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实意义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实意义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北大学创立于1902年,属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和“一省一校”计划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高校。西北大学作为地方性综合大学,始终坚持文理并重的办学方针,人文社会科学在学校学科发展中一直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1年,该校“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获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我校汉唐文化与陕西文学研究中心获准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立项建设。

一、总体情况

西北大学创立于1902年,属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和“一省一校”计划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高校。本校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有25个学院(系),在校学生24292人,教职员工2451人,其中专任教师1157人。

西北大学作为地方性综合大学,始终坚持文理并重的办学方针,人文社会科学在学校学科发展中一直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211工程”等项目建设,该校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及时调整了学科专业结构,采取了一系列发展举措,促使一大批新兴、应用、交叉学科迅速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2007年专门成立了社科处,负责人文社会学科科研管理工作。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此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覆盖7大门类,有政治经济学、专门史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5个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截至2010年6月,全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人员共有564名,其中正高职称127名,副高职称157名,具有博士学位148名,博士生导师121名。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在校博士研究生278名、硕士研究生2992名。

二、主要成绩

2001年以来,西北大学坚持知识创新学科建设相结合,坚持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相结合,以推动学科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构筑研究平台、整合研究团队为核心,以强化科研管理制度、规范学术研究风气、活跃学术研究氛围为保障,立足陕西,服务西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人文社会科学得到快速发展,研究项目总数、项目级别以及资助经费持续增长,研究成果质量不断提升,承担科研项目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十年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00余项。其中,国家或省部级以上项目483项。发表学术论文13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00余部,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40余项。

三、主要经验

作为扎根西部的百年老校,西北大学一直把“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作为办学兴校理念,把“立足陕西,服务西部”作为科学研究的服务理念,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

1.以陕西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基点,积极建设特色学科群

多年来,西北大学结合办学传统,紧扣西部大开发和地方发展战略,不断整合学科资源,凝练研究方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逐步形成了中国历史文化综合研究、中国发展经济学与西部经济发展等具有一定优势的学科群,在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西部经济发展、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东国家历史与中东国际关系、西北民族史、考古学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学科领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新兴的交叉和应用学科,如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新闻传播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区域和地方也都占有一定的地位。这些学科群无不渗透着浓郁的地方和西部特色,从而成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瞄得准、站得住、发展好、有特色的根本所在。

2.以特色学科群为核心,重点建设创新团队

该校通过“校内特聘教授岗位制度”、“112人才工程”、“青年教师科研支持计划”、“博士科研启动支持计划”、教师职务特评办法、“(本科)教学研究项目”、“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等一系列科研以及与科研相关措施,按照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思路,创造条件,强化扶持,促进青年学术带头人的成长和学术梯队的建设。三支优秀传统团队国内知名,并在各自研究领域颇具影响。一是以张岂之教授引领的中国思想史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团队;二是以何炼成教授引领的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创新团队;三是以彭树智教授引领的中东地区国家史研究团队。这三支研究团队一直在国内享有盛誉,并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近年来,该校崛起了新的三支团队,已立身区域,并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是以任宗哲教授、白永秀教授、任保平教授、赵守国教授等为学术骨干的市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创新团队,多年来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决策咨询、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保持和发展了我校传统经济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二是以王建新教授、张宏彦教授、钱耀鹏教授、赵丛苍教授、段清波教授等人为学术骨干的西部地区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团队,长年累月奔波在祖国的西部地区,把全部精力奉献在西部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上,获得了众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支持,并以实际行动探索着我校交叉学科发展壮大的新路径;三是以李浩教授、张弘教授、段建军教授等人为学术骨干的中国汉唐文化与陕西文学研究团队,多年来潜心钻研,在中国汉唐文化、陕西地域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特色的创新成果,展现了此校传统人文科学的研究优势。此外,“马工程”建设、红色文化与秦商研究、公共管理与社会保障、新闻传播与影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团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崭露头角。

