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汉字的发展脉络和现实走向

汉字的发展脉络和现实走向

时间:2022-05-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汉字的发展脉络和现实走向汉字的发展脉络和现实走向李如龙 摘 要:汉字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它以表意为主,形音义综合进入语言,成为单音词(或语素),与汉语的发展互动、磨合,历臻和谐。当下应该善待汉字,总结汉字传承的经验,关注汉字过去的历史、现在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使其和汉语一起更好地走向世界。

汉字的发展脉络和现实走向

汉字的发展脉络和现实走向

李如龙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汉字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它以表意为主,形音义综合进入语言,成为单音词(或语素),与汉语的发展互动、磨合,历臻和谐。由于不与一时一地的语音相联系,成为“超时空”的语言符号,所保存的丰富典籍为古今南北的华人共用,不仅维护了语言和民族文化的统一,还远播域外,为东亚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当下应该善待汉字,总结汉字传承的经验,关注汉字过去的历史、现在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使其和汉语一起更好地走向世界。

关键词:汉字;汉语;特征;历史;现实走向

语言的出现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标志,至今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文字是人类告别蒙昧状态的标志,至今也有几千年的历史。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学习语文是继承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语言文字与思维紧密相关,学习语文又是开发智力的根本;语言文字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每一条语词都是不同民族的人认识社会和自然的成果,学习了一种语言便打下了该民族历代积累的世界观的基础。

研究语言文字是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基本途径:语词记录了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的过程;方言反映了民族之间的种种关系以及族群移民的复杂历史;语法的演变则展示着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地名不但与自然环境相关,也记载了种种人文地理的信息;无数典籍是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由于古今语言文字的变迁,许多都必须经过考释才能通读;现代化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技术(信息储存、传声技术、机器翻译人机对话)。未来,语言文字究竟走向何方,直到现在还是个未知数:是出现世界共同语还是照样保留诸多各异的民族语?或者走第三条道路,放大的“通语”和“方言”——世界通用语和各民族的语言并行?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是继续并存、矛盾、竞争,还是和平共处,“和而不同”?这都有待未来的新生代学者来研究。

20世纪初,曾有西方学者说,汉语是最落后的“孤立语”,英语是最先进的“屈折语”;也有人说,汉字是最落后的象形文字,只有拼音文字才是先进的。前一个“冤案”已经有人给“平反”了,西方研究汉学的第一位大家高本汉指出,古远的汉语应该是有“屈折”变化的,古英语也有复杂的形态变化,现代英语已经放弃了很多,在这一点上,汉语比英语更先进。那么,第二个“冤案”呢?这就是本文想要讨论的问题。

(一)汉字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

世界上的文字最早都是象形的,然后是表意的,最后才走上用字母标音的道路。现存的文字大多是用字母拼出语音,只有汉字是表形、表意和表音三者综合的文字,不用字母,而用笔画组成的“方块字”。我们的“字”以表意为主,“字”都有“意”,至少有“形旁”,例如“氵”,与水流有关,“木”字旁与树木有关。汉字的造字法,汉代以来就有“六书”的说法。六书之中有“象形”,用描绘物体的形状来表示意义,不过后来字形变迁了,就不太象形了,例如日、月、山、水、人、口;有些是“指事”,例如“刃”在“刀”上加个点,指明是刀刃,“本、末”在“木”的上下加一横,表示树根和树梢;还有些叫“会意”,用两个符号合起来表示一个意义,例如“休”是人在树下歇息,二人相“从”,多木成“林森”,这几种造字法都是表意的,大体可以“望文生义”。表音的有“假借”,就是借用已有的字音来表示另一个意思,通常是借具体义的音来表示抽象义,例如,“莫”原指傍晚(指事字:太阳落到草丛里),被借用为否定词,因为否定词太常用,后来,原字就写成“暮”。又如,“而、自”原是象形字,表示胡须和鼻子,后来借用为连词和代词。还有“转注”至今还未有定论。此外就是“形声”字,由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这种造词法出现之后,既表意、又表音,“形神兼备”,便于认记,很受欢迎,所以发展很快。到了汉代许慎编《说文解字》时,八千多个字之中有80%以上是表意兼表音的形声字,例如“小、少、抄、炒、吵、钞”都是同声旁的。但是汉代之后,字形、字义稳定,字音则不断发生变化,到后来表音就不准了,例如“母、每、梅、海、敏、繁,台、胎、怠、治、怡、始”,各有六个字,声旁相同、读音迥异。形声字中有的声旁也表意,如“驷”是四匹马,“牭”是四岁牛,“四”都是声旁。“浅、贱”从“戔”得声,都有“少”义。总的来说,汉字是表意多于表音。所以周有光先生把汉字称为“意音文字”。从文字的演进说,西方文字是从表意到表音,走新旧更替的路;中国汉字走的是表意和表音新旧合璧、整合共存的路。从文字的结构说,西方的拼音文字是分析的,字母组成音节,通常是多音节组成词,然后与意义挂钩;汉字是综合的,形音义一体化,直接表示语言的意义。汉字的结构综合和新旧共存这两个特性,应该与中华文化的特征有关。我们反对分裂,喜欢统一,不就是“综合”吗?新旧整合,讲究“共存”,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

