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青年朋友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走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青年朋友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时间:2022-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够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文章的学者,至少是小有成就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他们尚且如此,对于学做研究工作的初学者而言,更是如此了。以此类推,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解也不相同。汉语中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人文学和社会科学两类。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研究使命、研究方法与成果体系都有所不同。而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客观上要求科

(代丛书序)

在指导研究生研究、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有两件事一直萦绕心头。其一,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近日的一份报告显示[1],中国在国际杂志上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飙升至全球第二名,并有可能在2013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多产的科研大国。但是,由此引发的学界反应不一,乐观者表示,这将对中国科研水平的国际地位产生突破性影响;也有人对此不无忧虑,论者批评我国巨大的科研产量背后是日益盛行的学术功利主义。其二,北京大学教授汪丁丁曾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搜集、整理《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文章,发现其中最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用数理方式表达的对西方而言有意义的文章,此类文章具有学术合法性,但缺乏中国意义;另一类是乡土中国的文章,能够表达出对中国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感受,但缺乏学术合法性。他由此得出结论:“表达”是中国社会科学面临的“根本困境”,因为当我们中国人用西方逻辑传统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缺乏学术规范或者学术合法性,所以,学术合法性是中国社会科学家最根本的困境[2]。能够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文章的学者,至少是小有成就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他们尚且如此,对于学做研究工作的初学者而言,更是如此了。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会碰到一些研究生为写论文、发表论文的事情发愁,也经常会听到一些研究生导师抱怨说,研究生都快毕业了,还没有在学术上“登堂入室”,甚至“连起码的研究规范”都不懂。不管怎么说,科学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却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建立创新型国家之于科研创新的迫切需求,也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种学术繁荣和科研创新的需求与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似乎正好形成一个反差,令人不无忧虑。借此机会,谈几个经常为研究生所关注的问题。

一、认识人文社会科学

英文的“科学(science)”,源于拉丁文“scientia”,所对应的动词是“scio”,意为“知道”,“scientia”的意思就是“学问”、“知识”(所知道的东西)。不同国家的学术传统中,对于“科学”内涵的认识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英美学术传统中的“科学”,是具有高度逻辑严密性的实证知识体系,既有严密的逻辑性,能自圆其说,又能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相比之下,德国的“科学”概念,则宽泛得多,往往指一切体系化的知识,可以说,凡是人们通过系统研究后形成的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不管是否呈现自然科学般的规律性,都可纳入科学范畴。以此类推,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解也不相同。

汉语中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人文学和社会科学两类。人文学(humanities)源于拉丁文“humanists”,意即人性教养。原指与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后泛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从中世纪晚期欧洲教会学校发展的情况看,最初的人文学被视为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达·芬奇到哥白尼,其研究都被看成是文艺复兴的一部分。在英美的学术传统中,所有学科包括三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自然科学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科学性,人文知识则不能被看成是科学[3]。德国人把科学分为两类: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文化科学)。其中,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与我们今天讲的人文社会科学相似,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换言之,人文学也属于科学。[4]

今天,英语语境中的“humanities”,有时被译为“人文科学”,有时也被译为“人文学科”。严格说来,在英美学术传统“科学”的“自然科学化”倾向日盛的情况下,将这个指称“the study of subjects like literature,language,history and philosophy”(即文学、语言学、历史哲学等学科)[5]的词译成“人文科学”,则有失偏颇,如林毓生教授[6]将“humanity”译为“人文学科”,而不是“人文科学”,似乎更能表征其中的人文意义;现在我们将其译为“人文科学”,实际上已是“科学”概念的泛化,是“科学”一词的并不严格意义的使用。“人文学科”也好,“人文科学”也好,都指的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是“关于人的价值及其精神表现的科学”[7],“主要指以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科科系的学科。通常包括文学、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8]。人文科学的对象即人类精神文化现象,它从根本上说是“拟人主义和人类本位主义”的[9],人文学科中的宗教、哲学、艺术、音乐、戏剧、文学等学问都包含很浓厚的主观性的成分。”[10]相比之下,“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通常指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以社会客体为对象,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

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研究使命、研究方法与成果体系都有所不同。我们通常有所谓“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分。其实,基础研究既包括理论研究,又包括对实践问题的经验科学(empirical science)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不能不从哲学层面的价值问题,追问人与社会存在中的“为什么”问题;但社会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后,越来越呈现“脱哲学化”的倾向[11],基于经验事实(empirical facts)的经验科学[12],突出了经验的公共的可观察的一面[13],研究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是对人类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的客观描述,旨在揭示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忽视基于现实思考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研究,那就是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希望能够给人以解决问题的指导,或是提供技术规范。

