有社会责任感。在深圳,清华大学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国际视野,有引领新产业发展的创新与创业精神,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即深圳研究院建院之初提出的“国际性、创业型、复合式”,为培养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针对过去三届专业学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深研院创新“入学教育实践”活动,强调创业创新、国际化和跨学科复合知识结构,为积极探索、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时铭显.面向21世纪的美国工程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2]童时中.论狭义模块化与广义模块化(一)[J].电子标准化与质量,1998(6)

[3]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孙春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深圳:518055

李向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师,深圳:518055

【注释】

[1]本文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课题“国内外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比较分析”和“正确定位、突出特色、重视质量——关于工程硕士教育的几点认识”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