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畲族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向

畲族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向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畲族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向任何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历史。而这种融合,无疑又将进一步推动畲族文化的发展。然而,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在推动畲族民族文化衰落的同时,也给畲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转机。民族风情旅游打的就是文化牌,就是要通过畲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来吸引海内外游客。
畲族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向_中国畲族

第五节 畲族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向

任何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历史。畲族文化的未来发展,同样与畲族的历史和当下息息相关。正如郭志超教授所说:“历史运行的惯性依然存在,历史的经验总结成为走向未来的重要指向。”[14]循着畲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我们认为畲族文化的未来发展有几个基本的趋向。

一、与周边民族的文化融合将进一步加强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认为畲族文化发展史就是畲族文化与周边汉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自汉唐之际出现在历史舞台以来,畲族就一直走在与汉族客家、福佬、吴越诸民系的接触、斗争、合作、交流的道路上。正是在这种既斗争又合作的族际交往中,畲族感受到了自身文化的不足,不断在文化更为发达的汉族民系中吸取营养,诸如生产技术、优良农作物种子、文字典籍、文化教育等等,而这种文化上的借鉴和学习,不仅使得畲族与周边汉族的关系日渐密切,也大大加快了畲族文化的发展步伐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在与汉族接触之前,畲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仅有的教育就是通过长辈言传身教,传授基本的生存知识。到明清时期,随着畲族与汉人之间的交往日益深入,一些畲族祠堂开始延请汉族塾师教授本族子弟,由此逐渐培养了畲族自己的文化教师,并在畲族地区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乡风。正是在这种文化风气的陶冶下,畲族培养出了蓝鼎元、雷鋐等本民族优秀的文人学者。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推行民族平等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消除了影响民族交往的各种制度性、心理性、经济性等方面的民族歧视因素,畲族与汉族之间的交往变得更为顺畅和自然。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政府加大了对畲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畲族地区的交通、通信和生活条件,千年封闭的山区敞开了怀抱,不仅方便了畲族群众走出大山、了解外部世界,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到畲族地区观光旅游。这些都将大大促进畲族与周边民族、民系的文化融合。而这种融合,无疑又将进一步推动畲族文化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不可避免

族际间的文化交融,必然给畲族的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在外界强势文化的冲击下,畲族传统文化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导致畲族民族传统文化衰落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外界强势文化有多先进,倒不如说是这种文化更“合群”。毕竟,与周边汉族相比,散居的畲族只能算是一个小群体,要顺利地走出大山,融入这个社会,而不被作为“异类”看待,至少适度地放弃传统是必要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衰落”并不等于“消失”。衰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所表达的是在畲汉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畲族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将逐渐淡化的事实。其实在畲汉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传统文化特征的淡化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以最具特点的畲族妇女服饰为例,闽东直到清末、浙南直到民国时期,畲族传统服饰仍是当地畲族妇女的常服,无论居家生活、下地劳动,还是走亲访友、出入市井,都是穿着传统服饰的。但由于这种服饰过于鲜艳,在与汉族的交往中被认为是“奇装异服”而受到歧视。为了免于这种歧视,后来畲族妇女外出时便改穿与周边汉人一样的服饰,传统服饰只在居家时穿着,甚至只在婚丧嫁娶和三月三歌会时穿,发展到最后,一些地方的畲民甚至不知道畲族的传统服饰为何物。

面对畲族传统文化面临的衰落现象,我们应该学会理性地看待。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其所得以产生、存在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所得以存在的合理性也随之部分地消失。以畲族妇女的发式为例,在传统的与外界接触不多、生活节奏缓慢的畲族山村,梳一个漂亮、复杂而费时的凤凰髻,既不影响生产生活,又能满足畲族妇女的爱美天性,这是传统的凤凰髻存在的合理性所在。但在大量畲族妇女进城入厂务工、生活节奏日渐加快,以及审美观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每天都得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做凤凰髻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在这种情况下,畲族妇女改成披肩、齐耳,甚至抓髻等发式,或许就是一种进步。

无疑,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看,对畲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是必要的,许多过去实用的文化形式(如畲族妇女服饰、彩带等)甚至还可以作为民族艺术加以弘扬和传承。但是,文化与社会变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力无法更改的社会历史规律。任何企图阻止传统文化衰落的做法都是徒劳的,任何企图让畲族回归传统文化生活的努力,也注定是不会有结果的。

