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实意义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实意义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表1 天津大学2001—2010年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情况2.高影响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增加10年间,学校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设立专门的社会影响力专项近200万元,对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引导、培育。
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改革开放的巨大机遇中,在党中央领导的正确决策下,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不断繁荣发展我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科研总体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优秀科研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科研项目体量日新月异,学术交流与合作丰富多彩,研究成果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实践了“教研结合”、“以研促教”、“教研育人”的工作指导方针,在为社会培养和输出大量优秀毕业生的同时,充分发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一、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概况

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主要分布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部、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建筑学院、图书馆、档案馆、高等教育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德育教研室、体育教研部、冯骥才艺术研究院、王学仲艺术馆等各院系所内,涵盖文、史、哲、经、管、法、教育和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目前,学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教学科研的人员有400余人,其中教授、研究员5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00余人;博士生导师95人(跨学科重复计算),硕士生导师238人(跨学科重复计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人,2人入选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建设了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职业技术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41个。依托学校拥有的重点学科和学科重点发展方向,现建有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公共资源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计算研究中心、天津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建设有中国民间美术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中国木板年画研究基地以及天津市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基地。

二、主要成绩与经验

(一)主要成绩

1.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能力逐渐增强,科研经费稳步增长

10年间,学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学部)8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7项,全国艺术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社会科学各类研究项目134项,天津市社科基金项目142项,项目涵盖党史、党建、政治学、教育、管理等学科(详细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学校人文社科项目承担数量稳步上升,科研能力和水平逐渐增强,科研经费由2006年的1131万元提升到2010年的3127万元。

表1 天津大学2001—2010年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情况

2.高影响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增加

(1)10年间,学校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在2010年度天津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中,学校16项科研成果获得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其中一等奖4项;(2)社会科学领域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生论文取得突破。2008年度学校张世英教授指导的工商管理专业许启发博士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时间序列矩属性的金融波动模型研究》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3)学校论文入选科技部中情所发布的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的国内学术论文。2009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发布会上,科技部中情所发布了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的国内学术论文,其中,学校汪波教授和其博士生合作的《人力资源个体价值计量方法——当期实现系数法》入选。(4)一批高水平学术专著相继出版。学校社会科学文库系列丛书——《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城市互动机制研究》、《中国信访史论》、《知识分子与改革:美国进步主义运动新论》等相继出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项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果集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由学校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担的“滑县卷”、“俄罗斯藏品卷”、“日本藏品卷”、“拾零卷”作为此系列性专著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已陆续付梓出版。

3.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取得进展

10年间,学校新建了8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具体情况见表2。围绕科研基地建设,通过汇聚人、财、物等资源,团结力量,凝练方向,实现了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表2 天津大学2001—2010年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情况

4.一批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中青年骨干逐渐成长

10年间,学校新增社科类新世纪人才10人,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增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2人,在建筑文化与历史,职业教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

5.开展了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10年间,学校举办了各类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如:2007年管理学院举办了第十四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同年10月,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了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国际研讨会;2008年8月,建筑学院主办了“天津大学文物建筑测绘研究成果展”,其中包括文物、测绘图、硕博论文、出版物、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1941年以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在测绘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二)主要经验

1.领导高度重视,在人员和组织机构上提供保障

2007年,学校成立了人文社科处,设置专门的部门和人员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组织和服务工作,保障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组织地开展和进行。

2.财力投入不断加大

(1)985经费的支持。在以往的985工程建设中,学校投入550万元,用于支持“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投入300万元用于支持冯骥才艺术研究院的建设;在新一期985经费预算中,投入经费1150万元支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建设与发展。(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支持。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设立专门的社会影响力专项近200万元,对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引导、培育。(3)学校财力的支持。学校设立专门的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资金,用以奖励教师在国际、国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3.空间资源配置不断增加

10年间,学校在校园内新建了25栋教学科研楼,其中近16000平方米为管理与经济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的教师科研用房、会议用房以及学生的实验用房等。

4.政策措施保障

2010年度,学校召开了科技工作会议,期间设立了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专题讨论会,对拟出台的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青年基金设立与管理办法以及人文社科类科研机构管理办法等进行了充分研讨,拟从政策和措施上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三、标志性科研成果

1.社会计算领域

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张维教授,主要研究内容是在管理、经济与社会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高性能计算能力,通过对现实社会复杂现象的模拟,形成仿真管理与经济系统(如:人工金融市场、人工交通系统),进而研究管理、经济体系的动态特性及其规律。该领域前期研究已经获得6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支持,并得到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计算实验金融研究》,同时该成果还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在IEEE Intelligent System(IF=3.1)、Physical Review E(IF =2.4)等SCI检索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成果论文10余篇。

2.质量控制与诊断领域

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何桢教授。该领域主要研究复杂产品的生产过程,以飞机发动机作为复杂产品对象,分析了复杂产品的生产特点,研究了复杂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与诊断中的若干科学问题,包括多元过程控制方法、试验设计技术等。此领域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军工项目支持,并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该研究方向已发表论文55篇,其中SCI/SSCI检索10篇,EI检索18篇,在美国质量学会会刊Quality Progress上发表论文1篇,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

3.中国长城研究

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玉坤教授。在其带领下,从1987年开始,项目组对湘西、桂北、福建、广东、山西、天津等地的传统聚落和民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测绘工作,对我国北方现存的大量防御性聚落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研究,尤其是对我国明长城军事聚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地考察与深入研究。项目组以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6项省部级研究课题为依托,经过7年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具有展开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基础性研究的研究经验。目前课题组受中国长城学会委托正在撰写大型系列丛书《中国长城志》第五卷《边镇·堡寨·关隘》,本卷共200万字。从2000年至今该研究团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4.皇家园林建筑史及样式雷研究

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王其亨教授。该团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尤以大规模的古建筑测绘研究、明清皇家陵寝研究、皇家园林研究、古代建筑图学及传统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成绩较为突出,居于国内学术领先地位。该研究团队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及其建筑图档综合研究”,运用计算机学院的技术优势,拟开发“样式雷图文数据库”与“天津大学建筑图文管理系统”,现已完成数据库的详细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设计。目前,该团队积累了故宫、颐和园、北海、天坛、太庙、社稷坛、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重要明清皇家建筑资料近万份,在同类科研机构中占有绝对优势,利用这些测绘成果形成了大量的学术专著与论文。

5.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为天津大学冯骥才艺术研究院的冯骥才教授。该团队主要以抢救、保护、整理和研究中国各民族灿烂多姿的民间美术遗产为研究方向。目前,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此院中国木版年画研究基地承担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的“滑县卷”、“俄罗斯藏品卷”、“日本藏品卷”和“拾零卷”的编纂工作,它们现已全部成书出版,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好评。此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成果之一《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已经完成,现在全套14册年画传承人口述史已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完毕。此项工程是国内首次对单项民间艺术传承人进行全面的口述史学术调查,堪称民间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典范。冯骥才艺术研究院的“中国木板年画研究基地”获得了中国木板年画抢救与保护特殊贡献奖。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在“十二五”开始之际,学校人文社科发展要再接再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强学术学风和科研诚信建设,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1.进一步加大人才、资金、空间资源的支持力度

在新一期“985工程”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继续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在新校区建设中,预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验室、基地建设用房;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海内外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强校内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2.围绕基地建设,实现特色突破

依托目前的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计算、大学社会服务能力、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进行重点提升,希望早日能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落户天津大学,并通过基地建设,带动相关学科的整体提升。

3.尽快出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政策措施

出台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青年基金设立与管理办法以及天津大学人文社科类科研机构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