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自然辩证法课程素质教育功能的层次性

论自然辩证法课程素质教育功能的层次性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自然辩证法课程素质教育功能的层次性单洁[1]教育模式应该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这已是各界的共识。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可分为三个递进层次,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精神和塑造人文精神。在自然辩证法课程中加入能力和技巧的训练,正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程,应当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作为首要任务。

自然辩证法课程素质教育功能的层次性

单 洁[1]

教育模式应该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这已是各界的共识。目前在校的理工科硕士生,将是21世纪我国科研、开发和高教事业的骨干力量,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素质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这一话题近年来一直受到高教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对理工科硕士生进行素质教育,综合性大学可以依托人文科系的师资和科研实力,学生处于相对浓厚的人文氛围中,接受“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事半功倍。与之相比,在军校特别是技术类军校,一般情况下研究生几乎没有人文类选修课;零敲碎打的几次学术报告,选题也很难做到系统化、科学化,长期坚持困难重重;馆藏的人文资料奇缺,相当一部分因过于陈旧而鲜有问津者……这使得一段时间以来,对硕士生进行长期、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得不靠“两门政治课唱主角”。纵然现实条件有限,但从“科技强军”的战略角度出发,当前各方对这门课素质教育的期望值却在不断升高,这正是促使教员发掘课程素质教育潜能的直接动力。

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可分为三个递进层次,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精神和塑造人文精神。从当前技术类军校的现实需要和实现可能出发,这门课程素质教育目标应定位于“照顾全面,突出中间”,注重在学生中树立和深化科学精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适应补充科学史的内容,对实现上述目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层次一:知识结构的优化

“知识结构的优化”是自然辩证法课程素质教育功能的最基本层次,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专业以外领域的兴趣,造就文理贯通、视野开阔、富于综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既符合了高度分化、高度综合这一科技发展整体趋势,又是对学生因文理分科过早而导致其知识结构缺陷的一种补救措施。

以往在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科学史只是在作为理论问题的例证时才穿插出现,其实在优化知识结构方面,科学史内容应该是主要的实现手段。这是由于其学科性质决定的。

首先,科学史虽自成一统,却涉及极其广泛的知识领域:在它的“主业”——自然史、社会史和思想史以外,还要记载、评价、论述世界范围内各地域、各历史时期、各门自然科学和各专业业已取得的成果。从一般意义上说,科学史与哲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密切相联。所以,我们说学习科学史,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更能引导学生将如此广博的知识移植、渗透到其研究方向中,实现优化知识结构的目的。这对军校的理工科硕士生来说,现实意义更为明显。

再者,科学史教育可以让学生对科学发展的历史和规律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为他们今后可能从事的科学管理工作奠定知识基础。

随着“科教兴国”、“科技强军”的不断深入,今后走上科研管理岗位的硕士生会越来越多。如果把科学活动中的“人—财—物—图书资料”看作“硬件”,那么,让科学活动中各硬件因素相互协作、发挥最高效能的艺术——科研组织和管理工作,就是科研活动的“软件”部分。科学史学家贝尔纳曾将它称作是“科学中的科学”,美国也把成熟的科学管理经验归结为“二战”后科技事业迅猛发展、空前繁荣的两大因素之一。现代科学呈现出日益显著的“大科学”趋势,即便是中小型的研究项目也会涉及多学科人员的合作,在“曼哈顿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之类的跨国界、多学科、多领域的超大型项目,科学管理的水平是公认的,是决定整个科研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熟悉和掌握科学史中揭示的科技发展史和发展规律,是提高科技管理能力的必然途径。我们在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中加入的这部分内容,看起来占用了一些课时,但学生一旦对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了总体性了解,将有助于他们在走上科学管理岗位后更快更好地实现专业调整和角色转换。

