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建本科院校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新建本科院校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也是由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的。

一、新建本科院校概述

新建本科院校是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扩招的产物,并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据统计,1999~2008年我国共有新建本科院校238所,占我国748所本科院校的31.8%。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力量。

(一)新建本科院校产生的时代背景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断加快,同时,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导下,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从省会城市向地级城市不断扩展。随着区域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些区域的各类人才紧缺状态日益明显,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制约高等院校发展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院校基本上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是省会城市,据对全国2001年的普通高校调查发现,28个省(自治区)会城市高校数占全国的高校总数的40.37%,直辖市高校数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3.36%,二者加起来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3.73%;全国省以下地市县各类普通高校数占全国高校总数的46.27%。而且,全国的本科类高校包括重点大学甚至很多一般的老牌本科大学大多建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专科类高校基本上集中在地级市。这样的布局使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在少数地区,培养的人才也有很多留在这些大城市,不利于发挥高等教育的全部功能,不利于省会外的其他城市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新建本科院校多建在地级市,培养的人才多留在本地,不仅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知识与智力差距,也有利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1]而老牌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国家和省培养“精英”式的复合型人才或是进行一些重大理论、国防技术和尖端科学技术的研究,因此,这些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了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就必须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以外的地级市,甚至是县级市建设一批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高等院校。也正是这一形势的转变促成了今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崛起。

此外,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也是由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的。[2]我国是一个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很大,区域高等教育规模、速度、条件、质量等自身发展要素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均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特点。因此,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立足市场需求,通过实施非均衡的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策略,从而形成多样化、各具地方特色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发展模式,促进高等教育与地方的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功能的拓展,使高等教育经历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教育不再扮演传统的适应角色,开始成为引导或拉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力量。教育获得了基础性社会地位,现代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教育。教育作用的根本性变化和教育地位的显著提高改变了教育和社会的传统关系格局,教育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教育功能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延伸、拓展。教育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过程中的基础性、全局性、主导性的战略地位越来越明显。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越来越迫切。因此,高等教育扩大规模,提升层次,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是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如徐同文教授所言:“地方高校真正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3]

此外,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要增强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重要举措之一就是通过加速高等教育的发展,使更多的国民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从而达到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的。在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方面,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其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也都较高,如美国的适龄青年入学率就已超过了80%。接受高等教育的国民越多、层次越高,国民素质就越高,国家国际竞争力就越强。据瑞士国际发展学院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在代表国际竞争力结构的八项指标中,国民素质是最差的一项。因此,高等教育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指标。同样,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高等教育也是通过提高国民素质来实现其竞争力的提升。

十多年的实践表明,新建本科高等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贡献是巨大的,其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是新建本科高等院校的发展能够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资本,这些人力资本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科技进步中起到推动作用;二是新建本科高等院校在促使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过程中,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起的联系而实现;三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政府分担由于就业人口带来的就业压力提供了一条途径;四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所具有的文化范围,通过传播先进文化,为所在城市的文化品位提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当今社会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知识与科技已成为生产力的内部因素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创造了相应的物质条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我国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我国经济格局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还将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区域经济发展中对科技开发水平的迫切需要,对适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类型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是原有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的。也就是说,各省(区)在发展区域经济的时候,势必会对本地区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迅速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高峰的到来,就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变化,人们普遍认识到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接受尽可能多的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规模上的扩大,层次上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提高和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从根本上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增强了对社会要求的适应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指出:“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本科教育的新生力量,没有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很难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好。”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新建本科院校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对多种应用性高级人才的需求和老百姓对子女上大学的迫切愿望。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连续五年的扩招,到200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2%,迈进了大众化的行列。实际上,中国这几年的高等教育扩招主要依靠地方高等学校来实现,而中央所属高等学校扩招幅度很小,他们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质量和效益上,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目前,规模的继续扩展仍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现实。一是高中阶段受教育人口的压力不断增加,“十五”期间,我国15~17岁高中阶段学龄人口出现高峰,2004年达到最高峰值7700万人左右,顺延2年,高等教育阶段入学高峰出现在2007年,从而对高等教育规模提出新的要求;二是我们已处于独生子女时代,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持续提高,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展造成持续压力;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的改善,进一步强化了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内在需求与个人条件;四是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必将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这种规模和继续扩招的态势为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此外,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一直处于一种短缺状态。这种短缺导致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产生了一种畸形心态。许多家长为了使子女上大学,从很小的时候就对他们施加不正常的压力和影响。家长的期望也给基础阶段的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小学开始,激烈的升学竞争就开始了。由于家长的期望和学校的竞争压力,出现了许多悲剧。所以,应试教育已经变成了社会问题。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应试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扩大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

