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交往的未来走向:平等共存

文化交往的未来走向:平等共存

时间:2022-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平等共存:文化交往的未来走向文化冲突作为多元文化并存与发展的实现形式,并不是全球化时代的“特产”。虽然人们对不同族群之间存在的差异早已被认识到,但是由于人类缺少与之相伴随的文化知识,这种认知往往唤起的是一些不良习性,即对“差异”做出心存敌意的反应。尽管如此,人类的文化交往还是在这种对“差异”的认知中持续地发展着。

(三)平等共存:文化交往的未来走向

文化冲突作为多元文化并存与发展的实现形式,并不是全球化时代的“特产”。人类自形成部落群体而开始人类文明的征程,当某一部族的人们遇到另一部族的人,发现彼此之间存在差异时,文化交往便随之发生。虽然人们对不同族群之间存在的差异早已被认识到,但是由于人类缺少与之相伴随的文化知识,这种认知往往唤起的是一些不良习性,即对“差异”做出心存敌意的反应。早在两千年以前,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就已经很好地表达了这种对“差异”的反应——“人们动不动就责怪异族人。”直至今天,这种责怪仍然是社交与政治辞令的重要组成因素。如“移民导致了美国所有的社会经济问题”等。尽管如此,人类的文化交往还是在这种对“差异”的认知中持续地发展着。有差异就有对立、排斥或否定,因而,文化冲突一直以来就是文化交往的必然方式,特别是在文化交往促成文化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文化冲突是推动着文化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飞跃的“文化阵痛”,是文化交往实现文化发展与进步的必要手段。尽管这一点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往中备受质疑与诟病,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只要有文化交往,就必有文化冲突,文化交往是客观存在的,文化冲突就是不容质疑与否认的,它与文化交往进而与文化的发展携手并进。在文化交往持续发展与参与文化交往的诉求不断增强的历史过程中,正是文化冲突,为不同文化提供了存在的理由,不仅反映着多元文化并存的根本诉求,而且体现着多元文化多样化发展的未来趋向。文化交往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来说,都不可能以一种没有冲突的“和谐”来进行。哈贝马斯说:“文化要想富有生气,就必须从批判和断裂中获取自我转化的力量。”[75]因此,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会消失的。多元文化在交往中通过文化冲突的洗礼,不仅使原有的多元文化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推动着原有文化的发展,而且还产生出新的文化特质,推动着多样性的新文化的发展。新文化总是破茧于文化冲突,而后又在新的文化冲突中改变自身,产生新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由此可见,文化冲突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通过聚合着多元文化的多样性诉求的矛盾运动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

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往中,文化冲突的凸显,正是人类文化走向多元化与实现多样性发展的重要表现方式。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往实践要求并创造着一种普遍性的全球文化。但是,这种普遍性的全球文化并不是通过文化输出来实现的一种文化形式的独霸世界,也不是一种“大一统”的文化构想,而只是在全球化的文化交往中实现的各地方性文化的全球性并存与共融。这即是说,全球文化不可能是对民族文化的否定,不可能是撇开民族文化的天马行空。因而在全球性的文化交往中,即便发生着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不可能完全造成民族文化发展史的断裂,而只能是促使民族文化不断获取创新性发展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共融。可见,文化冲突作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斗争性,奠定的是不同文化之间并存与共融的基础。任何以全球文化的诉求来消解多元文化存在合法性的企图,都必将在文化冲突中、在多元文化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走向失败。“行为体之间增长着的互动关系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与个性,以及全球文化。文化全球化的进程越长,越会造成更多的文化同质化,以及文化分离化和行为者认同。”[76]全球文化的“文化体验和识别的风格是受制于错综复杂的、多种形式的相互关系、渗透和文化变异的,而正是这些因素塑造了我们当下的现代性阶段的全球化。在这个进程当中,不仅会有差异、更为复杂的认同感的立场而且同样还在出现不同的文化识别的样式”。[77]所以,文化交往越深入,文化冲突越凸显,就越突出多元文化并存的复杂形势与多样形式。

如何在激烈的文化冲突形势下推进多元文化并存与共融的局面呢?如果因为文化冲突所凸现的多元文化并存而选择暴力对抗的话,从长远的历史过程来看,其结果只能是人类文化的灭绝。在文化交往中,任何文化主体在充分展示自身文化特质的同时,都会不自觉地用带有自身文化标准的“有色眼镜”去看交往中的他文化,并出现一些对他文化的误读或不正确理解。这本来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否则就不可能出现文化的冲突。问题在于,如果坚持以这种冲突的形式来表征多元文化并存的话,那么只要作出这种理解的文化主体都会内在地自认为是正当的、合理的,并以帝国式的傲慢与偏见与他文化相互对峙。文化主体蜷缩在自己的文化视界中,对外界的置若罔闻、漠视甚至不尊重使得文化交往犹如平行线而无从相交。毫无疑问,这种表征文化多元化的方式实质上是以一元的强硬手段来对多元文化并存的无情扼杀!

