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图书馆信息服务理论与方法

图书馆信息服务理论与方法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改变了传统信息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可以说,网络信息服务反映了当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本走向。网络信息服务带来读者的自主和自由。网络信息服务使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发布功能。

第十三节 网络信息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的相互渗透、连接,一个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环境正在形成并得到迅速发展。网络服务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图书馆利用网络开展信息服务已成为当代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一大显著特色,图书馆以现代信息为手段,依托计算机通信网络,广泛利用光盘数据库、联机检索等现代化信息处理和传递手段,向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信息资源。

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首先得益于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相继建立、开通的全国性网络有: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邮电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N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等。尤其是近年来,图书馆不断推动各种层次的图书馆网络建设,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全国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全国民族院校图书馆协作网”、“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全国社会科学系统联机图书馆中心”、“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这些跨馆、跨地区、跨系统的图书馆网络系统使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走向深入。

有了网络平台做依托,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纷纷上网。例如:读者以前必须到图书馆查询馆藏目录,现在图书馆的馆藏目录已经建成了OPAC系统,图书馆网站就可以提供OPAC检索服务;读者以前必须走进图书馆办理预约、续借手续,现在图书馆提供在线个人借阅信息服务,读者在自己家里就可以查询自己的借阅信息,进行网上续借操作,可以修改个人识别号(修改密码),查看自己预约的文献是否可借或取消不需要的预约,查看图书馆对读者提问的回复信息,向图书馆提出服务请求和建议等;读者以前必须到图书馆取走自己需要的文献,现在图书馆的网络信息传递服务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地获取所需要资料的原文或全文;读者以前需要和图书馆员面对面地交流才能解决自己在查找资料中的困难,现在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就包括数字化参考咨询,读者通过电子邮件、在线实时解答软件就可以向图书馆员提问并得到答复。并且,图书馆还在不断推动全新的网络信息服务形式,如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平台服务、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信息门户服务、在线视音频信息点播服务等。

网络化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了巨大变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当代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改变了传统信息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可以说,网络信息服务反映了当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本走向。

一、网络信息服务的意义

网络信息服务为图书馆提供了新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带来海量的信息资源。网络信息服务的开展使图书馆成为真正的无围墙图书馆、开放式图书馆、实现了资源与服务的共享,拓展了本馆资源和服务的范围,大大丰富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涵。大量的虚拟馆藏拓展了图书馆馆藏范围,受经费限制的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很多图书馆都非常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量的特色信息资源在网络中提供免费利用。如北京大学图书馆面向校园网用户及部分教育网用户提供各种讲座的视频点播服务,至今已经有340多部视频资料供读者在线利用,图书馆制作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经过不断的添加链接和内容更新,把更多的网络资源以有序、可检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网络信息服务所具备的特点及其所提供的资源使数字条件下图书馆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网络信息服务带来读者的自主和自由。网络信息服务大大方便了读者使用图书馆。许多图书馆在网站上设“新书荐购”,读者通过图书馆网站意见簿反映自己在采购新书、补充复本等方面的需求。图书馆网站提供预约、续借、个人借阅信息查询等服务,馆员可以通知读者预约图书已到、逾期还书、过期罚款等事项。图书馆通过网络建立“读者留言簿”、“读者论坛”、“馆长信箱”,方便了和读者之间的交流,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得以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读者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来获得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无所谓开馆闭馆,这使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得到极大拓展,网络信息用户足不出户地使用图书馆,可以减轻图书馆面对面服务的压力,有效地节省人工费用,使图书馆员能够腾出时间和精力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读者教育服务的网络化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读者自主式教育软件和课程,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来学习有关图书馆利用、信息资源检索方面的知识。这些服务形式以读者为中心,使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具有读者自主性强和自由度大的特点。

网络信息服务促使便捷的信息获取。强大的检索功能实现了文献信息检索的电子化和全球化。读者查询文献只需输入检索词,图书馆的检索软件就能够把读者所需要的资料传送到读者面前。读者不仅可以查询某个图书馆的馆藏目录,也能够通过联合OPAC查询到某一类文献在多个图书馆的分布情况;不仅可以查询书目、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也能够利用网络数据库查询到文献的全文,并提供本地下载服务。网上联机联合目录检索服务取代了枯燥的卡片检索,其方便、快捷、查全率、查准率都显现出网络信息服务的优势。网络信息服务使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功能也发挥得更加充分,通过电子邮件、FAQ常见问题解答、虚拟咨询台、馆员在线实时咨询、数据库检索方法培训等多种服务方式来开展面向读者的咨询服务。咨询的内容涉及专题咨询、成果查新、定题服务、新技术、新信息跟踪服务等等。

网络信息服务产生快捷的信息传递。网络信息服务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资源和方便的信息获取,而且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例如: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hina Academi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Library简称CASHL)提供“高校人文社科外文期刊目次数据库”的检索和文献传递服务,读者不仅可以在网上方便地查到文献信息、还可以请求原文,若不知文献来源,也可以直接提交原文传递请求。CASHL将在1~3个工作日送出全文文献。网络信息服务还开发出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服务模式,包括单向传递与多向传递,主动传递与被动传递、个性化信息传递等。

网络信息服务使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发布功能。为了让读者充分地了解图书馆,图书馆在网站上发布图书馆的馆情信息、馆藏信息、服务信息、活动信息,包括图书馆的历史沿革、馆藏特色、管理制度、服务内容、资源分布、规章制度、发展动态等。还可以发布各种通知,如新购馆藏、新服务项目等。为了满足读者下载、拷贝资料的需要,图书馆还提供专门的FTP空间供读者发布文件,为了使用各种各样的电子信息资源,图书馆还在线提供相应的软件供读者下载,如阅读软件、压缩软件、FTP软件、登录联机光盘数据库的客户端软件等。为了让读者学习到更多的图书馆知识,在图书馆网站还发布很多课件。应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需要,图书馆制作出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库、视音频资料在网络上发布,这些功能都是传统图书馆服务无法做到的。

二、网络信息服务的构成

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其形成条件主要体现在网络信息技术、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用户4个方面。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提供了可能的方法和手段,是传统信息服务走向网络信息服务的基本条件。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信息资源的结构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有效方式。对应于现代社会的信息需求,信息服务将从主要提供传统文献信息服务向主要提供电子化信息服务转化。这种转化意味着信息服务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向新的层次跨越,信息服务在内容、方式和手段方面将发生大的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全球范围内的因特网主机数量已近两亿台,WWW站点数达几千万个。伴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图书馆经历着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变的巨大变化。图书馆不断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是很多图书馆建设的重点。随着图书馆信息网络功能不断扩大增强,图书馆信息服务变革的环境基础已经形成,信息网络构成了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

经过多年的积累,网络信息资源的数量和种类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其种类繁多,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各种各样的数据库,且内容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使网络信息服务可提供的信息资源范围不断扩大。信息资源的电子化、网络化为网络信息服务提供了内容保障,是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网络信息资源的生产、传播与利用形态万千,具有与传统出版物的不同特征。网络信息资源能够实现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递。网络信息资源的量大、质杂、无序等特征也要求图书馆重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深化和拓展图书馆的服务。

网络用户的增加是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驱动力。没有用户的参与,建成的图书馆网络及其承载的信息资源就没有使用价值。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9400万人。庞大的用户群对网络信息的需求,促使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提高网络信息服务的水平。

三、网络信息服务的特点

信息资源的提供实现了数字化。信息资源方面的显著特色使网络信息服务不同于传统信息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具有动态性、更新速度快,信息发布随意性大,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缺乏保障。数据格式繁多,如html、xml、asp、jsp、php、cfm、txt、doc等格式。信息的存在形式既有文本的,也有声音、图形、图像等多媒体形式。利用超文本技术、通过超级链接手段直接指导用户去查阅所引用的原始文献、构成立体网状的联系。

信息资源的传递远程化。传统信息服务要求读者走进图书馆,而网络信息服务的空间是没有地理概念,超越了空间的界限,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的网络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实现了远程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使用图书馆。

信息服务时间是全天候的。网络信息服务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真正为读者提供不间断服务。这样,网络信息服务不受图书馆每天开馆、闭馆时间的限制,也不受节假日的限制。

信息服务读者的范围扩大了。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读者不再局限于本馆读者,本校读者、本地读者、本国读者。信息读者的范围扩大到网络延伸到的地方,网络化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遍及全球。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读者的成分及其信息需求的特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信息服务内容的类型增多。网络信息服务一方面把传统信息服务的内容“搬”到网上,如了解图书馆动态、查看新书书目、检索图书馆藏、书刊预约和续借等。另一方面也开辟出新的服务空间,如电子邮件、视频点播、在线实时参考咨询、网络资源导航、个性化信息服务定制等。

四、网络信息服务内容

1.网络信息服务模式

网络化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有以下3种模式:

(1)基于图书馆内部局域网的信息服务。

主要是建立馆藏书目信息数据库、读者数据库和流通数据库,使馆藏的书目信息可在本馆内实现共享。

①提供图书馆书目文献联机目录和索引,供读者查询。建立包括中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影像资料(VCD)、音响资料(CD)在内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并根据自身的资料特点、服务重点及技术实力,有选择地建设特定专业、特定主题或本馆独有的特色资源精品数据库,满足读者需求。在检索终端上,读者利用查询软件,根据题名、责任者、分类号主题词、ISBN号、出版社、语言文种、出版年限等检索途径进行检索(包括复合检索),实现对本馆馆藏书目文献的查询;

②网上预约服务。对需要借阅已被借出图书的读者进行预约登记。通过查询、了解借出图书最近归还时间、预约情况、借阅历史等,从而为馆内读者办理预约借书登记及预约借书服务;

③新书通报。编目部每加工完一批新书,将其送入新书通报环节,经数据生成,使终端机上的读者能及时看到本馆最新书目信息;

④定题服务。根据读者提出的检索要求、范围,制定检索式,检索信息发送到读者终端上,真正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

⑤光盘信息检索服务。通过馆内光盘局域网为读者提供CD-ROM光盘数据库检索服务,包括:定题服务、全文检索服务、引文索引服务、多媒体阅览服务等。

(2)基于校园网开展信息服务。

①建立图书馆Web服务器。随着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建立,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信息数据库规模庞大、收藏量高,是校园网信息资源子网中最重要的信息源。为了能面对CERNET进行开放式的网上服务,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Web服务器,为校园网和CERNET的网上用户提供图书馆的静态和动态信息。如:一些大学图书馆将Web服务器与校园网络中心相连,在主页建立HTML文档,介绍本馆现状、组织机构及服务项目,读者只要通过连接在校园网上的任何一台机器,即可通过题名、著者、索书号等检索途径查找所需书目馆藏信息及借阅情况,也可进行预约登记,查看新书通报等;

②光盘局域网上网服务。将光盘服务器上的内容送到校园网上,使连接在校园网上的任何一台机器都可以查询光盘服务器中的信息,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和信息用户。

(3)基于Internet开展信息服务。

①建立各馆的网上在线目录体系,将局域网环境下的馆藏书目数据库转移到web应用平台,实现馆与馆之间文献信息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②连接外部的虚拟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利用WWW应用平台,在主页上用链接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一个虚拟图书馆。通过超级链接,使连接到Internet上的任何用户或读者都能查到本馆馆藏外的虚拟馆藏,如通过OCLC、Uncover等电子资源为读者从国外获取在国内无法找到的文献资料,利用Ariel(Ariel for windows)原文文献网上全文传递服务,从合作馆获取原文文献;

③利用Internet网络资源开展服务。Internet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如:电子邮件(E-mail)、远程通信网络(Telnet)、文件传输(FTP),它们对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应用:

a.E-mail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如美国联机图书馆计算机中心OCLC实际上把一个电子信件系统专用于处理OCLC成员之间的馆际互借需求;

建立E-mail服务器,实现对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的自动检索。读者利用与图书馆联机的任何一台机器,通过E-mail输入自己的检索需求,由图书馆的检索服务自动完成检索需求,并将结果以E-mail的形式传递给用户;

参考咨询:传递用户提问,回答咨询结果。遇到复杂的提问,若本单位人力或藏书资源不足以满足参考咨询的需求,可通过Internet求助于外单位的同行。

办理图书馆的预约、续借、催还、新书预告,开办电子论坛,读者与图书馆管理人员直接在网上交流意见和设想,共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此外,利用E-mail还可以免费阅读网上报纸杂志,免费阅读网上数据库,免费下载网上软件。

b.Telnet在图书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Telnet允许人们在本地主机上利用异地主机上的各种资源,可以获得以下几类信息资源:

联机数据库:使用Telnet简化联机手续和费用,促进图书馆联机检索服务。通过Telnet访问和检索世界著名的OCLC、DIALOG、ORBIT、Datastar等信息系统中近千个联机数据库,获得并享用网上全世界的信息资源。

联机公用图书馆目录(OPAC):通过远程登录,查询世界各地1000多个图书馆的联机目录。目前,随着Internet的发展,OPAC的内容不断丰富,许多图书馆OPAC上增加报刊索引等检索工具,有的还增加了全文数据库或专门收藏的资料。为图书馆信息工作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资源。

校园信息系统(CWIS):该系统通常包括学校介绍、校园电话号码簿、电子邮件地址录、图书馆作息时间表、图书馆开展的服务项目内容等等,通过远程登录查到这些信息,可帮助未来的学生了解学校的情况。

c.FTP及Archie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FTP允许用户在远程主机上登录后套录存储在主机上的数据(包括文本、图像、声音和软件)并传送到用户的主机上。利用Archie软件工具,人们可以通过关键词查找文件,传送服务器上的各种信息资料。这样,人们不再被限于使用某一图书馆的馆藏或依赖馆际互借来使用外单位的信息资源。

2.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途径

(1)图书馆上网。

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首要条件是上网。上网图书馆的情况从下面一组数字可以得到反映:清华大学图书馆整理的“国内上网图书馆”列出近500家图书馆的网址链接,国内搜索引擎SOHU的目录上列出近1000个图书馆,美国的搜索引擎YAHOO目录上列出了6800多个图书馆的网站。图书馆上网的规模是很大的,表7-17的数据采集自图书情报学科信息门户上列出的上网图书馆列表。

表7-17 国内上网图书馆数量统计

img35

数据来源: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图书情报信息门户网站.http://www.tsg.net.cn/

每一个上网图书馆都拥有一个有别于它馆的域名。现在,很多图书馆都申请了自己的域名。图书馆域名一般都含有library、lib、tsg等单词或字母(表7-18)。

(2)图书馆网站和网页。

图书馆网站是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平台。图书馆开发建设自己的网站是网络信息服务的必要条件。图书馆网站一般都提供最新动态、概况介绍、读者指南、用户服务、馆藏书目数据库检索、电子资源服务、特色资源、网络导航、读者论坛等内容,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用户了解图书馆的馆藏分布和规章制度,实现信息资源的异地存取。图书馆网站这个平台还能够提供用户状态查询功能、检索功能、互动交流功能和网络资源导航功能等,用户不用到图书馆就可以查询、预约、续借所需文献,联机检索和获取到数据库的全文资料,在线请求馆员帮助。网站是由一个个网页组成,进入图书馆的起始网页是图书馆主页。图书馆主页设计与制作的优劣关系到网络信息服务的“脸面”,所以应该调动各种网页设计工具来把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突出地显现出来。

