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本体认知到对象化认知

从本体认知到对象化认知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体知识是审美学习者转化客体知识的认知中介,据此形成的基于“自我参照系”的元认知框架决定了个体的对象化认知水平和行为方式。其中,基于本体知识建构主体的元认知能力及自我认知能力,乃是学习者发展心智的根本目标。可以说,人对自我的认知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对独特身心系统的本体性认知;二是对构成宇宙特殊部分的生命机体的对象性认知。
从本体认知到对象化认知_心脑奥秘

本体知识是审美学习者转化客体知识的认知中介,据此形成的基于“自我参照系”的元认知框架决定了个体的对象化认知水平和行为方式。其中,基于本体知识建构主体的元认知能力及自我认知能力,乃是学习者发展心智的根本目标。其原因在于,人的本体性情感发展位于认知发展的首要阶段,自我认知框架决定了人的对象化认知能力。

进而言之,元认知能力能够在高阶层面促进人的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而协同催化主体的人格智慧;人格智慧又需要进一步转化为世界智慧、客观真理、客体理性和对象性价值。因此,审美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当聚焦于人的本体知识,以深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人的个性化情知意之自由自主和全面协调的发展。

一、智慧转型的审美之维

审美教育心理学认为,主体在人格意识建构与人格智慧养成的过程中,均需要借助审美之镜来认知自我、变造自我。这是因为,审美建构同时体现了两大核心作用:一是对人的移情体验能力的强力催化和深广拓展;二是促进创造性想象能力的效价升级与理性化意象生成。进而言之,审美行为实际上是主体借助对象之镜来观照自我和实现自我之感性价值的精神内创方式。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谭容培指出,在审美活动中,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已经转化为主体与意象的关系,两者完全融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彼此难分,成为价值与命运的共同体。因而,意象活动遂成为主体重构自我、实现个性理想和精神价值的内在方式。

进而言之,主体在形成完美的自我情感意象、完满的自我认知意象和统一的自我人格意象之后,还要将其逐级转化为本体层面的身体意象、符号层面的自我概象及感觉层面的自我表象,以便借此消除不完美的本体经验内容、自我情感特征、自我认知方式和自我意识形态,由此形成更为合情合理的自我人格意象,进入对自我人格的情知意高峰体验状态和理性认知阶段,进而不断更新关涉自我的美感、道德感、理智感、自我悦纳感(自爱)、自尊感和自信心,持续提升主体对自我意识的审美建构、道德重塑、理性认知、科学调控和行为表达水平。

总之,对象性审美认知需要人们采用认知自我的元认知系统。本体性审美想象能够催化并转化为对象性想象能力,审美的本体性预设可以提升我们对客观世界的假定性认识之效能。因而可以说,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内向审美、本体认知与自我意识。通过艺术教育,我们即能使人们由外在的对象化观照达到移情入性,使心灵进入内在化、本体性的自我观照状态,进而抵达超感性的世界,实现审美内化的智慧转型,至于审美主体依托内在形成的人格智慧所进行的对象化的意义体验、价值创造和外在实现,则属于审美外化的智慧转型,或曰从本体性智慧到客体性智慧的认知框架转换。

二、智慧转型的主客观动因

每个人既是相对独立的身心统一体,也是茫茫宇宙之中的一个细微的分子。可以说,人对自我的认知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对独特身心系统的本体性认知;二是对构成宇宙特殊部分的生命机体的对象性认知。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圣人之用心,皆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下万事万物各有分殊,但都不离其宗。人类之宗,即是心智人类能够借助知识完善德行,依托德行提升格物致知的能力。因而,人类的理性精神能够契通万物万事,并能发现与概括其深层的客观法则与运变规律。

可以认为,尽人性则能尽物性,知己则能知人,知人则能知天。这是因为,天者,万物之总名,人者,天地之合德。换言之,人之所以能尽己尽物、知性知天,是因为天人一性、物我一体;若非如此,就不可能尽己尽物、知性知天。