3.以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为宗旨,积极搭建研究平台

2001年,该校“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获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该校“中东研究所”、“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中心”获准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立项建设。2005年,该校“砖石质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获准国家文物局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该校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获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2009年,我校汉唐文化与陕西文学研究中心获准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立项建设。与此同时,该校紧抓我国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体制转轨、结构调整、社会协调等重大机遇,以服务社会为核心,整合资源,设立了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西北创业投资研究中心、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陕商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与省政府应急办联合建立)、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院(与省慈善总会联办)等50余个瞄准国家和地方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社会现实性和应用性强的研究机构。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该校基本形成了以3个省部级研究基地为龙头,以5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中坚,以50余个社会应用性和现实性强的虚体研究机构为辅助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群,为高水平科学研究凝聚学术资源,成为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很好地发挥了带动和辐射作用。

4.以举办高水平有影响的学术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该校地处古都西安,丰富的区域历史文化促使了这所百年老校保持着厚重的校园文化传统,学术交流活动异彩纷呈,年均举(承)办各种学术文化活动百余场次、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数十场次。如2009年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2008年与《改革》杂志社联合举办“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经济走势高层论坛”;2007年至今,每年清明节承办“黄帝文化和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为主题的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等。这些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每年都吸引上百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政府高层官员到西安,到该校交流探讨。

四、标志性研究成果

(1)中国思想文化史综合研究取得全面进展。主持了多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史学概论》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出版了“西部人文学术丛书”(20册)、《中国思想学术史论稿》、《秦汉历史文化论稿》、《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等一批重要学术成果。其中,周伟洲教授的《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2002年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其中张岂之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六卷本)被教育部推荐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思想学说史》(六卷九册),2009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中东地区史研究引起国内外关注。获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东局势发展及我国战略对策研究”。出版的13卷本《中东国家通史》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中东国家通史,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完成的《二十世纪中东史》被教育部审定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中国发展经济学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成果丰硕。“九五”期间出版了何炼成教授主编的以《中国发展经济学》为代表的“中国发展经济学丛书”13部。“十五”期间,陆续出版了《中国经济发展新论》等五部著作及《区域经济理论与西部经济发展》等丛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的出版发行在经济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两篇重要论述分别获陕西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系列成果。李浩教授《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增订本)》,获2006年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张弘教授《佛教对中古议论文的贡献和影响》,获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周燕芬教授《执守·反拨·超越——七月派史论》,获2007年陕西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韩理洲教授主编《华山志》,获2007年陕西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李浩教授《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获2009年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承担一批重要重大人文社科科研项目工作,获得多方大额度资助:

白永秀教授申报的“西部地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资助,资助额度50万元。

王铁铮教授主持的“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资助,资助额度70万元。

任保平教授申报的“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研究”,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资助,资助经费70万元。

以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为首席专家牵头,联合新疆考古所、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哈密地区文物局等五家单位共同申报的“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立项,项目经费上不封顶,立项总经费5685万元。

方光华教授主持的“关学文库”项目获准国家图书出版基金重大项目资助,资助额度150万元。

“秦雍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研究项目,获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资助40万元。

史耀疆教授主持的国际委托项目“西北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能力增长”,获福特基金资助221.8716万元。该课题组还于2010年成功获批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经费140万元。

“长城问题研究”课题获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批准经费80万元。

五、“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期间,该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为: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发挥优势学科引领和示范作用,扶持新兴、交叉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举措,积极实施《西北大学人文科学学科振兴计划》,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发扬优势学科、先进团队、重点研究基地理论研究的综合实力,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新内容,认真学习、领会,深入研究,为如何面向西部,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文明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在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弘扬民族人文精神,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建设和谐美满精神家园的工作中,有所作为。

(3)继续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巨大作用。在解放思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等方面,强化对策研究,提出真知灼见,同时,要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增强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自强,不断推出有深度、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4)扩大对外交流,加强对外协作,积极发挥传统优势学科作用,进一步加强亚非区域文化交流和中东国家历史研究,加强文化遗产发现、保护、管理研究及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积极实施从西部“走出去”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