人文社会科学体系

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1810年普鲁士教育部长洪堡(F.W.von Humboldt,1767—1835)创办柏林大学时,就倡导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首次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研究更成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科学研究的任务是通过发现、思考、探索和创造,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而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客观上要求科学研究工作者除具备科学精神和相应学科的科学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于想踏上学术之路的研究生或是刚刚“登堂入室”的青年学者来讲,研究方法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俄罗斯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И.П.Павлов,1849—1936)所说:“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法。无怪乎人们常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法。”[14]

麦克米伦等人(J.H.Mcmillan&S.Schumacher)将“研究”定义为“为某一目的而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系统过程。”[15]这个定义道出了研究的两个基本过程:收集资料与分析资料。其实,我们通常讲“研究方法”,也无非是收集资料的方法与分析资料的方法。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不同研究主题的性质决定了应采用的研究策略与方法。与自然科学以严格可控的重复性实验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都涉及到人,而人既是群体的又是个体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既是理性的又是情感的。理论性问题的研究,需要收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加以系统的比较分析。实践性问题的研究,诸如研究市场行为的经济学、研究社会运行的社会学、研究权力配置的政治学等学科,所研究的社会现象,尚可通过调查、观察等方法予以客观地描述,诸如研究价值与人的心理自由的人文学科,则更多地通过质性研究和体验。

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囿于观念范围,以定性研究为主,借助逻辑推理方法,其价值取向是观念的,而非实用的。随着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的日益复杂化、综合化、具体化,越来越需要应用量化方法,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系统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以数学方法为核心的量化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成为一股潮流。各种数学分支学科,如代数拓朴学、博奕论、泛涵分析、统计学等,已直接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经济学,作为应用数学方法最多的学科之一,已发展成许多与数学相关的学科,如数理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等。甚至在传统的人文历史学科,也出现了计量历史学等与数理科学相关的研究。

定量方法的应用,招致强调体验、理解、意义与人文性的传统研究者的反对。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范式战”过程中,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的“混合方法(mixed methods)”[16]应运而生。人们认为,用两种方法比用一种方法能更好地理解研究问题。混合方法被定义为“一种把定性和定量方法用于问题类型、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和/或推论的研究设计”[17],“调查者在一项单独的研究或调查项目中对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混合和推断的研究。”[18]混合方法研究的目的是“意义提升”(significance enhancement),其价值在于:(1)“三角互证”,即把定量数据的结果与定性数据进行比较;(2)“互补”,即在一种方法的结果与其他方法的结果比较中寻求解释、例证、改进和澄清;(3)“发展”,用某个方法的结果来丰富另外一种方法的结论;(4)“引发”(initiation),即揭示研究问题重构过程中似是而非的观点和矛盾,描述数据中出现的新观点;(5)“扩展”,通过使用多种方法来扩大研究的广度和范围[19]

三、研究由问题开始

研究由问题开始,中外诸多知名学者在总结他们的研究经验时,大都会提到这一点。著名学者梁启超指出:能够发现问题,是做学问的起点;若凡事不成问题,那便无学问可言了。……所有发明创造,皆由发生问题得来。[20]。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A.Einstein,1879—1955),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1]我们通常讲,做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22]波普尔(K.Popper)看来,“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发现从问题出发,科学理论的创新源自提出新的问题;产生原创性理论的问题有着特定的环境,即“问题情境”,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猜测和假设都可能具有普遍意义,但问题的出现或发现则要依赖于相对特定的情景;问题存在于(原有)理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不吻合状态),任何理论都有其解决不了的问题,一旦这样的问题被发现,就可能产生新的理论,所以,“应当把科学设想为从问题到问题的不断进步——从问题到愈来愈深刻的问题。”[23]相比之下,科克斯(R.Cox)虽然认同问题意识是理论的起点,但他更愿意将问题意识定义为在特定历史时期对某些问题或事件的意识[24],问题是客观事实作用于某种特定环境中的主观意识的产物,问题与特定社会文化视角相适应[25]。由此看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可以是“新”问题,是随着社会变革与发展而产生的、以现有知识体系无法解释或解决的问题;可以是“老”问题,对那些已做大量研究的问题,可以以不同的理论、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方法加以新的诠释;可以是“老”问题的新变化,随着社会的变化,一些原本存在问题,其类型、特征、性质等,都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原有的研究成果难以解释。

