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实意义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实意义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汉大学现有人文社科教学科研人员1339人,其中教授415人,副教授488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9位。近年来,先后进行了四届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的遴选工作,共有11人当选为资深教授。与这一理念相一致,学校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对话、国际合作,启动“国际学术之伴”计划。

一、总体情况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现有13个文科院系,7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覆盖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6个二级学科)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覆盖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3个二级学科);另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另有7个二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

武汉大学现有人文社科教学科研人员1339人,其中教授415人,副教授488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9位。“十一五”期间,学校入选长江学者3人,先后有7人当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当选为教育部社科委委员,2006—2009年,共有3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010年有6位教授入选首批“荆楚社科名家”。2010年提出并启动了“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两批28支团队入选。

2000年合校以来,学校的人文社科繁荣发展,在武汉大学乃至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研队伍实力雄厚,科研成果日趋丰富,科研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数、各级各类成果的获奖数等多项指标多年来在全国位居前列。过去十年期间,学校获得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43项,一般项目281项;获得教育部社科项目重大攻关项目28项,一般项目286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社科项目数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10年我校文科科研经费约为8685万元,是2001的约18.8倍。2001— 2010年全校共出版专著1758部,发表论文29710篇,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1—2010年,学校共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各级奖项77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49项;获得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各级奖项223项,其中一等奖29项、二等奖43项、三等奖151项;此外,学校还获得了多项其他省部级奖励。

过去的十年间,学校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学科优势,整合研究力量,与国家部委合作共建了5个独立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各研究机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注重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发展态势良好;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在教育部第二次评估中获得良好评价;总分排名中,我校有两个基地分别位居前2名,在学术片排名(同学科基地)中,有三个基地名列第1,一个基地名列第2;在5个湖北省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期满的验收评估中,2个基地获得优秀;120余个校内其他各类研究机构运行顺畅,稳步发展;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别、大交叉、有特色的立体化科研组织体系,实现了学校科研、学科优势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有效提升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对推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坚持“高端”理念,实施“高端引领战略”

学校坚持“高端”理念,并实施了“高端引领战略”,把推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即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的遴选,作为实施“高端引领战略”的首要层面。近年来,先后进行了四届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的遴选工作,共有11人当选为资深教授。资深教授在我校建设学科、培养人才、引领学术和学术风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除了资深教授遴选之外,“高端引领战略”的实施还包括“珞珈特聘学者”队伍建设、“学术新锐”培养计划、边界跨越者培育计划等多个层面,该战略着眼未来发展,汇聚学术中坚。

与此同时,学校还注重高端团队的建设,注重发挥高端团队的引领作用。在这方面,学校坚持依托平台建设团队、依托机构建设团队、依托项目建设团队,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利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等平台,建立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国际法学领域的高端学术团队。这个团队中产生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国际体育仲裁院唯一一位亚洲籍仲裁员、中国首位“让·莫内欧盟法讲座教授”、我国首批WTO专家组指示名单成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专家组成员以及多位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获得了良好的学术效应。

2.坚持“聚合”理念,实施“优势集成”战略

坚持“聚合”理念,旨在集成优势资源,凝练学科方向,形成研究特色,凸显比较优势,在跨学科研究的层面上培育新的生长点。与坚持“聚合”理念相一致,学校实施了“优势集成”战略。

学校在校级基地的建设中,始终将整合资源、集成优势、学科交叉作为建设的标准和目标。如校级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科技考古中心包括考古学、历史学、医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以及遥感测绘等众多学科,以集成优势,在多次大型考古工程中大显身手。从2006年到现在,学校先后组建了“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研究中心”、“中国边界研究院”、“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等大型跨学科研究机构,以期进一步集成优势,实现新的发展。学校还搭建平台,组织了以“切磋学术、砥砺思想、多维互动、探求新知”为宗旨的“武汉大学中青年学者跨学科论坛”,吸引一批知名专家和部委领导发表了演讲,在校内外反响热烈。

3.坚持“对话”理念,实施“国际对话”战略

坚持“对话”理念,旨在突出对话意识,形成对话氛围,提高对话能力,拓展对话渠道,增强话语权,提升影响力。与这一理念相一致,学校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对话、国际合作,启动“国际学术之伴”计划。在这一“计划”的推动下,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联董密切合作,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软件推广培训中心;环境法研究所与世界自然保护同盟法学院、美国环境法研究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哈佛燕京学社、耶鲁大学东亚系、早稻田大学长江流域文化研究所等海外汉学研究重镇都建立起了长期稳固的学术合作关系。环境法研究所加入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国际行动中,获取经费23万美元。

学校还组织十余个学科的中青年学者,开展“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动态追踪”,从2006年开始,每年出版一部《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年度报告》,引起了有关部门领导和兄弟高校的重视。2006年9月中下旬,学校组织的文科“国际学术之伴”代表团访问了美国哈佛大学、美国环境法研究所等数所世界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达成了多项合作计划和合作意向。