表7-18 几种图书馆域名举例

(3)电子邮件服务。

电子邮件服务是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通信方式。电子邮件的优点是传递速度快,提问不受时空限制,而且可以采用附件形式传递各种类型的电子文档。

很多图书馆都已经开始利用电子邮件来开展业务工作,例如采访工作利用它收集书刊信息,流通工作中利用它来通知读者预约到书、逾期通知及催还。利用电子邮件可以完成咨询问题的提出与答复、交互式实时咨询、馆际互借、信息定制、电子文献传递及代查代检等服务。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允许用户通过电子邮件服务向咨询馆员提出问题,一般情况下,馆员会在2个工作日内对所提问题进行回复。有的图书馆还向用户提供电子邮件订阅服务,注册用户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接收到图书馆通讯、数字资源介绍及其更新情况通报、馆藏期刊题录信息通报、新书新刊通报、数据库检索手册、培训通知等,这样用户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有的图书馆还提供了电子邮件列表(mailing list)服务,用户加入到这个列表中就可以随时获取有关资源和服务方面的信息。图书馆公布各个部门的电子邮件地址是很有必要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在主页设有“联系我们”,进入该网页就可以查到十大部门及各个阅览室的电子邮件。

(4)FTP文件传递服务。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递服务能够帮助用户在两个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是互联网传递文件最主要的方法。FTP即提供文件的上载(upload),也提供文件的下传(download)。FTP文件传输不受容量和文件大小限制,很多电子邮件发送不了的大文件使用FTP非常方便和快捷。为了方便用户能够将在图书馆内检索到的文献资料,通过互联网传递到家里的计算机上,很多图书馆都提供FTP文件传输功能,单独开辟出FTP空间供用户使用,方便用户进行文献资料文件的中转服务。北京大学图书馆的FTP,自2002年10月15日以来访问量达到一亿多人次。FTP提供资源下载,用户只需匿名登录就可以下载使用,FTP服务还可以用于图书馆用户培训材料、课件的下载。为了帮助用户学会使用FTP功能,有的图书馆网站设置专门网页提供FTP文件传输使用方法的说明,有的图书馆还提供FTP使用培训。

(5)嵌入式服务。

虚拟空间的嵌入式服务是指把服务嵌入到用户的计算机桌面、浏览器、常用学习软件、常去的网站、热门搜索引擎和移动通讯设备等用户虚拟环境中,营造图书馆在虚拟空间无处不在、用户信手拈来的局面。服务嵌入用户虚拟空间可以分为将服务嵌入计算机网络空间和嵌入移动通讯空间。

服务嵌入计算机网络空间的实现方法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①工具条方式。利用UML、LibX、Conduit、IE秀等开源软件为各种网页浏览器、Office软件和各种教学软件添加图书馆自制的插件工具条,用工具条来实现多重资源查找功能。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华东师大、浙江大学等图书馆都开发了自制的工具条。②快捷菜单方式。最典型的是中科院图书馆的E划通,通过安装E划通软件,用户在撰写论文、浏览网页时,碰到不明白的或者需要深入全面理解的词语,只要选择所要检索的关键词,就可以用快捷方式激活E划通,查寻有关馆藏资源,无需经由图书馆网站。③桌面式的RSS阅读软件。可以聚合学科动态、新书通报、电子资源动态、学术讲座等信息,将RSS软件运行于计算机桌面下方工具栏,按个性化选择推送信息,即时提示消息的更新。④利用Mashup技术。图书馆自制书目信息扩展脚本,将脚本嵌入图书零售商、出版式商或读书网站上,实现馆藏书目信息混搭至图书网站中。如厦门大学图书馆为豆瓣网制作扩展脚本,将其融入Firefox浏览器的扩展Grease Monkey中,实现馆藏书目信息嵌入豆瓣网;清华大学图书馆利用Grease Monkey脚本将馆藏信息嵌入豆瓣网、卓越网、AMAZON、Google Books等网站中。⑤开放馆藏资源,并生成XML格式供搜索引擎抓取到的馆藏信息定制标识性文字,在限定的IP地址范围内供用户使用。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将馆藏资源融入谷歌、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科院图书馆将馆藏资源融入百度。此外,还可以将资源融入个人数字图书馆、院系网站、学科主页、社交网站、BBS、即时通讯工具等网络环境中。⑥BBS服务。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即电子公告系统,是网络用户用来交换信息的场所,也是用户自由发表观点的论坛。像日常生活中的黑板报一样,它允许任何人张贴并发布任何信息以供他人阅读。为了方便用户和图书馆的交流及用户之间的交流,许多图书馆都提供了BBS服务。通过这种新型的信息发布和传播手段,用户可以向BBS上载信息、交流信息、反映问题,馆员可以在上面为用户解答问题,提供回复。

(6)手机服务。

①手机图书馆服务:

手机图书馆是通过在图书馆内部部署移动代理服务器,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手机客户端,增加与读者互动的新途径,是图书馆扩大服务的一种新尝试。用户通过手机,以无线接入方式接受图书馆提供的各项知识服务,手机图书馆将无线通讯网络和数字图书馆结合起来,利用高普及率的手机终端延伸了传统图书馆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依托3G技术(全称为3rd Generation,即第三代数字通信。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可视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3G具有以下特点:移动性:为即时、迅速地传播提供了绝好的物质中介。私密性:个人通过手机接入网络浏览网页、收发邮件在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具有隐私权。便携性:手机小巧灵活,随身携带。互动性:手机接受信息方便,读者在得到信源后进行互动,付出的时间、经济成本都很小)和手机终端,可以嵌入新的信息服务,如移动博客、播客、移动学科动态、数据库、移动交流平台等,引领Lib2.0服务功能从桌面向掌上过渡,实现学习的高度随身性;移动设备的发展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更加泛在化,服务嵌入手机、阅读器、学习机、PDA、PSP等设备中。其中手机的普及率高而且随身携带,用户利用手机,可以享受以下服务:

a.图书借阅信息查询。

用户通过手机上网登录自助服务网站,点击相应菜单,可查询自己的图书借阅情况。或通过手机发送查询指令,通过短信返回该手机绑定用户的借阅情况。

b.图书预约。

用户通过手机上网登录自助服务网站,点击相应菜单,输入可预约图书的索书号并提交,系统返回预约结果。或者用户通过手机发送预约指令,系统通过短信返回预约结果。

c.图书续借。

用户通过手机上网登录自助服务网站,点击相应菜单,输入续借图书的索书号并提交。系统返回续借结果,或通过手机发送续借指令,系统通过短信返回续借结果。

d.图书到期提醒。

系统发送提醒邮件到用户设定的电子邮箱地址或发送提醒短信到用户设定的手机号码。

e.认证事务。

图书馆通过手机服务系统确认用户身份,提供认证服务,实现图书馆中基于账户的传统功能。韩国西江大学图书馆门禁系统中的Mobile Pass服务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读者将手机放在识别器上,识别器通过手机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并与图书馆信息中心比对。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中的手机挂失、手机注销认证服务;深圳图书馆的自助缴费、读者证挂失,都属于认证服务范围。

f.新书信息公告。

系统发送通知邮件到用户设定的电子邮箱地址或发送通知短信到用户设定的手机号码。

g.公共信息发布与搜集。

系统发送各类公共信息,通知邮件到用户设定的电子邮箱地址或发送通知短信到用户设定的手机号码,也可以进行读者调查,通过手机接收各类意见和建议。

h.参考咨询。

通过手机提供一个虚拟的“面对面”环境,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与图书馆咨询人员实现无线远程可视咨询,还可以对咨询内容进行多人互动讨论,让提问者和图书馆员或聘请的学科专家能够相互交流,并同时建立知识积累库,通过智能语义分析功能,为读者提供自助服务,大大简化图书馆员的咨询工作。

i.留言咨询。

公共用户通过手机发送相关留言、咨询、投诉、建议等。

j.讲座信息及预定。

管理员通过管理平台发送讲座信息、公众用户通过确认预定命令完成预定操作。

k.书目信息查询。

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检索书籍信息,或通过手机命令查询书籍信息。

l.移动流媒体服务。

移动流媒体技术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让移动用户能够边下载、边观看、边收听。

通过移动流媒体技术和3G网络,可以将图书馆收藏大量的音频、视频资源,如:课堂视频、多媒体视频数据库、学术报告等转换为流媒体格式文件。用户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享受比传统的纯文字资源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趣味性的数字资源。

m.个性化定制服务。

通过手机定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服务。

n.邮件、论坛和博客服务。

为本馆人员业务办公和用户提供定题基于WAP或WWW的邮件、论坛和博客访问操作。

o.读者荐书和选书。

通过手机向读者推荐图书。接收读者选书的意见,供采访工作人员在采购图书时参考。

p.移动阅读。

通过手机在线阅读书刊报等图书馆数字资源。

q.数字文献下载。

使用3G手机上的浏览器可直接登录图书馆的主页,检索并下载文献。

r.移动定位服务。

利用3G先进的移动定位技术,根据移动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临近图书馆可为用户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如馆藏资源检索、域名查询以及生活信息咨询等。另外,此项业务还可以扩展到OPAC检索定位。目前,清华大学图书馆使用的Innovation Interfaces公司的OAPC可以显示馆藏平面图,再结合移动定位技术就可以确定每一本书的具体架位,并可以在手机终端显示图形化路线图,帮助不熟悉排架方法的读者快速准确索取文献;此外,该项服务包含地址指引、服务引导、人员介绍等几方面的内容。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国图漫游服务包括读者指南、静态导航、动态导航和模拟国图四部分。其中,读者指南使读者通过手机简单快捷地获取国图及其阅览室、借阅处、服务处的基本信息;静态导航为读者提供了国图主楼和各楼层的平面图,读者可以从宏观上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各阅览室的位置;动态导航部分则根据读者选定的初始点和终止点,仿真地为读者指示路径,自动带领读者到达目的地;模拟国图场景,读者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漫游其中。

s.通过VPN介入校园网访问图书馆资源。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读者对于电子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由于数据库资源以及校内的资源一般都要进行IP认证才能使用,读者在校外是无法访问校内资源。因此现在很多学校都引入了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远程登录系统。而3G时代的到来,可以将3G与VPN结合,用户可以用手机登录访问。

②手机数字平台:

由北京联讯国际传媒有限公司研发的“报讯通Newnews3G1.0”手机数字平台,首次在手机上实现了对报纸原版的阅读,技术上具有创新性。这实际上是一种数字报纸。我们可以在机上或离线方式,原汁原味阅读原版的报纸。

版面可自由跳转、能储存多种报刊书籍、可检索过期报刊、可在手机上进行评论、可输入关键词搜索……这一平台的推出,适应了目前报纸向多媒体融合方向发展的趋势。

③手机检索(摘自《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2):

圣智学习出版公司(Crngage Learning,原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旗下的Gale公司宣布推出一种使用iphone查阅图书馆资源的移动应用产品AccessMyLibrary(AML),用户只需在手机上点击一次鼠标即可实现检索。AML实际上是一种图书馆门户,它能够帮助Web检索者访问当地图书馆,并从图书馆丰富的资料库中准确寻找高品质的信息。

AccessMyLibrary在iphone用户和图书馆之间建立可信的网络连接,使读者可以通过手机就能查寻图书馆的海量数据库,并且迅速地获取各种权威解答。目前,能够帮助用户找到用户所处位置方圆10英里范围以内的图书馆信息资源。

通过AccessMyLibrary,iphone变成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检索工具,它使得手机用户在任何地方都能够使用各种电子资源,并且定位到能够帮助他们获取更多信息的本地图书馆。目前,iphone的应用程序是免费,内容资源也由被访问的图书馆付费,读者不需支付费用。

这项应用软件可以通过苹果公司的iTunes商店下载,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http://www.accessmylibrary.com获取,要获取它的详细应用和服务信息可以访问http://galesupport.com/iphone/aml.html。

④手机阅读:

a.手机阅读的概念及特点。

手机阅读,是指利用手机和专用手机阅读终端等为承载终端的一种阅读行为,用户一般通过手机阅读早晚报、小说、杂志、动漫、资讯等内容。

中国移动构造着“终端+通道+内容”的整合拓展,盛大文学在“一次生产、多次销售、多次使用”的宗旨下深耕着版权运营的理念,方正明晰着“内容+终端”的布局,百阅摆弄着“阅读+社区”的思路。盛大与400多家出版社建设中的手机阅读基地,又有汉王、大唐、华为等4家企业为其度身打造的手持电子阅读器,实现漫画、图书、杂志、空间等9大类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它犹如一剂兴奋剂,催促着图书馆手机服务走向未来。

一般来说,移动阅读指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人走到哪儿,即可阅读到哪儿;数字阅读是相对于传统纸质文献阅读而言,它阅读的不是纸质文献而是数字信息,但数字阅读不一定是可移动的。多媒体阅读指阅读的内容不仅仅是文本信息,还包括图片、音视频等。而手机阅读与移动阅读、数字阅读及多媒体阅读都有一定的交叉。手机阅读是相对于传统纸质文献阅读的一种新的阅读形式,它不需要配备专用的手持式阅读器而以手机为阅读器,阅读的一般是以数字形式出版的多媒体信息或文本信息。

在Mobile2.0的背景下,手机阅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手机阅读最突出的是其方便性,随时随地阅读是手机的优点;

手机阅读的目标用户以18~30岁的年轻人为主;

手机阅读的内容讲究短小精悍,阅读的一般是适合短时间阅读的作品;

手机的屏幕相对较小,翻页频繁,容易引起眼睛的疲劳、手指酸痛等,不利于长时间的阅读。所以手机阅读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多利用零碎的时间。关于什么时候大家用手机进行阅读,有调查显示排第一的是交通工具,如地铁。排第二的是课堂及会议,占到38%。

b.手机阅读的内容。

在内容方面,手机阅读不同于传统的去图书馆阅读、在家与学校阅读那样包罗万象。目前通过手机阅读的内容主要有:

阅读RSS收割的信息:大多数在线的RSS阅读器都可以在手机上使用,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等品牌的手机开始内置本地RSS阅读器。RSS阅读器让用户通过手机,随时随地阅读自己定制的个性化信息。

手机报:手机报以纸质媒体现成的新闻资源为传播基础,将移动通信的渠道和客户资源引入传播途径,实现了媒体从纸质到电子介质的飞跃,成为多媒体融合的典范产物。手机报吸收了手机网络方便、快捷的传播优势,弥补了纸质报纸在发行速度上的缺陷,充分彰显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提高了报纸的可读性。《中国妇女报》在2004年7月1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实现用户和报人间互动。时至2009年,几乎各大主流报业媒体都通过中国移动提供手机报,用户通过手机即可接收最新的政治、体育、娱乐、文化、生活、财经等方面的信息。手机报一般通过彩信发到用户手机上,用户需要付费。随着3G网络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期,手机报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3G手机报作为全新的手机媒体业务,将会基于3G网络技术,推出能综合影、音、图、文技术为一体的全新手机报媒体技术平台,给手机报提供广阔的内容展示空间,它能够让用户摆脱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阅读各类海量新鲜的新闻资讯。依托3G网络,3G手机报可以展现视频、动画、音频等多媒体文件格式,丰富多样的展现形式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新鲜体验。