“研究问题”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是一个由研究领域到研究主题再到研究问题逐步聚焦的思维过程,不仅要明确拟研究课题的边界条件,更要明确研究过程中拟解决或探索的问题是什么。研究领域一般是指研究课题所在的学术领域。研究“领域”与“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又有差异,日本社会学家富永健一认为,“领域”是指认识和系统化的对象的特定化,“学科”是指认识和系统化原理的特定化;一个对象领域可以由几个不同的学科从多方面进行研究,一个学科也可以研究各个不同的对象领域[26]。如此说来,研究领域是拟研究课题的“对象范围”。在确立研究的“对象范围”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进一步将研究视野聚焦,确立“研究主题”,即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研究题目。一般来说,研究题目即确定了拟研究的“问题”,但同一个题目,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会有所不同,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收敛,聚焦“研究问题”,我们通常会问,某研究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研究问题”确定过程,是一个由开放思维到收敛思维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确立了一个研究领域之后,需要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在这个领域,其他研究者都研究了哪些问题,进展到什么程度,提出了哪些观点,这些观点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研究者只有做出文献综述的“谱系图”,才能进一步发现、聚焦自己拟研究的“问题”。

中国学术一直遭受“问题”贫困[27],其实是“高质量问题”的贫困。超越对现实存在之缺陷的感性认识,从纯粹理智兴趣与逻辑思维出发,以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自主而自由地探索人与社会存在的规律,不仅可以形成所研究的“问题”,提高“问题”质量,更是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的需要。当然,这取决于研究者研究素养的提升。

四、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每个从事与人有关的研究的人都充分地认识到,人们无法为了‘客观的’探究而抛弃自己的人性;抛弃自己的人性,既是不可能的,在道德上也是不可取的”[28]。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除揭示人文社会世界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外,还提升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人文社会的问题既不是单纯的逻辑实证的问题,也不是单纯的语义分析的问题,而首先是历史观、价值观的问题,是社会批判、文化批判所依据、所坚守的理想与信念的问题[29]。作为知识分子的人文社会科学家,是“为理念而生的人”[30]。人类的经验事实是客观存在,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对经验事实的选择,却与历史观、价值观有着紧密的联系。

基于人性的复杂及其丰富的展现形式,人文科学并不追求能普遍认同的发展规律,而是针对各种文化现象探索人性的深度和广度,描述各种具体的人性及其文化表现。正因为如此,人文科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目标的求异性和成果的多样性。“所谓‘人文精神’,正是从各门‘人文科学’中抽取出来的‘人文领域’的共同问题和核心方面——对人生意义的追求。”[31]人文精神关注人的审美情感、道德理想、人格完整和终极关怀等文化价值。

在定量研究日盛的情况下,社会科学的人文性追求正面临被消解的危险。社会科学通过对人类文化与社会本质、发展规律的研究,在追求科学性的同时,仍需要通过语言、行为、文字、实物等来进行研究,从而探讨与人类生存、发展、幸福有关的价值与意义,探索包括生活的意义、价值、理想、信念、精神境界等在内的生命与人文意义,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提升生活质量,指导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批判”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特点之一[32]康德(I.Kant,1724—1804)确立了“批判”在哲学领域的合法地位,赋予“批判”以哲学意义上的理论内涵,主张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进行批判性的检讨和反省,并进一步认为一切事物都必须在理性面前接受批判。后世学者的批判思想,都源于康德所确立的批判精神。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过拷问科学上和日常生活上所使用的那些原则,不断“拷问”时代的问题,深度挖掘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直指问题产生的前提,在理论上和思维上予以澄清;同时,确立新的解释框架,并依此重新阐释已有问题,使问题能够在批判中获得新的生命活力。由此,批判不是简单的驳斥,不是一味的否定,批判是既克服也是保留,是继承也是发展,批判意味着扬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传统,而在于思想的获得;不在于破坏性的摧毁,而在于建设性的重构,批判意味着合理重建和再塑传统。

五、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思想,首先是由黑格尔(G.W.F.Hegel,1770—1831)提出来的[33],但他把历史现象看作是逻辑过程中事先安排好的东西,认为先有逻辑,后有历史,逻辑和历史统一于“绝对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批判改造了黑格尔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方法,使之成为科学的辩证逻辑的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逻辑与历史统一,包括:(1)使研究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34]。(2)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关于对象认识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人文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概念、范畴的发展与其理论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3)思维科学的理论与认识史、思想史相一致,个体的思维规律与整个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相一致。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客观存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包含了人类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无数细节和偶然因素,是对历史的总结和概括。具体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考察,从而发现论题本身的规律性与现实独特性。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需要辩证地处理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相互关系。历史方法重在描述,依照对象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其规律;逻辑方法重在思维,用概念、范畴、理论等形式概括反映对象发展的规律。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逻辑分析要以历史发展为基础,历史描述要以逻辑联系为依据。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逻辑分析过程,是一个概念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始终,从研究问题的概念化,到研究的内容的逻辑关系系统化,到成果表达的理论化,无不需要逻辑分析的支持。