最早的文字——西亚两河流域的表形表意的“钉头字”出现于五千多年前,但是在1500年前就消失了。后来许多文字都被替换成拼音文字。最早的甲骨文距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几经变迁,到秦汉之际定型的“隶书”才稳定下来,从那时到现在,流传2000年没有大的变化,现代人辨认其形音义并不难。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落后”的汉字,寿命最长。可见,就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来说,表意为主、表音不力的汉字和拼音文字是类型的不同,而不是发展阶段不同,更不是先进和落后的差异。就结构和功能来说,也是属于不同的类型。汉字是用笔画和部件组成的形音义的立体综合结构,绝大多数汉字可以直接表示一定的意义;而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音节再与语义联系的线性分析结构,单个字母一般不与意义挂钩。就如爬山时从不同地方登顶,可有多种途径,不同道路各有特色一样,文字未必都能分出优和劣,也不宜分为先进与落后。汉字之所以能存活数千年,必有其自己的道理,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类型。

(二)汉字长寿之因是表意为主,并进入语言,成为“语素”

汉字自身的形体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作为标记语言的符号,是表意为主的。这种结构和功能与上古汉语的占优势的单音词最为协调。汉字被用作记录汉语的符号绝非偶然,一个字就是一个方块整体,读出来是一个音节,表示的是一个意义,于是,汉字就不仅是文字的符号,也是语言的单位——一个单音词,后来不能单用了,也还是一个有意义的“语素”。这就是说,汉字是“一身二任”的,既是音节的标志,也是表意的语素。在拼音文字中,认识了字母、知道字母怎么拼成音节,还是没有和词的意义挂钩;而认识一个汉字就知道它的意义,大多就掌握了一个单音词。而且早期的单音词,在汉语里往往都是重要的核心词。例如:一二三,你我他,大中小,牛羊、上下、来去、吃喝、好坏。从上古到现代,单音词始终是词汇系统的核心,因其基本义不变、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强的特点,而最具生命力。由此看来,由字母组成音节的拼音文字只是语言的外衣,形音义组成的汉字则成了语言的细胞,是可以听说读写的语言最小单位,字和意义相联系,而意义就正是语言的生命。

进入语言、成为语素,汉字就和汉语在不断的矛盾和适应中互动,参与了汉语的变化和发展。在单音词占优势的时代,为了适应扩充词汇的需要,汉字增加了同音字(里、理,然、燃)、多音字(女、汝,知、智,行行走、行列)、多义字(好好坏、好恶,老老人、老手,数数字、数数,暴暴露、暴晒),这是汉字在先秦时代就有的本事。汉代以后双音化的过程中,用两字合成新词(大人、大爱、国家、国庆,陈述、陈旧,知道、知识),词义更加确切,组成新词也更加便捷,开辟了词汇发展的康庄大道。由于双音词逐渐在词汇系统中占了优势,上古汉语变成了中古汉语。宋元以后,实词虚化,字音也跟着变(着着力-看着,了了结-结了果,得得到-得去-说得好,的目的-的确-我的)。这都是汉字适应汉语发展而不断改善自己功能的措施。

