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实意义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实意义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是辉煌的。十年来,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全体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校人文社会科学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和进步。再如,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中重点研究基地,始终倡导以新的、规范化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此外,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一、总体情况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历史是辉煌的。自立校以来,百年北大人文社会科学坚持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吸引和造就了一批批蜚声海内外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推出了众多高水平的重量级研究成果,培养了一代代具有强烈时代感和敏锐科学眼光的高素质人才,长期保持着学术上的明显优势,为学术传承、文化进步乃至民族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十年来,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全体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校人文社会科学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和进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现拥有7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3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1位长江学者,25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67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打造出一支代表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十年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依托跨学科合作平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国改革开放重大战略问题研究等领域,先后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任务。其中包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研究》等19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等24项,973计划项目《中国人口重大出生缺陷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机理研究》等2项,科技支撑计划《禁毒工作评估技术和方法研究》等3项。

2009年,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评选中,学校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27项,普及成果奖5项,共获奖59项,获奖率近50%,各项指标均遥遥领先,再一次充分展示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雄厚实力。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内领先的学术地位,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学校并没有简单地追求项目数量、论文篇数等个别指标,而是依据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措施,秉承“战略思维、世界眼光、精品意识、创新思想”的建设思路,搭建跨学科、跨院系合作平台,推进学科体系创新、观点创新和方法创新,加强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建设,倡导广大教师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研究,推出高水平的精品力作。过去的十年,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在承担大批国家重大项目的同时,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得到加强。

以考古学为例,作为最早引入自然科学手段扩大和提升考古信息量的中国高校,十年来,学校重点加强了考古学学科与重点基地的建设,致力于中国考古学总体框架的构建和用实物资料重写中国上古史的工作,以此奠定北京大学考古学科在国内外领先的总体优势。

十年来,学校在田野考古工作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考古队先后主持发掘了多项具有重大意义的考古遗址,共有16项田野考古成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全国其他所有高校获奖数量的总和;其中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发掘获2008年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一等奖(中国考古界最高荣誉)。在积累了丰富的田野发掘经验并率先实现了田野考古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学校主持修订了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成为行业标准。此外,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学校举办了全国各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培训班、博物馆馆长培训班、文物局局长培训班、全国田野考古领队人员培训班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业务培训。

此外,学校充分发挥全校学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的优势,依托城市与环境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医学部、历史系等单位多学科的研究力量,集成包括植物学动物学、体质人类学、遗传学、冶金学、年代学、环境学、地质学、分析化学、空间技术、科技史、考古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与民族学、宗教学经济学、法学、传播学等学科的跨学科团队来推进考古学重大前沿问题的研究工作。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这一重大领域,学校借助高性能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体系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分析测试手段,在部分现代研究技术和方法以及研究成果上,如碳十四测年精度,实现了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目标。此外,通过把科技分析、文化研究、断代与领域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学校主持或参与了多项该领域的国家重大考古课题和研究项目,如《夏商周断代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指南针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再如,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中重点研究基地,始终倡导以新的、规范化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在2010年的基地评估中,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与我校教育经济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所同时被评为优秀研究基地。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基于“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研究定位,在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林毅夫的“比较优势”理论不但弥补了发展经济学的缺憾,而且更扎实地解释和探索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周其仁运用制度经济学和产权理论,为许多领域的改革进行了大量具体操作思路的设计;宋国青以精当准确的宏观经济分析,展现了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与中国现实国情的结合;易纲对于中国货币、信贷和银行业有着出色的研究;曾毅教授对人口发展和老龄问题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外很多研究的空白;卢锋和姚洋对中国农村问题和粮食问题的研究,丰富了中国“三农”问题的改革思路;海闻对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研究、平新乔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赵耀辉对劳动力流动的研究、胡大源教授对环境经济的研究、李玲教授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研究,都已在国内外学术界和相关领域形成具有权威性的专家观点,为中国经济理论奏出了丰富的交响曲,并对我国现实经济和政策产生了显著影响;1998年对通货紧缩问题、1999年对电讯改革、2000年对互联网经济、2001年对股市,2002年对民营银行、2003年对人民币汇率问题,2004年对土地征管制度,2005年对医疗卫生体制等的研究等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此外,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例如,林毅夫教授多次就有关农业及农村、国有企业改革等问题参加国务院组织的专家座谈会,简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启动农村市场”被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农阅(2000)1号文》转发;林毅夫教授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三次会议上以及十届一次会议上分别就“进一步开放台商投资,加快祖国统一进程”、“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启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启动存量需求,消化过剩生产能力,治理通货紧缩”等题目进行大会发言,林毅夫教授1999年首先提出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已经被国家采纳,成为“十一五”规划的首要任务。周其仁教授发表的《三网复合,数网竞争》讨论稿,引起全国范围对电信垄断的讨论,推动了中国电信改革。曾毅2005年撰写的《关于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温家宝:第4238号,2005年9月28日)以及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的批示(华建敏:第4732号,2005年9月29日)。曾毅2004年《关于我国目前不宜取消生育间隔政策的建议》被国务院办公厅《专报信息》采用,得到国家领导同志的批示。此外,就海闻教授主持的关于“非典”流行对北京市及全国经济影响的初步分析课题成果系列简报,时任北京市政府代市长王岐山做出批示。另外,时任外经贸部长吴仪就卢锋教授关于“建议尽快公布中美WTO协议具体内容”的简报做了批示。

