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与连词和话语标记对比

与连词和话语标记对比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主要讨论副词、连词和话语标记的语篇衔接功能的区别与联系。例中“别说”是话语标记,其作用在于提醒(潜在的)听者注意后续话语的内容,其存在体现出语篇的交互主观性。至此,现代汉语中连词的地位才得以确定。
连词和话语标记对比_汉语副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汉语中,除了副词以外,一些连词和话语标记也能充当语篇连接成分,这三者的语篇衔接作用,既有区别又有交叉。 本节主要讨论副词、连词和话语标记的语篇衔接功能的区别与联系。[1]

一般来说,连词的关联作用是逻辑性的,主要在小句复合体部分起作用,属于语篇结构部分;话语标记的语篇连接功能是程序性的,体现语言的人际功能,主要标记语篇的过渡与转接;副词的衔接功能是推理性的,是副词的规约含义,它既可以在语篇结构部分起作用,又可以在语篇衔接部分起作用。 例如:

(57)因为它平时在体内积蓄了大量的食物,所以长时间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它的寿命很长,可活三四百岁。(《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58)不是最小号就是最大号,别,这店还真是挺极端,人家说了,我们的特色就在这儿呢! (北京电视台节目《范阿姨的幸福生活》)

(59)快走完竹林,他们便听见淙淙的水声,原来竹林尽处有一道小溪,水从假山上流下来,很清澈,人可以看见水下面的石子和落叶。(巴金《家》)

上述例(57)-例(59)三例中,例(57)的“因为”是表示原因的连词,在“因为A, (所以)B”结构中,A在任何语境下都表示B的原因。 连词“因为”是逻辑性的,它常与表结果的“所以”连用,它又是结构性的,它的存在使语篇接受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取语篇意义。 例(58)中“别说”是话语标记,其作用在于提醒(潜在的)听者注意后续话语的内容,其存在体现出语篇的交互主观性。[2]例(59)中副词“原来”表示推论性因果,这一推论性因果意义是通过召请推理机制晶化(crystalline)在副词“原来”中,是特定上下文语境中的优先意义,但可以被取消。

二、连词的语篇衔接功能

连词的连接功能应用比较广泛,可以充当词与词之间的连接、词组之间的连接、分句之间的连接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正因为如此,它常与介词和副词发生纠葛。 王力(1954:181-197)引用叶斯柏森的“三品说”,把汉语里的连词分别归入“联结词”和关系末品。 前者包括介词和部分连词等,后者则包括关联副词和部分连词。 赵元任(1979:350-353)曾言:“事实上,汉语连词的地位如此不确定,以至于龙果夫不承认它是一个单独的词类。”他认为汉语中,除了少数介词性连词外,大多数连词是副词性连词,既有连接的作用,也有修饰的作用。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把单句内连接成分如“和、跟、同、与”等和复句中的连接成分如“而且、并且、虽然、所以”等合为一类,统称为“连词”(丁声树等1961/1999:7)。 至此,现代汉语中连词的地位才得以确定。 一般认为,连词是非成分词,只具有连接作用。[3]如无特别说明,本书的研究对象专指连接分句、句子或句群的连词。

连词作为语篇连接的逻辑枢纽,主要标明语篇各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并列、因果、转折等,这些逻辑意义是固化在连词内部的,某一连词固定地跟某种逻辑意义相对应。 言语交际中,言者想表达某种逻辑关系时,其认知语境中自然就会呈现出相应的连词来对语篇进行组织,而听者对连词所表达的逻辑意义的获得也无需过多地依赖语篇语境及外部现实,也不受人际关系限制。 例如:

(60)因为人们有了这种种更高的精神需求,所以文学便有了不断地从通俗到高雅发展的动力。(1994年《报刊精选》)

(61)虽然人们所采取的过节方式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需要一个能够让人放松心情并交流友情、亲情的场所和时间。(2004年《新华社新闻稿》)

(62)这家既老又新的专业厂,不但在产品生产方面为国家出贡献,而且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更作出无法估量的贡献。(1994年《报刊精选》)

(63)一些住户认为,与其搬到什么都不方便的商品房去住,不如在旧寓里先抵抗一阵子,等条件改善后再说。(1994年《报刊精选》)