优化知识结构目的的实现,当然要依靠具体知识的讲授,但更重要的是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鉴于现代学科体系日益庞大、分支越来越细,限于时数和篇幅,教员只对现代自然科学主体部分的发展历史作全景式勾勒,着重介绍科学史上重要人物的生平、重大事件和重要思想的来龙去脉、社会影响等,这部分内容是“鱼”,是教育的初级形式;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课程讨论和课程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几年来,我们一直实施的“模拟论文答辩式的讨论”,教学双方获益匪浅。具体的做法是这样:学期初由教员指定参考书,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自行熟悉本学科的历史背景、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学期中组织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相互交流,采取模拟答辩式的讨论,学期末形成一份规范的课程论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既训练了研究生的文献调研能力,又熟悉了论文答辩的程序。从讨论的效果来看,学生们通过精心准备,对答辩时的语言、态势、板书、幻灯和数据、图片等手段的运用、回答提问的技巧都有显著提高。在自然辩证法课程中加入能力和技巧的训练,正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层次二:科学精神的养成

“科学精神的养成”是自然辩证法课程素质教育功能的重点层次。

从科学自身的结构来看,作为人类追求理性和实证的知识体系,它是具体成果、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内在统一。熟知了某些科学知识,或者掌握了—定的研究方法,还必须要将“鱼”、“渔”中蕴含的精神实质化作个人的品格,融入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去。这个过程涉及用什么样的思想体系指导人生实践的问题,所以它比单纯通晓某一具体学科更艰难。“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程,应当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作为首要任务。

纵观科学发展史,随着科学不断深入,其具体形态和具体功能不断改变。如果我们抛开科学的物质外壳就会发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始终伴随着这样一种特殊的思想意识:它或表现为与蒙昧、迷信相对立的理性思维,或表现为迥异于生产经验和生活技能的严密逻辑,或表现为与唯心主义势不两立的实事求是态度,或表现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勇气和决心……这种贯穿人类科学活动始终的思想意识就是科学精神。它是科学主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总称。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因素,对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和道德的提升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这里的“赛先生”既是具体的科学成果和研究方法,更是科学精神。

在经历了几千年人类社会和科学发展的一切重大变革之后,科学精神的内涵没有重大改变。现代社会所崇尚的理性、客观和实事求是态度等,其实在古希腊、古代中国等文明古国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中就已得到相当明确的阐发。正如萨顿所说的那样:“这种精神并不是新的,它几乎像人类自身一样古老,它充满了整个科学的发展,从早期人类极其简陋的实验直到现代物理学家最大胆的演绎。”科学精神是进行科学探索的基本装备,对当前在校研究生来说,科学精神的教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探索精神

求生、求知、求胜是人类天然的本能,科学是生产实践的成果,又是人类与生俱来好奇心在满足过程中的产物。历史上的科学家,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薛定谔,都阐述过惊异对科学发现和发展的重要性。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第一个创造高峰期是25岁到35岁,也正是他们求知热情最旺盛、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强的阶段。

有了求理解(求知)的欲望,再树立起可理解(可知)的信念,就构成了理性传统和本质精神的基本要义。这是因为科学探索的成功,必须依赖于这样一种坚定不移的理性主义信念,即坚持事物之间的因果性,坚持自然界规律的内在性,尤其是坚信这种因果性和规律性的可理解性,这是科学的灵魂。

2.批判和怀疑精神

科学活动是求知、求是、求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交互作用。它一方面要求人们要善于独立思考、有理有据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它们置于科学理性的审查之下;另一方面,它又要求人们立足于但不囿于传统的理论框架,充分发挥人的理性精神和创造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真理的追求使科学家不屈从于外来压力和意志,也不迷信任何权威和既有理论,客观批判和怀疑精神对于科学发现是至关重要的。