三、标志性学术成果

过去十年,北京大学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和举办了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1)袁行霈教授主编、36位著名人文学者集体编撰的《中华文明史》,系统总结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经验。丛书共四卷,是一部具有当代意识和前瞻性、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术著作。《中华文明史》于2008年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特等奖。美国著名汉学家、《昭明文选》的译者、华盛顿大学康达维教授,正在组织美国学者将《中华文明史》翻译成英文,预计今年内出版。

(2)季羡林先生担任总编纂、汤一介先生主持的《儒藏》工程,将与《大藏经》、《道藏》鼎足而立,对总结儒家思想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这一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学校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积极行动,群策群力,为工程的实施建立了一整套领导和工作机制。《儒藏》工程在北京大学校内整合了文、史、哲、考古、图书馆学、东方学等多学科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约请了34家高校和科研机构、近400位专家学者参与,还邀请了历史上受到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的韩、日、越等国的学者参与。《儒藏》工程包括《儒藏》编纂和“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研究”。《儒藏》编纂分《儒藏》“精华编”的编纂(包括《儒藏总目》)和《儒藏》大全的编纂两步走。《儒藏》大全将收录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家典籍文献近6千部,约15亿字,计划于2022年完成。先行编纂的《儒藏》“精华编”将收录中国四部之书及出土文献中在学术思想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儒家典籍文献461种,分编为281册,并选收韩国、日本、越南历史上以汉文著述的重要儒学著作100种,分编为40册,共计321册,2亿多字,计划于2012年完成。《儒藏》“精华编”现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35册。

(3)北京论坛是北京大学近些年来努力打造的一项学术品牌。北京论坛是经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市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致力于推动全球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学校始终认为不同文明在和平环境中的交汇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证。北京论坛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国际性,即立足北大,面向亚洲,放眼世界,汇集世界著名学者;二是学术性,即强调从文明和文化角度深入探讨相关问题,阐明文明和文化在推进世界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三是影响力,即注重其社会效益,关注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引起世界学术界的关注与共鸣。北京论坛创办于2004年,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七届,已有来自世界70个国家和地区的2700多位名流政要和知名学者参加了这一学术盛会,业已成为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学术平台。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着力规范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工作,加强组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营造环境,围绕国家目标,在重点基础研究领域、重大前沿交叉领域等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学科齐全和整体实力突出的优势,不断提升研究能力、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一步促进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1)学校将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继续支持全校人文社会科学院系在主要学科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学科体系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与此同时,在学校和学部层面,综合考虑北大的学科特点、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的战略需求,经过精心选择和充分论证,集中支持若干跨学科的重点领域,大力引进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积极探索新型的科研组织机制,瞄准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努力为国家决策提供高质量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

(2)学校将在继续加强现有248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管理的基础上,着手修订机构管理办法,引导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主动选择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开展有积累性的研究工作,推出精品成果,不断推进研究机构的正规化建设水平。

(3)学校还将大力支持学者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顶尖同行开展前沿对话。学校将根据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需要,结合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建党九十周年等重大历史事件,精心组织和策划北京论坛等一系列高层次学术研讨会,积极推进跨学科、跨学校、跨国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