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否定之否定的法则的意义

否定之否定的法则的意义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 否定之否定的法则的意义这个法则的意义对立统一法则的更进一层的具体的显现形态,是否定之否定的法则。至于否定之否定的法则,把对立统一的法则更加具体化了。这第二的否定是否定之否定。这种采取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而发展的法则,叫做否定之否定的法则。实例否定之否定的法则,如恩格斯所说,是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的最普遍最广泛的起作用的法则,是发展的各个过程所固有的法则。
否定之否定的法则的意义_社会学大纲

一 否定之否定的法则的意义

这个法则的意义

对立统一法则的更进一层的具体的显现形态,是否定之否定的法则。

如第一节所述,对立统一的法则,说明一切事物都含有对立的契机;而这对立的契机的斗争是特定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自己发展的原动力。事物之矛盾的发展,必然引起特定事物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别种形态。这个法则的普遍的显现形态,是由量到质及由质到量的转变法则。这由量到质及由质到量的转变法则,说明发展过程本身的质的特殊发展阶段,说明旧事物死灭与新事物发生的过程,说明包含连续性中断及质量间连续的相互依存性的飞跃的发展过程。至于否定之否定的法则,把对立统一的法则更加具体化了。

一种对立到他种对立的推移,一种质到他种质的转变,事实上即是后者否定前者。但是发展的进行,有一定的继起性,通过种种阶段而运动,从新发生出来的质(新阶段),同样由于其自身的矛盾而转变为它自身的对立物(更新的阶段)。于是否定又由第二个否定所扬弃了。所以事物的发展的进行,是螺旋线的,不是直线的;发展所通过的前后各阶段,并不是演着同一的反复或循环,后起的阶段在较高的基础上描画螺旋线而发展。

事物在其矛盾的发展过程中,下级的发展阶段,准备它自身的自己否定的阶段,即准备转变为对立物的、新而较高的阶段。这就是后起阶段克服先行阶段的否定。这个否定,在这两个阶段间造出内在的联系,在后起阶段上保存先行阶段的积极的结果。但是第二阶段由于新的对立而推移到后起的第三阶段时,事物的发展,就把最初低级阶段的一定的特征和性质,再行重演,而在外观上这第三阶段好像再回到第一阶段。可是发展的过程因后来的发展,变得更为丰富,把那些重演的性质和特征在较高的基础上再生出来,于是当作全体看的发展过程,就描成螺旋线而发展。这样,第一阶段被第二阶段所否定,第二阶段再被第三阶段所否定。这第二的否定是否定之否定。这种采取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而发展的法则,叫做否定之否定的法则。

实例

否定之否定的法则,如恩格斯所说,是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的最普遍最广泛的起作用的法则,是发展的各个过程所固有的法则。以下分别举例来说明它。

先就自然现象来说明这个法则。《反杜林论》中说:“举例说,麦粒,无数粒的麦粒,被人磨碎、煮炊或作酒,以后就被人消费。可是如果这样的一粒麦,找得经常的条件,如果它落于适宜的土上,那么,在热度及湿气的影响之下,它就发生特有的变化:它发起芽来,麦粒的本身消灭了,被否定了;在它的地位上发生了植物、麦粒的否定。可是这个植物生活的经常循环如何呢?它生长、开花、结实,最后又产生麦粒,麦粒一成熟,麦杆即枯萎,而否定了自身。因这一否定的结果,我们又得到了原来的麦粒,可是并不只是一粒,而是加了十倍、二十倍或三十倍。麦的种类变化得非常的慢,所以现在的麦,差不多与上世纪的麦具同一的形式。可是如果举任何容易变形的装饰植物为例,如天竺、牡丹或兰花。如果我们用园艺家的技术,去培养种子及其所发生的植物,那么,因这一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我们不但得到更多的种子,而且得到能开最美观之花的更好的种子。这一过程的每次重复,每次新的否定之否定,都增加着这种完美的程度。如对于麦粒一样,这个过程,也完成于大多数昆虫,如蝴蝶之中,它们从卵发展出来,于是否定了卵,它们经过各个阶段,终于达到了性的成熟、交尾,而重新自行否定,即在配偶、产生无数之卵等等过程完成以后,自行死亡。至于在其它植物及动物中,过程没有这样的简单,它们在未死之前不是一次,而是多次的产生种子。产卵或产儿——所有这些对于我们是无紧要的,现在我们只要证明,否定之否定实际上发生于动物及植物的两个有机界中。再次,全部地质学,正是否定之否定的系列。正是旧的岩石破毁,新的岩石形成的前后相继之系列。起初,原来的,在液体冷却之后产生的地壳,为大洋、气象及风化等等作用所碎裂,这些破碎的物体,成为海洋之底的冲积层。有些地方海底之高出海面,重新又使最初的冲积,再受雨水、四季不同的温度、空气中的氧气及炭素等等的作用;从地心中冲发出来破裂地层,奔流于外而后冷却的岩石,也受到同样的作用。这样在数百万年间不断的形成的新的地层,大部分重新破毁,而又成为新的地层的构成资料。可是这一过程的结果,是非常积极的,它形成了种种化学元素所混成的土壤,能够处于机械的破碎状态之中,这样就使无数的各色各样的植物,可以繁荣起来。”