2.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是地方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高等教育改革以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学校规模小,人员比例不合理,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办学效益差等问题。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就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在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原有的学校规模扩张来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相当有限。因此,通过提高高等院校数量则成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另一有效途径。通过新建院校固然能够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规模,但需要投入大笔资金,这在人才需求量最大,而经济条件有限的中西部地区是不现实的。因此,对原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高专直接或通过合并后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形式来扩大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模和供给能力是一条较好的发展途径。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扩大人才培养数量,满足区域人才需求,也能满足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要求及地方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同时,地方高校的发展有利于积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发展由国家全包全揽的局面,尤其是对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和将高校毕业生推向市场,由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进行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的改革,将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向了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进一步将高等教育推入了社会的中心,大学越来越贴近社会、服务社会并与社会融合,主要表现在:大学的“职能更加多样化,不仅要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而且通过多种形式直接为社会服务,融入社会经济中;大学培养目标趋向多层次、多方向,不仅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且也注重培养生产者和建设者;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合体,积极兴办高科技企业,形成了以大学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4]高等教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布局不合理,占人口80%的各地市及所辖县市,难以感受到高等教育走入社会中心带来的效益。而随着这些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方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急迫。地方高校的发展,尤其是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创建,由于它们是最贴近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高校,又本着“地方大学地方办,办好大学为地方”的办学宗旨,专业设置着眼于地方,人才培养重在实用,生源来于本土,分配面向基层,与地方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更容易实现与地方社会的沟通,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的进程。

3.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是促进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疆土辽阔,各地区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现实等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造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存在很大差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知识经济的介入,各地区不仅在促进传统产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不断升级,而且有目的地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社会对适应新产业、新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会逐年增加。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在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中日益突出。

首先,新建本科院校对地方经济的促进、推动作用表现为: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技术、信息支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高校所提供的人才、智力、技术、信息支持。地方经济在发展和形成特色的过程中,呈现出整体化和综合化发展趋势,急需作为当地最大的知识产业的地方高校与之配合、为之服务,并形成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这主要表现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对相应的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高等教育为当地的人才培养和智力开发作出贡献;地方经济发展中对科技服务和科技开发水平的迫切需求,要求地方高校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增强科技支撑力度;而随着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迫切需求,也要求地方高等教育增加容量、提高效益和质量。[5]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逐渐受到重视。

其次,新建本科院校依据自身实力,兴办科技产业,实现集开发研究、成果孵化和规模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基地,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学生实训基地,更主要的是为高科技成果向地方转移,谋求高科技产业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提供基础。这不仅是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之商品化、产业化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新建本科院校科技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新建本科院校兴办的科技产业技术先进,产品科技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对地方经济发展将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再次,新建本科院校的师生消费和基建投资可以直接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消费支出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较大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少则上千多则上万,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消费群体。学生因为接受高等教育而额外支出的费用(伙食费、住宿费、交通费、学习用品费等)必将对当地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根据2000年度《中国青年研究》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经济消费支出中最高的达到每年18 500元,而消费最低的也有8383.96元。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8383.96元。[6]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消费水平虽低一些,但数目也相当可观。而近几年,高校教职工收入不断提高,教师日益成为高消费群体。高校师生的消费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非常明显。新建本科院校基建投资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有力助推器。新建本科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得各高校的校舍紧张,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从而拉动了本地区的建筑行业、建材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4.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是维护地方社会政治秩序稳定的迫切需要