其实,近代以来,汉语也曾经有过拼音的文字。西方传教士19世纪来华就为现代汉语的通语和各地方言创制罗马字拼音方案不下百种,清末“切音字运动”也提出过28种拼音方案,民国初年制定了“注音符号”(ㄅㄆㄇㄈ……)。20世纪50年代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时,各地学者也提议过数十种拼音方案,因为都只是拼音的符号,没有和语言、语义挂钩,没有投放社会广泛运用,就像一件外衣,或闲置未用,或用了一段,说脱就脱,都成了过眼云烟,退出历史舞台了。最后留下的是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这是最佳的现代汉语的拼音方案,但也只能用来为汉语注音,学过拼音、掌握汉字之后,如果不常用,就很容易生疏,阅读拼音,由音知意,阅读汉字,见形知意,拼音文字和汉字的不同是中国人所熟知的。表音的字母只是语言的“外在之物”,表意的汉字成了语言的成分,因而获得了语言的活力。说表意文字落后于表音文字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

(三)汉字和汉语相适应是经过长期磨合的

汉字和汉语并非一开始就很协调。“扒拉、嘟噜、哗啦啦、叽里咕噜”这类说法应该很早就有了,《诗经》的“联绵词”所占比例大约有四分之一,可以为证。汉字初起,刻写不易,舍音表意,所造的都是单音词,然而,由于人类共同的发音器官的局限,任何语言的音节数都是有限的,而表意的需求却因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变得无穷。用一字多音、同音假借、异读别义、多义延伸的种种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单音词的局限,但是这又造成对汉字认记的困难,于是,有了双音合成的新的造词法。春秋战国之后,国家、人民、富贵、海内、知己、明月、天涯、比邻这类“合成词”一发而不可收,开辟了创造新词的广阔天地。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主要区别就是从单音词占优势到双音词为多数。再后来,到了宋元之后,汉字适应汉语的发展又有新招,双音连读之后,用变调、轻声表示合成的双音词的新义:“东西”的“西”读为轻声,表明其含义不是“东与西”,“老子”读成轻声或变调也有截然不同的意义;字义由实到虚引申(了结—结了、着急—急着、目的—木的)。可见为了适应汉语发展的需要,汉字的形音义都在不断变化,经过长期的磨合,不断达到了新的和谐。如今,用汉字可以翻译各国语言,不论是文艺、科技、政论、法律都无障碍。有了汉语拼音这个好伙伴,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的“万马奔腾”时代也已经过去,通过汉语拼音实现人机对话已经获得成效,与外国语言的自动识别和对译(机器翻译)也正在进一步的完善之中。世上万物的表与里、形与神,都会有差别、有矛盾,但是既然是共处于一个整体,也就会有让步、有相互的适应,在应用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磨合是可以达到统一的。

(一)汉字为传承中华文化和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汉字的字形两千年基本不变,表意也相当稳定,但是表音不力,这倒是造成了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所标记的语义使得古今南北的人都能得到共同的理解。例如《论语》名句:“温故而知新,三思而后行,听其言而观其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欲速则不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代人只要识字,不懂古音都能理解其意义。南北方言各读其音,理解也不会有差别,所以能够流传千年、广播万众。唐诗名句和大量的文言成语在现代口语中的广泛流传,就更是不可胜数了。这就说明,表意汉字作为语言的符号,是超越时空的,并非只与某时某地的语音拴在一起。三千年来,汉字记录的文言典籍可谓汗牛充栋,像这样的古籍大国是世界少有的。《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共有8万卷,《全唐诗》收了5万首,仅此两宗,就汇集了中华民族历代精英的多少思维成果和艺术创造。如果没有表意汉字这种“贯穿古今、沟通南北”的神力,中华民族哪能传承如此丰富的文化瑰宝?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移民的播迁,汉语分化出许多方言,赵元任先生说过,汉语东南各方言之间的差异,比欧洲的英语、法语、德语等语言差别还要大。因为有共同的书面语形成的“标准音”——以《广韵》为代表的隋唐古音,作为官定的“正音”,在文化教育界推行千年,不但制约着后来的通语,也对各地方言产生了有力的影响。通语和方言之间,“音值”有很大差别,“音类”上却有不少共同性,不同的音值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例如“阴平”和“阳平”,各地调值差异很大(从北京到天津,由55变为11),但是两个调类所包含的字类却大体一致,两地的人说上几句话就明白了。就是“平上去入”的“四声”到各地方言调类的分化比较多样,也是存在对应的,只要有频繁的交往,学起来并不难。不同的方言口语,有的是不能通话的,但是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不论是文言或白话,不同方言区的人沟通交流,困难并不大。这就是众多的方言并没有分裂为不同语言的原因。不论是哪个方言,谁都没有怀疑自己说的不是汉语。统一的汉语和文言不但传承着统一的思想文化,还维护着统一的国家,中国虽然也有几次战乱和分裂,但总是“分久必合”,以统一为常态。为此,瑞典的汉学家高本汉说:“中国的文言……可以通行于各个地域……中国所以能保存政治上的统一,大部分也不得不归功于这种文言的统一势力”。有些事情乍一看好像很平常,仔细追究却有很深刻的意义,文字、典籍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是一例。