再就社会方面举例。“由资本家的生产方法所产生的资本家的独占方法,因而资本家的私有财产,是那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个人私有财产的第一否定。但资本家的生产,又以自然过程发展的必然性,造出它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之否定。不过这种否定之否定并不是私有财产的复兴,而是以资本主义时代所产生的协作,与由土地及劳动所生产的生产手段之共有化为基础,以创造个人的私有。”(《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

又如“一切文化民族,都是以土地共有开始的。至于脱离了某种程度的原始阶段的一切民族,随着农业的发展,这共有就变为生产的桎梏。它(指土地共有)被扬弃,被否定,经过或长或短的阶段,就变为私有。但在因土地私有本身招致的农业之较高度的发展阶段上,私有反而变成生产的桎梏——这在今日,关于小规模的土地所有,或关于大规模的土地所有,都可以看出的。同样,要否定土地私有而把它再变为共有的要求,就必然发生出来。不过这种要求,并不是意味着原始的共有之复活,而是意味着共有的更高级的进化的形态之树立。它并不成为生产的障碍,反是最初打破生产的桎梏,而促使充分利用近代化学上的发见及机械上的发明的。”

又就竞争与独占的关系说。“竞争从封建的独占发生,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情。即就本源说来,竞争是独占的反对,而独占不是竞争的反对。所以近世的独占,不是一个单纯的反命题,反之,它是真的综合。

肯定——竞争的先行者之封建的独占;

否定——竞争;

综合——近世的独占。这个独占,在它以竞争的支配为前提的限度内,是封建的独占之否定;又在它是独占的限度内,是竞争的否定。所以近世的独占即资产阶级的独占,是综合的独占,是否定之否定,是对立的统一。”

又就资本运动的最一般的形态说。资本的一般公式如下:

  G(货币)——W(商品)——G'(较多的货币)

“这就是说,一定额的货币,转形为商品,然后再转形为货币。在这种情形之下,第一段过程G——W,便是第一否定。由这个过程,货币否定自己,转形为它的对立物即商品。第二段过程W——G',便是否定之否定。为货币之否定的商品,在这段过程中,否定它自己,转形为它的对立物即货币。这样,由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我们便再得到了货币。单就这一点说,我们好象是回到最初的出发点了,但在实际上,即就这个例子讲,我们并不是仅仅回到了最初的出发点。由这种运动所生的结果,我们最后所得到的,并不是G,而是G',这就是说,我们最后所得到的是比最初的货币较为多额的货币。这就是所谓否定之否定。……资本的全生涯,完全是由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连锁而成立的。”

末了再就思维的领域举例。“古代哲学,是本来的自然形成的唯物论,它自身不能说明思维对于物质的关系。但是为了说明这一点的必要,引起一种能够从肉体分离的灵魂的学说,引起灵魂不灭的主张,终于进到了一神教。即古代唯物论由唯心论所否定了。然而哲学更向前发展,唯心论已不能支持,而由近代的唯物论所否定了。这近代的唯物论——否定之否定——并不是古代唯物论的单纯的再现,而是在承续的基础之上,加上了哲学及自然科学二千年间的发展以及这二千年间历史的全部思想内容。这已不是哲学,而是单纯的世界观;它不是在特殊的科学之科学上被证明被实现的,而是在现实的科学上被证明被实现的。即哲学于是‘被扬弃了’。换言之,‘同时被克服又被保存着’。在形式上是被克服,在实际的内容上是被保存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