然而,人类毕竟是理性的主体,在通过审慎的思考与选择之后,是不会轻易地让自己所创造的文化走向灭绝的,因此,文化交往不仅需要相互尊重、彼此宽容而走向多元文化并存,而且多元文化之间还需要在相互宽容的基础上相互采借而走向共融。萨托利认为,宽容与多元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多元主义以宽容为前提,也就是说,不宽容的多元主义是假多元主义。……宽容尊重各种价值,而多元主义设想各种价值。多元主义坚持这样的信念:多样性和异见都是价值,它们使个人以及他们的政体和社会变得丰富多彩。”[78]在这里,真正的多元主义必须把握的一个要点是相互性,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宽容与有取有予。这不仅是由于“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而且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摒弃那种对外界置若罔闻的文化本质主义,进而充分展示与采借不同文化的丰富性与现实性,克服文化交往走向消极的关节点——文化冲突,真正实现文化交往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注释】

[1]洛克.人类理解论(1690).转引自[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附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57.

[2]美国传统辞典.金山词霸,2002.

[3]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第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73.

[4][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200.

[5][日]星野昭吉.变动中的世界政治.刘小林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451.

[6]“文化疲惫”即culture fatigue,包括self-discovery、shock、role shock、transition shock四种人们在异质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参见H.Ned Seelye.Alan,Seelye-James.Culture clash.Lincolnwood,Illinois USA,1995.4.

[7]转引自种海峰.时代性与民族性——全球交往格局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3—34.

[8]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59.

[9]兰久富.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6.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95—296.

[11]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横排袖珍本(一卷本).984.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85.

[13]转引自河清.破解进步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代序.

[14][德]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66.

[1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3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99.

[1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3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10.

[17][美]阿布都·R·简·默哈默德.殖民主义文学中的种族差异的作用.张京缓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94—195.

[18][美]E·R·塞维斯.文化进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51.

[19][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2版.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3.

[20]辞海(哲学分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74.

[21][美]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31.

[2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82.

[23]陈伯海.中国文化之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7.

[24][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7.

[25][美]弗罗姆.逃避自由.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87.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87.

[27][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3版.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252,8.

[28]刘小枫.利益重于文化.21世纪,1993,10:26—27.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2.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103.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41.

[32][美]爱德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导言.赛义德自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65.

[33][美]爱德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导言.赛义德自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64.

[34][美]埃·弗罗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32.

[3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3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6—7.

[36]程光泉.全球化与价值冲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195—196.

[37]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38]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哲学视野的根本置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1.

[39]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8-11-1.

[40]徐岱.反本质主义与美学的现代形态.文艺研究,2000,3:14.

[41][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68.

[42][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87.

[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554、555.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555.

[4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3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41.

[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68.

[47][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42.

[48]乐黛云.跨文化之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6—37.

[49][英]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与第三世界在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94—195.

[50]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第2版.北京:三联书店,2005.522.

[51]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第2版.北京:三联书店,2005.521.

[52]陈刚.西方精神史(上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134.

[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7:427.

[54][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56.

[55][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5.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75.

[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61.

[58][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

[59][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29.

[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74—275.

[61]Andrew Milner,Jeff Browitt.Contemporary Cultural Theory.Routledge,2002.59.

[6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3.

[63]列宁全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6:16.

[64]列夫·托尔斯泰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6:326.

[65]列宁全集.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5:306.

[66][加]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第2版.北京:三联书店,2005.290.

[67][德]尤根·哈贝马斯.民主法治国家的承认斗争.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第2版.北京:三联书店,2005.356.

[68][美]萨托利.民主:多元与宽容.刘军宁,王焱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61—62.

[69][法]魏明德.全球化与中国——一位法国学者谈当代文化交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5.

[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295—296.

[71][美]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41.

[72]卡西尔认为,“人类文化的不同形式并不是靠它们本性上的统一性,而是靠它们基本任务的一致性而结合在一起的。”[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2版.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195.

[73]转引自[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2版.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195.

[74][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7,108.

[75][德]尤根·哈贝马斯.民主法治国家的承认斗争.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第2版.北京:三联书店,2005.359.

[76][日]星野昭吉.全球政治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99.

[77][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2.

[78][美]萨托利.民主:多元与宽容.刘军宁,王焱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