(二)汉字流传域外,为东亚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1500年前,日本有大批量的“遣隋使、遣唐使”来华学习汉语汉字和中国文化,完全按照中国学生的做法,从认汉字开始,读十三经、写文言文。后来为了用它拼写日语,在学习中文150年之后,公元750年,他们用汉字的部件创造了“假名”,用来为汉字注“音读”,同时用汉字为日语词“训读”,汉字和假名,音读和训读,构成了日语的文字表达系统,于是大量汉语词语进入了日语(有人估计可能占总词汇量的三分之一)。明治维新前后,他们又用汉字和文言词从先进的西方文化意译了大量新词,因为词义容易理解,很快就“出口转内销”,被现代汉语吸收,甚至加入了常用词的队伍。例如:政治、经济、和平、民主、干部、干涉、相对、人事、人格、背景、场合、固体、力学、方程式、生理学、唯心论、资本主义等,这类词是否是外来词曾经有过争议,有人称之为“回归词”,大体可以肯定的是这类词有2200个左右。不仅如此,为了控制汉字的总量,1981年日本内阁公布了当用汉字1945个,经过两次补充人名用字285个,现在日本总共用了2230个汉字。可见,汉字已经在日本安家落户、生根开花,日本学者在学习、运用汉字上还积累了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有益经验,汉字的确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除日本外,朝鲜从公元372年起使用汉字千余年,1446年也创制了汉字笔画式的“谚文”用来拼写韩语和汉字夹用。1948年,朝鲜废弃汉字,南韩继续使用,如今是小学学谚文,中学还要学1600个汉字。汉字传入越南已有2000年的历史,13世纪创制了为越南语注音的“字喃”,与汉字并行并用,直到1884年法国占领越南,才推行了拉丁化新文字。汉字在东亚多国长期使用,形成了“汉字文化圈”,为中华文化在远东的交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济实力雄厚,必能加强文化软实力,语言文字作为文化软实力,对于自身发展和国际交流都有重大意义。

以上说的多是汉字的优点和贡献,任何事物都是优劣并存的,汉字也有一些不足。一是字形繁难。笔画繁多,不但笔画种类多、笔画组成的部件也多,部件组成的整字笔数更多,最多的有三十多笔。笔画和部件组成的结构还有些杂乱:单体组成合体有多有少,合体之中有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包围、半包围等组合。二是形声不准。表意的“部首”《康熙字典》里有200多个,《现代汉语词典》里有189个,都只能分别宽泛地义类;声旁能准确表音的字只有7.1%,声韵同调不同的也只有三分之一。三是字数太多。虽然常用字只有三千多,要覆盖大多数的现代词语,所需的通用字就要有七八千。除此之外,历代积累下来的古字、俗字、繁简字、异体字、方言字、译音字,总数已经接近10万。四是词语之间没有分界,多音词语从不连写;虚词与实词概无标记,书面语和口头语的词形也全然无别。这种词语分写、虚实同形,书面语口语任意穿插,全凭上下文的意义关系去理解,必定造成阅读和写作的困难,对于完全没有语感的外国人,其难度是可以想象的。