上述例(60) 例(63)各例中,例(60)是由“因为……,所以……”引导的因果性逻辑结构,例(81)是由“虽然……,但是……”引导的转折性逻辑结构,例(62)是由“不但……,而且……”引导的递进性逻辑结构;例(63)是由“与其……,不如……”引导的选择性逻辑结构。 这些由连词引导的逻辑性结构不需要推导,不依赖命题内容,直接标明语篇各命题之间的语义关系,因而能够被语篇接受者迅速捕捉;从认知的角度看,它们激活了相应的程序模式,使语篇接受者按照被引导的路径对语篇进行正确的理解。

除了能与其他连词以成对儿的形式搭配使用,形成固定的逻辑结构引导语篇理解外,部分连词常与能表示逻辑性衔接的副词搭配使用,也形成相应的固定结构,强化各命题之间的关系,如“即使……,也……”“无论……都……”“只有……才……”“如果……就……”“虽然……却……”等;有时为了强化凸显命题之间的逻辑事理关系,连词对儿会与相应的副词贡献搭配使用;还有一些连词可以独用显示前后项逻辑语义关系,这部分连词主要是固定结构中,引导后项的,如“因此”“但是”“反而”“接着”等。 例如:

(64)虽然有完备的计划,积极地开发业务,但是在强烈的同行竞争下,外销业绩很不理想。(《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第13单元

(65)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比赛过程中我看到了其他选手都我在身后! 虽然我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这个结果十分圆满! (2004年《新华社新闻稿》)

(66)虽然刚来北京才几天,但(是)在我的意识中像过去了几十年,就像我一出生就一直生活在这儿。(卞庆奎《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67)来美国之前,我在国内开过一次车,但是我不能算是会开车的。(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

上述例(64)-例(67)各例都表示转折关系,例(64)由“虽然”和“但是”搭配形成固定逻辑结构标示前后项关系;例(65)中关联副词“却”已经能显示前后项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与连词“虽然”搭配凸显了前后项之间的转折关系;例(66)中“虽然A,但是B”结构与关联副词“却”共现,通过羡余强调来强化凸显转折关系;例(67)由单个连词“但是”表明前后项之间的转折关系。

连词和连词结构本身蕴涵着固定的逻辑关系,一旦被应用于语篇,就会对语篇命题结构形成制约,制约并引导着接受者对语篇内容的解读。

当连词所表示的逻辑关系与语篇各命题之间的事理关系一致时,连词的作用在于使语篇自身的事理关系更加显化和透明。 在某些情况下,语篇本身的并列、因果、转折等逻辑关系非常清楚,即使不使用任何连词,听者也可以通过演绎或归纳推理出其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言者使用连词的目的是使命题之间蕴涵的逻辑事理关系更加显豁和强化,以便听者以最小的努力获取语篇意义。

有时语篇命题之间的语义关系不清楚或存在多种理解,在不同的连词框架内会体现出不同的逻辑语义关系。 例如:

(68a)明天下雨,运动会延期。

(68b)因为明天下雨,所以运动会延期。

(68c)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延期。

(69a)参观了博物馆,游览了黄浦江。

(69b)参观了博物馆,游览了黄浦江。

(69c)但参观了博物馆,而且游览了黄浦江。

例(68)既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如例(68b),也可以理解为假设关系,如例(68c);例(69)既可以理解为并列关系,如例(69b),又可以理解为递进关系,如例(69c)。 在不同的连词框架结构内会体现出不同的逻辑语义关系。 这体现了连词结构对语篇语义的制约。

还有时连词框架可能会改变语篇自身的语义关系。 例如:

(70a)那几年天天挨饿,我没叫过一声苦。

(70b)那几年即使天天挨饿,我没叫过一声苦。(本例转引自邢福义2003:558)

上例(70a)中前后命题之间本来蕴涵着转折关系,但在“即使……,也……”框架内,前后项之间的逻辑关系转化成让步关系,见例(70b)。

总之,连词框架对语篇命题结构具有制约和引导作用,它可以显化、强化或转化命题之间的逻辑事理关系,正如邢福义(2003:196)在论述复句关系词语的作用时所言:“从静态的角度看,即从关系词语的运用结果看,复句中关系词语的作用是标明复句关系。 从动态角度看,即从关系词语的运用过程看,对于隐性的逻辑基础来说,关系词语的作用有四种:显示、选示、转化和强化。”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连词所选示或转化的逻辑关系与语篇自身蕴涵的事理关系还是在一个更高层级的逻辑语义域内的。 比如假设关系和因果关系可统归为广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可统归为广义的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和让步关系可统归为广义的转折关系。[4]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既反映客观世界,又反映人的主观认识,连词所表达的逻辑关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理关系经验的总结,反映了人们的主观认识。语篇前后项之间本身蕴涵着的事理关系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言者选用不同的连词来表现这种事理关系体现了言者主观性,言者所选用的连词表达的逻辑关系有时与语篇事理关系一致,有时不一致,选用哪种逻辑关系来组织语篇是由语篇的交际意图决定的。

