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桂北汉族村落民居的代表

桂北汉族村落民居的代表

时间:2022-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不完全统计,桂北乡村现存的明清时期传统民居(群)有近百处,其中大部分为汉族传统村落民居,它们是北方汉族古民居建筑技术向南方传播和发展的例证,更是汉文化与桂北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例证。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灵川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是桂北汉族村落民居的典型代表。远眺长岗岭村古村落长岗岭村莫氏宗祠长岗岭村民居内景长岗岭村别驾第长岗岭村附近的古凉亭,曾经是南来北往客商的歇脚处。
桂北汉族村落民居的代表_灵川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_人文桂林

在桂北这片27000多平方千米的区域内,大自然的造化让她拥有了丰富多彩的地貌形态,众多丘陵、山地、峰林、平原等如同五彩斑斓的织锦一般缠缠绵绵地镶嵌在大地上。除了本土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外,宋至明清以来,大量外来居民从南北各方光顾和停留在这里,迷恋于这片奇美的土地,他们在这里生根发芽,繁育生衍。几百年来,不同民族在多种文化和地理条件下演绎出了形态多样、精彩纷呈的民居建筑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桂北乡村现存的明清时期传统民居(群)有近百处,其中大部分为汉族传统村落民居,它们是北方汉族古民居建筑技术向南方传播和发展的例证,更是汉文化与桂北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例证。

科举才子村——江头村全景

桂北的传统汉族村落民居多为湖南、江西移民所营建,因此多具徽派建筑风格,同时也吸收了桂北本土瑶族、苗族传统木构房屋的风格。按建筑材料的不同,有纯砖瓦结构、砖木混合结构、纯木结构三种类型。大户人家多采用纯砖瓦结构,最为华丽精美;普通人家尤其是山区人家多采用纯木结构,最具地方特色。

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灵川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是桂北汉族村落民居的典型代表。

江头村位于距桂林市以北32千米的灵川县九屋镇。该村先祖周秀旺是我国北宋著名理学家、《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的后人,明弘治戊申年(1488年)周秀旺宦游粤西,先寄居桂林府龙胜牛头寨,后迁徙至此。江头村周氏家族秉承先祖治学好读之道,热衷科举功名,据统计,明末以来,该村共出进士7名,翰林院庶吉士8名,举人25名,诸多子弟著书立说,不愧为文风昌盛的科举才子之村。

江头村古建筑群碑

江头村内规划整齐的巷道

江头村现存明清至民国时期古民居100多座,分布井然有序,传承脉络明晰。明代建筑一般为单座,土砖卵石墙体,穿斗木构架,悬山顶,房屋面积不大且较低矮。而清代民居则多为较高大宽敞的三开间两进院落,多为清代各科举才子的故居或旧居,基石条纹细密有致,墙体多磨砖对缝,大门、过厅、正堂、厢房、天井、层楼兼备,山墙和屋顶形式多种多样,隔扇门窗充满了精美而寓意深长的吉祥纹样。

江头村古民居

周氏家训

江头村古民居

爱莲家祠是江头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周氏族长为弘扬莲花的高洁品质而建。现存大门楼、兴宗阁、文渊楼等三进。从地面、柱础到门窗,用材和施工考究。大门、中堂的一副副楹联是周氏先祖对后人的殷殷教诲,窗棂的一组组棂条刊刻有一行行《周氏家训》的词句。爱莲家祠,是周氏家族践行先祖遗训的活化石,是明清时期传统理学文化的再现。

江头村传承儒学家风的爱莲家祠

窗棂的一组组棂条刊刻有一行行《周氏家训》的词句

长岗岭村位于灵川县灵田乡三月岭下。自古以来,除湘江—灵渠—漓江这条水道外,在湘桂走廊还有一条从兴安界首镇和县城过海洋山直达灵川大圩镇的山道。三月岭是这条山道的必经之地,上岭前后来往客商一般会在长岗岭村歇脚打尖,长岗岭村因此而兴盛一时。

远眺长岗岭村古村落

长岗岭村莫氏宗祠

长岗岭村民居内景

长岗岭村别驾第

长岗岭村附近的古凉亭,曾经是南来北往客商的歇脚处。

长岗岭村古民居是明末清初刘、莫、陈三姓迁居于此经商而建,共有三十余座明清代民居,主要建筑有五福堂、莫氏宗祠、卫守府、大夫第、别驾第等。明代初建的房屋较为简陋,为木架泥坯墙结构。清代的建筑均为清水砖墙穿斗木结构,硬山两面坡顶,木楹石础,格扇门窗。

(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院 贺战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