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性认识是现象理性认识是本质

感性认识是现象理性认识是本质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们才普遍地认识到地球是圆形的。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认识来源于实践。但认识在实践中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1.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表面特征的反映。如面对一个苹果,我们看到苹果的形状、颜色,嗅到苹果的气味,尝到苹果的滋味,这些都是感觉。知觉是在大脑中把有关事物的感觉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整体感性形象。把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苹果的整体形象,即“又圆又红、又香又甜”,这就是关于苹果的知觉。表象是对过去知觉形象的回忆。比如前面提到的苹果已经被人吃了,但在一定时间内,我们还能回忆起这个苹果。这个在记忆中的苹果形象,就是这个苹果的表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它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因而是可靠的。但它反映的仅仅限于事物的外部形象和表面特征,因而又是有局限性的。认识始于感性认识却不能停留于感性认识,还必须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特征或本质的反映,它已超出了感性直观,标示着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判断是借助于概念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做肯定或否定的断定。如“我们是学生”就是判断。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中由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人们常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让我想一想”等,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它是通过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而形成的,因而具有间接性。它超出了对事物感性形象的反映,深入到了事物的本质,因而具有抽象性。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它比感性认识更高级,但同时也使它容易脱离实际。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有质的区别的两个阶段。同时,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是理性认识产生的必经阶段。人们只有在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也只有通过对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抽象才能形成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不能很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只有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才能很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总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在实践的基础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而可靠的感性材料。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为了研究生物和环境条件周期性变化之间的联系,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地观察各种气候现象,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记录气温、气压、风向、湿度等气象要素,每年都要仔细地记录北京北海公园的冰冻和融化、植物开花、燕子归来、布谷鸟初鸣等物候现象的日期,积累了大量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才形成物候学理论,到晚年写成了《物候学》专著。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这就是将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才能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观察和记录行星的位置,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可惜由于他缺乏理论思维,始终没有能从这些材料中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而第谷的助手开普勒却借助于他积累起来的丰富材料,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和计算,最终从这些感性材料中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

2.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是一次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这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

第一,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是否正确,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正确的理性认识得到证实,错误的理性认识得到纠正,不完善的理性认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二,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其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目的。

要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一般性的东西,而实践要解决的问题和涉及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具体的、丰富的。因此要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使理论为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当然,在理论转为大规模的群众实践以前,必须经过一系列尝试和试验,总结经验教训,以避免大规模的群众实践失败。(3)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社会物质力量,理论是不能转化为实际的。例如,有了建筑设计图,有了施工队伍,如果没有建筑场地、机械,就不能施工,造不出房子。又如,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画出了类似飞机的飞行器草图,但由于当时物质条件不具备,直到20 世纪初,真正的飞机才飞上天空。这说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

3.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一般来说仅仅经过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反复,是不能达到的。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的发展及其本质暴露程度的限制,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还受到人们的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和知识水平等主观条件的限制。因此,人们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才能达到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古代有人认为“天圆地方”,地球是方的。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们才普遍地认识到地球是圆形的。但是,地球是怎样的圆形,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实践回答不了这个问题。150年之后,牛顿认为地球是扁椭圆形的,但也有人认为地球是长椭圆形的,好像直立的鸡蛋。到了18世纪,巴黎科学院派出测量队对地球进行了测量,才证实地球是扁椭圆形的。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有了人造卫星和电子计算机,对地球测量的精确度大大提高,对地球扁椭圆形形状的认识也越来越精确。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试验了1 600多种材料,经历了8 000多次的失败,才找到了合适的电灯灯丝。由此可见,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并不是简单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过程具有无限性。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多次反复,达到了对它的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对这一客观事物的认识就算完成了。但对整个世界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世界上存在无限多样的事物,人们认识了一个事物,还有其他事物需要认识;旧事物消失了,又会产生新的事物,新事物层出不穷,有待人们去认识,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对人类来说,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时刻,即人们已经无所不知,到了知识的“顶峰”和“尽头”,再没有什么需要认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