言者所选用的连词表达的逻辑关系与语篇事理关系一致时,是连词在“行域”起作用,而当连词表达的逻辑关系与语篇事理关系不一致时,这是言者在“以言行事”,连词体现出一定的“语力”。 例如:

(71a)他日夜操劳,影响了嗓子。

(71b)他虽然日夜操劳,是影响了嗓子。(本例转引自沈家煊2011:133)

从事理角度看,例(71a)前后项之间是因果关系,他因为“日夜操劳”,所以“影响了嗓子”。 但在例(71b)中“虽然……,但是……”结构表达转折关系,与语篇本身的事理关系不一致,看似矛盾,但从言语的角度看,实际是:“虽说他日夜操劳,但是我说他影响了嗓子。”说“他日夜操劳”的语力是“表扬他”,说“他影响了嗓子”的语力是“批评他”。 先表扬再批评,在言域内构成转折关系。

综上所述,连词是语篇的逻辑枢纽,它能标明语篇命题之间逻辑关系,引导理解;连词一旦被应用于语篇,就会对语篇命题结构形成制约,但选用同一逻辑语义场中哪个连词来标明语义关系,甚至启用哪种逻辑关系来表达语篇的事理关系则受语篇交际意图的制约,体现言者对语篇的组织和调控。 当连词表达的逻辑关系与语篇事理关系一致时,连词的作用在于显化或强化命题关系,给语篇接受者以“明示”,减少其在语篇识解中所付出的努力;当连词表达的逻辑关系与语篇事理关系不一致时,连词的作用在于转化命题之间的关系,引起推理,以体现言者的态度和立场,或者实现言者“以言行事”的目的。

三、连词与副词衔接功能的区别

语篇中,连词和副词都可以表示逻辑语义关系,比如都可以表示并列、因果、转折等[5],但二者的连接基础和表义重点不同。 首先,连词是语篇的逻辑枢纽,是语篇命题间逻辑关系的形式标志;副词的衔接义是上下文语境中的优先意义,可以被取消。 其次,连词不参与语篇实际意义构建,只标示逻辑关系,明示语篇解读程序;副词一方面能对命题内容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具认知导向作用,引导推理。 再次,连词体现的是抽象的“逻辑 语义”关系,副词则体现言者主观性。

同样表示因果,连词的因果关系一般是论证性的,通常建立在客观语义基础上,或者因和果都是客观存在的,或者前因是命题的客观现实,结论反映命题实现的实际可能性;副词的因果关系一般是推论性的,通常建立在主观语义基础之上,结论可能是事实,也可能不是事实,前后因果关系需依据语境推理,反映言者对话语的调控组织,体现言者视角。 例如:

(72)因为泰山位于五岳之东,是五岳之长。所以古代帝王登基之初或太平年岁,都要登泰山祭告天地,举行封禅大典。(《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73)既然学术部门的功能不同于政府部门的功能,那么,提出要实现政学分开似乎也是合乎逻辑的。(1994年《报刊精选》)

(74)这位同学在失恋后不仅出现紧张和社交方面的困难,而且在对自己的评价上也出现了明显的问题。显然,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他的失恋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

(75)各组的组长都在办公室里。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支自卷的烟卷,满屋烟雾腾腾。原来,办公桌下有一箩筐烟叶,这是部队免费供给组长们开会时吸的自种烟叶。(张贤亮《绿化树》)

上述例(72)、例(73)两例是由连词连接的逻辑因果,例(72)“泰山是五岳之长”和“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都是客观事实;例(73)中既然引导前客观原因,那么引导的命题反映了结果实现的实际可能性;例(74)由“显然”引导的结论是言者对前述问题的主观看法;例(75)“原来”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情况的解释,先果后因,体现言者对话语的调控组织。

同样表示转折,连词引导的转折是事理上或逻辑上前后命题相反相对,是客观叙述对立或对举的事实;副词引导的转折是事实与个人预期相矛盾,是“言者将要表达的信念或观点与自己或对话者相反”(Traugott&Dasher2002)。 例如:

(76)在未来,虽然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会依然存在,但是性别心理的差异将会因男女之间教育机会的均等而消失。(李银河《女性主义》)

(77)地震,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然而,利用人造地震,却能帮助人们勘探矿藏。(《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78)他把自行车支在了大门外,像是忘了什么事,又进了院子,奔西厢房去了。其实张全义没忘掉什么事。(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79)第三个我们认为比较严重的污染是什么呢? 就是农药的污染,这一点大家也比较清楚。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生产,好多离不开农药。确实是农药也是帮助我们产品质量,产品产量得到保证。(《百家讲坛·蔬菜的安全生产体系》)

上述例(76)-例(79)四例中,例(76)、例(77)两例都是由连词引导的转折关系,是客观叙述矛盾对立的事实。 例(78)、例(79)是由副词连接的前后具转折语义关系的话段,其中,例(78)中“其实”连接的后项“没忘掉什么事”是对前项“他像是忘了什么事”的修正,由“像”可知前项是一种主观推测,后项“其实”指明事实,修正前项;例(79)中“确实”连接的前项说“农药污染严重”,而后项又承认“农药的好处”,前后项语义上具转折关系,这一例句体现了言者的话语策略。

四、话语标记的衔接功能

Levinson(1983:87-88)曾言:“毫无疑问,在英语及其他大多数语言中,都有很多标记某一话语与其前话语之间所存在的某种关系的词语和短语,如位于句首的but,therefore,to the contrary,still,however,anyway,well,besides, so, after all等。 人们通常认为,这些词语至少包含了非真值条件意义。 它们常常表示所在的话语仅仅是对前面话语的一种回应、延续。”……尽管Levinson本人没有对话语标记这一现象作更多的探索与研究,但这番论述引发了其他学者们对话语标记研究的兴趣。

衔接连贯理论学者Schiffrin(1987)采用自然会话语料对英语中常用的11个话语标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6],认为话语标记是“言谈中的顺序依赖成分,为言谈提供支架”(Schiffrin 1987: 31)并“创建桥梁”(Schiffrin 1987:253)。Schiffrin的研究是基于语义 语用的,主要讨论的是话语标记对邻近语对儿的连续作用,她认为连贯是通过“话语中相邻单位间关系建立起来的”(Schiffrin 1987:24)。 她的基本结论是话语标记为话语提供情景坐标,因而有助于话语的局部连贯和总体连贯。 即:“话语标记在特定的话语环境中提供参与者坐标和话语坐标,以此将局部语境标示出来。”(Schiffrin 1987:326)

Frasher(1990,1996)认为只有那些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句的词语才能叫话语标记[7],他认为话语标记的作用是点明或是突出同一语篇中两个话语单元之间的语义关系,而不是创造新的语义。 “尽管有些可能居于中间位置或者是末尾位置,但总体来说,话语标记通常居于首位置;它们标记了第一话段之后的后续话语是如何被阐释的,它们标示的是跨越话段之间而不是话段内部的关系,从而有助于语篇连贯……话语标记的意义是程序性的而不是表征性的,也就是说它们给听者提供了一个如何解读后续话段的说明,而不是标示一个具体概念。”(Fraser&Malamud-Makowski 1996:864-865)Fraser的研究是基于句法 语用的,而没有从更大范围(如语篇)与更高层次(如话语标记的生成及理解过程、话语标记与交际双方及交际环境的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

受关联理论影响,Blakemore(1987,1992,2002)从认知 语用的角度探讨话语标记的认知理据及其对话语理解过程的制约作用。[8]Blakemore把话语标记界定为这样一些表达式“根据它们所表达的推理关系来限定对它们所在话语的理解”(Blakemore 1987:105),理解的结果不仅是对特定推理路线的激活,而且还有赖于对某语境假设的激活。 她认为话语标记的连接功能是指对它所在话语与理解该话语的特定语境假设之间的连接,即话语标记是对认知关联发挥作用,而不是各话语语段之间。 认知语用维度的研究对语篇的即时构建和理解有较强解释力,但它更多的关注话语标记对听者理解过程的制约作用,而忽视其在言者话语生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即更多的关注其认知推理作用,而忽视其对语篇组织和调控作用。