与大城市高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社会的政治稳定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在从业人员中发挥“蓄水池”“充电器”的作用,缓解就业压力。众多学子中学毕业后继续学习深造,客观上可以推迟一些劳动者的就业时间,缓解失业高峰期社会上的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源于本地区,毕业后又基本上留下来为地方工作。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向他们传播一定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其政治社会化,从而为地方的政治稳定打下基础;同时,新建本科院校本身就是地方社会中的一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力量。新建本科院校教职工中党员数量众多,学生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党员,他们是地方社会中重要的政治力量;学校广大教师的政治态度和行为,对地方社会的政治建设也具有较大影响。此外,新建本科院校通过选拔、培养、培训青年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向地方输送国家管理人才,促进地方社会政治的发展。地市各级政府的官员以及各部门的公务员,毕业于本地区高校的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人员与母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会对地方高校和地方社会发展产生特殊的影响。

此外,新建本科院校还能引领地方文化的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认同度。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培养具有先进文化意识的学生把进步文化传播到地方社会的各个角落,通过到农村宣传、介绍、推广新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农民逐步改变那些不合理、不科学的生活方式,通过更新观念,创新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程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高度自觉的方式投身到现代化事业之中。总之,新建本科院校置身于地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活动中,并站在地方社会的前列,推动地方社会的改革与发展,真正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并在社会中心占据重要的位置。

(三)新建本科院校的类型及特征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行跨越式发展、实现大众化的背景下,一批高职高专或成人高校通过合并、重组或独立升格而来的普通本科院校和依托型本科院校。它们在体制上属于省(直辖市)、市地方政府部门管辖的普通高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所需人才。“新建”是相对于原有本科院校而言的,“本科”是相对于专科而言的。

1.新建本科院校的类型

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地方高等教育的重新布局而组建起来的,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通过专升本或合并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这类新建本科院校指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基础上升格或以两所高职高专合并(有时是高职高专合并中专或成人高校)的基础上升格的普通本科院校,这些升格的院校统称为新建本科院校。据统计,1999~2006年我国共有新建本科院校210所。2007年和2008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均为14所,截至2008年我国共有新建本科238所,占我国748所本科院校的31.8%,[7]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学校往往处于地级城市,大多以城市命名。

二是依托型本科院校。依托型本科院校主要是指独立学院。所谓独立学院即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它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利用普通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吸引社会资金试办独立学院是高校办学机制创新与模式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1999年以来,独立学院取得了快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据教育部2005年10月17日统计,全国现在共有295所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以“依托母体、民办机制、独立运行”为管理模式,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即“独”“民”“优”“特”四个字。

“独”——意味着独立学院要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要独立颁发证书,有独立的校园,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民”——与传统的公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在制度创新上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实行一套民办机制。可以说,“民办机制”是独立学院实施高校管理和提高效益的核心,依靠面向社会的市场化运作,可以大大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增强学校自身的活力。“优”——独立学院的成功发展必须基于优质资源的组合。优质资源的组合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现有的公办高校,他们有好的教学传统和教学资源,也有好的管理模式,而且教师队伍也确有余力;另一个就是社会力量,他们有好的资金、资源和办学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带来民营的机制与活力。“特”——建立自身的办学特色是独立学院在越来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取胜的主要方面,也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

独立学院是扩大我国本科教育规模方面的有益补充。正如教育部薛耀煊副司长指出:独立学院在加快高教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特别是扩大本科教育规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独立学院作为体制创新的孵化器,是高等教育的助推器,有利于扭转我国目前公立高等学校单一垄断高等教育、民办高等学校先天不足、发展迟缓的局面,尽快形成公立高等学校与民办高等学校、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学术性高等学校与应用性高等学校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迅速提高,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更好地满足国家、地方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要。