三、旅游业的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畲族文化的复兴

如前所述,在长期的族际交往中,畲族民族文化的特点不断淡化和消退,最典型的莫过于畲语的失落,早在1980年语言学家罗美珍就指出:“占总人口99%以上的畲族,使用汉语的客家方言。这种客家方言同现在的汉族使用的客家方言不完全相同,同客家方言的分布也不一致。因此,可以说这种话是一种超地域而又有一定特点的客家话。”[15]毛宗武、蒙朝吉也认为除惠东等县外的畲族语言“都是客家话”[16]。尽管一些学者主张畲族所说的这种语言“跟现在汉族客家人说的客家话又有所不同,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尚有一些自己的特点”[17],并将之称为“福安畲语”[18],但不争的事实是,这种福安畲语中的畲族成分已远不如客家成分明显了。而转型时期畲村人口的流动,又进一步加快了畲族文化淡化和衰退的步伐。

然而,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在推动畲族民族文化衰落的同时,也给畲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转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富裕后的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开始了对精神生活追求,由此催生了巨大的旅游市场。在逛遍名山大川、风景名胜之后,风情浓郁的民族旅游成了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时尚。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的世居民族,畲族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从20世纪末开始,闽东、浙南等畲族聚居比较集中的县市便开始了畲族风情旅游的规划和推广,并在取得良好效益的前提下,进行了更富于创造力的规划。如景宁畲族自治县提出了“创畲乡生态优势,建风情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按照“畲族文化有形化、文化载体项目化、文化成果精品化”的原则,积极建设打造“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地”,全力向“旅游大县”迈进。

民族风情旅游打的就是文化牌,就是要通过畲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来吸引海内外游客。因此,各地政府和旅游部门都十分重视对畲族文化的搜集、整理和宣传。大量濒临消失和日渐衰落,甚至早已淡出畲民生活视线的畲族传统文化,因为旅游业的兴起而重新焕发了生机。比如:早已束之高阁的畲族服饰,为适应发展旅游的需要,又回到了旅游区畲民的身上;本已冷落的“三月三”歌会又重新闹腾了起来;濒临失传的彩带又重新获得了市场;畲族歌舞也因为旅游业的推动而得以重新发掘……似乎都预示着一个畲族文化复兴机遇的到来。

无疑,经济目的明显的民族旅游对畲族文化的振兴和发展,的确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近年来畲族风情歌舞创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然而,旅游业的这种推动作用终归是有限的,而且因旅游的功利需要而“挖掘、创造”出来的、表演性的畲族文化,与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原生态畲族文化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表演性的畲族文化的繁荣,并不能够掩盖畲族的民族文化总体衰落的态势。除了旅游产业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工程,是否还有更好的保护和推动畲族文化发展的途径?这或许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注释】

[1]江西省贵溪县:《重建盘瓠祠铁书》(油印本),转引自施联朱:《畲族》,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6页。

[2]明万历《永春县志》卷三《风俗》。

[3](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二十七册,《广东上·博罗县》。

[4]清光绪二十四年刊本《海阳县志》。

[5]参阅本书第十一章第三节“‘畲族第一秀才’钟良弼”。

[6]同治《景宁县志》卷15,《风俗·畲民》卷6《武备·兵制和保长》。

[7]“三通三不通”是指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乡村交通落后,公路等级低而引起的交通问题,即:晴天通雨天不通、三轮车通大车不通、行政村通自然村不通。在很长的时间里,“三通三不通”问题实际上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8]如明万历癸酉(1573年)《漳州府志》所载:“徭人,属邑深山皆有之,俗呼畲客。……其与土人交,有所不合,詈殴讼理。一人讼则众人同之,一山讼则众山同之,土人莫敢与敌。国初设抚徭土官,令抚绥之。”这里所谓的畲客“其与土人交,有所不合,詈殴讼理”的记载,显然受传言的影响。

[9]据清华同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的结果,1979-2010年,主题为“畲族”的论文为1933篇。

[10]钟玮琦:《盘瓠与龙麒其人的探讨》,转引自姜永兴:《畲族族源、迁徙及盘瓠的新探索》,载《韩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11]雷阵鸣、雷银才:《再论把“盘瓠”神话当作畲族史实之虚妄》,《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雷阵鸣、钟进和:《畲、瑶信仰实不同》,《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12]肖孝正:《再论畲族图腾及其高辛夷史源——兼与“盘瓠即犬”“畲族狗图腾”说商榷》,福建学刊1995年第4期。

[13]郭志超:《畲族文化发展:经验与超越》,《宁德师专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4]郭志超:《畲族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

[15]罗美珍:《畲族所说的客家话》,《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16]毛宗武、蒙朝吉:《畲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4页。

[17]游文良:《论畲语》,载《畲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3页。

[18]雷恒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观·畲族编》,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6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