Brinton(1996),Traugott&Dasher(2002)等学者从历时角度考察了话语标记的生成和演变过程。 “话语标记的显著特征是主观性和程序性,因为它们表明了言者对语篇连接的修辞策略和元语立场:对上文的延伸扩展或反转,话题的延续或转换,叙述的前景化或背景化。”(Traugott&Dasher 2002:155)在Traugott&Dasher看来:“话语标记的分布和功能受特定语言影响,但从宏观层面看它们的发展路径具有跨语言共性:最初,它们具有概念意义,使用受从句论元结构的影响,经历演变后不仅获得语用意义(通常两种意义会并存一段时间),并且其辖域也超越命题范围。”(Traugott&Dasher 2002:156)

三十多年来,尽管各家所用名称不尽相同,研究角度各有侧重,在其具体内涵和外延界定方面还存在分歧,但各家对其具有语音上的可识别性,句法上的独立性和非强制性,语义上的非真值条件性,功能的衔接性等特征方面已形成共识。 并且,不管是连贯派还是关联派都承认话语标记具有程序性特征。

综合上述各派的观点,话语标记是话语交际过程中的一种明示导向标记,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副词和连词不同,话语标记不是从语法层面上根据其意义或功能划分出的类别,它是属于语用层面的功能类别,它既没有概念意义,也没有组合能力。[9]因其不具概念意义,所以无法反应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概念表征;因其没有组合能力,所以无法参与句法组构,因而,话语标记不能充当成分性的语篇状态,只能参与组织性的语篇过渡;不参与传递言者的信息意图,而是表达言者的交际意图;不属于语言的基本层面;而属于元语层面。 例如:

(80a)切菜,完了做火锅。(央视栏目《乡约·滋味人生》)

(80b)到饭店里面去至少可以有饭吃,完了可以不花钱能够学手艺。(央视栏目《乡约·滋味人生》)

(81a)那没钱啊,那个时候禽流感你知道什么时候能过去吗? (央视栏目《乡约·东北雁王》)

(81b)我在狗场,但是谣言四起,你知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央视栏目《乡约·金牌训犬师》)

例(80)、例(81)的“完了”和“你知道”在a例中都具有概念意义,属于语言的基本层面;在b句中是话语标记。

话语标记的语篇组织功能体现了言者对语篇连贯性的关注。 连贯派和关联派都承认话语标记具有语篇连贯功能。 但连贯派关注语篇单位之间的连接性,认为话语标记是用来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而关联派则认为话语标记的连接功能是指对它所在的话语与理解该话语的特定语境假设之间的连接,即话语标记是对认知关联发挥作用,而不仅是各话语语段之间。 例如:

(82)孔雀开屏别说,这名还挺好听,厨娘也不含糊,说话的工夫鱼就收拾好了。(央视栏目《7日7频道·顺手牵肉》)

(83)说到黄石,黄石有一句话,我们在中央电视台有个广告“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这个中国第一保健酒就产自黄石。(央视栏目《今日关注》2010年3月11日)

根据关联派的观点,例(82)、例(83)中的“别说”“说到”都是话语标记,我们也认为上述两例中的“别说”“说到”都是话语标记,因为既然“语篇是动态交际过程的产品”,那么,语篇连贯就包括语篇内容本身和交际主体的互动。

在实际使用中,话语标记的语篇组织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常交织在一起,语篇中,话语标记具有体现言者修辞策略,调控与组织语篇的作用。 具体说来,话语标记的语篇作用体现在话题处理和话论转接两个方面。[10]

话语标记的话题处理功能包括设立新话题和找回旧话题两方面。 设立新话题是言者引出新信息,推动交际前行的一种策略,就被提引的话题而言,话语标记的作用是引入新话题,就整个言谈而言,其作用是转换话题,并提请受话人关注后续言谈内容,体现了交互主观性。 找回旧话题是言者激活旧信息,把不在当前状态的话题前景化的一种信息组织手段。 “言谈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人们在围绕一个话题讨论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偏离了原本讨论的对象,这时候,说话人就会借助一些手段把谈话重新引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方梅2000:464)换句话说,就是把某一话题重新引入,拉回当前状态。 例如:

(84)记 者:游戏你也玩儿?