手机词典:外研社手机词典分为英语、法语等八个语种的版本,收录《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等十余本专业词典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词汇巧记手册》、《容易误译的英语》等多套英语学习类书籍。此外手机词典还加入了阅读和会话两项功能,使学习者可以通过手机更为全面地进行语言学习。

手机杂志:手机杂志是能够在手机上阅读收看的,融合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多媒体元素的电子杂志。一般需通过5MBOX、V8书客、掌媒、掌上书院等手机阅读平台进行阅读。

手机小说:随着3G商用的推进和拥有大容量存储的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正演变成方便小巧、随身携带的数字阅读终端。阅读来源可以是用户存储在手机中的电子书,也可以在线实时下载。手机阅读常见的电子书格式为UMD、TXT和JAVA手机支持的JAR和JAD等几种。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手机小说。手机小说广义上可指专门针对手机阅读而创作的文学作品,也称手机微型小说。2005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公司、上海东方电视台文艺频道联合主办的“首届手机微型小说大奖赛”,实际指的也是手机小说。

国内业界一般认为在2004年8月华友世纪通讯有限公司推出了由千夫长撰写的中国第一部手机小说《城外》,华友世纪以18万元买断《城外》一书的版权,包括SMS(短信),WAP(手机上网)和IVR(语音业务)等版本,用户可以通过短信或手机上网、手机接听等方式多角度欣赏《城外》。盛大文学从2009年5月开始,以最高一字千元的奖金举办首届手机小说大赛,以适应3G时代的即将爆发的手机阅读需求。在日本,读手机小说已从年轻人的时尚演变为阅读新潮流。2007年日本十大畅销书排行榜上,手机小说占去了半壁江山。《恋空》是点燃日本手机小说大爆发的引子。

手机小说与网络文学不同,与几乎全部免费的中国网络文学不同,手机小说一开始就因为与网站、运营商的结盟而具有强烈的商业气息。阅读者普遍要向网站、运营商支付费用。它的运作需要三方面的互动——小说作者创作小说,专业运营网站把小说放到网上连载,读者付费下载。

除上面列举的内容外,手机阅读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总之,现在的用户不仅可以用手机来听音乐,还可以看时尚杂志、流行小说、博客等,手机阅读已经成为手机的重要功能之一,为避免手机阅读屏幕小、不适合阅读长文本的弊端,手机阅读甚至已经开始向“听书”过渡。

⑤手机图书馆网站:

在美国,很多图书馆为满足特定群体的需要,纷纷着手建设移动版门户网站。移动版网站提供了部分图书馆服务与馆藏信息,用户可以利用这一界面,通过掌上终端设备,搜索目录和主题指南、查询展览信息和开馆时间,存取电子期刊论文等。

2009年12月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康特拉科斯塔县立图书馆(Contra Costa County Library,CCCL)在旧金山湾区图书馆和信息系统联盟(BALIS)资助下,通过名为“Snap&Go”的项目创建一个手机平台,将图书馆现存的和新推出的内容和服务忠实地传递到手机用户手中。“Snap&Go”项目将利用日本非常流行的名为“QR(快速响应)编码”的二维条码技术,与美国POS(销售点终端)企业一起,挖掘提升产品标签、布告栏和海报的信息显示能力,经过信息编码,推出网上自动可用的功能。CCCL将开发一个手机—读者支持系统,通过粘贴在图书馆图书、DVD、传单、海报、图书馆借书证、目录等上面的QR条形码,在手机用户和图书馆服务之间建立关联。

用户借助于条形码图片通过手机登录图书馆手机版网站,可以利用CCCL提供三个方面功能:

a.查看动态产生的详细信息,包括题名、扫描的评论、图书第一章内容等其他可读信息;

b.点击指向图书馆手机网站(包括开馆时间和馆舍位置信息)的链接,查看详情;

c.点击指向读者借书证电子账号相关功能的链接,对个人借书账号的相关事宜进行处理。

⑥WorldCat Mobile项目:

OCLC推出一项名为“WorldCat Mobile”的实验项目,使得用户可通过移动设备(PDA、智能手机等)访问图书馆的资源。

该项目的目的是把各个图书馆馆藏变成移动设备上的可见资源,它允许用户通过掌上电脑或智能手机向附近的图书馆发送请求,然后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搜索并利用图书馆资源。该测试版以全球规模最大的在线资源WorldCat.org为依托,查找图书馆中的信息。许多智能手机与掌上电脑拥有先进的全球定位功能,使用户不管身在何处都能找到当地的图书馆资源。如果这些设备还支持Google地图功能,用户甚至能看到图书馆的位置并能得到详细的行车路线。

WorldCat Mobile支持用户:

a.通过输入标题、关键词或作者等条目信息查找图书馆资源;

b.通过定位器输入图书馆简称、邮政编码或地址等寻找附近的WorldCat图书馆;

c.通过拨打图书馆信息列表的电话号码对图书馆进行电话访问;

d.通过移动设备里的地图软件查找WorldCat图书馆的最近路线。

(7)网络在线服务。

①番薯网上线:

番薯网是一个为用户提供集书的搜索、多平台阅读、互动分享、个性出版、购买为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是最大最全的中文图书门户。番薯网覆盖近180万种已出版图书搜索。它与全国500多家出版社、4万多家书店有机关联,并提供40万种图书的在线试读及购买,未来还将推出“身边的书店”。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②工具书在线:

“工具书在线”系统,比起传统纸质出版,尤其是大部头的工具书,具有检索方便、易于更新、携带方便甚至无需携带等特点,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将对纸质出版物构成巨大威胁。随着3G无线上网技术和手机WAP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检索优势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在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以查询为主要功能的数字工具书必将会分流相当一部分传统工具书,是一种极有前景的阅读新模式。

比起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国内出版社专业的“工具书在线”项目,依托国内大社、名社的品牌工具书资源,以垂直搜索引擎的形式,向用户提供精、准的检索结果,这和Google、百度等传统搜索引擎具有根本区别。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在线”还提供了拼音检索、部首检索、笔画检索、四角号码检索、难检字检索等多种检索方式,更加符合用户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专业性强、资源丰富等等,这些都是一般的搜索引擎无法拥有的优势。

同时,“工具书在线”系统还拥有无限扩展的在线工具书平台。系统的开放性强,可与各大出版社进行合作,容纳不同类型的工具书;有丰富多样的工具书类型。据介绍,出版社还将陆续推出字典、词典、类书和政书、百科全书、目录、索引、年鉴、手册、文摘、表谱、图录等各类工具书;强大的跨库功能。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实现了不同工具书之间的跨库检索,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丰富的多媒体展现形式。运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向用户提供生动活泼的浏览方式,变枯燥的工具书检索为快乐的学习过程;便捷的检索方式,提供多种查询方法,检索快捷,使用方便;有效的版权保护措施。采用先进的数据安全技术,有效地保护工具书的知识产权。

目前,以“工具书在线”为主的专业数据库建设有: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在线”;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的易文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中国大百科在线搜索”;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学术期刊在线平台”;化工社的“化工知识与信息网”;中文WiKipedia百科全书;中青网大百科;智慧藏百科全书网;音乐百科词典网;高技术辞典网;世界文学经典在线阅读;allwords英语在线字典;English Chinese Online Dictionary; FOLDOC免费的在线计算机词典;Merriam Webster Online语言中心;OneLook Dictionaries在线语义词典;吕氏网上字典;百度在线词典;英汉字典;金山“爱词霸”;洪恩双语词典;谷歌在线词典;微软MSN推出的在线英语翻译平台——英库(Engkoo);中国日报社英文21世纪教育传媒网站——21英语(www.i21st.cn);勤加缘化工在线–化工词典;网上法律字典;音乐百科词典工具书大全;中国114网;图行天下等。为读者在线阅读提供了资源优势。

③在线语言服务:

有声读物独立运营商美国录音图书有限责任公司与Haights Cross通信公司以及Transparent Language公司合作,推出了贝基在线(http://byki.com)图书馆版。这是一个供公共图书馆用户使用语言学习系统,公共图书馆可通过这个系统为用户提供在线语言服务。

Byki是“Before You Know It”的首字母缩写,它的图书馆版本可以提供包括英语在内的80多种语言的在线学习。图书馆用户可以直接访问Byki远程网络在线系统。Byki的桌面程序还可提供听力、阅读、口语和写作练习等多项功能,并且能够进行语音分析,以改善发音技巧。它还能对个人学习进行进展跟踪和评估测试,以便让用户找到正确的改进内容和方向。

除综合语言学习功能外,用户可以随时访问它提供的世界各种语言的网络社区交流; Facebook、Byki博客、Twitte的一键接入服务则可以让用户方便阅读来自世界各地专家撰写的文章,在了解文章内容外,还可以体会文章所涉及的语言文化。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于本地的管理站点轻松控制远程访问,该管理站点还可以提供详尽的使用报告和在线技术支持。

(8)数字阅读服务(以方正阿帕比为例)

数字阅读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建立了网上阅读、移动阅读的新模式。与传统阅读相比,数字阅读有其显而易见的特点与优势,如:获取快速、易于存储、传播范围广等。数字阅读的优势弥补了传统阅读的优势,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不过数字阅读并非能取代传统阅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款电子阅读器产品能够具备传统纸张的所有优点,如显示介质足够薄,可以任意卷曲、不消耗电能等,数字阅读为读者和用户带来更多新鲜的选择。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阿帕比”)在继承并发展方正传统出版印刷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数字出版技术及整体解决方案,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技术及产品提供商。

方正阿帕比打造的DRM(英文全称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内容数字版权加密保护技术)技术,采用国际通用的定义权利和条件的标准语言,以一定的计算方法,实现对数字内容的保护,防止数字内容的非授权复制,最终用户必须得到授权后才能使用数字内容,实现数字内容的可控二次传播,使数字内容使用过程可控、可跟踪。

①在线阅读综合服务模式:

方正阿帕比(Apabi)旗下的“爱读爱看网”(www.idoican.com.cn)利用方正强大的中文排版技术、DRM(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以及CEB版式文件技术,和新闻出版机构紧密合作,为读者提供几十万种电子书和数字报的在线阅读服务,在给读者带来轻松阅读感受的同时,与出版单位实现利益上的共赢。

读者可以获得以下内容与服务:

电子书:免费翻阅、搜索、购买、互动、创作、按需印刷;

数字报:原版原式和多媒体报纸阅读、订阅、评论;

POD:通过此项服务,任何用户都可以自由将自己的文字通过在线或离线自助排版系统进行个性化排版,并上传至爱读爱看网,爱读爱看网将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要通过其POD服务系统进行打印和配送,从而让用户在第一时间获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图书或其他纸质个人出版物。

a.爱读爱看网网站定位。

爱读爱看网(www.idoican.com.cn)是一所汇集了500余份数字报纸资源及50万种电子书的中文阅读社区。在爱读爱看网,每日更新的几百份报纸让用户能够浏览来自全国各地大媒体的权威资讯,倾听业内人士的专业点评,获得社会热点事件的多视角报道;50万种电子书也充分满足用户在小说、名著、历史、财经、职场、经营等方面的阅读需求。此外,爱读爱看网为乐于分享的用户提供了剪报、收藏、推荐、空间、日志、评论、创建读单、POD(个性化按需印刷)等服务,充分体现了阅读社区的互动性与趣味性。经过长期的积累与优化,凭借丰富的内容资源和良好的用户体验,爱读爱看的用户已突破500万,日均访问量超过150万/天,已经逐步成为广大中文用户的精神家园。

b.爱读爱看网读报优势。

内容丰富多元,覆盖女性、时尚、财经、生活、体育等各个层面。

每日数百份报纸到站及时更新、海量资讯目不暇接。

报纸版面任意放大、缩小,为不同人群提供舒适阅读方式。

专题制作,为用户提供同一话题的全方位解读及事件追踪。

发表评论,推荐好友,分享收藏,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c.爱读爱看网阅读体验。

订阅:用户可以随心所欲的订阅最新的数字报纸,当每天最好的报纸到站后,会将用户订阅的报纸通过E-mail,客户端送到用户终端,供用户及时阅读。

收藏:用户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藏优秀版面和优秀内容,供再次浏览访问。

推荐:将自己欣赏的图书或报纸,甚至一篇日志或新闻通过MSN与好友共享。

空间:随心所欲发表日志,上传照片,个人书架,寻找好友。

评论:对新闻或图书有感而发,表达观点。

爆料:成为报社新闻线索的提供人,面对上百家报社开放爆料后台。

d.空间使人与内容的交互成为可能。

爱读爱看网空间提供收藏图书新闻报纸、创建读单、日志发布、好友交流等多项服务,可以使用个性化的域名访问个人空间,设置漂亮个性的空间模版,发布日志记录生活点滴,在空间里记录自己的阅读足迹。还可以将阅读的快乐与好友一起分享。

e.丰富的图书资源。

爱读爱看网图书库共有50万种电子书资源,覆盖当今热门小说、青春、职场、历史、财经、计算机、传记、经管等类别。网站充分重视全民阅读口味,书店里的热销书、畅销书、长俏书在这里都能找到。

f.爱读爱看网写作体验。

“书”赢天下网络原创征文大赛是爱读爱看网为广大网络用户与愈百家出版社之间搭建起的一座桥梁——用户通过“全文档上载”或“作品连载”上传作品参赛,逾百家出版社在爱读爱看平台上选择符合选题方向、质量上乘的作品。

g.爱读爱看网按需出版。

POD(个性化按需出版)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对出版作品的不同需求孕育而生的个性化出版服务,不仅图书内容来自用户,用户可以自行设计图书的封面、扉页,自行排版,拥有一本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图书。

②移动嵌入式阅读服务模式:

移动阅读是方正根据市场的发展、用户需求的提升而提出的一个新的阅读服务方式。

方正阿帕比(Apabi)提供基于文本信息处理技术的移动嵌入式阅读系统、应用方案及运营服务。方正阿帕比(Apabi)“移动数字出版发行平台(解决方案)”是针对传统出版物通过数字发行并在移动终端上呈现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就是把文字、图片这样的信息“印刷”到手机、阅读器、学习机、MP4等数码产品,真正实现了出版物的数字出版、发行、传播及阅读。为出版发行商、终端厂商及运营商等合作伙伴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给广大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个性化的服务。同时,方正根据读者的需求着手开发了手持设备、手机嵌入式Reader(阅读)软件,并且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内容丰富的适合在移动终端上阅读的XEB格式的电子书,并向读者推荐各种阅读终端,包括专用手持阅读器、智能手机、PDA等设备。在智能手机和手持阅读器上看电子书(包括报纸、杂志、短文、漫画等)。充分利用了手机和阅读器随时、随地、便携、宜用的特点。在旅途中、候车间等人时,任何闲暇的时间都可以充分应用,符合现代人快节奏、时尚的生活风格。同时,通过与移动终端厂商的合作,推动移动终端应用的发展。

a.飞阅移动阅读交流。

方正阿帕比(Apabi)移动阅读服务,它不是一个单一的软件,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一套解决方案。针对手机市场,与运营商合作,搭建无线出版平台,为用户提供一个极为方便获取内容的渠道。我们通过面向多终端电子书出版发行和版权管理的平台,不管是上游的资源持有者、还是下游的终端厂商,甚至包括运营商,都依赖于这个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方正成为产业链的引导和主导者。通俗地说,就是方正和运营商共同修一条路,共同为内容提供商(出版商)和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方正飞阅移动阅读系统的组成:

方正飞阅文件编辑、制作系统;

方正文件管理、发行系统平台;

飞阅手机客户端——飞阅无限;

移动企信通或者MAS(主要用于书报刊等文件的订阅和推送)。

b.飞阅无限的功能特点。

飞阅无限是飞阅手机客户端,整套解决方案的展示窗口,客户端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体验,方正阿帕比经过多年努力开发了用户体验极佳的手机阅读客户端。

飞阅无限的功能特点如下:

快速订阅,自动无线投递,离线阅读。订阅报纸后,系统将按该报纸发行时间准点投递,用户不用打开浏览器就可订阅报纸,并且完全离线阅读。

目录导读,随意跳转,图文并茂,页面美观。目录导读和链接跳转功能,让你随心所欲地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采用流式阅读,支持图文混排,让阅读体验更流畅、更易用、更美观。

创新的个性化功能,更多阅读体验。更好地传承用户阅读时的批注、画线、加亮、书签、翻页等习惯,同时支持全文检索、语音朗读、设置字体大小、笔记功能、收藏夹管理等个性化功能。看到好的章句想和朋友分享便可以将其摘录,以短信、彩信或者邮件的形式即时发送。

自动适配手机屏幕,排版工整。自动适应终端屏幕大小,方正独创的CEB和XEB文档格式与国际标准接轨,让排版更加工整。真正做到在手机上阅读也能够行云流水。

符合中文禁排规则,弘扬传统文化。符合中文报纸传统排版习惯,版式美观大方。发明专利02153500.0有效地解决了手持设备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行尾不能对齐及违反禁排规则的问题(如标点符号不会出现在行首)。

(9)SNS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SNS是英文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缩写,中文可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SNS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于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隔理论,旨在帮助用户提供创建人际关系的社会性网络服务。SNS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一个延伸,它将用户人际关系网的资源完全挖掘出来,轻松认识“朋友的朋友”,通过认识的人找到需要的人,积累用户人脉资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不仅如此,SNS最具威力的一个功能是社会网络功能:能够仅仅基于个人用户的服务器便可以实现多用户一起工作和娱乐的需要,甚至让上百户用户一起召开会议、讨论问题、即时通信(IM)、分享照片、欣赏音乐和分享视频等。

①国外图书馆SNS主要特征:

国外数字图书馆主要是在Myspace和Facebook等SNS里面开辟空间,提供图书馆服务,这种模式发展非常迅速。李秀娟、邓小昭就国外若干社交网站的空间调查后认为,主要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a.图书馆信息发布平台。通过自我描述,介绍图书馆的一些基本信息,如网址,日常开放时间,图书馆的邮箱、电话号码,以及图书馆馆藏资源介绍和服务项目的相关链接等,如Brooklyn College Library在主页上面展示实体馆的图片,以便用户能更直观地了解图书馆。

b.图书馆资源推荐平台。利用博客、日志等发布最新的活动信息,以博客、图片、邮件、视频的形式在好友圈中推荐书目、音乐、电影等资源,并在网页推荐的内容加上链接引入图书馆网站中。如Denver Public Library里面提供的shelfari展示了最受欢迎的书籍列表及其链接。

c.图书馆应用服务的延伸平台。在社区中介绍、推广图书馆的应用服务,引导更多的成员参与服务的使用并分享服务体验。许多大学都在空间里提供学科导航、检索服务等,如Ball State University Libraries、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等。

d.图书馆服务空间的拓展平台。通过成员“熟人与熟人”的网络社交拓展方式(如建立并加入好友圈、兴趣圈等活动小组),扩展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并通过成员在博客、视频、邮件、群组讨论中直观地展示图书馆服务,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了解图书馆和使用图书馆服务。

②SNS在国外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实践:

从国内外SNS应用来看,社会性网络被用于图书馆开展服务已经有广泛介绍与实践,主要成果是一些标志性网站的建立与应用。如:

a.MySpace中的图书馆服务。

MySpace是美国一个相互沟通及结识新朋友的交友网站。在MySpace网站上,用户可以展示自我,与世界上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朋友建立社交圈,讨论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分享照片,分享心情。用户通过E-mail注册后,可以联系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可以写博客、发站内信件和即时聊天;可以与朋友玩网络游戏,分享图书、照片、音乐和视频;可以邀请朋友参与活动、组建社群等。

用户在哪里,图书馆就在哪里。MySpace中的注册用户,有相当一部分是图书馆的潜在用户。美国《图书馆杂志》撰文称,“MySpace Becomes Library Space”,就是说MySpace将变成图书馆场所。从图书馆MySpace的实践来看,目前已经有很多大学图书馆参与到MySpace的社交网络中。巴那德大学图书馆、布鲁克林大学图书馆、乔治亚技术图书馆、休斯顿大学图书馆、肯塔基大学图书馆等纷纷在MySpace中建立自己的服务站点。图书馆利用MySpace空间的主要目的是参与到用户的活动中去,成为用户的一员。图书馆更可以通过MySpace提供的聊天、交友、视频、图片、群组等功能加强与用户的联系,增进交流并促进相互理解。

b.Second Life中的图书馆服务。

Second Life(中文译为“第二生命”)是全球最大的虚拟三维世界,完全模仿现实生活的社区交友型网络游戏。Second Life中每一个虚拟形象的背后都是一个真实人物。Second Life在美国爆红,许多图书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厂商等都纷纷在这个虚拟世界上拓展图书馆服务。如今,有许多用户不愿意“长途跋涉”去图书馆查找信息,这些用户加入Second Life虚拟空间中,可以获取虚拟和现实中各类信息,而这些潜在用户就决定着图书馆的未来。

Second Life中的图书馆,有一些是由实体图书馆建立的,有一些则仅存在于这个虚拟空间中。在外观上,各个图书馆的建设各具特色,体现出各自的历史与文化。有的图书馆装潢简约现代,有的图书馆则显得古色古香;有的设计大气磅礴,有的则显得“小家碧玉”。克利夫兰公共图书馆(Cleveland Public Library)由9个子空间组成,包括阅读花园、圆形剧场、照片艺廊等,空间比较大,而且其虚拟世界图书馆的外观与实体图书馆外观非常相似。都柏林大学图书馆(UCD Library)的设计则很简约,只有几张桌椅、几台电脑,地方也不大,用户可以点击虚拟图书馆中的物体链接到图书馆主页以使用图书馆的资源。而照明岛图书馆的外观像一座古堡,内部布置着很多小房间,有的房间用于艺术展览,有的则用于读者会谈。馆内陈列许多古色古香的书柜,用户点击书柜就能浏览其中的书籍目录,与在实体图书馆中一样。古堡内甚至还有一只“猫”,这无疑更增加了虚拟图书馆的真实感。信息通讯技术图书馆(ICL Library)则拥有传统的目录索引柜,其中存放的索引项目都是关于Second Life本身的。还有的图书馆没有“围墙”,充分显示其开放性,比如麦基尔大学图书馆(McGill University Library)就像一座亭子,亭内设有沙发、留言墙等。

Second Life中举行图书馆会议,每一个人都会以一个卡通化的人物造型(Avatar)出现。图书馆学的权威们可以轻松地开展讨论和辨论,只需登陆Second Life会议的场所,在这个会议里,虚拟人物坐在桌子旁边并且在一个充满讨论话题的议题中工作。有代表性的会议是2007年3月22日在Cybrary City I召开的关于Second Life中最新Library3.0的学术研讨会,它代表图书馆在Second Life中最前沿的服务理念和最新的服务模式。

在Second Life图书馆里,参考咨询也向其用户提供基本的服务,其中包括虚拟参考咨询项目的调查,例如OCLC(Question Point or tutor.com)。志愿者图书馆员通过每日定时在虚拟图书馆开设参考咨询台,提供广泛的图书馆资源服务于读者。并且创造了当馆员不在场,读者可以在线进行信息咨询的机制。

在Second Life中设立分馆的大部分图书馆,都是通过其Second Life图书馆中的物体链接到图书馆的网站上来提供服务的。用户点击虚拟世界图书馆中的特定物体,就可以链接到图书馆的检索界面上进行资源的检索和获取,比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UCLA Library)等。

虚拟世界中的图书馆可以向用户提供众多的3D资源。很多虚拟图书馆提供了在线看的电子杂志,比如联盟虚拟图书馆(Alliance Virtual Library);也有的图书馆提供了视频等有声资源,让用户可以在虚拟世界直接观看3D视频。

图书馆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举办展览,将实体空间中的展览迁移到数字空间之中。3D空间的特性会使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获得更好的欣赏体验。

虚拟世界中的图书馆也很注意宣传自已的文化,很多图书馆提供免费的文化衫及名片,用户可以给自已的虚拟人物穿上自已喜欢的服装。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虚拟人物参加的活动,将教育、娱乐与宣传结合在一起,吸引读者访问。

虚拟世界图书馆可以提供给用户种类繁多的教育课程,既可以开展指导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培训,也可以提供读者自选的远程教育,从而使用户在虚拟世界图书馆中获取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学习体验。

虚拟世界中的图书馆,不再像实体图书馆一样严肃,而颇具趣味性和娱乐性。虚拟世界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些小游戏供用户在学习之余放松,还可以把以往枯燥的读者调查问卷做得更加生动活泼,吸引用户的参与,以便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与爱好。

Second Life中馆员的工作。Beth Gallaway是Second Life里200多位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员之一,分享Second Life虚拟世界中已提供的服务:建立虚拟典藏、参考服务、展览、读书会、互动性的授课、欢迎访客、做简短的介绍并回答一些问题等。

Second Life中的图书馆用户。用户像在现实生活中走进图书馆那样身临其境地分享馆内海量信息资源,参加图书馆提供的各种主题和讲座。用户向馆员提出信息服务需求和咨询问题,其中有一半来自好奇的图书馆员、教育者及学生,但另一半的人是Second Life上的居民,他们就如同在真实的世界一样,遇到问题就到图书馆找答案。他们想要知道如何操作或设定Second Life,虽然他们可以直接询问开发Second Life的Linden Lab的工作人员,但因某些习惯方面的原因,他们还是会到Second Life图书馆来询问。

值得一提的是Second Life游戏中有一个青少年计划。青少年可以借助于这个安全的游戏学习、娱乐以及享受网上交流的兴趣。图书馆在这个社区中也应该发挥作用,如建立网上课堂、读书讨论、竞赛、舞蹈等,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多有创意的服务。

就目前而言,Second Life在图书馆开展了科学中心、艺廊、有声书、作者访问、出版者、神秘城堡、科幻小说收藏、信息素养与图书馆研究能力班、大剧院、培训与教育场所、健康信息岛、游戏、与世界各地读者交谈、杂志、教育课程等26个应用。

c.豆瓣网的图书馆服务。

豆瓣网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鼓励用户参与的社会性工具,其创建目的就是实现兴趣相同者之间的阅读分享与互动。豆瓣网最早的内容是书,现在豆瓣网无论从用户的兴趣和提供的内容方面都非常多样,有电影、音乐、博客等内容。

在豆瓣网上,用户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可以搜索别人的推荐,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甚至豆瓣主页出现的内容也取决于用户的选择,用户参与的越多,收获也就越多。

豆瓣网用“图书馆”做检索,有自我介绍、小组成员、小组讨论、小组收藏、小组成员喜爱去的其他小组链接。其中精华部分自然是小组讨论区,表达着小组成员对图书馆的印象,对图书馆服务的理解。

豆瓣网在建立过程中,新书推介是一项任务,另一项任务是帮助用户寻找兴趣相同者,建立以书为介质,以人为中心的交流互动。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交流互动,是对传统门户互联网读书频道以书为中心来进行交流互动的一种突破。因此,豆瓣网不仅是一个读书网站、一个“图书馆”,还是一个读者俱乐部,一个以书会友的虚拟社区。

③国内数字图书馆SNS应用服务的实现:

Web2.0的出现,为在网络环境下拓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延伸图书馆信息服务、实现与提升图书馆服务理念提供了无限可能。目前,国内图书馆应用的Web2.0技术主要有wiki、blog、RSS、tag、IM等技术,SNS的应用还比较少。国外图书馆在社交网站里开辟空间提供图书馆服务的模式,为我国数字图书馆提升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有研究认为,我国数字图书馆可利用目前已有的技术、人员等资源,将SNS的服务引入数字图书馆网站,即在已有的数字图书馆网站上嵌入SNS服务,而不是在社交网站里面另辟空间,具体的功能模块如下:

a.个人数据库。使用数字图书馆SNS之前,用户需要先注册,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包括称谓、性别、年龄、照片、专业、学历、兴趣等。如果之前因个性化服务而已经为用户建立了个人数据库,数字图书馆则可以保留原有数据库,用户无需注册,只需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用户注册后,数字图书馆将为每一个注册用户建立一个数据库,管理用户个人信息并记录用户的在线行为,即对用户的blog、评论、书签、日志等进行跟踪记录。一方面,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信息以及用户在线行为的挖掘,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推送服务;另一方面,能够标志用户在社区中的个人身份,方便用户之间的相互查找。

b.个性化主页。每个注册的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创建自己的个性化主页,一方面,用户可以添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集成到自己的专属空间,如“我的收藏”、“我的标签”、“我的应用”等等;另一方面,用户可以对自己需要的服务进行定制,如“书目查询”、“定题服务”等等;同时,网站的内容和服务都允许用户使用任何技术来构建自己所需的“个人网站”。

c.社区群组。数字图书馆SNS为用户提供平台,方便每个参与者查找、添加好友,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建立专属的好友圈。在好友圈中,大家可以分享新书、好书、服务等资源,也可以相互推荐所喜欢的书籍、服务,分享学习资源,同时也可对书籍、服务发表评论,并可以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如在信息检索、资源利用方面遇到的难题)。同时,数字图书馆也注册成为SNS用户,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到各个圈子中,成为其他用户的好友,为用户推荐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并利用自己在资源、检索等方面的优势,为用户除疑解惑。

d.内容标签。数字图书馆SNS允许用户对网站内容、资源内容甚至是馆藏目录增加标签,不加任何的限制,并将添加了标签的文章、视频、音乐、图片等的内容文件关联到网站相应的内容页面中,方便用户快速地查找到使用了同样标签的文章和使用了同样标签的作者,还可以以此作为建立群组的依据,扩大社交范围。

e.创造内容。SNS平台鼓励用户用最简单的方式发布内容,如鼓励用户撰写书评、影评,上传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源,通过用户自我标签或者系统标签为内容提供索引,将每一位用户贡献的内容整合到数字图书馆资源服务中,提供给所有用户分享。

