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快宁波港口国际中转业务拓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宁波港口国际中转业务拓展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快宁波港口国际中转业务拓展的对策建议朱孟进摘 要:国际知名中转港城一般通过给予优惠政策、发展腹地经济、加强港航服务和提供交换条件等,吸引航运企业来开展中转。新加坡、香港、釜山和汉堡,是国际公认的集装箱中转港。2011年5月,宁波港集装箱月航班达1260班。
加快宁波港口国际中转业务拓展的对策建议_2011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集

加快宁波港口国际中转业务拓展的对策建议

朱孟进

摘 要:国际知名中转港城一般通过给予优惠政策、发展腹地经济、加强港航服务和提供交换条件等,吸引航运企业来开展中转(国际中转业务决定权在航运企业手中)。

宁波拓展国际中转业务,应积极争取成为国家航运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发展腹地经济吸引更多箱源,建设高效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以梅山保税港区为主体打造国际中转核心区。保税港区重点抓好通关效率和出口加工服务业的培育(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吸引贴牌加工业务)。

关键词:港口 国际中转业务 拓展

加快拓展宁波港口国际中转业务,有利于建设国际强港和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有利于宁波港口增加收益、密集航班、提升国际地位;更有利于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即通过促进港口航运、仓储、物流等行业的发展,加快形成港口综合运输体系和带动贴牌加工等制造业以及中间服务市场(航运金融、航运培训、物流代理等)的发展。

一、国际知名中转港发展国际中转的主要经验

港口国际中转业务,是指由境外装船启运的国际集装箱及其货物,经第二国或地区中转口岸换装国际航运船舶后,继续运往第三国或地区指定口岸。新加坡、香港、釜山和汉堡,是国际公认的集装箱中转港。它们的国际中转业务占其集装箱业务比重至少达30%以上。这些港口的不少有益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充分利用港口的腹地经济

釜山港的经济腹地扩展到了整个韩国。发达的腹地经济吸引中国产品去韩再加工和再分流,而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则贯穿于这一过程。香港依托珠三角地区强大的腹地经济,得以获取充足的箱源开展国际中转业务。

(二)不断加大港口的政策扶持

实施自由港政策。国际中转大港无一不是自由港。新加坡实行自由通航、自由贸易、资金自由进出,对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等;釜山港正加速建设关税自由地区综合物流基地,在关税自由地区内实现快速物流;香港城市本身是自由港,实施船舶自由通航及货物免税免检制度。

降低港口使费(港口使费指航运公司所经营的船舶在营运期间在装卸港口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和费用)。韩国政府支持釜山港减少港口各项使费,给船公司各种优惠(中转费用比上海港便宜20%,比青岛港便宜10%)。近年来崛起的马来西亚丹戎港,以低价为诱饵,先后从新加坡挖走两大航运公司,其集装箱吞吐业务量异军突起,航运中转业务现在已占该港全部业务的95%。

(三)大力提升港口的信息化程度

新加坡港口采用电子信息技术于港内的调度、计划、日常业务、船只进出港指挥、安全航行、与货主及海运公司的业务商谈等。釜山港建立了一站式信息系统,包括企业网、港口管理信息系统等。香港以自动化系统进行计划、协调和监督国际集装箱堆场的活动。这些举措提升了港口效率,为客户提供了便利。

(四)积极打造国际中转产业链

新加坡港围绕着集装箱国际中转,衍生了许多附加功能和业务。该港依托空运、炼油、船舶修造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大力打造国际船舶换装修造中心和国际船舶燃料供应中心,加速形成国际性的集装箱管理与租赁服务市场,吸引了许多船公司把新加坡作为集装箱管理和调配基地。

二、宁波港开展国际中转业务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障碍

2010年,宁波港实现中转达117.9万TEU,占全年集装箱吞吐量的9.1%(30%以上为国际公认的中转强港)。宁波港的国际中转业务主要是简单的卸箱—转泊—装箱,没有开展其他如拆箱、分拆、集拼、贴牌等加工增值业务。在宁波港中转的国际集装箱箱源地——目的港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地区)之间。

(一)宁波港开展国际中转的有利条件

腹地经济发达,适箱货多。从航运成本以及国际远洋干线船日趋大型化的角度看,干线船一般不愿意去挂靠本身进出口箱量很少的港口,大多会选择出口量很大的港口靠泊,然后用支线船中转。宁波腹地经济(江浙一带)发达,国际贸易业务频繁,出口的适箱货多。因此,干线船愿意选择在宁波港中转,再由支线船将中转货箱运送到目的港。

装卸效率较高,费用便宜。宁波港装卸效率位于国际港口前列,相比新加坡、香港等港口,装卸费也相对低廉,其国际中转装卸费仅仅为普通集装箱装卸费的50%,且正常情况下中转箱不收取其他费用(除了冷箱的插电费)。

航线网络较发达,航班航线密集。2011年5月,宁波港集装箱月航班达1260班。全球排名前20位的船公司都在宁波设立了代表机构或者分公司。截至2010年年底,宁波港开辟国际集装箱航线176条,其中欧美航线占43.8%。这表明宁波港的远洋运输继续保持主导地位,航线网络结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必然将吸引和带动国际中转量。

此外,与上海港相比,宁波港码头拥堵情况相对好一些。目前,外高桥港区无论是道路交通还是码头泊位,拥堵现象都非常严重,甚至出现道路排堵时间长达50小时的极端情况。洋山港吃水深度不如北仑港,堵淤较严重,且易受台风影响,对于定期集装箱航班来说,航期延误率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在一些航线上,宁波港作为中转港距离目的港的支线较短。一般支线越短越经济,比如从欧洲出口到日本,如果在深圳中转,则支线太长,一般会选择宁波港。并且在支线长短相近的情况下,干线班轮选择挂靠宁波港并进行中转就可以节约到达目的港的时间。