阎 肃:玩儿啊,游戏我也玩,我现在每天也玩会儿。

记 者:其实好多人,如果是像您这样的身份跟经历,一定的程度觉得自己在庙堂之上了。

阎 肃:我觉得我就是个大普通。(央视栏目《今日观察》2010年12月16日)

(85)记 者:这二十年您觉得基地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陈 强:军队也要改革开放,要从束缚的思想观念当中解放出来,……

记 者:其实这二十年可能最大的变化,就是由人为地去导演,变成了战争的规律,是什么就是什么。(央视栏目《面对面》2009年2月10日)

上述两例中的“其实”都是话语标记,例(84)中“其实”的作用是言谈过程中,在话题转换时设立新话题;例(85)中“其实”的作用是将话题重新引入言谈。

在独白体中,话语标记“其实”还具有将叙述事件中背景信息前景化或焦点化的功能。 体现叙述者的信息组织策略和元语立场。 例如:

(86)下午两点半,张道士才来到仁德胡同。他知道金一趟有个睡晌午觉的习惯,不能打扰,所以是掐着钟点儿来的。其实,上午也能赶过来,只因为杜逢时打电话那口气,说是金一趟有急事儿,使他犯了猜疑。(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87)杨妈点然几片檀香,插进黄铜香炉,缕缕青烟冉冉升起,更增加了几分神秘和肃穆的气氛。其实,气氛与心情相关,心情与制药相关。(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上述两例中,后项背景信息都通过“其实”而前景化或焦点化,例(86)中“其实”前项是叙事主线、是前景信息,后项回答“张道士下午两点半才来”的原因,是背景信息。例(87)中“其实”后项对“气氛”的评价是对前项事件的铺排、衬托,是背景信息。

话语标记还可以成为说话人得到或保持话语权的手段,包括话论转接功能包括话论的提起与转换、接续与保持。 例如:

(88)观众:我是生完孩子以后,难产了,这儿腱鞘炎。

主持:难产会得腱鞘炎?

观众:就是这个地方受风了,它就得了腱鞘炎。(深圳卫视《22度观察》2011年2月11日)

(89)树全没了,地一直开到山顶上,我们当时就是看了这个情况以后其实非常心痛,就是说,就是中国的经济建设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以后怎么办? 我们的后人怎么办? (央视栏目《对话·科技装备环保》)

例(88)中“就是”的作用有二:一方面预示进入新的话论,另一方面标记言者的起始身份。 例(89)中“就是”的作用是帮助言者保持话论,让言者有机会短暂思考以填补思维上的空白以保持思路顺畅,或者及时修正或调整以继续向前搜索后续话语单位。

话语标记语篇功能的产生受言者对话语的组织和监控及调整交际者之间的情感距离所驱动,是语言自反性的表现。 正如Traugott&Dasher(2002:155)所言:“话语标记的显著特征是主观性和程序性,因为它们表明了言者对话语连接的修辞策略和元语立场:对上文的延伸扩展或反转,话题的延续或转换,叙述的前景化或背景化。”

语篇中,话语标记属于语篇的组织性部分而不是成分性部分,它能标记语篇的过渡与转接,既具有语篇组织功能,又具有人际互动功能;既能体现言者对语篇的调控与组织,又能标明发话人的态度和立场。 具有主观性和程序性特征,是语篇的程序枢纽,一方面帮助言者构建语篇,另一方面引导听者识解语篇。

五、三者语篇衔接功能的区别与联系及跨语言共性

连词的连接功能是结构性的,话语标记的连接功能是程序性的,而副词则既可表现为结构性衔接,也可表现为程序性衔接;连词具有逻辑意义,话语标记具有程序意义,而副词的意义表现比较复杂:有的副词具有概念意义,有的副词具有程序意义,有的副词则既具有概念意义又具有程序意义。 在认知语用动因的驱动下,一些口语中高频使用[11]的连词或副词可能会向话语标记演化。

关于连词向话语标记的演化具有跨语言共性。Schiffrin(1987),Fraser (1990,1999),Blakemore(1987,1992)的话语标记分类中都包括部分连词,如Schiffrin(1987)认为and,but,or等都有两种用法:一是构建语篇的结构性手段,也即起连词的作用;二是具有语用效果的话语标记。 他还指出:“这三个标记语的话语功能与它们的语法作用相对应,它们的连词功能可以看作概念结构功能,而它们的话语标记功能可以产生互动效果。”Schiffrin(1987:190),Fraser(1990,1999)分别将but和because归入对比性话语标记和溯因性话语标记。Blakemore(1987, 1992)将连接性和非真值条件性看作话语标记的两个重要属性,她这里的“连接性”指的是“话语与理解该话语的语境假设之间的连接”。 例如:

(90)A:You take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left.