SNS以六度分隔理论为基础,最大亮点是拓展用户真实交际圈,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在网络上延伸。SNS为用户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分享、传播的独立空间,积累人脉资源,满足网络信息需求。圈子用户在一定权限内可以自由地实现群体互动,分享知识。

借助SNS网站,可以介绍图书馆文献资源和服务内容,提供虚拟参考咨询,建立交际圈和开展合作等。SNS拓展信息服务空间,延伸服务半径,扩大服务规模,改变图书馆惯用的、单一的、被动服务模式,向社会化、高层化、多样化、开放式的全面合作发展,用户可以从家里到图书馆全方位获得图书馆服务。SNS提供定制化的搜索服务,使得绑定联邦检索和“询问图书馆馆员”这类直接面对用户的服务变得更为简单,比如图书馆查询、外借预约、馆际互借、催还业务、新书报道、图书报道等。SNS建立图书馆虚拟典藏、虚拟参考服务、馆藏信息检索、馆藏资源介绍、作者访问、读书会、展览、授课、与图书作者合作推广资源,甚至还有家庭作业帮助等虚拟化信息服务。同时,SNS与书目信息结合,为用户方便快捷地使用馆藏信息或馆藏文献提供极大的便利。SNS实现图书馆资源荐购系统,把用户、出版社、数据库商和图书馆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圈子,根据用户需求设计信息服务,借助用户推荐和评价来判断文献的购买,形成网络资源和传统资源的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采购与配置。SNS十分注重通过网上收集、整理、加工和远程交换、馆际互借等方式来建设虚拟馆藏,使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内连、融合、并存与共生。在数字型和印刷型双重载体的环境下,以集成和因地制宜的方式,将系统和信息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户在一个图书馆框架内,不完全依赖存放地点、载体形式和管理范畴,既可获得印刷型又可获得数字型的文献信息服务。同时,通过SNS实现具有个性化、专业化、决策性、整合性和全球化等特征的单向或多向主动型服务,使现有以信息检索为核心的服务方式向网络化知识服务方式转变。

(10)Web3.0图书馆服务。

Web3.0是个人门户和信息的聚合。它有两个特性:一是数据和应用可以全部存储在网络服务端,不再需要在计算机上运行;二是在任何一台电脑或终端上打开浏览器,就能进入属于自己的世界。有人预言,未来应用软件将全部移植到云端,经过浏览器可以得到全部网上内容。也就是说,web3.0可以使不同网站内的信息被分类聚合,利用WidgetRank这样的聚合技术,用户能够自动地分析,抓取和聚合任何博客、论坛、网站、RSS等地址,并且按照用户自由选择方式呈现;Web3.0将使信息搜索变得更加智能,视整个因特网为一个复杂的本体库,计算机将代替网络用户进行阅读,然后进行计算、归纳,用户读到的只是自己所需要的答案,Web3.0的网络模式将实现不同终端的兼容,使得各种终端用户群体都可以享受到互联网上冲浪的快捷;Web3.0构建出个性化的信息平台,平台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需求、性格以及知识等组合单元,智能化处理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最终聚合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这就为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构建个性化信息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持。一般来说,Web3.0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应用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实现电子资源的跨平台聚合和智能搜索:

Web3.0使跨平台的信息聚合成为可能,同时结合元数据整合、OpenURL等技术,可以把图书馆购买的商业数据库、自建的特色数据库、馆藏图书OPAC系统、随书光盘系统、视频VOD点播系统、课件数据库等等聚合到一个平台上。结合Web3.0的智能搜索技术,可以构建出一个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统一搜索平台。

②构建基于Web3.0的手机图书馆:

Web3.0技术支持手机在内的多种终端设备,例如:诺基亚Widget。利用这一技术构建出一个适合读者需要的手机图书馆。

③微内容(Widget)的自由整合与有效聚合:

Web3.0将应用Mashup技术对用户生成的内容信息进行整合,使得内容信息的特征性更加明显,便于检索。将精确的阐明信息内容特征的标签进行整合,提高信息描述的精确度,从而便于互联网用户的搜索与整理。同时,对于UGC的筛选性过渡也将成为Web3.0不同于Web2.0的主要特征之一。对于互联网用户的发布权限经过长期的认证,对其发布的信息做不同可信度的分离,可信度的信息将会被推到互联网信息检索的首位,同时提供信息的互联网用户的可信度也会得到相应提高。渐进式语义网的发展也将为Web3.0构建完备的内容聚合与应用聚合平台。将传统意义的聚合技术和挖掘技术相结合,创建出更加个性化,搜索反应迅速、准确的“Web挖掘个性化搜索引擎”。

彼德·里普(Peter Rip)将Mashup分为基于特色的Mashup和基于应用的Mashup。前者是作为某个应用系统的特色功能存在的,比如Google map和Flickr的Mashup就是基于特色的;而基于应用的Mashup往往要在“信息增值”上着手开发。对于信息机构的Mashup应用,主要体现在“信息增值”上,即信息机构的专业信息与网络其他应用进行Mashup后的信息增值。例如网上书店与图书馆专业信息服务的Mashup,如Go-go-google-gadget和Lib2.0Library Toolbar,使图书馆所提供的专业信息进一步增值。

④构建个人图书馆门户:

Web3.0把信息聚合、智能搜索、信息微单元这些基础元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丰富的知识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需求,从知识库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同时还可以从互联网上聚合其他信息,最终构建出自己的个性化门户。个人图书馆门户正是在电子资源的跨平台聚合和智能搜索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每一位读者都可以轻松的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专业领域等建立个人图书馆门户,不再为每次查找信息都需要到大而全的图书馆网站上搜索,并且为需要花很多时间在海量的搜索结果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烦恼。读者还可以把互联网上的信息,如:新闻、天气预报、专业论坛、专家博客等添加到自己的个人图书馆门户。个人门户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链接、共享信息单元。在Web3.0时代,图书馆的门户网站建设将发生根本性的革命,个人图书馆门户要实现以下功能:a.个性化的标题和Logo。随时换的页面样式、自己最常用的网址链接、快速的邮件收发、集成的互联网搜索、最新的新闻资讯;b.个人常用服务。个人主页、网摘、帖歌、日志、帖图等常用功能与上网首页镶嵌在一起。网摘+文章收藏形成自己的知识库,数据保存在自己的空间数据库上,便于搜索和信息关联,可以通过类似AJAX技术实现提交;c.Blog以及一个在线RSS阅读器。其功能有阅读标志、导入导出甚至通过API实现和Blog的同步;d.网络存储。集成图片存储、文件存储;e.电子邮件。在线阅读、发送电子邮件、Gmail集;f.搜索功能。包括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搜索;g.社会性网络服务以及一些辅助工具。

当网络社会化向个人网络化转变的时候,互联网将由以内容为中心转向以个体为中心、以内容为媒介,那么大众门户也自然向个人门户转变。个人门户不再仅仅是个性化信息的汇聚节点,它还是你的社会关系、日常生活等各种资源的汇聚节点。你可以决定哪些是私密的,哪些可以与别人分享,也可以决定分离的范围和尝试,即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而Web3.0不仅仅是按照用户需求提供综合化服务,创建综合化服务平台,更关键的是,提供基于用户偏好的个性化聚合服务。它可以根据一个用户的习惯,自动聚合用户的信息,每个人的IE首页都完全按照个人关注的资讯偏好、个人行为习惯来进行组合的,体现高度的个性化;进行搜索引擎的个性智能化,用户不用分析和试验如何组合关键词语,只要把想要的东西列出,与个人的偏好和背景连接,搜索引擎就能把适合的数据提供出来,更快捷地搜索信息、解决问题,同时用户可以自由订制搜索聚合结果;同时,还能提供个性化顾问服务。基于人们的互联网行为轨迹,专业的网站将成为一个能针对简单问题给出合理、完全答复系统,会将RSS的应用提升到另一个应用层面。

Web3.0不仅是一个智能化的网络数据库,而且是Web2.0深入发展的结果,是对当前开源软件、资源共享、广泛参与、信息聚合等因特网观念的升华,是本体技术以及知识组织的延伸和深入发展,使用户体会到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用户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知识的创造者,而馆员则成为知识的引导者;Web3.0倡导图书馆打破原有被动的服务方式,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参与到读者的生活中,也就是读者在哪里,图书馆就在哪里,图书馆无处不在。图书馆3.0的核心理念就是高效、迅速、准确地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这将是一种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11)网络灰色文献服务。

灰色文献(grey literature)指“不由经营性出版机构控制,而由各级政府、科研院所、学术机构、工商业界等所发布的、不作为正常商业出版物发行的各类印刷版与电子版文献资料”,其基本含义是指非公开出版、非密级限制的一类文献。网络灰色文献是指互联网上存在的不经商业出版者控制,通过常规网络出版渠道又难以获得的电子资源(如e-print、博客、OA资源等)。同传统灰色文献相比,网络灰色文献具有类型多、范围大、信息量丰富、时效性强、传播快等优点。目前,它正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价值和功能在社会各项事业中发挥着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灰色文献产生、传播、利用,重视对其收藏、整理、序化、储存与利用已成为社会共同关心的课题。一般来说,网络灰色文献资源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学位论文:

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了自1997年以来我国各学科领域的博、硕士论文50万余篇,每日更新。首次推出最近三年的论文全文约20万篇,年增全文三万篇,构成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非常适合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使用。

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收录质量最高、连续动态更新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了全国305家博硕士论文,范围涉及理工、农、医、文史哲、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学、信息科学等。

CALIS学位论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是由CALIS工程文献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协调全国86所高校合作建设的文摘索引数据库,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心。这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全国唯一负责全面收藏和整理我国学位论文的专门机构,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司确定的唯一负责全面入藏博士后研究报告的专门机构。已收藏自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的博士论文12万篇、硕士论文和博士后研究报告万余篇,并向海外征集中国留学生博士论文千余篇。目前该收藏中心建立有“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②会议论文:

中国学术会议全文数据库。这是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子系统,是国内唯一的学术会议全文数据库,主要收录自1998年以来国家一级学会、协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每年涉及600余个重要学术会议,每年增补论文15000余篇,范围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林、医学等27大类,是掌握国内学术动态的重要资源。

中国重要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该系统是CNKI的子系统,收录自2000年以来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召开的学术会议的论文。已累计收录会议论文40余万篇,年更新约10万篇。

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该数据库由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研发与管理、收集了自1994年以来中华医学会所属专业学会、各地区分会以及编辑部等单位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当中的论文,约700多个会议15万篇文章。

网络免费会议论文的主要来源是会议举办或承办机构网站以及机构数据库,机构网站或数据库地址主要通过下列四种途径获得:

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协会、机构,进而获得会议论文网址。

通过会议信息门户查找会议论文的网址。

通过学科信息门户查找会议论文的网址。学科信息门户一般是由学会、大学、研究所和图书馆等学术团体和机构编制的网络学科资源导航目录,其针对某个学科领域或与学科有关的某个主题来搜集和组织因特网上的相关资源,它提供与学科有关的电子出版物、专利、标准、会议和专业数据库等信息。

通过隐蔽网络挖掘数据库中的免费会议论文资源,即通过专业搜索引擎、隐蔽资源的专业目录网站、网络数据库获取免费会议论文。

对于机构网站提供的网络会议论文的采集是通过网络信息资源采集软件进行采集,有研究认为:清华同方KSPIDER软件在采集过程中花费时间短,采集精度低;万方IRMS软件采集的精度高,但花费时间长,且采集数量少。

基于开放获取的会议论文中的很大一部资源都是遵循OAI-PMH标准(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ng)而建立的。发布在网络上的学术性资料,借助于OAI-PMH协议,不再受限于系统平台、应用程序、学科领域、国界及语言,从而达到广泛流通的目的。分布式环境下的开放获取会议论文采用的采集方法是基于OAI-PMH协议的资源整合方案,其采集方法有:

在OAI-PMH框架中,数据提供者遵循OAI标准开放自己的数据,并建立标准的元数据访问接口,支持基于OAI-PMH框架的元数据收割。OAI服务提供者的收割器通过OAI-PMH向OAI数据提供者发出收割元数据的HTTP请求后,OAI数据提供者的服务程序就从HTTP请求中析取相应的收割参数,并临时从后台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记录,生成符合OAI-PMH的XML文档,并返回给OAI服务提供者。OAI服务提供者从接收的XML文档中解析出元数据,保存在自己的元数据库中,实现元数据收割。

将其他遵循如Z39.50标准的开放获取的会议论文资源转换为规范的OAI数据源,再进行元数据收割,然后对这些元数据经过集中地加工、整理,建立相应的索引。

分析每一条收割到的元数据记录,从中抽取包含全文URL的字段内容。然后根据抽取的URL,利用全文获取器对没有明确说明版权问题的全文进行下载,将下载到本地的全文进行必要的处理后,保存到本地资源库中,并建立相应的全文索引。

建立查询界面,提供对全文索引和元数据索引的查找,使用户获得所需会议论文。

③研究报告:

国研报告。“国研网”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1998年创办、目的是整合国内外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济信息。“国研报告”是国研网的重要成果之一,内容丰富,有很高的权威性和预见性。国研报告共分9个专题出版,每年约200期,不定期出版,网络每天在线更新,印刷版每月出版。

中国商业报告库。这是中国资讯的子库之一,收录经济专家及学者关于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行业等的分析研究文献以及政府颁布的各项年度报告全文,主要为用户的商业研究提供专家意见咨询。

④预印本系统:

预印本是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还未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而出于和同行交流的目的,自愿先通过互联网发表的科技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章。这类文章存贮在专门收集预印本文献的特定系统中,通过网络实现同行间的交流,形成电子预印本系统工程(e-print)。20世纪80年代欧洲物理研究中心图书馆率先建立了电子预印本系统CERN Document Server(http://cdsweb.cem.ch/)。目前规模最大的电子预印本系统是1991年在美国洛斯阿拉莫国家实验室建立的e-Print arXiv,目前已有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论文582427篇。国内有中国预印本系统(http://prerint.nstl.gov.cn/newprint/index.jsp),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联合建设,以提供预印本文献资源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实时学术交流系统。该系统由国内预印本服务子系统和国外预印本门户(SINDAP)子系统构成,收录范围分为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大门类,提供二级类目的分类浏览与高级检索功能,系统可实现用户自由提交、检索、浏览预印本文章全文、发表评论等功能。SINDAP子系统是由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与丹麦技术知识中心合作开发完成的,它实现了全球预印本文献资源的一站式检索。通过SINDAP子系统,用户只需输入检索式一次即可对全球知名的17个预印本系统进行检索,并可获得相应系统提供的预印本全文。目前,SINDAP子系统含有预印本二次文献记录约80万条。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这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针对科研人员普遍反映的论文发表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技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创建的科技论文网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期刊编辑、出版发行模式,使科技信息得到快速的交流。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只要作者所投论文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符合中国科技期刊在线的投稿要求,可以在一周内发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内容按自然科学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分为39类,提供基本检索,高级检索(模糊检索)和按学科检索三种检索方式,完全免费浏览和下载文章。