由于这些难以克服的不足,旧时代文盲充斥,教育难以普及。晚清遭受西方列强欺侮之后,接触过西方拼音文字的文化人,在探寻救国之道时,把改革汉字、扫除文盲、强化教育列入维新运动的重要内容。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探索“切音字”的学者有进士、举人,有高官、有平民,有的耗尽家财,潦倒穷困而无悔。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之后,拼音化又汇入了新文化运动,把反对文言、提倡白话,研究拉丁化、推行国语、改革教育和实现“科学与民主”结合起来,激进者甚至喊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最令人感动的是,在国难当头的抗战烽火之中,不论是上海的罗马字或延安的拉丁化,参加新文字运动的人都走到工农群众中去,在难民营和敌后乡村教拼音、识汉字,学国语、鼓志气。那几代文化人真可谓豪情激烈,壮志满怀,他们爱国爱民的精神实在是可歌可敬。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白话文、制定现代语言文字规范是政府的事业。沿着三四十年代的“国语运动”,进一步推广了普通话;在整理历史上简体字的基础上,简化了一批汉字;按照“新文字运动”的轨迹,经过多方的努力,制定了优质的“汉语拼音方案”,经过争取,还被联合国认定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为了给汉字定音、定形、定量,编辑出版了各类字典、词典,在中文信息处理方面也大体上适应了现代化的需求。新时代的语文生活得到健康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适应的。关于汉语拼音要不要发展为汉语的文字,语文学界经过了反复的讨论,提出了种种难以解决的问题,鉴于汉字已经进入汉语、二者相互适应已久,眼下已是文言与白话兼通、口语和书面语并用,大家都适应了“目治”的习惯,在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方面,有汉语拼音作为利器,汉字辅以拼音,不论是教学上或科技应用方面都基本可行。若改用拼音文字,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在1986年全国语文工作会议上,国家语委正式宣布,停止“汉字拼音化”的提法,确定了为汉字定音、定形、定量和定序,加强拼音的应用研究,并继续开展语文现代化的各项工作。

经过百年的冲击和动荡,汉字又站稳了脚跟。然而,从那时到现在,又过去了将近30年,对于百年来的文字改革的风云,我们还没有做出深刻的科学总结。目前,从学者、某些公众人物到普通百姓,在汉字改革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汉字还是要顺应世界文字的潮流,努力实现拼音化;有的则主张不但不能拼音化,连简化字也不能要,应该恢复繁体字。究竟汉语拼音化还要不要继续研究?即使不搞拼音化,汉语拼音如何完善地拼写汉字,也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继续使用的汉字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已经推行了半个世纪的汉语拼音和简化字要不要再做一番检验和考察,能不能再做一些必要的微调?有分歧就应该讨论,有问题就应该研究。周有光先生在20世纪末曾经提出这样的设想:“在21世纪的后期,讲究效率的华人将把一般出版物用字限制在3500个常用字范围之内,实行字有定量,辅以拼音。”这段简短的话,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汉字的使用应该分成不同的场合,对于一般的出版物应该限定用字量,对于初等教育还应该用更少的字。他还主张“放弃人名译音,直接采用英文人名,夹进华文”。日本人夹用汉字和假名(又分平假名和片假名),甚至兼用罗马字拼音,已经有了千百年的历史,香港的“港式中文”在独特的历史条件下,文言与白话混用,通语和方言兼收,中文和英文也可以夹用,也为香港的各类人群服务了一百多年。如今,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人的思维习惯也在变,语言文字的使用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这是客观的规律,也是历史的经验。在总结文字改革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面对新世纪的社会生活,我们应该认真地做一番思考:汉字和汉语拼音今后还应该做哪些改革?语言文字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与思想文化相关,也有自身的运作规律,它是全民使用的工具,也应有政府的调控、学者的研究。理论和应用的研究都应该谨慎从事。

周有光先生认为:“汉字既是古代文明的‘宝贝’,又是现代文明的‘包袱’……历史永远是在矛盾中前进的。‘有古无今’‘厚古薄今’是不成的。‘有今无古’‘厚今薄古’也是不成的。唯一的前进道路是‘厚今而不薄古’。这就是认清汉字的两面性,使‘技术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各得其所,在‘两难’之间取‘中庸之道’而前进。”这是世纪老人对于汉字问题的智慧总结。很值得我们、尤其是一代新人仔细琢磨。古老的汉字是我们世代中国人的伟大创造,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载体,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我们应该常怀敬重之心,以这笔光辉的遗产为荣。还应该学习好、运用好,维护它的规范、发展它的艺术,使它在新的时代继续焕发青春的力量。