(二)宁波港开展国际中转的主要障碍

自由港政策仍待突破。国际知名中转港一定都是自由港,港口政策环境宽松,船舶、集装箱货物享受“境内关外”政策,从而吸引了大量的中转货物。梅山保税港区作为宁波最开放的港区,于2011年7月1日才开始全面对外开展保税业务,且“保税港区”和自由港开放程度仍有很大的差距。

码头拥堵日渐严重降低中转效率。一是船舶靠泊等待时间较长。宁波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过快增长,使集装箱专用泊位不足和配套设备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干线船和支线船靠泊同样的码头,使用同样的大型桥吊设施,既增加了装卸成本,也降低了装卸效率。二是集装箱转泊运输不.。宁波港口很多集装箱堆场和港区相连,使集卡还箱、进港、提箱都在同一个地方,造成港区拥堵,往往一辆集卡进港或提箱要排几个小时的队,大大降低了运输效率。

港口软环境有待改善。一是通关效率有待提高,服务缺少人性化。例如,中转箱报关既需要电子申报也需要纸面申报,给企业带来不便;货箱如果14天还没中转出去,海关就要布控,需要重新申报审批;未能实行24小时申报,不同港区海关的双休日安排也不尽相同,没有做到全天候放行。二是缺少为船舶和货物提供的增值服务。缺少船舶检修、换装、加油(低油价)等服务;航运金融、航运培训及其他海事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政策缺失导致无法开展与中转业务相关的拆箱、拼箱、贴牌等服务。三是港口信息化程度仍待提升。目前宁波港口各个港区之间尚未实现统一的电子信息平台,企业查询转港区集装箱必须到所在港区查询;“水水中转”尚无统一调度指挥系统,中转效率难以提高。

货代公司总部或地区性总部稀少。客户在出口国选定的货代公司的亚太区域分支机构总部大多设在香港、上海。因此,在提单上的指定收货人一般会是香港或上海的货代公司。

港口不位于国际航道的要冲。宁波港口虽然航班航线密集,但港口本身属于腹地型港口。远东—美西和远东—美东航线与宁波港口,都有一定距离;远东—北印度洋、地中海、西北欧航线和远东—澳洲航线可以选择经过宁波港口,但上海、青岛、深圳等城市的港口也都在这条航线上,港口竞争激烈。

三、加快拓展宁波港口国际中转业务的几点建议

主体思路是“抓住核心,立足三点”。“核心”是要跳出中转发展中转,即发展国际中转应置身于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发展的现实条件之中。“三点”包括,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力争使宁波成为国家航运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发展腹地经济、延伸腹地范围,吸引更多箱源,从而刺激航商开拓宁波航线;建设高效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完善配套产业和集疏运网络,提高口岸效率。

(一)打造国际中转核心区

以梅山保税港区为主体打造国际中转核心区。一是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梅山港应积极争取“先申报、后进港”的通关模式,探索转关货物报检新模式、担保放行机制、保税业务监管简化方式,提高人员出入境管理的服务效率。二是发展出口集拼、配送等增值服务和进口产品贴牌加工服务。在陆上特定区域设立出口加工区,开展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和采购进区的国内货物进行加工、装配;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吸引非协议受惠国的产品来梅山港贴牌和中转,进而享受协议中的优惠政策。

(二)改善国际中转硬件环境

改造现有码头,区分大型集箱码头和小型集箱码头。前者沿用重型桥吊,后者则改用轻型桥吊,既节约成本又提高了小型船装卸效率。在港区内建设“水水中转”、“水铁中转”设施,提高中转货物在港区内转泊速度,改变目前单靠集卡运输的情况。建议开通水上短途驳士运送中转箱,而集卡只运冷箱,缓解陆上拥堵状况;建设环港铁路,在各个港区海岸线前沿设立双轨双向环形铁路,加快货箱的运送速度,确保准点率。积极拓展远洋运输支线网络;鼓励本地船务公司积极开拓支线航线,对于新开辟支线航线的船公司,按照实际中转箱量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和奖励。

(三)提升国际中转服务效率

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议成立“水水中转统一调度系统”,统一调配需要中转的干线船和支线船的停离泊、拖车转码头、海关放行和EDI中心,保障船舶和货物有序运行。打通目前各个港区的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完整准确的仓位、货箱、运费、班期等信息。

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建议取消通关纸面申报,节约企业人力和物力;缩短中转箱滞港时间,实行24小时申报,全天候放行,简化申报流程,对中转箱的监管可以参照国际其他港口的做法,凭箱号监管,实行“进港箱号申报,离港自动核销”,简化中转业务监管手续。

(四)完善国际中转配套产业体系

出台港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重点培育临港工业、港口服务业和离岸业务,引导开展国际中转。建议打造船舶换装修造中心。通过建立集修造、换装一体化的服务,使需要检修的船舶将货物在中转港换装后,可以就近进行维修。完善航运金融、保险、物流、代理、信息等配套服务。充分利用北仑保税区和梅山保税港区的政策,开展国际采购配送,并借此进一步催生包括集拼、贴牌等更多的加工增值服务,吸引国际中转。

(五)吸引国际知名航运服务企业总部落户

充分发挥宁波口岸优良的地理条件、丰富的物流资源、良好的通关环境和低廉的运作成本四大优势。在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广招国际知名船公司、船务代理来宁波设立总部或地区性总部,吸引更多国际航班挂靠宁波港,从而发挥出国际中转的联动效应,进而形成“航线多了,航班也多了,货源也来了”的良性循环局面。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该成果2011年9月23日刊于《宁波社科内参》第24期(总第5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