B:So we don't go past the university(then).

(91)[Seeing someone return home with parcels]

So you've spent all your money.(Blakomore1987:85-86)

连贯派只承认上述例(90)中“so”是话语标记,而以Blakemore为代表的关联派则认为上述两例中的“so”都是话语标记,不同之处在于例(91)中“so”连接的是后续话语内容和作者的认知语境。

关于汉语中连词转化为话语标记的现象,方梅(2000)也已论及,她认为汉语中“那些从概念角度看属后,从小句顺序位置看也属后的连词会发生语义弱化(不表达逻辑语义和时间顺序等真值语义关系,只用作组织言谈,辅助话语单位的衔接),进而虚化为话语标记。 ……由连词虚化而来的话语标记在言谈中主要有话语组织功能和言语行为功能”。[12]方梅(2000:459-480)本书认为,连词演化为话语标记的过程是其语义主观化的过程:在语用交际动因促动下,连词本身表示逻辑事理关系或时间顺序关系等概念功能的意义逐渐退隐,而其具语用功能的程序意义逐渐凸显;由表达真值语义到组织言谈;由在行域或知域起作用到在言语其作用,其意义越来越体现言者主观性。

汉语中副词的进一步虚化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向连词演化,一条是向话语标记演化。 关于副词会虚化为连词这一语法现象也具有跨语言共性,比如Heine&Kuteva(2002)通过在世界范围内的跨语言考察,证实“从限定副词到转折连词”的演化是人类语言语法化的共性。 而从“限定副词到转折连词”这一演变现象在汉语中也有例证,比如“不过”“只是”等都是副连兼类词,沈家煊(2004)探讨了“不过”从限定范围的副词向表示转折的连词演变的推导机制,张谊生(2004)则探讨了“F是”类副词向连词演化的动因与机制。 姚小鹏(2011)则从宏观上探讨了副词向连词演化的机制问题。 本书认为副词向连词的演化过程是语法化与主观化交互作用的结果,首先,句位变化或者居于句首是副词衍生连接功能的重要句位条件。 其次在隐喻、转喻特别是推理机制作用下,副词会吸收前后语境中蕴涵的逻辑事理关系,经高频使用固化为自身语义,进而转化为连词。 张谊生(2004)在论及“F是”从副词向连词演化时就认识到“语境吸收”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副词,“F是”的表达功用就在于修饰或限制后面的VP。 然而随着某些“F是VP”一再地以复句中后分句或前分句的形式出现,前后分句间蕴涵的事理关系或逻辑联系就会被“F是”所吸收,在推理机制的进一步作用下,这些副词“F是”就渐渐地向连词转化。 (张谊生2004:391-392)

关于副词向话语标记演化这一语言现象也具有跨语言的共性。 据Traugott&Dasher(2002)的研究:“如果一种语言中有副词,并且其副词具有多义模式的话,一种压倒性的倾向是:‘小句内副词/谓语副词(Verbal Adverbs)〉句子副词(Sentential Adverbs)〉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这样的演变过程。”(Traugott&Dasher 2002:153)她们通过论证英语中副词indeed/in fact/actually及日语副词sate(well)演化为话语标记的历程得出结论:“副词向话语标记演化过程中,是其发展出元语意义的过程,也是言者对所言内容的修辞目的和态度显化的过程。”(Traugott&Dasher 2002:187)Fango(2010)通过探讨西班牙语中扩展型话语标记的演化路径也言者了Traugott&Dasher的假设。 相比较而言,汉语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 吴福祥(2005:26)认为:“汉语的态度副词(stance adverbs)(即语气副词),如毕竟、其实、显然、/实际上、事实上、恐怕等都应看作话语标记。”笔者认为,这些副词是否已经演化为话语标记,还有待进一步考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副词都具有篇章衔接功能,而具有篇章衔接功能是副词向话语标记演变的重要一环,它们中的一些,如“其实”已经具有了话语标记的功能。

