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电视艺术宣传功能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艺术宣传功能的重要性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播电视传播信息的时效性和广泛性超过其他任何大众传媒。宣传功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长期作为首要功能甚至是唯一值得重视的功能。所以,即使是广播电视艺术节目,也总是负载着及时充分、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国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新成就的任务,对民族伟大复兴负有重要责任。

第二节 宣传功能

广播是最早出现的电子大众传媒,具备强大的宣传功能,因此,广播在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十分巨大。广播有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有线广播;有仅仅传送声音的声音广播,传送声音、图像的电视广播又简称电视。广播电视传播信息的时效性和广泛性超过其他任何大众传媒。虽然早期的广播存在稍纵即逝、需要顺序收听收看、接收装置价格较高等缺陷,但是自从电视20世纪初叶问世以来,由于它强大的信息功能、宣传功能,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争先恐后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导致全球的广播电视陷入急剧扩张的状态。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中央电视台)首播;一个多月以后,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中国早期的电视剧从一开始,创作者们就尝试用一种戏剧化的形态来阐释国家政策和理念,电视剧和其他广播电视艺术形式,都是利用电子媒介进行宣传的重要手段。宣传功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长期作为首要功能甚至是唯一值得重视的功能。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指出:广播电视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接受文化、欣赏文化,取得信息、利用信息最重要、最广泛的一个领域,其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文化建设的状况,决定着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状况。广播电视艺术是宣传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很强的文化产品,创造经济效益使得它可以扩大再生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广播电视艺术必须追求两个效益和两种属性,必须跨越巨大的矛盾和挑战去寻求特殊的生存路径。喉舌功能与产业属性兼具的中国广播电视艺术,一直渴望不断做大做强,希望经济提升的同时建设中国特色的文化形象和环境。

所以,即使是广播电视艺术节目,也总是负载着及时充分、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国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新成就的任务,对民族伟大复兴负有重要责任。人民群众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主体,是国家民族的永恒活力所在,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播电视艺术层层环绕受众的“信息环境”,潜移默化而强有力地间接引导着舆论和大众。研究现代化的学者英格尔斯指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发展的代价是会产生出自身的对立面,比如环境污染、下岗失业、冲动决策、弄虚作假、拜金主义、人性扭曲……发展把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解放出来的时候,也把人的利欲、贪欲、自我膨胀欲给释放出来。电视剧《铁人》、《焦裕禄》、《党员二楞妈》、《中国神火》、《长江第一漂》、《有这样一个民警》、《埔江叙事》、《岁月长长路长长》,以及配合政治形势拍摄的《澳门的故事》等,是直接表现共产党干部和社会公益人物的先进事迹的主旋律电视剧,体现了广播电视艺术重要的宣传功能。

在国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的国际广播展开了激烈的广播宣传战。战后,各国普遍加强了国际广播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广播发射机的单机最大功率从50~100千瓦增大到500~1000千瓦;更多的国家开办国际广播,比如“环球广播”或“对全球广播”、“对全世界广播”。这一方式突破了对象地区和广播时间限制,扩大并增强了宣传效果。美国在冷战时期,曾于1950年7月和1953年3月先后在联邦德国的慕尼黑建立了“自由欧洲广播电台”和“自由广播电台”,对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展开宣传攻势。美国认为这两座广播电台在苏联解体、东欧演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把对华广播作为新的战略重点,在我国周边的10个国家部署了26个发射基地,形成了一个对我国四面包围的广播发射网,其目的就是要“使整个中国大陆听到西方世界民主自由的声音”。

西方对华广播机构部署这个发射网,除了从国际政治形势和舆论传播需要的角度考虑外,所实施的指导性技术政策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发射基地要设在离中国听众尽可能近的地点;二是要采用现代化大功率高效率的发射机和发射天线;三是要从若干不同地点发射几个频率重叠覆盖同一对象地区;四是对全部发射基地建立网络控制系统并尽可能实现设备自动化。由于实施这些政策,导致西方对华广播在中国的听众大幅增加。

美国对于其国际广播所要达到的目的毫不隐讳。如香港《明报》曾在1996年6月26日独家发表了“美国之音”现任台长杰弗里·科恩的题为《冷战后“美国之音”的六大任务》一文。这六大任务是: 1.对抗共产党和极权国家; 2.鼓动美国式的新闻自由; 3.输出美国的价值观; 4.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 5.向全球解释美国的政策; 6.为美国的文化、贸易、旅游等提供服务。他在文中写到:“今天‘美国之音’以46种语言向亚、非、欧和拉美广播。它们向资讯落后的国家提供基本的新闻、信息和文化节目。对诸如中国、古巴、缅甸、伊拉克、伊朗、越南等国家的人民,‘美国之音’和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性广播电台,往往是唯一可靠的新闻来源。它们不仅提供美国、英国乃至世界的资讯,还提供有关该国本身的新闻。单是对中国,我们除每天11小时以普通话广播之外,还以广东话及藏语各广播90分钟。虽然我们的节目也有有关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事情,但我们的大部分报道仍是有关中国本身的事。冷战后,所有审查新闻的政权并没有像人们所希望的那样终结。因此,‘美国之音’要永远不断地提供全球各地所需要的至关重要问题的新闻,并且以当地人民的语言播放和为当地官员无法封锁的通讯媒介提供新闻服务,协助全球进一步了解美国。”

针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政治宣传,我国的人民广播电视事业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生机勃勃地发展起来。以广播电视艺术中的电视剧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对文献性与故事性、纪实性与戏剧性、历史观与生命观、历史事件与人物个性、史与诗的特殊理解和处理,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电视剧类型,是国家意识形态表述的重要艺术手段。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特别是那些改变了历史进程、走向的事件几乎都被陆续改编成为电视剧,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也几乎都成为电视剧的表现对象,无论是以“记事”为主的文献性电视剧,或是以“记人”为主的传记性电视剧,它们都将视野“投向今天正直接承传着的那段创世纪的辉煌历史和今天还记忆着的那些创世纪的伟人”。“历史在这里成为一种现实的意识形态话语,它以其权威性确证着现实秩序的必然和合理,加强人们对曾经创造过历史奇迹的政治集团和信仰的信任和信心。……主流政治期待着这些影片以其想象的在场性发挥历史教科书和政治教科书无法比拟的意识形态功能。”这些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播电视艺术作品,都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表达爱国主义精神为基本视角,用中国文化的历时性辉煌来对抗西方文化的共时性威胁,用以秩序、团体为本位的东方伦理精神的忍辱负重来对抗以个性、个体为本位的西方个性观念的自我扩张,用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行径来暗示西方国家对现代中国的虎视眈眈,用爱国主义的历史虚构来加强国家主义的现实意识,历史的书写被巧妙地转化为对现实政治意识形态建构的支撑和承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