换言之,人的本体世界与作为人类对象的客观世界都具有本质相通的变化规律、真理与价值特征。因为人类与万物的孕育、生成、发展、壮大、成熟、退化及消亡和转化过程,均基于宇宙创生与湮灭的总体性元规律。人类的本体世界由多元系统综合构成,其中包括生物生理生化物理系统、心理心智精神系统、社会历史文化与种族特质遗传系统、脑体物质系统和分子量子神经信息系统等等。上述诸种复杂系统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信息演化过程,无不时时处处精妙映射着对象世界乃至宇宙时空的相关本质特征及其运变规律。

进而言之,本体知识是学习者转化客体知识的认知中介,据此形成的基于“自我参照系”的元认知框架决定了个体的对象化认知水平和行为方式;人类用以认知自我的人格智慧乃是我们认识宇宙的“智慧之母”。因此,审美教育乃至一切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当聚焦于人的本体知识,以深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人的个性化情知意之自由自主和全面协调的发展。其中,本体知识的审美建构乃是学习者发展认知能力的先导目标。其原因在于,人的本体性情感发展位于认知发展的首要阶段,自我认知框架决定了人的对象化认知能力。

三、审美文化如何转化为人本智慧

中国哲学认为,人心之善端,即是天地之正理。换言之,仁善之心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及元基。有了仁善之心,才会催生出良知与明知、自信自强之勇,即知、仁、勇“三达德”。进而言之,人类的审美行为实际上是主体借助对象之镜来观照自我和实现自我的精神内创方式。其中,审美建构作为人发展本体知识的首要内容,同时体现了两大核心作用:一是对人的移情体验能力的强力催化和深广拓展;二是促进创造性想象能力的效价升级与理性化意象生成。

(一)将天之理转化为人之道的精神原则

人需要通过摄心摄身来完善自我之人性,进而认知与完善客观世界。所以说,认知自我是认知客观世界的必经之路;体验自我是认知自我的感性基础,认知自我又成为一个人调控自我的理性基础。

要做到仁善,根本条件则是至诚、恭敬。那么,为何认知自我与客观世界需要主体充满敬意和虔诚之心呢?这是因为,只有充满诚心,人的情知意才会达到三位一体的有效统合境地;唯有怀持着由衷的敬意,人的心灵才能触及自我与对象世界的深层内容与本质特征。此即所谓的“两极相通”、心物妙合也。

总之,主体所形成的本体智慧既接受主体的情知意投射,又可向主体的客观感觉、客体知觉和客观意识系统等进行逆向投射,进而从中摄取新的感性特征、知性规则和理性规律,借此不断显著改善主体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与水平。同时,主体指向未来的自我意象又能够从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认知和意识活动中汲取,并转化对象的感性特征、知性规则和理性规律,从而有助于充实和完善主体作用于未来的自我意象、人格意识、情感理想、元认知能力,进而引发主体对自己本质力量的持续性观照、纵深性体验、全息认知和高效发挥等动力性效应,逐步从内在实现走向并形成与外在实现更完满的理想观念(情感意象)之境界。

(二)将审美知识转化为人本智慧的基本原理

审美主体为了发展自己的审美认知能力,首先需要建构审美维度的系列自我(包括自我经验、自我情感、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等);其次需要发展审美的元认知系统,借此建构自我审美参照系。相应的操作性要素在于,主体需要动用工作记忆来不断改善与充实自己的情知意能力,进而通过内在的对象性映射来转换本体认知能力。

具体而言,主体需要借助情绪工作记忆、身体工作记忆、自我认知工作记忆等形式,不断提升其认知自我的本体能力,进而借此实现对客观视觉工作记忆、客观听觉工作记忆、客体运动工作记忆的对象化认知能力,最后将对象化的虚拟认知能力转化为本体性的认知能力,将虚拟性的认知情景转化为实体性的对象情景及物化形式的价值效能。

简要来说,将审美知识转化为人本智慧的基本原理包括下列内容:

第一,将艺术经验转化为学习者本体经验的具身化体用原理。当审美主体借助自然形象或艺术形式来重组自己的内在经验之时,他需要将审美对象的感性特征和运动方式加以具身内化,进而将之转化为主体自身的感觉能力及其相应的神经特化结构。