4.坚持“原创”理念,实施“源头创新”战略

坚持“原创”理念、实施“源头创新”战略,旨在强化创新、涵育精品。在这一工作中,学校注重创造条件、营造环境,积极为那些创造性、创新性的研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撑和服务。如在营造环境方面,学校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并通过组织专家学者座谈、制定学术规范、组织笔谈等多种方式,积极倡行学术规范,弘扬优良学风,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推进学风建设,提升学术质量;在科研评价中,放宽考核年限,规范考核办法,严格考核程序,改进学术评价,创新管理体制,强化质量导向;针对一些特殊的研究项目,制定特殊的考核办法,努力营造宽容、宽松、宽和的科研环境。这些举措,催生了系列精品力作。

学校从2006年开始策划启动了“百年名典”整理、出版工程,共推出了42本珞珈经典著作,受到广泛好评。学校还通过“学术丛书”评审等方式培育新的精品力作,汇集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重要演讲的专集——《珞珈讲坛》也已经顺利出版五辑。

三、标志性成果

过去十年,学校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有力地推进了武汉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1.《康德三大批判新译》

邓晓芒、杨祖陶教授七年通力合作的这部专著,由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是在长期研究康德哲学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推敲和雠校而产生的、被公认为目前国内最为精确和流畅的中译本,是国内第一部逐章逐节评述康德这部巨著的研究著作。它被海内外学术界誉为百年来西方哲学东渐的一件大事,是华人世界学者们多年来“翘首以盼”的一大“壮举”,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故训汇纂》

宗福邦教授主持编纂,从1985年开始,经历了十八个春秋完成,2003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称之为“利今传世的巨制”,并把它与《辞海》、《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并列为五大汉语工具书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称赞道:“其有功于当代和后世巨矣。这是应该在古代语言文学研究史上写上浓重一笔的。”该书荣获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湖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3.《“封建”考论》

冯天瑜教授的这部专著,由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后,翌年再版。作者运用独创的“历史文化语义学”范式,对“封建”概念的古今演变、中外对接历程做了前所未有的考析,瓦解了“泛化封建”的学理基础。该书在学术界激起了“封建”名实大讨论,堪称学术奇观。2009年2月,此书第二版获湖北省首届出版政府奖。2010年10月,此书修订版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纳入《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第一辑出版。

4.《中国文学编年史

陈文新教授总主编,2006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上起周秦,下迄当代,共18卷,1400万字,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完整、涵盖古今的文学编年史著作,将中国文学悠久的历史以编年的形式加以呈现,被誉为中国文学史界的“万里长城”。此书注重体例和内容的创新,为以后的文学史撰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此书2008年获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09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5.《概念地图在知识表示和知识评价中的应用》

马费成、郝金星2006年发表在《中国图书馆学报》的一系列论文,通过借鉴融合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概念地图机制的解决方案。它将认知科学领域的概念地图技术融入现代情报学领域,并阐明了概念地图技术在知识提取、表示和评价方面的独特地位,论述了概念地图技术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并建立了基于概念地图的知识评价的方法论框架;开拓了情报学关于知识组织和利用的全新领域,同时奠定了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该解决方案具有合理性、有效性和可实施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商业化。它获第五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6.《图书馆业态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陈传夫、吴钢2007年发表在《中国图书馆学报》的这篇论文,提出了图书馆嵌入社会的观点,将图书馆作为社会基础设施考察;从理论上阐释了“读者中心”论;提出了“数字化获取”与资源整合的观点;针对目前存在的忽视文化功能的情况,在国内首次对弱化图书馆的职业特性进行了警示,提出了“权威服务”理论。此文获第五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7.《论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

曾令良教授2007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的这篇论文,在国内首次提出国际法人本化趋势的命题并首次对其进行定义和较系统地进行论证;在国际上几乎同时与他人提出这一命题,但阐述角度、方式和内容各不相同;首次提出“以个人为本”和“以人类为本”是国际法这一新命题的两大构成。此文发表后被世界著名的德国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公司在海外发行的英文系列刊物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翻译成英文向全世界推介(Volume 4,Number 1/March,2009);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国际法学》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获第五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

梅荣政的这部专著用整体性的新视野,对研究对象作出了新的理论探索;对经典著作有新的挖掘,并紧密联系现实作出了新解读;对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新的研究,并提出了若干新见解;引入大量新的论证材料,增强了观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成功的分析;坚持思想观点的鲜明性和文风的朴实性,倡导了良好的严谨学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此著作后,引起了学界广泛重视与好评。10多位专家、教授分别在国内名刊上发表书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文摘》分别全文转载了本书的序言。它获第五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四、“十二五”期间工作思路

展望“十二五”,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坚持高端引领、优势集成、国际对话、源头创新、服务发展,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学科优势提升计划、学术精品涵育计划、学术平台拓展计划、珞珈智库锻造计划、国际交流促进计划等六大计划,努力开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学校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努力完成特色明显、阵容整齐、交叉互补、活力强劲的学科布局;形成以一批战略科学家为核心,视野开阔、功底扎实、勇于创新、专兼结合的学术团队;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开拓一批具有主流与前沿意义的学术领域;推出一批代表各自领域最高水平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建设一批直接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的重要智库,进一步彰显学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家队”的优势和意义,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内外影响力,为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提供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