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整合天津港口与腹地的关系,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整合天津港口与腹地的关系,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时间:2022-1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使环渤海港口城市群的功能结构合理化,是环渤海港口城市在全国宏观经济的开放格局中享有重要地位的前提,而环渤海港口城市群之间分工协作的功能结构是天津选择发展战略的基础平台。选择天津港口功能定位,确立以天津为中心的港口城市带,是环渤海港口城市群的发展趋势。

7.2.4 整合天津港口与腹地的关系,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它体现城市的发展优势,是城市发展的可靠依据。天津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可谓源远流长。从早期聚落“直沽寨”、“海津镇”到明清“天津”城,乃至19世纪中叶的北方商贸中心,均得益于水运条件。近几十年,天津作为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城市性质几经拟定,工业基地商贸金融中心、经济中心等主要职能或有或无,或多次改变,唯港口职能始终如一[20]。这是天津发展最大优势的体现。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对城市发展的条件曾有精辟的论述:“真正的城市只是在特别适宜于对外贸易的地方才形成起来,或者只是在国家首脑及其他地方总督把自己的收入(剩余劳动力)同劳动相交换,把收入作为劳动基金来花费的地方才形成起来。”[21]港口就是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窗口和通道,通常这里不仅形成城市,而且港口对城市发展具有拉动作用。世界经济发展事实说明,与内陆相比沿海地区首先成为经济发达地区。据统计,世界上沿海地区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却分布有世界2/3的大城市;同样的投资放在沿海地区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沿海地区中港口城市的条件又优于其他地区,这种效果就更加突出。世界上沿海国家的第一大城市多为最大港口,如伦敦、纽约、悉尼、上海、里约热内卢等。但是这并非巧合。

港口因腹地资源流动而生。港口功能的真正意义在于对腹地的服务和支持。港口腹地具有多层次的特征:里层为港口所依托的城市;中层为通过各种集疏运输方式与港口联系的内陆区域;外层为港口通过航线与之联结的港口及其所能涉及的海外区域[22]。因此,整合天津港口与腹地的关系,确定天津发展战略,必须合理利用腹地优势,优化生产力布局,以取得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的整合优势和经济综合优势。

天津除依托自身外,仍需重视和强化首都都市圈腹地区域依托格局;对外,将东北亚作为天津走向世界开放发展的首选台阶。

(1)加强天津对港口发展的依托,实现港城协调发展。天津市区是港口的直接依托,在强化港口优势上,天津应集中配置产业,使重化工业布局靠近码头,集中、高效地配置在港口这个转运点上,实现港口、工业、物流及内外贸易一体化发展。发挥港口产业对于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必须选择能够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重点产业。同时,随着天津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经济活动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天津经济的开放性、国际型特征,也对港口功能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前瞻性和更广泛的区域发展的视角,来分析港城之间的发展趋势,才能为天津的发展战略找到准确的方向。

(2)积极利用首都都市圈的发展优势,形成天津港口的发展依托。城市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是建立在地域分工基础之上的。城市的发展必须有其主导职能并使其不断强化,才能使城市在竞争中富有活力,在城市与地域分工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作为都市圈战略的理性选择之一,就是逐渐形成了京津唐都市圈。这一都市圈在经济发展及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首都都市圈中两大核心城市之一的天津,其作用的发挥首先要加强京津联合,形成合力,真正担当起北方重要经济中心和现代物流通道的重任。为此,天津发挥港口的独特优势,强化天津港的首都门户地位,利用京津经济联合的有利条件,使首都都市圈经济成为天津港口的强大经济依托。

(3)东北亚是天津发挥港口优势的首选国际合作区域。天津在地理区位、产业结构、经济实力和对内对外的经济功能等方面,具有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天津在参与东北亚经济竞争与合作中,首先通过物流业的发展,把握东北亚合作发展脉络,扩大开放力度。在发展战略上,体现港口大都市的本质要求,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天津的发展目标是以自由港为发展方向,以提高对腹地经济的辐射力、带动力为重点,2010年,天津港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并总结出了“双轮驱动、港城一体”发展新模式,从而形成了以港口装卸业为基础的相关多元化发展路径,为实现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集装箱突破1000万标准箱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加快天津港发展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保税区的功能优势,以现代国际物流为主业,使天津港与保税区互促互动,实现港区一体化,建成中国北方航运中心和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其次,面对东北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态势重新调整和完善物流产业的发展战略。瞄准东北亚经济合作及世界经济合作的动向,依托天津海港、空港、综合运输系统和信息系统等优势,合理构建天津现代物流体系和物流信息体系,使之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及竞争力的源泉,构筑天津在东北亚地区物流业的地位,确立天津在国际港口城市中的地位。

从港口功能的角度选择天津发展战略,就必须合理调整环渤海港口功能结构中的区域分工,优化生产力布局。使环渤海港口城市群的功能结构合理化,是环渤海港口城市在全国宏观经济的开放格局中享有重要地位的前提,而环渤海港口城市群之间分工协作的功能结构是天津选择发展战略的基础平台。

在环渤海港口群的功能类型和功能特征上,天津是综合型开放的港口城市。在功能层次上,天津属最高层次,系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其次是大连、青岛等区域性的综合经济中心。可见,在环渤海港口城市群中,天津的区位优势和港口综合能力最为突出。