总之,在认知语用动因促动下,连词可能主观化为话语标记,具连接功能的副词既可能虚化为连词,也可能虚化为话语标记。 副词最终选择哪条虚化路径,虚化为连词还是话语标记除了受自身语义影响外,其惯常语境也是重要原因。至于有学者(李思旭2012)提出的“从短语词汇化为词,再经历了从副词到连词、从连词到话语标记”的虚化链条,笔者认为这一虚化路径值得商榷,因为副词向连词的虚化是副词不断吸收语境中的逻辑事理义并最终固化的结果,这一过程中其自身语义越来越客观;而副词向话语标记的虚化是在具体语境中副词自身认知情态义不断强化,并最终能体现言者态度和立场的结果,是一种意义不断主观化的过程。 正如Traugott(2003)所强调的:“源结构式的句法结构关系以及针对这种句法结构关系所作的特定推理是促使一个词汇项发生语法化的最主要的因素……不同的源语境可以产生不同的语法化实例。”(Traugott2003:645,转引自吴福祥2005:21)

六、小结

综上所述,连词是语篇的组织性要素,体现为语篇结构和语篇衔接。 典型连词的语篇衔接功能是结构性的,体现语篇前后项之间的逻辑事理关系或时间关系,也可以体现言者的“以言行事”;语篇中选用哪种连词甚至哪个连词来反映语义关系是由语篇的交际意图决定的,连词是语篇的逻辑枢纽。 副词既可以是组织性的,也可以是成分性的,既可以体现为语篇状态,也可以体现为语篇衔接。 副词的衔接功能是概念性的,也可以是程序性的;既可以体现语篇的逻辑关系,也可以体现言者主观性;副词是语篇的推理枢纽。 话语标记是组织性要素,体现为语篇衔接,主要在语篇过渡和转接中起作用。 话语标记的衔接功能是程序性的,体现言者的交际意图,包括言者对所言内容的修辞立场和组织调控及对听者的关注,是语篇的交际枢纽。 在认知语用动因的驱动下,一些口语中高频使用的连词或副词由表达概念语义到组织言谈,从而具有了话语标记功能,向话语标记演化,这一演化过程具有跨语言共性。 连词、副词和话语标记的语篇衔接功能见表5-6。

表5-6 语篇中连接性成分分布

[1] 根据Schiffrin(1987)、Frasher(1990,1999)、Blakemore(1987,1992)和Traugott&Dasher(2002)等诸位学者的观点,本书对话语标记的界定是:功能上具有连接性;语义上具有主观性和程序性;句法上具有非强制性;语法分布上具有独立性;语音上具有可识别性,可以通过停顿和调值高低来识别。

[2] 董秀芳(2007)认为话语标记“别说”具有提醒听话人注意出乎意料的某个倾向的真实性的功能。

[3] 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1.

[4] 关于汉语复句的语义分类,可参见邢福义(2001)。

[5] 这里的所说的并列、因果、转折等是广义上的,并列包括连贯、递进、选择等,因果包括推断、条件、目的等,转折包括让步,详可参见邢福义(2001)的研究。

[6] Schiffrin(1987)将英语中常用的11个话语标记分为六类:信息处理标记oh,反映标记well,话语连接词and/but/or,因果性标记so/because,时间副词now/then,信息与参与标记youknow/Imean。

[7] Fraser(1990,1999)将英语中那些不表达命题信息的语言形式统称为语用标记,并试图从句法 语用的角度对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 他认为话语标记只是语用标记的一个次类,语用标记还包括评价性标记、话语方式标记、证据标记、信息来源标记及停顿标记等。

[8] 在其研究中,Blakemore将话语标记称为“话语联系语”(discourse connectives),为了行文方便,本书统称为“话语标记”。

[9] 据刘丽艳(2005)“没有组合能力”是指话语标记既不能与其他词类中的词组合成新的语用单位,也不能相互组合成更大的语用单位。

[10] 关于话轮(turn)的衡量标准,本书采用刘虹(2004)的理解,她认为衡量话论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说话者是否连续,即在一个语法语义完成序列的末尾有无沉默。 如有沉默,那么说话者的话就不止一个话轮。 二是是否发生了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 如果发生,就标志着一个话轮的结束和下一个话轮的开始。 因此,言谈中的一个话题可能包含若干个话论。

[11] 关于因高频使用引发的语言演变可参看Haiman(1994)、Bybee(2001)、Haspelmath(2001)。

[12] 方梅(2000)考察了自然口语中连词所以、可是、那么、而且、然后的语义弱化现象,并认为它们的话语标记功能体现在话题组织功能和言语行为功能,前者包括话题前景化和话题切换,后者包括话论转接和话论延续。 作者认为其话语标记功能形成的动因时认知上的相似性在话语组织手段方面的投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