奇迹文库。这是专门为中国研究者开发定制的电子文库,是非营利性的网站,目的是促进在线交流,为中国研究者提供方便、稳定、快捷的电子预印本平台,并作为宣传开放存取的一个窗口。奇迹文库预印本系统主要收录原创科研文章、综述、学位论文、讲义以及专著(或其章节)的预印本,也收录作者以英文或其他语言写作的材料,学科范围涉及数学、力学、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号处理、化学化工、计算机科学等。奇迹文库除提供电子预印本外,还设立有科学报道、百科知识、视觉艺术、网上答疑、精彩网址、学科参考、电脑网络、教育就业、旅游、论坛讨论、教育中国等栏目。

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联合建设的以提供预印本文献资源服务为主的实时学术交流系统,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条件基础平台项目的研究成果。该系统由国内预印本服务子系统和国外预印本服务子系统(SINDAP)构成。国内预印本服务子系统收录的预印本内容主要是国内科研工作者自由提交的科技文章,一般只收录学术性文章,科技新闻和政策性文章等非学术性文章不在收录范围之内。系统的收录范围按学科分为五大类: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国外预印本子系统由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与丹麦技术知识中心合作开发完成,实现了全球预印本文献资源的一站式检索。通过SINDAP,用户只需输入检索式一次即可对全球知名的16个预印本系统进行检索,并可获得相应系统提供的预印本全文。

灰色文献的种类多、内容广,传播渠道隐蔽,对其收藏除了采用常规方法外,还要针对其特点利用一些特殊的途径。比如视频收集、电子邮件收集、BBS收集、ICQ收集、博客收集等。在对网络灰色文献收集中要特别重视搜索引擎的作用。比如列表查询引擎主要有:Yahoo、GNN Galay、www Virtual Library等;词语查询引擎有:Webcrawer、Alta、Vista、Open Text Excite等。此外还要利用Google之类的主题检索式工具,输入关键词检索;若想了解涉及某方面的资源则利用以Yahoo为代表的分类目录式检索工具。

(12)RSS定制与管理。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简称RSS)是Web2.0的重要元素。它既是一种RSS、RDF或Atom的文件数据格式,又是一种信息类聚和发布的方式。信息提供者通过RSS Feed发布各类信息;信息接受者通过RSS阅读软件可以定制这些RSS信息。RSS阅读软件引入了智能更新引擎,能自动对用户已订阅的RSS频道进行更新。这样,新的信息源源不断地被实时“推送”到用户面前,而毋需用户访问众多网站,避免了时间、精力的浪费。

正如《世界媒体实验室》ICXO.COM而言,RSS将给网络信息生产与消费带来革命性的挑战。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络期刊、数据库、学术网站以及图书情报网站通过RSS提供最新的信息报道。而作为信息的消费者,如何利用新闻订阅的RSS软件的个性化“聚合”特性,把它改造成一个强大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定制相关的学术资源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是研究者和图书情报人员所待了解的新生事物。

①RSS阅读软件:

RSS阅读软件有在线版RSS阅读和桌面版RSS阅读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RSS阅读软件各有利弊。在线版RSS阅读可以在任何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上读取自己定制的信息,如Google阅读器(httP://reader.google.com)、周伯通在线版资讯浏览器(httP://www.potu.com/)等;桌面版RSS阅读将软件下载并安装在固定计算机上使用,定制的信息也必须在本机上阅读,可以离线阅读最近一次更新的信息。

目前比较通行的桌面版RSS阅读软件,主要有:周伯通浏览器、看天下、新浪点点通、FeedDemon、RssReader、SharpReader、RSSOwl等。免费的比较好用的RSS浏览器有周伯通浏览器、看天下、RSSReader、SharpReader、RSSOwl等(见表7-19)。

表7-19 常用的RSS阅读软件比较

img37

由于RSS阅读软件是资讯和新闻阅读器,而非纯学术资源和信息的阅读软件,相当多的RSS阅读软件中都内置了新闻频道或Blog链接,包括其所属的文件夹,在使用RSS阅读软件进行学术资源的订阅和管理时,首先需要清除这些不必要的文件夹(目录)和内置频道,并根据自己研究所涉及的文献类型以及不同的研究点,设立与自己研究相关的学术资源的文件夹(目录),以对订阅的学术资源实现有效管理。其方法如下:

a.频道或文件夹的删除:单击想要删除的文件夹;点右键,在弹出窗口选择删除频道信息;按步骤删除。

b.新建文件夹:单击频道设置或在频道列表中单击右键选择新建目录;按照步骤创建文件夹。

以周博通RSS浏览器为例,安装好浏览器后,从图7-7中可见其内置了很多频道。图7-8是根据自己需要清除不必要的内置频道,根据自己需要设置相关的文献目录后的浏览器。

img38

图7-7 内置多个频道的POTU浏览器

img39

图7-8 改造后的POTU浏览器

②数据库的RSS订阅:

对学术期刊和数据库而言,RSS的发布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某一种学术期刊的RSS Feed,即最新出版的文章―作者、题名、摘要、卷期页码等题录信息,通过这些最新的题录信息的读取,可以了解这一刊物的学术动态,如果有特别感兴趣的可以直接链接到相关的数据库打开文章全文;二是某一主题或关键词的RSS Feed,通过设定某组主题词或关键词来获取这个数据库中关于这一主题或方面的最新文献报道。

目前提供期刊RSS订阅服务的数据库已经相当广泛。如中国期刊全文库(CNKI)、Ingentaconnect、ACS Journa1S、AcademiC Source Premier、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er等数据库都可在期刊浏览页面实现期刊的RSS订阅。而为某次检索(主题或关键词)提供RSS Feed的数据库还不普遍,提供此类服务的数据库在检索结果页面会有RSS feed频道的链接。

③期刊的RSS订阅:

订阅期刊的RSS feed后,只要打开自己的RSS阅读器,即可接受到更新的期刊论文信息。RSS阅读器将根据频道的更新时间自动屏蔽已经接受过的RSS feed信息,接受没有提取的信息。通过对RSS阅读器的定制频道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整理,可以很好地管理自己订阅的来自不同数据库的多个学术期刊,获取这些期刊刊载的最新论文题录,并通过链接打开论文全文,而不必多次进人这些不同数据库中的每个期刊,查看数据库中是否有最新一期的论文。

RSS期刊订阅的实现步骤:

a.打开数据库,通过“期刊导航”或“浏览期刊”找到要订阅的期刊;

c.打开RSS阅读软件,点击软件的“频道设置”或“文件(file)”下的增加频道,将复制的期刊频道地址粘贴到URL输入框中,输入频道名称(最好输入期刊名称)并设定频道所在目录;

d.点击频道列表中的刊名,即可获取期刊最新的文献内容。

④关键词/主题的RSS订阅:

相对于学术期刊的RSS订阅而言,提供关键词/主题的RSS订阅的数据库(或电子期刊)要少一些,目前国内数据库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提供此项服务,国外数据库提供关键词/主题RSS订阅的主要有EBSCO、Ei Village Compendex(工程索引)、Springer-Link等。

不同的数据库关键词/主题订阅的功能和具体实现方法也存在差异。如国内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只能实现关键词的订阅,多个关键词可以使用逻辑算符(and、or、not)进行组配,但是不能设定在题名、作者、参考文献等其他字段中的订阅。其订阅方法步骤为:

a.进人数据库页面,选择页面上方的“订阅推送”;

b.选择“RSS关键词订阅”;

c.输入关键词或关键词检索式,点击输入框右边的“img43”;

d.打开RSS阅读软件,右键粘贴,增加频道。

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不同,EBSCO、Ei、SPringerLink等数据库则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库所提供的完善的检索功能,实现更加贴近检索需求和满足更加复杂的文献需求的RSS文献订阅。订阅方法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在检索结果页面通过“img44”、“img45”等RSS频道链接实现订阅即可。如EBSCO数据库检索结果页面的“img46”为此次检索创建快讯、EI数据库检索结果页面的“img47”等。有些电子期刊和数据库还提供系统设定的主题订阅。如美国物理学会AIP Journal提供ALL TOPICS、LASERS,OPTICS、AND OPTOELECTRONICS、MAGNETISM AND SUPERCONDUCTIVITY和COMMENTS AND ERRATA领域的13个主题的RSS订阅。

提供以上各种类型的RSS订阅的常用数据库(见表7-20)。

⑤其他网站上学术信息的RSS订阅:

除了电子期刊和数据库资源的期刊订阅和关键词/主题订阅外,互联网上还有相当多的学术资源网站提供RSS Feed输出,如Dlib、Ariadne等网络期刊支持RSS服务,CiteULike提供学术论文、专著的RSS Feed输出,有许多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开放存取期刊也支持RSS。基于RSS的特性,越来越多的图书情报机构的网站也逐渐采用RSS技术推广自己的资源和服务。如在港澳台地区图书馆网站中,已经有25.84%的图书馆已经应用RSS技术进行资源和服务的推广(见表7-21)。国内的图书情报机构也越来越关注这一新技术带来的影响,并开始相继加入RSS技术,如图书馆最新消息报道、OPAC目录检索系统提供的检索式的RSS Feed、个性化服务推送等。

表7-20 数据库RSS信息订阅一览表

img48

表7-21 国内信息服务机构RSS应用情况调查表

img49

获取专业学术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获取最新最前沿的学术信息的能力,是一名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RSS技术逐渐渗透到越来越多的网络信息生产领域包括相当多的学术信息生产领域的今天,了解并掌握如何利用RSS定制并管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13)NSTL网络服务。

由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简称NSTL)组织建设的国家科技文献资源网络服务系统于2000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向全国用户提供科技文献检索和全文提供服务。

国家科技文献资源网络服务系统通过互联网向广大用户提供全面的二次文献检索和一次文献提供服务。任何互联网用户都可免费查询该系统提供的全部二次文献,注册用户还可方便地要求系统以各种方式(电子邮件、传真、邮寄等)、低廉的价格(一般为0.5元/页)提供所需的一次文献。

①NSTL资源:

现有中外科技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标准等40余个主要数据库,以文摘方式报道近万种外文期刊,特别是西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及其他类型的文献。目前,NSTL拥有各类外文文献21000余种,其中外文科技期刊15000余种,约占国内引进相应文献类型品种总数的60%以上。同时,NSTL还拥有其他各类丰富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既包括目次、目录、文摘等二次文献数据库,还包括网络版全文期刊、图书、专利和工具书等。

a.二次文献数据库。

二次文献数据库涉及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科技成果、研究报告、计量基准、图书、工具书等文献类型。截至2006年,NSTL网络服务系统有两次文献数据库40余个,总数据量达4000多万条。表7-22、表7-23、表7-24分别列出了NSTL网络服务系统“文献检索”、“特色文献”、“目录查询”三个栏目中所包含的二次文献数据库。

表7-22 “文献检索”栏目二次文献数据库

img50

表7-23 “特色文献”栏目二次文献数据库

img51

表7-24 “目录查询”栏目二次文献数据库

img52

b.网络版全文数据库。

网络版全文数据库包括NSTL单独及合作购买的国外网络版期刊、中文电子图书等全文文献。NSTL单独购买的网络版期刊面向中国内地学术界用户开放,合作购买的网络版期刊面向中国内地部分学术机构的用户开放。中文电子图书面向部分学术机构的用户提供借阅服务。

截至2007年1月,中国内地学术界用户均可免费浏览全文的国外网络版期刊见如下所示。

Advances in Applied Ceramics

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APG Bulletin

ACP Journal Club

Adsorption science&technology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System Pharmacy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American Mineralogist

Anesthesia Progress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nals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Annals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Parasitology

Annals of TropicalPaediatrics

Applied Bionics and Biomechanics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Applied Earth Science(TIMMB)

Applied Neuropsychology

ASABE Technical Library ASABE

Behavioral Sleep Medicine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Biofeedback

Biology Letters

Biomedical Instrumentation&Technology

British Ceramic Transactions

British Corrosion Journal

Building Acoustics

Bulletin de la Societe Geologique de France

Bulletin of Canadian Petroleum Geology

BULLETIN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Canadian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cs

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Cell Stress and Chaperones

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Chemistry

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

Children,5 Health Care

Chronic 1 llness

Clay Minerals

Clays and Clay Minerals

Cleft Palate Craniofacial Journal

Clinical Risk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Cognitive Science: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Corrosion Engineer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Decision Analysis

Developmental Neuropsychology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Ecological Monographs

Ecological Psychology

Ecology

Economic Geology

Energy&Environment

Energy Exploration&Exploitation

Environment and History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science

Environmental Geosciences

Environmental Reviews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Environmental Values

Evidence Based Midwifery

Exploration and Mining Geology

Food,Culture&Society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Genes&Development

Genome

Genome Research

Geochemistry:Exploration,Environment,Analysis

Geological Magazine

Geology

Geosphere

GLASS TECHNOLOGY European Journal of Glass Science&Technology PartA GSA Bulletin

He @ lth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Health Communication

Health Services Management Research

Herpetologica

Herpetologica Monographs

Human Factors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

Interfa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acous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Compu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viation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st Metals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ashworthi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a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ace Stru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D&AI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sting

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

lronmaking&Steelmaking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afety and Health

Journal of Broadcasting&Electronic Media

Journal of Bryology

Journal of Canc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Adolescent Psychology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Journal of Endotoxin Research

Journal of Endovascular Therap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Engineering Geophysic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Policy

Journal of Low Frequency Noise,Vibration&Active Control

Journal of Mammalogy

Journal of Medical Screening

Journal of Oral Implantolog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Journal of Radio Studies

Journal of School Nursing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Journal of Telemedicine and Telecare

Journal of the British Menopause Society

Journal of the Energy Institute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Interface

Laboratory Animals

Learning&Memory

Mammilian Species

Management Science

Manufacturing&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Marketing Science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Measure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xercise Science

Measurement: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Perspectives

MedicinesComplete

Micropaleontology

Midwives Journal

Military Psychology

Mineral Processing and Extractive Metallurgy(TIMMC)

Mineralogical Magazine

Mining Technology(TIMMA)

Neurological Research

Noise and Vibration Worldwide

Notes&Records

Nutrition and Cancer

Operations Research

Organization Science

Palaios

Paleobiology

Palynology

Pediatric&Developmental Pathology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A:Mathematical,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B:Biological Sciences

Phlebology

Phycologia

Physical Therapy Reviews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GLASSES European Journal of Glass Science&Technology PartB

Plastics,Rubber and Composites

Powder Metallurgy

ProceedingsA:Mathematical,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ProceedingsB:Biological Sciences

Progress in Palliative Care

Protein Sci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Hydrogeology

Rangeland Ecology&Management

Rangelands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RNA

Rocky Mountain Ge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lding&Joining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

Ship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Surface

Engineer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Medicine

Textile Progress

The Forestry Chronicle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The lmaging Science Journal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diversity Scienceand Managemen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and World Ecology The Journal of

Foraminiferal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

The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The Leading Edge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Metal Finishing