选择天津港口功能定位,确立以天津为中心的港口城市带,是环渤海港口城市群的发展趋势。环渤海港口城市群应分区分级布局,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前提下,形成环渤海港口城市群的分工协作模式。就港口城市的基础和经济实力而论,在环渤海地区应构造以天津为核心,大连、青岛为两翼的三足鼎立的环渤海港口城市群模式,以此带动其他中小港口城市和经济腹地的发展。

天津作为环渤海港口城市群中的首位城市,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质量为中心,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强化管理中不断提高效率和效益;积极协调与周边港口的关系,做到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在港口规划中应尽量避免重复建设。促进环渤海港口群的协同发展;努力提高环渤海港口群的国际竞争力、凝聚力和辐射力,使天津真正发挥现代化港口城市和北方重要经济中心的作用,带动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际航运中心是指具有航线稠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络等硬件设施和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信息等软件功能的港口城市,是成为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前提,也是这些中心赖以存在的一个重要载体[23]。世界上真正意义的国际航运中心始于19世纪初的欧洲。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也在从第一代向第二代、进而向第三代演变。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主要是航运中转和货物集散。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是货物集散和加工增值。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除了货物集散功能外,还具有综合资源配置功能。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有纽约、香港、新加坡、鹿特丹、伦敦等。

按照2004年年底国务院常务办公会通过的港口规划,未来5年,中国将在沿海经济增长的三个重量级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区域建设三大港口群,着重发展大型的集约化和专业化码头,建设将侧重集装箱、铁矿石、原油和煤的装卸运输。按照交通部的规划,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是由青岛、天津、大连三个港城组成的集合体。目前,三港的发展目标定位基本一致,天津国际航运中心在港口运输方面应与青岛港、大连港互为干线港。

建设天津国际航运中心是在经济全球化与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为此,天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立足建成适应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的组合型集装箱干线枢纽港;成为现代航运的物流中心、多功能的现代化港区、东北亚地区航运交易市场和航运信息中心,并建成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港制度,包括政策法律环境、船舶服务环境、金融服务环境、航运市场环境等服务完善的国际航运环境。要成为国际性的航运中心,必须具备优良的区位优势和港口设施;其腹地经济发达,进口货源充沛,集装箱的货流大;拥有辐射世界主要港口的定期直达航线并达到基本的航班密度;有良好的内陆运输通道、海上支线网络与信息网络;拥有国际性现代化的航运物流中心;形成较发达的、规范的区域航运市场;有完善的口岸综合服务与管理体系;所依托的城市经贸发达,金融、信息、中介、人才和特殊政策体制等能满足需求。经过十余年发展的滨海新区已经积聚了巨大的能量,它的开发开放将对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同时,天津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和进出口货值最大的海关,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4亿吨,集装箱480万标箱,已成为首都北京和我国华北、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24]。天津港的总吞吐量位居世界综合性港口前十名,航线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拥有63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已具备建设国际性港口的基础和条件。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提出以下几条加快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1)创建天津自由港贸易港,实现体制和政策环境突破

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并从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出发,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国家相关部门和天津市应积极贯彻国务院的指示,批准在东疆港区建立第一个自由贸易港,给予天津在自由贸易港优先试点权和逐步扩展权,实现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体制和环境突破:①实行高效的自由贸易港区通关体制;②建立富有吸引力的政策环境;③在自由贸易港区内,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外币自由进出;④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海关和交通部的支持,减免船舶进口关税和增值税,自由贸易港区内设立第二船籍制度,引导我国方便旗船移籍天津,为扩大航运资源在天津积聚创造体制和政策环境。

2)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辐射基础

天津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海上门户,是蒙古和中亚五国出海口,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起点港,应全面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发挥辐射作用的基础:①建设天津直通中西部铁路专用大通道;②铁道部对天津铁路交通运输给予更多的支持;③加快大型专业化码头建设,提升天津港航道等级;④加快公路通道建设,完善集疏运网络,交通部支持建设天津直通腹地的各高速公路通道,加快完成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三线,天津市加快建设港城分离的立体交通体系,实现港区与周边公路交通运输网络的快速衔接,使集卡可在10分钟内以不低于80%的概率,由港区大门到达高速公路匝道或城市快速路(目前约45分钟)。

3)政策扶持航运服务功能发展,提升航运服务功能和国际影响力

发达的航运服务业是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航运中心被业内公认的重要内容。

(1)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航运服务要素集聚天津。结合天津海运规模优势,辅以必要的土地、税收、资金等政策扶持,吸引国内外著名的船公司、无船承运人、国际物流公司、船代货代、航运经纪、金融保险公司、咨询服务与中介组织、海事律师事务所、国际海事组织机构、船级社、航运交易组织落户天津。交通部支持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在天津设立分会。加快形成航运服务业聚集区。

(2)设立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基金。对港口、疏港道路、公路交通运输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集装箱支线交通运输和海铁联运业务给予支持。积极支持相关航运政策研究和信息发布等功能建设。支持高级航运人才在天津创业,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3)加快航运人才培养。整合天津市现有航运教育及培训资源,适度扩大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有关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着重提高港口航道与工程、航海技术与轮机工程以及与国际航运经济、管理及法律有关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层次,满足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和交通部支持天津海事教育发展,适时组建天津海事大学。天津市把国际航运人才列为天津市的紧缺人才计划,在高级航运人才入津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积极发展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