六、坚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与伦理

随着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以及人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功利性追求的不断加剧,许多国家的研究组织都制定了研究规范,并加强研究规范、研究伦理教育。这里涉及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研究规范、研究伦理、学术道德。

在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ORI)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资助下,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CGS)启动的美国研究生负责任研究行为(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RCR)教育计划即是一项在研究生院大学推行的旨在加强对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教育的示范项目。[35]随着项目的开展,许多大学与研究院所对RCR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不少学校发展了RCR系列网络教程,积累了丰富的RCR教育资源。根据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提出的RCR教育目标,RCR教育的内容涉及九个方面:[36]

●数据采集、管理共享与所有权(Data Acquisition,Management Sharing and Ownership);

●利益冲突与履行承诺(Conflict of Interest and Commitment);

●人体试验(Human Subjects);

●动物实验(Animal Welfare);

●科研不端行为(Research Misconduct);

●成果发表与作者责任(Publication Practices and Responsible Authorship);

●导师/学生责任(Mentor/Trainee Responsibilities);

●同行评议(Peer Review);

●科研合作(Collaborative Science)。

在我国,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写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办公室组织编写了《科研活动诚信指南》。[37]关于“学术规范”,《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说:“学术规范是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反映了学术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学术共同体成员应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是为了防范学术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与偏差,为学术研究创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环境,保障和推动学术研究持续、文明、健康的发展,增强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保障学术共同体的和谐。”[38]为了规范我国的科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39]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尤其是初学者而言,从一开始就规范引文著录格式,养成一个良好的研究习惯,极为重要。

学术道德问题是近年来科研领域面临的极为严重的问题,为学界所诟病的学术不端行为(不正当的研究行为),是指那些学术共同体成员违反学术准则、损害学术公正的行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列举了八种学术不端行为,对于所有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而言,都须引以为戒:

●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

●伪造注释;

●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

●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

●违反正当程序或者放弃学术标准,进行不当学术评价;

●对学术批评者进行压制、打击或者报复等。[40]

以上所谈,是笔者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的心得,择其一二,挂一漏万。研究需要方法的支持,方法得于教育。基于此,笔者到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以后,就与同事商讨,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开设供全体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生选修的“研究方法”类课程;今适逢上海教育出版社近期推出“社会科学研究指导丛书”,其用心,可谓异曲同工。这套“社会科学研究指导丛书”,为教育、心理、社会学等社会学科的研究生和学术人员提供一系列社会科学研究规范、方法与技能方面的指导,包括研究方法和策略、文献综述、引注规范、学术写作策略等,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初学者,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而言,可谓“雪中送炭”。所选择的图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实用、简洁。在实用性方面,作者都是在研究方法和学术写作指导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学者和教师,充分了解研究生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因而能够十分有针对性地提供建议;写作上着重讲述步骤和方法,较少理论阐述,充分体现了注重操作的特点。写作风格上,本套丛书倾向于简洁明快,用较少的篇幅指出要点,书中的要点提示、小结、自测表等也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相关操作。

特向读者推荐。

2011年6月6日

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注释】

[1]China poised to overhaul US as biggest publisher of scientific papers[EB/OL].[2011-03-28][2011-05-06]http://www.guardian.co.uk/science/2011/mar/28/china-us-publisher-scientific-papers

[2]汪丁丁.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J].财经问题研究,2008(10):3-13.

[3]其实,英美的研究传统又有差异,就本体论而言,美国强调物质,英国偏重理念;从认识论角度来看,美国强调科学实在论,英国偏重理性思辨;在方法论方面,美国强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元论,英国偏重历史的和多元的研究方法。参见:Hurrell A.Keeping history,law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firmly with in the English school[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2001,27(3):489-494.

[4]吴鹏森,房列曙.人文社会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

[5]Procter P.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6]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7]黄楠森.人学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517.

[8]张光忠.社会科学学科辞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5.

[9]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6.

[10]王云五.云五社会科学大词典(第一册)[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37.