3.实事求是精神

科学探索志在求真,志在揭示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奥秘,这是一个理性和崇高的事业,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使命。它需要献身于它的人付出艰辛的智力劳动,忍受无尽的精神困扰或是生活的清贫,需要一种根本的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这里也必须戒绝一切虚妄、浮躁、浅薄和投机。名利之徒和取巧之辈在这儿只能留下失望和遗憾,因这自然奥秘之门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敞开。可以说科学史上每一个科学奇迹的背后,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必将贯穿于科学工作的全过程,认识了自然规律,还必须尊重和服从规律才能不受到自然的惩罚。唯上、唯书、唯利、唯情,会上演“李森科”式的骗局或“亩产数万斤”的闹剧;不严谨,会导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那样的灾难。

4.宽容和协作精神

宽容意味着允许不同理论观点的存在,不以一己之见来排斥他人的观点。有了这种宽容的精神,才能有自由、探索性的科研活动。“科研无禁区”,这一观点被很多科学家反复强调。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自由创造,任何给科学研究设定的框框,虽然会在一段时期内成功地抑制科学的发展,但最终必将被科学的进步力量所粉碎。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在宗教神学压迫最甚的欧洲,这一事实说明了科学最终将冲破任何人为的压制。

科学不屈服于权威,却对任何新观点、新理论持支持、欢迎的态度。不同理论观点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争论,而最终的裁判并非某一圣人,并非某一不变的教条,即便是新学说有种种不足,但只要它包含了些微前所未知的真理性成份,就会被热情肯定。这种宽容态度事实上是科学发展的前提。

同时科学也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是人类为了探索自然与自身奥秘的历史性过程,它需要的是人们在时代的课题面前协同努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前赴后继。纵观科学史,我们可以看到希腊文明和中华科技对近代科学的巨大影响;从开普勒天文学、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电磁学和现代遗传学等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体察智力接力的传承;从光学理论的争论、分析力学的完善、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和量子力学的建立等,认识到科学事业的合作性;同时也不难从科学史上存在的由于民族、学派、辈份、门户等偏见而阻碍科学发展的案例中,从反面感受这种协作精神的重要。总之,弘扬科学精神,让学生把握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科研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在重视发展学生科研潜能的同时,逐步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既体现了自然辩证法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又充分发挥出本课程的特点和优势。研究生将很快进入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今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主要从事科研工作,树立起良好的科学精神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层次三:人文精神的塑造

“人文精神的塑造”不仅是自然辩证法课程素质教育功能的最高层次,也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思维科学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最终追求目标。

当科学面对周围世界去探索和应用客观规律时,是以客观事物所固有的性质为基础的,追求着物质性目的;而当科学面对主体本身、研究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时,其基础是人的主体性活动,它追求的目标在于促进道德进步和精神的解放。正如物理学家郎之万所指出的那样:“科学自始就不仅是物质解放的一种手段,也不仅是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来控制自然力量的一种手段,它还是并且特别是通过对我们周围宇宙的认识,通过对我们和宇宙相互关系的日益明确的认识,通过我们对这个宇宙的精神结合的不断努力而达到精神价值和道德解放的一种手段。”人文精神就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

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就其与实践主体、文化主体的关系而言,它是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

这种精神品格,从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中;在微观方面,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中。如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热爱和追求真理,崇尚优良的道德情操,向往并塑造健全的人格,以及树立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的理想等等。

如果我们超越科学和文化的人为界限,便不难看到,科学精神实际上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探索求知、批判创新、严谨求实、宽容协作,既是科学活动必须贯彻的精神,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一切活动。事实上,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更广阔意义上的科学精神。

这是一个极其宏大的理想。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可能通过某一门课的讲授就能轻易达到。我们把它作为自然辩证法课程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在教学中,着重给学生讲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这一远大理想。而这一理想的实现,更重要的是依靠从时间到内容都宽广得多的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人文精神的主要方面,如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热爱和追求真理、树立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的共产主义理想等等,主体人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能达到,这正符合了素质教育终身教育、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本要求。

(刊于1999年第4期)

【注释】

[1]单洁,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政教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