有兴趣、有研究能力的人还应该关心汉字的前途,为什么汉字不能拼音化,这就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如果我们能从汉字的类型特征上进行论证,它能适应汉语是由于汉字的表意性使得文字系统和语言系统实行了重合,这是文字发展中的另一种性质和途径,可能还能为普通文字学、世界语言学贡献一种新的理论。从应用方面来说,考察汉字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我们也应该看到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巨大而急剧的变化。为了跟上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汉语和世界上大多数拼音文字的对译转换,显然只能仰仗汉语拼音。要用汉语拼音有效地拼写汉语,就要制定合理的拼写法,在拼写、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只有过了这一关,让它为汉语走向网络世界保驾护航,才能扭转在网络世界里汉语和其他拼音文字流通量不成比例的现状。如果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让它代行部分汉语的语言功能,例如在科技信息的表述方面,大量已经在国际上通行的术语就用汉语拼音转写,或者直接夹用英语,不用汉字翻译,这不但有利于国人学习外国语、使汉字翻译科技术语时免于陷入困境,也有利于外国人阅读中文科技文献的流通量。在汉语教学中更多地加注拼音和加用拼音,不论是母语教育或对外汉语教学,都将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措施。自从1958年在义务教育中教授汉语拼音以来,普遍情况是认了汉字就把拼音的拐棍扔了,多数人的汉语拼音回生,走回了用汉字“目治”的老路。只有扩大汉语拼音的应用,转写外国人地名、夹用现代科技术语,才能使这个外籍“女婿”真正在汉语村落户。这就是笔者对周有光先生说的“厚今而不薄古”的“中庸之道”的理解。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要善待汉字,也要继续用革命精神来改革汉字。如果能一方面限用汉字、精简汉字,另一方面又扩大拼音的应用,真正让汉字和拼音和平共处,各得其所、各扬其长,我们的古代文明的宝贝既没有丢,现代文明的包袱也放下了。当然,做到这一点,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研究许多课题,设计许多工作方案,进行许多试验,才有可能成功。

就当前的语文生活来说,还有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媒体和网络上乱造字、写错别字、滥用方言字有点“成风”,这和在网络上造新词是不同性质的。有人反对使用“字母词”,认为它突破了“六书”造字法,有损汉字的健康;有人却大量夹用英语缩略语和未加翻译的外语词(这和转写外国人地名和科技术语是截然不同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与“国际接轨”。更普遍的情况是,许多青少年过度依赖电脑,不练习写字,以致提笔忘字,这对于母语的学习和掌握显然是非常不利的。在教育部门引起重视、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汉字的同时,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一说要学好汉字,就搜寻大量的生僻字让中小学生去死记硬背。后期的“汉字大赛”已经有人指出是走上了弯路。凡此种种,也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

【责任编辑:马瑞雪】

语言文字是智慧的钥匙、知识的源泉、艺术的宝库,也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本钱。语言文字还是国家民族的符号,文化的载体,关心它过去的历史、现在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周有光.新语文的建设[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2]周有光.朝闻道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70,176.

[3]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高本汉.中国语与中国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27.

[7]李如龙.汉语词汇学论集·汉语和汉字的互动与和谐发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92-108.

LI Ru-long
(College of Humanities,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5)

Abstract:Chinese is the most ancient language in the world,featured by ideographical expressions and compounded by form,pronuniciation and meaning into the language as monosyllabic word (or morpheme) interplaying and refiting with Chinese development towards harmony. As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pronunciation in a given place at a time,becoming a verbal sign of hyper space,whose abundant classics are shared by Chinese throughout the world over ages,maintaining unfication in both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making a contribution to its introduction to alien land and cultural exchange in east-Asia culture. At present,Chinese should be handled well,the experience of inheriting Chinese concluded and Chinese history,present-day us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stressed so that Chinese might go global better.

Key Words:Chinese Characters;Chinese;Characteristic;History;Realistic Observation

作者简介:李如龙,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YY051)、厦门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 03- 14

DOI:10.14100/j.cnki.65-1039/g4.2015.06.016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15)06-0035-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