2.新建本科院校的共同特征

新建本科院校因设置基础、所处区域、举办方式和学科专业侧重点的不同,使各校之间有一定的个性差异,但在升格前,大都以技能性教育为核心,再加上设置这批院校的历史原因和政策导向的相似性,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共同课题,如传统专科层次技能教育与本科教学模式如何嫁接,传统办学与特色办学如何结合,发展变革与稳定办学如何协调,现实需求与政策供给如何匹配等。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有其共同的特征。

第一,教育资源特征。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资源主要是由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专科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力量办学甚至部分中专教育扩充、组合形成。在学校建立之初,其校园设施、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图书藏量等教育资源只是达到了本科院校的基本水平和刚性要求,离内涵升本还有一定距离。以教师为例,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师资数量和学历要求满足本科设置条件,但青年教师偏多,几乎占一半以上。这些青年教师学历较高,受到了较好的学术训练。但他们大多是从“校门”进“校门”,缺乏实际工作经历,教学基本功有待提高,难以满足本科教学要求。而老教师又长期从事专科教学或成人教育,在从事本科教学时又存在顽固的思维定势,短时期内难以形成大学文化和育人环境,资源数量的扩张还形成不了资源优势,发挥不了资源应有的作用。

第二,学生特征。新建本科院校招生生源主要是承担本科扩招后所增加的部分,毕业后绝大多数直接进入就业市场。我国高考招生采用分批次、分等级进行,研究型大学所招生源依然是一流生源,扩招后对生源几乎不受影响,大部分旧本科院校招生批次都在新建本科院校之前,而这些学校招生名额与扩招实施之前增率变化不大,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扩招任务。另外,新建本科院校虽已是本科院校,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是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并存,专科教育有一定传统优势,招生形势较好,因此还保持一定专科教育规模。作为本科院校,无疑应以本科教育为主,完成这种转变大概需要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就新建本科院校的本科生源较之于重点大学和老本科院校来说,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稍有不足,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稍弱,但动手能力较强。经过四年大学学习,研究型大学和老本科院校的学生较大部分继续深造,如接受研究生教育、留学等,而新建本科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绝大部分直接进入就业市场,为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服务。

第三,服务面向特征。新建本科院校以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服务为主。因而新建本科院校有很强的地方(区域)性特点。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本科院校的布局逐渐向省会城市以外的区市延伸,形成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持和人才支撑力量。另外,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绝大多数行业管理部门不再直接管理高等学校,下放地方后,这些学校基础较好,特色较明显,多数专科学校经过合并、重组或单独升格成为新建本科院校。从分工来看,这类院校是区域(行业)发展、人才培养、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区域和行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地理区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科高校的服务面向和发展定位。同时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也应当考虑地方和行业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区位(行业)优势,与工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相适应,与经济的宏观布局和区域分工相适应,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之中,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第四,教育管理特征。新建本科院校举办本科教育是其面临的新课题,如何规范管理将是他们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重点。这里“规”是指规矩,“范”是指范本。显然,这个范本就是传统本科教育的管理制度。这要求在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上,必须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传承大学经典,也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若一味按照“范本”规矩,可能会丢失自己的个性,导致低水平的模仿。因此,在教育教学上,不能单纯沿着传统本科教育的惯性运行,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管理体制,探索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模式,其重点工作应当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上。

第五,办学特征。新建本科院校分布于不同地区,原有基础和办学条件各不相同,升本之后的发展状况和类型也各有差异,但与原有本科院校相比,却都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相结合,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专业设置上专科居多;二是绝大部分处于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外的中等地级城市;三是由专科院校独立或合并升格而来;四是管理体制上是省市共建共管,以市为主;五是以教学为主,科研还处于萌芽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