第二,将艺术规则转化为学习者之认知规则与思维策略等本体知识的对象化迁移原理。人的经验变造与情感进化,均需要以事实感知以及对主客观规律特性的认知为基础。譬如,学习者可以将绘画艺术中的“焦点透视法”或音乐艺术中的“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比较法”和弦对位法等移用于其对自我及社会对象的认知方法上,借此改进与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第三,将艺术规律、审美真理、客观情感价值转化为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思想真理、本体情感价值与主观理性等高阶能质。人们在认知过程中需要对内心的审美意象展开二度创造、二次发现和二度体验,以便据此创造更加完美和理想化的主客体价值意象。其间,他需要将对象化的艺术规律、审美真理、客观情感价值转化为本体性的认知规律、思想真理、本体情感价值与主观理性等高阶能质,以便借此创造并实现自我与对象的认知价值。

譬如说,爱因斯坦把音乐艺术的旋律生成原理、绘画艺术的空间象征原理转化为自己理解并揭示能量—质量发生互补性变化的“相对论”原理的“思想实验”坐标。由此可见,这种虚拟投射的结果,导致主客体本质价值相统一的“间体世界”廓出,继而由此生成了意义深广的价值表征系统。

(三)借助镜像世界认知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内在价值

主客观规律、真理、理性意识等都有其发端之源和终归之所,这需要我们在认知自我与世界的过程中注重“知本”(即知其根源)、“知至”(即知其归宿)。表象纷繁、变化万千,本质恒常、稳定有序。本体智慧之所以成为绝对重要的创生系统,就在于它能引领个体从内在完善走向外在实现的自由文明幸福之道。

罗伯特·弗格汉姆说,人们利用一面镜子,就可以把阳光移射到太阳永远无法照射到的那些黑暗角落。换言之,个体之我既不是光,也不是光源,仅仅是能够折射精神之光(真理、知识、见识、理解、价值、意义等)的心灵之镜。它们通过我才能照亮宇宙的特殊时空。

因而可以认为,自我是世界的镜像,唯有借助自我参照系,我们才能认知与改善对象世界;建构与认知自我世界,又需要我们对外部世界进行具身认知,进而发动情景预演、意象映射和体象表征,直至实现与外化那自我创生的独一无二的内在价值。

1.借助智慧之镜观照自我

审美的根本奥妙,即在于主体能够借助对象之镜来观照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的独特新质、不断充实与提升自己的本体经验。所谓的本体经验,乃是指人们对自我特征、存在意义、生命价值及内外活动的情感体验。从本质上看,人的指向自我的回忆、联想、想象、推理等内在情景预演,均属于建构自我时空的有机过程,均是本体经验的生动体现方式。

因而可以说,审美教育的根本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指向“三位一体”的情知意世界之本体建构、认知操作与价值外化能质。

2.借助符号之镜与自我对话

可以说,审美活动实质上是主体借助符号之镜与自我对话的一种独特方式:巧妙运用艺术语言与自己交流,对自我的本质特点展开符号还原、镜像具身、价值体验、意义充实和概念认知。

言语表象由于具有先天承传性、自动操作性、便捷快速性、个性创造性和亲切感召性等特点,而文字表象则体现出后天习得性、规则制约性、形式束缚性和意义抽象性等系列特点。所以我们会发现,人的内在对话、思想预演、审美体验和创作构思等活动大多采用言语表象,而且是主体高度个性化、深深爱好并擅长的那些民族言语表象、艺术言语表象、人声言语表象、物语表象等等。

进而言之,每个人需要借助外在的各种文化来创制自己独特的内部言语体系,以便进而借此认知自我与对象,发现自我与世界之妙,提升自己的内在创新与外在创造能力,实现自我与世界的真善美价值。为此,当代的审美教育应当将理念要素、情感要素、认知要素和经验要素渗透于感性化的教学过程中,以便借此满足他们的高阶精神需要。这种需要既包括主体在知识内化过程中创造与感受具身预演和虚拟映射之妙境的自我审美动机与个性潜能诉求,也包括其在知识外化过程中实施与体验具身操作和实体投射之神奇效能的智性乐趣和自我实现的愿望。