[11]赖金良.作为经验科学的社会科学——兼论社会科学的“脱哲学化”问题[J].人文杂志,2006(5).

[12]非归纳主义或归纳科学意义上的经验科学,既区别于人文科学基于体验意义上的经验,又区别于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中单纯的观察结果或实验室中生产出来的事实。

[13]陈嘉映.经验科学?[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14]巴甫洛夫.巴甫洛夫选集[M].吴生林,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49.

[15]McMillan J H&Schumacher S.Research in education:A conceptual introduction[M].New York:Longman,1997:9.

[16]混合方法研究,被西方学者看成是继定性和定量方法之后的“第三条道路”(Gorard S&Taylor C.Combining methods in educational and social research[M].London:Open University Press,2004.)、“第三种研究范式”(Johnson R B&Onwuegbuzie A J.Mixed methods research:A research paradigm whose time hascome[J].EducationalResearcher.2004,33(7):14-26.)和“第三次方法论运动”(Tashakkor iA&Teddlie C.Handbook of mixed methods in social and behavioral research[M].Thousand Oaks,CA:Sage,2003.),“第三种研究共同体”(Teddlie C&Tashakkori A.Foundations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Integr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in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M].Thousand Oaks CA:Sage,2008.)。

[17]Tashakkori A&Teddlie C.Handbook of mixed methods in social and behavioral research[M].Thousand Oaks,CA:Sage,2003:711.

[18]Tashakkori A& Creswell J W.The new era of mixed methods[J].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2007(1):4.

[19]Greene J C,Carracelli V J&Graham W F.Towar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mixed-method evaluationdesigns[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1989,77(3):255-274.参见:蒋逸民.作为“第三次方法论运动”的混合方法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9(10).

[20]梁启超.指导之方针及选择研究题目之商榷[A].//戴逸.二十世纪中华学案(综合卷1)[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19.

[21]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周肇威,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66.

[22]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40.

[23]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19.

[24]科克斯在与名词的“problem”相区别的意义上使用“problematic”,并将其定义为“a historically conditioned awareness of problems and issues”。参见,Cox R.Social forces,states and world order[A].//Keohane R.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207.

[25]Cox R.Social forces,states and world order[A].//Keohane R.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207-8,216-7.

[26]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5-6.

[27]崔平.生活提问与逻辑提问——对“问题意识”健全结构的哲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8]格巴,林肯.自然主义探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A].顾建民,译.夏孝川,校.叶澜,施良方.教育研究方法[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91.

[29]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0]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

[31]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207.

[32]从词源学角度讲,“批判”一词,德文为“kritik”,英文为“criticize”,均源于“古希腊语“Krino”及其名词“Krisis”,其原意是“区分”、“选择性地评判”、“分隔”并“加以筛选”。古希腊语境中,批判主要是用于文学批评;中世纪,批判主要是被用作医学名词,表示“危象”和“病情危急”;到文艺复兴时期,批判的语义重新返回到古希腊的语境中,用于文学批评。参见,韦勒克.批评的概念[M].张今言,译.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20-21.

[33]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指出:“历史上的那些哲学系统的次序,与理念里的那些概念规定的逻辑推演的次序是相同的。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对哲学史里出现的各个系统的基本概念,完全剥掉它们的外在形态和特殊应用,我们就可以得到理念自身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逻辑概念了。反之,如果掌握了逻辑的进程,我们亦可从它里面的各个主要环节得到历史现象的进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4.)他在《逻辑学》中又说:“那在科学上是最初的东西,必定会表明在历史上也是最初的东西”。(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77)

[34]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A].//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2.

[35]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要求所有承担政府资助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包括研究生)必须完成基本的科学伦理道德的培训。1992年,研究诚信办公室由科学诚信办公室与科学诚信审核办公室合并组成,该办公室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推进RCR教育。随后,ORI先后资助启动了分别针对研究生、博士后、科学研究院以及管理机构的RCR教育计划。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对RCR教育认识的日益明确,2001年卫生与公共事业部下属的多个部门召开教育峰会决定成立了RCR教育协会(The 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 Education Consortium,RCREC)。协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RCR教育标准,确保标准的执行,推进研究机构之间的RCR教育的交流,评价RCR教育的成效。2006年RCREC同应用与职业道德委员会(Association for Practical and Professional Ethic,APPE)合并组成RCR教育委员会。

[36]http://ori.hhs.gov/education/

[37]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8]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EB/OL].[2005-03-23][2011-05-18]http://www.chinaios.com/BZ-shuju/standshow.asp?table=gbtwo&id=16510

[40]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