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学科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

人文学科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初步建立起多科性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框架,人文社会科学为学校的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大幅增长,“十一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立项3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共立项55项。

2001—2010年,华东理工大学根据本校哲学社会学科的特点及现状,将科技创新作为指导人文社科工作持续稳步发展的核心理念;将服务社会,传承文化作为人文社科工作的工作重点;将放眼未来、统筹规划作为学校科研工作不辍发展的思想源泉;将激励学术争鸣、争创科研成果视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有力支撑;将科技工作服务学校、服务师生作为人文社科事业全面发展的组织保障,积极探索进一步繁荣发展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各项事业的新途径,合理规划并逐步完善各种机制,有力地推动各种机制的有效实施,取得了“年年有提高,年年创佳绩”的优异成果。

一、总体情况

学校目前设有7个人文社科二级单位,其中包括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以及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六个专业学院和人文科学研究院等一个非专业学院,覆盖法学、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文学、史学等6个学科门类、8个一级学科。有25个本科专业;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社会工作硕士(MSW)、国际商务硕士(MIB)、会计硕士(MPAcc)以及艺术硕士(MFA)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社会学),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社会学)。

学校设有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国家小城镇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电子商务研究所、设计与艺术研究所、语言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二十多家校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57万人,教职员工3594人,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本科生约占1/3,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约占全校总数的1/6,教师约占全校教职员工总数的1/4。

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初步建立起多科性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框架,人文社会科学为学校的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学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结合学校文理交融的学科分布特点,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制订阶段性发展目标,建立起“制定规划、实施规划、总结经验”的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总体机制,有力地推动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及结项等各种机制的有效实施,实现了科研课题立项全方位开花、科研成果大幅增长、获奖项目保持稳定水平。

1.不断优化科研管理机制、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水平

2004年底,学校科技处经过走访调查和借鉴沪上五所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经验和做法,听取学校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系、所党政领导以及有关教师的意见,对校内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与发展三年振兴计划行动纲要(2005—2007年)及其具体建设措施、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制度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结合校内发展“年年变样、三年富强”的目标,努力建立健全人文社会科学各项科研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形成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发展的新局面。

2008年底,为加快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持续稳步推进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全面统筹发展人文社科各个领域以及为了充分发挥科研管理工作的前瞻性、规范性和引导性功能,在反复征求学校各文科学院的意见后,学校对已出台的《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励办法(试行稿)》等4个文件进行了调整与修订,出台了《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励办法》、《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培育基金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获奖成果奖励办法》、《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华东理工大学体育及艺术类科研成果奖励暂行办法》,以期建立符合我校发展规划及特色、更加符合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综合管理制度,以立足科技创新为核心理念、以统筹规划为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以争创高水平成果为导向,以项目培育项目,从而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宽松和谐的环境。在科研奖励政策以及科研考核等措施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统筹考虑,扶弱促强,从而促进各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

不断推进人文哲社科学各学科之间以及人文哲社科学学科与理工科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积极探索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和研究方向。在整合校内人文哲社科学学科和理工科学科优秀资源的基础上,组织成立了资源能源战略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和金融物理研究中心两个跨学科校级研究机构,并予以专项资金支持。这是学校在探索和发展“文理交叉、跨学科研究”机制方面的大胆尝试。

2.科研课题立项全方位开花,科研成果成绩斐然

(1)科研项目。10年间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逐年稳步增长,经历了“十五”(2001—2005年)“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和“十一五”(2006—2010年)“从少到多”的快速成长阶段,无论是在新立项数量上,还是在项目经费到款总额上,都比“九五”期间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科研项目经费总额“十五”较“九五”增长了2.6倍,“十一五”较“九五”增长了24.6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大幅增长,“十一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立项3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共立项55项。特别是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率一直在上海各高校中名列前茅,2010年立项率为15%,居上海各高校第3位。

(2)科研成果。学校始终将激励学术争鸣、争创科研成果视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有力支撑,采取奖励科研成果以及科研考核两种措施并重的方式,鼓励和督促全校教师多出科研成果,在追求量的增长的同时,鼓励教师们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文章。学校教师在国外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逐年递增。

10年间学校取得的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在数量上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增长态势,论文和著作的数量,“十五”期间较“九五”期间翻了一番,“十一五”期间较“九五”期间翻了两番。

(3)科研成果获奖。学校在这10年间取得的人文社科类省部级科研奖项在数量上也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与此同时,获奖等级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其中人文科学研究院的鲍宗豪教授等创作的《科学发展论》与《走向社会和谐——中国城市和谐发展指数研究报告》获得了上海市第七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商学院于立宏教授等发表的《需求波动下的煤电纵向关系安排与政府规制》荣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这10年间学校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