3.借助具身方式重构自我

笔者认为,正是指向对象与自我的审美想象力,才成为催生审美主体的对象化情感、对象性意识和社会化价值的“精神胚宫”。

可以说,审美想象力源于人的具身化活动。所谓的具身方式,即是人们常说的移情体验、换位思考等情形。进而言之,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自我审美和本体性想象等方式来重构自我。具体而言,主体对自我世界实现审美建构的基本过程是:

(1)本体经验建构。在审美活动的第一个阶段,主体对现实世界的目标对象进行客观感知(形成对象性表情景象)和具身体验(建构本体性经验表象)。

(2)形成本体情感表象。在审美活动的第二个阶段,主体基于对自己的本体性经验表象的自我观照而产生了相应的本体情感反应(形成自我的情感表象)。

(3)建构审美情感意识。在审美活动的第三个阶段,主体基于自己的审美理想,借助以往的情感记忆,对自己的情感表象和对象性表情景象进行想象性联系,据此形成了自己全新的理想化情感意象。

(4)审美意象映射。在审美活动的第四个阶段,主体依托自己的理想化情感意象进行对象化的情感映射,由此导致情感共鸣和高峰体验产生、对象化的美感得以形成、对象化的审美意象得以廓出。

(5)对象化认知。在审美活动的第五个阶段,主体通过对自我的情感意象和对象化的审美意象的交互性价值映射,得以形成主客体完形统合的“间体世界”,继而由此衍生“镜像时空”,它们成为主体表征主客观世界之规律与价值的心理结构功能体。

(6)本体性价值实现。在审美活动的第六个阶段,主体依托“间体世界”和“镜像时空”进行意象映射,据此创制思想产品、设计行为图式,借此实现自我的情感意义、思想价值和社会功能。

总之,基于新型的审美教育的本体知识观,教师应当把学习者体验自我、认知自我和创新自我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与主导方式之一,即借助本体映射来体验自我,通过具身认知来理解他人和人类情感,发现自然规律,领悟科学价值,品味艺术美、自然美、道德美、科学美之情韵奥妙。

4.借助审美文化提升自我管理的本体性智慧

社会心理学家州M.I.伯斯纳指出:“对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来说,其学习效能不佳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他们缺乏学习能力,而是在于他们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情感与认知活动相匹配。他们天生缺乏这种科学方法的训练,因而教师需要向学生传导有关元认知的操作方法。”进而言之,审美活动有助于提升人的自我认知能力;后者成为主体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基础。

因此,以人为本的审美教育观,首先,应当遵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据此设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其次,应当努力寻找与打造最能引发人的情感嬗变的文化利器,借此实现对人的情感的审美塑造、对人的思维的审美催化和对人的人格意识的审美完善等元功能。

在这方面,艺术认知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情感与认知发展,有利于提升人的“情感管理”及“认知管理”水平,特别是有助于个性主体建构自己的元认知价值理念、元体验价值坐标和元意识价值镜像。可以说,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内向审美、本体认知与自我意识,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管理智慧。

具体而言,所谓的“情感管理”,即是指人们知道在何时何地、对何人表达合情合理的情感态度,其中包括对自我的情感体验、情感增益、情感调节、情感理想的设定和情感实现(自我交流)等多元内容。所谓的“认知管理”,即是指人们知道在哪里、于何时、如何对主客体世界进行认知发现或创造等思维活动方面的综合管理情形。

5.双向发现与自我实现

心理学家坎达斯精辟地指出:“正是借助非凡的想象能力,人类才能把握内外世界的本质特点、理解对象和自我的深层意义!”可以说,正是由于主体发现了自身和对象世界的完满本质与发展规律,他才能够于内心呈现出相应的情感理想,获得真善美兼备和主客观世界相统一的价值理念,进而将这些内在价值逐步转化为相应的独特新颖的知性形式与感性形式,最后将这种感性形式加以对象化的符号呈现和对象化的实体传载。

可以说,审美经验实际上是人对某种虚拟而真如的理想化情景的内在创见与自由体验;审美活动是人对自我的内在创构、对象化观照和具身亲验活动。这是主体生成美感的价值源泉和内在实现自我的心理机关。

总之,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一个人对外部世界和自我世界的双向发现能力及双重体验能力,借助这种双向发现和双重体验,主体进而得以不断充实与完善自我世界,不断提升自我的价值品格,不断深化自我实现的内在水平与外在效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