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认知互动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认知互动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认知互动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认知互动是二者心理互动的第一个阶段。这是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记者努力寻求与采访对象相互重迭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也是二者认知自我和相互认知的过程。

一、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认知互动

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认知互动是二者心理互动的第一个阶段。这是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记者努力寻求与采访对象相互重迭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也是二者认知自我和相互认知的过程。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认知互动在质量和深度上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

(一)浅层次上的互动

记者以获取新闻素材为目的,与采访对象就事论事,缺少心灵的碰撞,表现出“人走茶凉”、时过境迁便烟消云散的冷淡关系。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认知结构重迭面很小,仅限于采访中所能触及到的部分,或者虽然二者的认知结构还有相交的部分,但因交往过浅,还未能挖掘出来。如图7—2所示:

(二)中等层次上的互动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能有意识地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并力求把握采访对象的个性特征。记者和采访对象都能被对方的某些品质,如记者的敬业精神、采访对象的先进事迹所感动。因而双方配合默契、情感融洽。二者认知结构的重迭部分比第一个层次要大得多。如图7—3所示:

img28

图7-2

img29

图7-3

(三)深层次上的互动

记者扎根于群众之中,与普通百姓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他们把采访活动作为了解百姓、为百姓服务的一个途径;而百姓也把他们视为亲人、知心朋友。他们与百姓的认知结构有着广泛的重迭处。如图7—4,他们与普通百姓水乳交融、休戚与共。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专题处处长兼节目主持人陈明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典型。他主要负责对农民的报道。他对普普通通的农民,有着真诚的认同感和深厚的感情。他“见了农民话就多,地头一坐,也不嫌脏,抽着烟,天黑了也不走。他爱人不让他买菜,因为他能和卖菜的老农聊起来没完。”他把自己融入了老百姓之中。有人称赞他是“山民的儿子”,对此,“他感到很光荣”。[8]

img30

图7-4

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认知互动是双向互动。然而,以往我们更关注记者对采访对象的认知。其实采访对象对记者心理的触动也是很大的。中央电视台记者陈晓卿在和同事们拍摄一部反映“希望工程”的电视纪录片《龙脊》时,就曾为一个小学生的话而震撼。他在《记忆龙脊》一文中记述了当时的心情:

“一次,我们跟随着几个学生上山挖竹笋,早晨6点上山,10点半才爬到有竹笋的地方。那是一片原始森林,根本没有路,又遇上下雨。我们摄制组人员狼狈不堪,几次我都感到天旋地转。下午4点当我们快接近山下的时候,我实在走不动了,四仰八叉地躺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看着面前采竹笋换菜金的孩子们,我问他们:‘你们看陈叔叔的工作辛苦吧?’一个名叫学香的六年级女生回答说:‘不辛苦,我们天天都这样。’她平静的话让我半天转不过神来,太出乎我意料了!我以前一直以为我工作已经非常卖力了,没想到在他们眼中我的工作是那么平常。这个叫学香的孩子怎么也不会想到她的一句话多么深刻地影响了我今后的生活。”

类似的感受许多记者都曾有过。正是人民的期待、教育才鞭策我们的新闻工作者生产出更多的精品来回报人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