3.推进哲社科学繁荣的典型案例——设立和运营资源能源战略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的经验

资源能源战略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是学校整合文理工学科优势的跨学科研究基地,也是学校支持的教学科研互动基地,它按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要求进行高标准和高起点建设,特别注重资源能源的跨学科研究。此中心以资源能源战略研究为总方向,以绿色化工和资源能源技术为特色,以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为基础,以资源能源节约研究、循环经济研究和资源能源安全研究为突破,形成文理工交叉研究的整合方向。

此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出版了《资源能源战略与循环经济研究丛书》(含7本著作)和《中国资源节约年度报告》(含2本报告),并参与国家发改委等国家部委举办的各种研究项目的调查,获得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如2007年8月23日,在国家发改委举办的“中国公众节约意识调查报告及公众节约指数研究”项目结项评审会上,项目组负责人、校资源能源战略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郭强教授汇报了该项目的研究背景、主要结论以及公众节约指数等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对项目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调查了解我国公众节约意识和行为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数据和经过科学测算,得出了2007年我国公众节约指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开创性工作,为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以及我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开展作出了贡献。该中心研制的公众节约指数于2007年9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直播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启动仪式上首次发布。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曹锦清教授的《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出版)

此书是曹锦清教授在黄河边上的社会调查报告,通过切实体验对当今中国乡村社会的现状进行了思考。作者在书中写道:中原乡村社会是“向内、向下看”的理想场所。这不仅是因为中原乡村相对于“现代化”起步较早较快的沿海地带而言属于“内地”的范围,乡村社会相对于政府而言属于“下”的范围,更因为这片古老的黄土地是中华农耕文化得以发源、定型且连绵不绝的基地。这一视角的重要意义在于: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实现途径及速率,归根到底是受中国农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目标、途径与速度所制约的。此书出版以来已重印13次,海内外书评近两百篇,党的14届政治局委员都阅读过概述。改写后的英文版China Along The Yellow River:Reflections on Rural Society,由英国著名学术出版机构Routledge出版,并重印多次。

2.鲍宗豪教授等的《科学发展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出版)

此书是2006年上海市“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系列研究”的研究成果,是课题组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研究领域、研究视角对科学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探索。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第七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此书的特色与创新在于:通过对科学发展的本质、精神实质的探索,提出了“社会需求和谐”对走向科学发展的普遍价值;提出了科学发展的逻辑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辩证逻辑对“经济增长逻辑”、“现代化逻辑”、“生态逻辑”的历史超越的思想等。

3.于立宏、郁义鸿的《需求波动下的煤电纵向关系安排与政府规制》(《管理世界》2006年第4期)

此文提出了一个系统研究我国煤电产业链在需求波动条件下的纵向安排与政府规制的理论框架,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此文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近期基于产业链的煤电价格最优规制模式,并提出了相关配套政策建议。此文获得了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4.马铁驹教授的Coping with Uncertainties in Technological Learning(Management Science,2010)

马铁驹在文中提出了两个独创性的新观点:第一,考虑技术学习的情况下,两条完全不同的技术路径可能要付出的成本是很相似的。而这两条不同的技术路径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排放场景。第二,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传统上用进化模型来解释和说明。本研究指出,“路径依赖”也可以从优化模型的角度来解释:在技术学习的情况下,存在着总成本相似的、超过一个的最优解,系统有可能被引导到其中某个解上。此文发表在2010年国际上公认的管理类顶级期刊之一Management Science上。这是首次以中国学者为第一作者、中国大陆的科研机构和院校为第一单位在该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此刊的评阅人对文章得出的结论在学术上的意义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是在理解技术变化上的两大创新。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期间,学校人文社科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公益性研究,以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立足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项目引导,促进资源共享,推动学科交融,培育新型学科;通过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学术大师的塑造,加强理论创新,扩大人文社科的影响力,逐步获得与学校地位相称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地位,提升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和管理繁荣发展的总目标。

为此,将通过宏观指导,逐步引导学科内部及跨学科之间的研究与合作,搭建文理工学科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交流平台,科学合理地推进人文社科学科体系布局;科学合理地修订和完善科研奖励政策和制度,按照学科分类指导原则和产出与资源匹配原则,强化科研目标的导向管理;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资金投入,重点资助基地建设、学术大师塑造计划、科研成果奖励以及创新团队建设;抓好人文社会科学风建设,建立良好的科研道德规范,大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普及和推广,为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科学合理地调整科研激励及考核机制,建立符合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特点的科研评价体系,并将其与岗位聘任、职称评定以及各项津贴的发放等有机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