Transportation Science

Tropical Doctor

Ultrasound

Vadose Zone Journal

Weed Science

Weed Technology

Welding International

Wilderness&Environmental Medicine

Wildlife Society Bulletin

Wind Engineering

面向中国部分学术机构开通的全文文献有:美国化学学会期刊、美国物理联合会期刊、美国物理学会期刊、美国物理联合会会议录、俄罗斯科学院期刊,以及北大方正中文电子图书。可在NSTL主页“全文文献”栏目“部分单位开通文献”项下的“详细信息”中了解相应文献的开通单位和使用方法。

除以上购买的网络信息资源外,NSTL还搜集开发了大量网上免费期刊,供用户查询利用。包括:开放获取期刊指南、网上免费全文期刊、Highwire电子期刊、生物医学中心开放获取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开放获取期刊、日本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集成、巴西网上科技电子图书馆等。另外还有NSTL针对一些部门的需求,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情报调研,形成的研究报告——全球科技投入要览。

②NSTL的服务项目

NSTL网络服务系统向全国广大科技用户提供功能齐全的文献信息服务。目前系统提供的服务包括:文献检索和全文提供、网络版全文文献浏览、期刊目次页浏览、馆藏目录查询、热点信息门户、网络信息导航、参考咨询、预印本服务、特色文献服务、我的NSTL和代查代借。任何一个Internet用户都可免费查询NSTL网络服务系统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浏览NSTL向全国(大陆地区)开通的网络版期刊,合理下载所需论文。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网上请求所需印本文献的全文。

a.文献检索和全文提供

NSTL提供表7-22所列出的各类型科技文献题录和文摘等二次文献的免费查询服务,其中外文期刊在到馆后20天之内就可提供其文摘数据检索服务。用户可利用主页的“简单查询”框或“文献检索”栏目所提供的普通检索、期刊检索、分类检索、高级检索等途径,通过关键词、文献出处(期刊名、会议名、卷期号、页码)、作者(人名、单位名称)、号码(专利号、标准号、分类号)等手段查找所需要的各种文献。查到文献后可进一步浏览文摘等详细信息,如需全文可在网上提交全文请求,通过全文传递服务,选择电子邮件、普通信函、平信挂号、传真、特快专递等方式获得所需要原文的复印件。

全文传递在24小时内(加急12小时内)处理完毕(节假日顺延),周末实行不间断服务。全文传递服务面向注册用户并收取少量成本费,对西部用户实行半价优惠。

全文获取步骤为:注册→登录→交费(可以通过网上支付)→检索→加人购物车→提交请求

b.全文文献。

提供各类型网络版全文文献免费浏览下载服务。其中前文所列出的网络版期刊面向中国内地学术界用户开放,用户可为科研、教学和学习目的,少量下载和临时保存这些文献的题录、文摘或全文。

进入某个全文文献网站后,并不是该网站的所有资源均可阅读全文,只有在前文中列出的期刊方可打开全文。

前文中所列期刊的权限控制方式是IP地址控制,授权用户范围是我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任一学术机构和有需求的政府部门互联网IP地址用户;上述授权用户范围的用户登录该网站后,如发现不能阅读上述期刊的全文,可以联系相关负责人,请求把用户所使用的IP进行授权即可使用。

c.目次浏览。

NSTL提供NSTL成员单位收藏的外文科技期刊的目次页浏览服务。同时也提供全文请求功能。与“文献检索”栏目相比,本栏目内容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外文期刊在到馆3个工作日后,用户就可以上网查看PDF格式的目次页。

用户可在目次浏览页面右上方检索西文、日文和俄文刊名的查询框内输入刊名关键词、完整刊名或者ISSN号,也可以通过字顺或分类方式浏览期刊刊名,从而找到所需要的某种期刊,进人该期刊的目次浏览页面浏览目次;浏览目次后可以浏览题录,以手工填写订单方式在网上提交全文请求,通过全文传递服务获得全文复印件。

d.目录查询。

NSTL提供NSTL成员单位馆藏目录查询服务和多家单位的外文期刊联合目录查询服务。

NSTL馆藏目录揭示NSTL成员单位收录外文期刊、会议、科技报告和图书的部分馆藏情况,文献语种涉及英、法、德、日、俄。用户可利用关键词、题目、作者等查询所需文献在NSTL各成员单位的馆藏情况、到馆状况及其详细的编目信息。

联合目录揭示了NSTL、国家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上海图书馆等信息机构的外文期刊馆藏情况。

e.热点门户。

针对当前的科技热点问题,提供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揭示了Internet相关的文献资源、机构信息、动态与新闻以及专业搜索引擎等,帮助用户了解各热点科技领域的发展现状与特色资源。目前已开通纳米科技、认知科学、食物与营养、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汽车科技、海洋生物技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节水农业、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等热点门户。

f.网络导航。

提供面向学科的信息资源推介与导航服务。该栏目广泛收集和重点介绍各学科领域各种类型网上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使用方法、更新情况等。分为信息资源指南、信息分类导航和文献机构导航三个部分。资源指南深入揭示了网上可获取的科技信息资源,介绍的信息资源涉及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分类导航按照学科分类,报道和链接各种类型的科技信息网站。机构导航按照地理位置和机构分类,报道和链接各种科技文献机构网站。

g.参考咨询。

NSTL针对用户利用文献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咨询服务。用户可通过实时咨询的方式在线与咨询员进行交流,或者通过非实时咨询的途径提出问题。用户所提问题及其答复可能被加入到“已回答问题”或“常见问题”栏目中,供其他人参考借鉴。

实时咨询的服务时间为工作日(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30—11:30,下午1:30—4: 30(节假日除外)。所咨询问题,可实时得到答复。如果咨询问题较为复杂,不能即时答复,咨询员将在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后,将答复发送至用户的E-mail信箱。

非实时咨询系统直接弹出咨询的提问表单,用户填写完表单并提交后,咨询员会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问题的答案发送到用户的E-mail邮箱中。

h.预印本服务。

NSTL包括中国预印本中心和国外预印本门户两个服务栏目。预印本是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还未正式发表,而出于和同行交流的目的自愿通过邮寄或网络等方式传播的科研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章。

中国预印本中心主要向国内科技工作者提供预印本文献全文的上载、修改、检索、浏览、评论等服务。

国外预印本门户汇聚了世界知名的17个预印本系统,实现了国外预印本文献资源的一站式检索。目前本系统已累积约70万条预印本文献记录。

i.我的NSTL。

NSTL向注册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允许用户自己选择、定制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并进行组织与利用。由“我的图书馆”和“自助中心”两部分组成。

“我的图书馆”包括:我的数据库、我的期刊、我的分类、SDI服务、我的检索策略、我的书架等项功能。

“我的数据库”可以设定个人常用的数据库,以便在定制的数据库范围内进行检索。

“我的期刊”可以设定个人关注的期刊,以便在相应期刊范围内进行检索和目次浏览。

“我的分类”可以设定个人关注的类目,以便在设定的类目范围进行文献检索。“SDI服务”是一种根据读者需求,定期不断地将符合读者需求的新信息传送给读者的一种服务模式。用户定制好检索策略以后,NSTL系统会定期将最新数据信息通知用户,并发送最新20条文献信息的标题。

“我的检索策略”可以设定常用的检索策略,以便调用。

“我的书架”是在检索过程中保存的检索结果,供再次查阅或订购全文。“自助中心”提供原文订购状态、账户信息、费用信息查询功能,还提供用户信息自助管理服务,包括订单查询、交费情况查询、订单费用查询、修改注册信息、修改密码、网上预付款、专用信箱、用户卡充值等。

j.特色文献。

NSTL以文摘、简介和题录等形式报道各成员单位的科技成果、研究报告、资料汇编、计量基准、LB工具书等文献,具体文献类型见表7-23。

用户可通过标题浏览或关键词检索方式查阅所需文献。如需要全文,可与文献提供单位直接联系。

k.代查代借。

NSTL面向注册用户提供各类型文献全文的委托复制服务,需收取少量服务费。

用户填写“全文申请表”后,NSTL将根据申请表提供的文献线索及用户所限定的地域、时间与费用,依次在NSTL成员单位、国内其他文献信息机构和国外文献信息机构查找用户所需文献。如果NSTL成员单位馆藏范围内有用户所需要的文献,工作人员将在2个工作日内按照用户所请求的方式发送原文;需要到国内其他文献信息机构或国外信息机构查找文献时,发送原文的时间将视具体情况而定。国外代查一般费用为100元左右/篇。

l.资源推荐。

任何一个用户均可以通过网站主页“用户热线”中的“资源推荐”栏目推荐NSTL没有收藏的国外重要的科技期刊或会议文献。

m.服务热线。

NSTL开通了800免费服务电话800-990-8900,用户可以随时反映相关的问题。

n.收费标准。

中国内地用户全文提供服务收费标准见表7-25和表7-26。

表7-25 中国内地用户(非标准文献)全文提供服务收费标准

img53

表7-26 中国内地用户(标准文献)全文提供服务收费标准

img54

(14)博客在图书馆中的服务。

“博客”来源于英文的“Blog”或“Web-Blog”,是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2002年7月正式引入中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它以网络日志和超文本链接作为基本的构成要素,通常按照年份和日期进行排列。用户可以通过浏览相关的主题博客来获得所需要的相关资源,也可以通过博客对某些信息的评论来拓宽自己的视野。

建立图书馆博客一般有两种方式:

①托管:即利用在线博客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空间和技术建立博客。

②自建:即利用博客软件,依靠自身的力量创建博客。图书馆可根据本馆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厦门大学图书馆图林网志聚合(网址:http://wiki.xmulib.org/rss/),在建好博客平台之后,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相应有新的变化。

博客在图书馆的主要应用有:

①新闻发布。图书馆新闻一般包括新书通报、读者使用须知、开办的新服务、引进数据库使用或试用、开放时间的变更、读者培训讲座以及图书馆开办的学术活动方面的通知等。

②学科导航。互联网的出现,基本上解决了人类信息稀缺的问题。但是面对信息的海洋,各种信息相互交织无序堆放,有价值信息的寻找,极为不便。这就急需率先走进信息迷宫汰劣择优、去伪存真,疏理整合有用信息。利用博客进行导航则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博客导航功能强大、方式灵活,并且在导航的同时获取读者的反馈,可以不断提高博客导航的针对性。学科导航博客能从某个领域的专业角度出发,把每天产生的大量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遴选,形成一种有专业、有深度的信息,供那些对这一领域信息有兴趣的读者浏览和使用。

学科导航博客,一般分为两种:a.将重点学科馆藏信息源,重组后以主题树博客的形式提供给读者,它把重点学科信息资源指引给读者,帮助他们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所需信息。b.将网上重点学科信息挖掘,解构成若干模块,进行重新组合,形成重点学科某一专题或某一主题的信息博客。

③参考咨询。a.利用博客技术,现代图书馆和网络读者之间,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用博客进行参考咨询服务,可以让每一个读者能够快速地利用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准确及时地获得信息资源。同时读者利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难题、碰到困难,合理化建议等也可以反馈给馆员。b.读者与读者之间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产生的思考、研究的心得、获得的资源等通过图书馆博客共享。c.借助博客的开放共享性还可用于开展馆际间的博客参考咨询服务。各个图书馆通过各自的公共博客网站的相互链接可以为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提供联合性的参考咨询,使处于某一馆的用户可以通过与本馆合作的其他馆的博客寻求更多专家的帮助,提高了单个图书馆参考咨询效率。

④学术科研交流。博客是构建图书馆内部学习型组织的便利工具,它更好地促进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和情感交流。它可以是部门小组博客,也可以是针对某个或多个专题进行交流、讨论的博客。部门小组博客可使同一部门的馆员联合起来,用集体的智慧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以提高工作效率。部门博客还可同其他图书馆相应部门博客协作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在图书馆员之间、图书馆员与用户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Blog在图书馆学术科研交流中的主要应用有两类:一类是意在发布信息或内部交流的Blog,如厦门大学图书馆就推出了“一思不狗”博客网站;另一类是面向所有馆员与用户构建的,注重更大范围、多重互动的Blog,如广东药学院推出的“读者博客”。这种交流是即时的、广泛的、全面的、有针对性的,用户因为相同的学术兴趣或者相同的学术课题聚集在一起,用户在不断的交流中,其学术认识和学术水平得到提高。如“钱涂无量”(http://www.qiantu.org/)博客,其创办者为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生,所创办的“图林网志集”首次将图书馆界学者的博客进行了集中归类和管理,所做的“新闻聚合集”类似于国外的LIS Feeds,是图书馆相关的Weblog聚合器,其服务就是摘取各个博客的最新发表内容,以“一站式商店”的方式展示出来,用户上网就不必逐一打开各个博客来查看最新发表内容,只需查看“新闻聚合器”就可有针对性地阅读,节省了浏览时间,方便图书馆界同仁方便快捷地认识、了解和使用“博客”。

⑤书目导读。书目导读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传统服务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OPAC书目日益受到用户的青睐。Blog技术扩展了网络上的共享空间,图书馆根据不同的用户提供专门的书目Blog,将书目按内容进行分类,发布推荐书目,为用户介绍到馆的新书,且不断更新;可以将书目按内容进行分类提供给用户,为不同专业的用户提供专门的书目Blog链接,并设立留言和E-mail,以便及时了解用户的需要Blog;还可以利用Blog进行各种电子资源书籍介绍,设立留言版,了解用户需求,解答用户阅读书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了解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等。图书馆可以利用Blog的超链接功能,对用户进行各种检索方法的培训。鼓励图书馆员张贴新书的书评,介绍各类获奖图书列表,邀请专家学者对重要图书进行评论,或者通过书单等形式进行阅读推荐。同时利用Blog建立图书评论,对书籍的理论性、学术性进行评价,便于用户阅读书籍后的经验交流,引导用户阅读。

(15)数字服务。

①数字资源服务。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拓展数字资源展示方式,使到馆读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享受数字阅读的乐趣。利用手持电子阅读器,通过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平台可以下载电子资源;利用虚拟现实阅读站,模拟阅读;通过手势实现电子书的轻松“翻书”;利用数字资源触摸屏,可以检索、放大阅读当天的电子报纸和期刊;通过触摸屏,可以获得馆藏特色资源阅读服务。

②数字电视服务。即把适合数字电视发布的资源和服务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推送到数字电视家庭中。提供各种讲座及多种形式的服务内容,在内容选材上大众化,读者也可以通过交互式门户获得个性化的服务内容。

③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移动数字图书馆是基于手机服务的拓展。以移动终端(智能手机)为服务媒介,采用先进的动态内容分发(DCD)技术,为读者提供信息推送和获取的服务。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特点推出图书馆动态、文化快递、书刊推荐、资源检索、报纸阅读,短信息服务(预约通知、续借、挂失、图书过期提醒、信息发布等)、图书馆网站、手机阅读、手机报等服务,为读者提供随时随身的图书馆。

(16)数据库资源服务。

①IVLB国际数字视频图书馆:

“IVLIB国际数字视频图书馆(高等教育版)”是北京智博联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专为高校设计的多媒体视频数据库,广泛应用于高校师生的学习鉴赏、教学素材、科普教育、素质教育、专业资源建设等方面,其特点有:科普资源与学习资源并存,大量最新前沿现场学习资源和科普科教专题知识,在普及师生科普知识、拓展视野的同时,也能提高学术理论水平;完善的分类体系,按照师生的阅读习惯对数字视频进行分类,方便师生检索与查询;国际化的资源内容,精选国内外最优秀的科普科教视频内容和最前沿的学术理论,做到内容的先进化、国际化、新颖性;大众化、信息化,针对不同群体设计,满足各层次读者的收看需求;特色资源共享平台,平台支持本单位自有特色视频资源自有添加,实现本单位资源的有效利用;多种服务方式,教育网在线服务和本地镜像安装均可实现;平台拥有大量原声外语视频,轻轻松松学外语;一流的视频处理技术、完善、稳定、容易操作的系统平台,给学习者一个全新的体验。

②外语资源库:

外研社主推的另一产品外语资源库,分为外语图书馆、双语视频、考试中心、多媒体课堂四大主题。其中,外语图书馆部分提供了电子书刊,具有浏览、检索、插入书签、标注等功能,覆盖了教程、考试、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双语视频部分提供了原版视频资源,并开发了大量辅导性材料。考试中心部分提供了专业的语言水平测试、各种专项练习以及CET4、CET6、托福等各项考试的真题和测试详解。多媒体部分则独家提供了《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等经典英语教程以及英语名师课堂视频。

③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

外教社推出的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该系统4.0版收录了《大学英语》、《新世纪大学英语》、《新标准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等多套教材,将40余种标准化的电子课件有机结合。除了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外,学习系统中还包括了教学管理板块、学习统计板块、论坛交流板块等内容,为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同时外教社开发的“高等英语教学网”,有效拓展了教学发展空间,为广大高校的教与学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平台。“有声资源网”则为广大用户下载外语学习音频资源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④库客(www.kuke.com/edu.kuke.com):

国内第一家专注于非流行数字音乐发展的内容运营服务商,提供数字音乐图书馆;《ARIA-阿丽雅》时尚古典音乐志(首本古典音乐有声电子杂志);配乐有声读物。有馆藏9000多位艺术家,100多种乐器音乐作品,近50万首曲目的非流行音乐数字资源库,为您开启古典音乐的大门,是提高英语水平和文学素养的好帮手。

(17)Micro-blogging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新平台。

“微博客(Micro-blogging)”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它是新兴起的一个Web2.0应用,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注册用户可以通过Web手机(短信、WAP)、IM软件(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多种途径发布消息,消息长度一般在200个字符(100个汉字)以内,即用一句话来描述用户当前的状态(比如正在做什么、现在的心情等),发布内容可在网站公开或直接发送到用户所在的私有组。注册用户被称为“跟随者”或“朋友”,他们可以在线阅读微博客帖子,或要求即时发送消息。

Micro-blogging提供的是一种社交网络服务,图书馆存在着稳定增长的用户群体,并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提供了这种信息交流服务的发展空间,可以在图书馆服务的下列环节中引入Micro-blogging,丰富服务手段,扩展服务领域,延伸图书馆服务理念,扩大图书馆的影响,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

①图书馆信息推送:

Micro-blogging具有单向广播的特点,比IM的点对点交流方式更加有效;并且用户只和它们的追随者们频繁地交换信息,并共享丰富的链接资源,使得Micro-blogging成为替代RSS,实现图书馆信息推送的最好选择,使用户可以更加快速地获取自己所关注的信息,可用Micro-blogging实现的服务有新书发布、书目推荐、图书评论、图书新闻发布、讲座培训宣传、到期提醒、网络新闻推送、资源导航等。

②参考咨询服务:

基于Micro-blogging的参考咨询服务记录,可作为用户需求分析的源数据。Micro-blogging的互动交流性,使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适时沟通的平台,读者可随时随地取得与图书馆馆员的联系,就问题建议进行交流探讨。这样图书馆用户的需求信息可以最快地传达给图书馆馆员,促进其不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③组建读者兴趣圈:

Micro-blogging上自由的信息交流方式,使用户可以查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进行互动与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可以实现图书馆不同用户群体的聚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有共同兴趣爱好、有共同话题,或是共同专业背景的人组织在一起,成立读者兴趣小组,通过你言我语的方式展开图书馆话题的讨论,充分调动读者的发散性思维,激发读者参与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

(18)基于维基的学科百科服务。

维基是一种基于WEB的支持多人协作创作和交流的工具,是一种采用wiki协作系统的在线百科。它其实是一种新技术,一种超文本系统。维基为图书馆的传统活动和改进、创建新的服务模式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维基平台,让每个用户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参与编写一部学科百科全书。比如,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对某一学科进行解释:这个学科的起源、这个学科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如果想要学习这个学科,哪些书籍比较适合专业或非专业的人阅读等。同时,图书馆建立自己的基于维基技术的协作平台,可以实现大学图书馆和专业联盟和协同的制度,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整合各个图书馆的特色和优势,以解决目前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人员的匮乏和文献信息资源布局的不平衡。各个图书馆之间以维基的方式进行合作,是如今馆际合作的一个新思路,运用这种方式,整合的不只是图书馆的馆藏与技术资源,还有图书馆的读者资源。让读者说出自己的想法,使每个人都体现出了创造性的能量,从而形成一个个性化、互动性、跨平台的基于互联网的资源整合的信息共享和利用的环境,使图书馆由文献资源的主导者转变为参与者、咨询者、引导者、倾听者,让读者有多重自主选择,最大限度地保证资源的利用与流动。维基服务是一种面向用户(或用户群体)的,由用户参与,重组信息资源的服务,体现了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将更加注重用户参与的趋势。

(19)Basic API检索服务(摘自《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1)。

OCLC即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合作会员制组织,也是世界上非盈利的最大的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之一,OCLC向全球的图书馆、信息中心及其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为全球图书馆提供资源共享服务。

中国国家图书馆于2010年正式加入OCLC的WorldCat资源共享网络。通过OCLC这一服务平台,不仅使国内的读者可以更容易地从近2万所一流成员图书馆中获取信息,特别是满足教育、科研用户对高质量的硕士、博士论文和文章的需求,而且提高了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进一步实现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的全球共享。

OCLC推出一款新API,提供了一个调用WorldCat非常简单的界面,使得这个全球最大的图书馆目录可供任何人以编程方式调用。设计API的目的是为集成融汇类轻量级应用提供检索点,任何非商业用途的人都可以利用API。商业化机构需要要与WorldCat团队联系、协商。

WorldCat是世界上最大、最全的书目数据库,包含了全球众多图书馆超过150000000条书目记录。WorldCat Basic API允许开发人员查询WorldCat并获得诸如图书、视频、音乐等图书馆收藏内容的查询结果。该API利用OpenSearch技术,返回以Atom和RSS形式的提要(Feed)式结果。结果包含的信息有作者、题名、ISSN、OCLC收藏号。记录可以以诸如APA、Chicago、Harvard、MLA和Turabian所规定的标准书目引文格式提供。该API还提供返回WorldCat官方网站的链接,以便在以地理位置排列的众多图书馆中找到符合需要的图书馆。WorldCat Basic API对手机应用程序的开发也非常有用,图书馆的查询结果也可以轻易地被增加到购物或者比较类应用程序中。当然,个人或者机构利用WorldCat Basic API,需要访问WorldCat官方网站申请使用该服务的唯一“Wskey”。

此外,OCLC还提供了另外6种网络服务调用接口:xISBN接口、xISSN接口、WorldCat注册API接口、OpenURL网关、WorldCat识别符(Identities)接口和WorldCat查询接口。已经制作完成的WorldCat微件可以从WorldCat官方网站(WorldCat.org)下载获得。(编译自:http://www.oclc.org/asiapacific/zhtw/news/announcements/announcement414.htm)

为方便用户检索,OCLC启动Open WorldCat计划,将WorldCat馆藏数据陆续加入到Google与Yahoo!两大搜索引擎中,旨在让用户更加便利地检索到全球图书馆的资源。之后,ASK.com、Microsoft、abebooks.com、directtextbook、Biblio、alibris、BookPage、Greenwood等纷纷成为计划的合作伙伴。

例如,用户在Yahoo!搜索图书《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在搜索结果中就会出现“Find in a Library: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条目。用户点击该链接,并输入自己的城市、邮编等,基于“就近原则”列出图书馆名单。由此,用户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最近的收藏此书的图书馆。

Open WorldCat计划的推行,对图书馆、用户、搜索引擎以及OCLC本身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对于图书馆而言,通过Open WorldCat计划,创建图书馆频道(Library Channel),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可见度,完成图书馆资源和搜索引擎的无缝链接,扩大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可见度和显示度,达到吸引更多用户利用图书馆馆藏的目的;对于用户而言,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直接检索到WorldCat的数据,免去以往必须经由FirstSearch检索WorldCat的麻烦,可以便捷地查找和检索书目信息和馆藏信息,满足一站式检索需求;对于搜索引擎而言,Google、Yahoo!等通过与OCLC的合作,将WorldCat这个原本不对搜索引擎开放的数据库供公众检索,使原本对搜索引擎而言不可见或深层的区域的链接权。

如果说Open WorldCat计划是OCLC借助强大的搜索引擎走进用户的一种尝试,那么WorldCat.org则是OCLC走向终端用户的解决途径。全球用户在WorldCat.org平台上可以对世界上最大的书目和馆藏信息数据库WorldCat进行检索,发现资源,并获取资源。

OCLC将FirstSearch中的四个数据库(GPO、ArticleFirst、Medline和ERIC)的期刊论文信息加载到WorldCat.org,从而为用户提供文章检索。当前,WorldCat.org网站提供四种资源类型的检索入口,分别是图书、DVD、光盘、文章。用户可以分门别类进行检索,也可以一站式检索入口对所有类型的资源进行检索。

WorldCat.org是一个开放型的、网络级的系统核心,向全球用户提供免费服务,该系统将WorldCat馆藏记录发布到热门的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和其他合作伙伴站点中。同时,WorldCat.org网站突破传统信息数据库的构建思路和模式,开发诸多Web2.0服务项目,用户可对某个文献进行评论、建立标签和列表与他人分享等。

OCLC研发的图书馆云计算服务即WorldCat Local不仅为图书馆提供了最佳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一站式检索解决方案,还能与本地图书馆的编目、流通、资源共享及全文链接软件等互操作,向终端用户提供无缝体验。而这些功能都是在OCLC WorldCat Local平台上实现,无需图书馆添加任何硬件设备,无需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维护,从而卓有成效地降低了图书馆的运营和管理成本。

WorldCat Local将为图书馆的印本资源、电子资源和许可资源的管理提供精简的工作流程和合作的解决方案。WorldCat Local不仅包含了不同系统的功能,还可与第三方业务流程系统如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进行互操作,从而降低图书馆管理成本。

(20)CNKI研究型个人数字图书馆(PDL-R)。

“中国知网”出版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ALNID),它为所有读者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文献检索平台,以统一的检索和导航方式,连续发布全国学术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专刊、标准、科技成果报告、国学、学术专著、工具书等以及外文学术文献。同时,平台能够针对您个人的兴趣与需要,自动但又可以系统、及时、准确地提供个性化服务。“中国知网”推出了“CNKId研究型个人数字图书馆”(Personal Digital Library for Research,PDL-R),您可以利用这一工具,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只属于您自己的PDL-R。

PDL-R可以使您按自己的意愿集成管理、优化使用“中国知网”和您的其他资源。之所以它能够支持每一个人的特殊需要,是因为它在CALNID基础上,又整合了一系列重要的事实型知识库和智能化信息技术,包括“全国学者研究成果库”、“全国研究机构成果库”、“国家和基金科研项目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网络传播数据分析数据库》、“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数据库”、知识元挖掘系统、多媒体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从而在个性化知识服务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同时,PDL-R配置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每一个读者为自己选择定制一个“智能化情报分析专家”,按自己的需要,完整、及时、准确收集和整理文献内容,深入揭示情报和学习研究价值,为读者营造一个基于数字化知识资源和宽带网络的全新学习环境和模式。

(21)Wiley Online Library在线图书馆。

Wiley Online Library的前身Wiley Interscience是John Wiley&Sons Inc的学术出版物的在线平台。提供包括;化学化工、生命科学、医学、高分子及材料、数学及统计学、工程学、物理及天文学、地球及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法律、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学术出版物。

目前,Wiley Online Library拥有的超过400万篇文章源自于1500份期刊报纸、9000本图书和数百个实验室和数据库等。它的全新浏览界面让所有的使用者都可以方便地浏览及查询内容;全方位的搜索引擎可以让使用者搜索到更精确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按照数据类型如:图书、期刊、百科全书或是数据库的主题交叉查询并分类浏览查询结果,也可以很容易查询到相关文章,并且使用参考链接和实时更新的引文链接追踪相关研究结果;注册电子邮件提醒和RSS功能可以追踪相关研究领域最新代表的研究内容;个性化定制服务可以让使用者依照所选的学科主题收到最新的期刊目次提醒、文章提醒、查询提醒及电子出版物等最新内容。

在线图书馆的一部分内容是免费的,任何用户在使用中均可搜索到所有的内容,并可免费浏览摘要或章节梗概;用户可以免费浏览作为样本的期刊文章及一部分过刊文章;个人杂志文章的订阅服务同样也是免费的。

通过Wiley Online Library,Wiley公司还提供在线图书、参考书和数据库服务,针对这些服务,Wiley公司提供了一系列的购买选择:图书馆可以选择购买个人文章,丛书或者基于某个主题的所有文章;或者图书馆也可以通过一次性付款或订阅的形式购买在线图书或者参考书,个人用户可以购买某个期刊文章、图书章节或者某本参考书条目的使用权,使用时限24小时。还有一种方式,称作“文章选择”(Article Select),这种方式适用于所有期刊文章、在线图书所有章节和选定的参考书的条目。

(22)“移动图书馆”解决方案。

移动图书馆是指依托成熟的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各种移动设备(手机、PDA、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MP4等)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的信息查询、浏览和获取资源内容的服务。

目前国内高校数字图书馆要实现上述功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无法解决对馆藏资源的全文访问和对各类数据库资源进行统一检索。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首先上网资费是一大难题,其次在技术层面又涉及三方面问题:一是大量的数据库平台都不一样,没有通用的接口供访问;二是数据存储的格式都不一样,各自的加工方式以及加密保护的办法也不一样;三是移动终端品种庞杂,操作系统各不相同。

移动图书馆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首先通过UOML文档交换服务器,解决了不同数据库平台无法访问,以及不同数据存储格式不能通读的问题,其次解决了不同手持设备实现统一检索的问题,

(23)OCLC NetLibrary电子信息服务。

OCLC NetLibrary是世界上向图书馆提供电子图书、电子听书的最主要提供者。目前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科研机构和图书馆都在使用OCLC NetLibrary电子信息资源。OCLC从1967年成立以来,一直使用最尖端的技术使用、维护和管理电子资源系统,从而保证了全球用户的使用,解除了后顾之忧。

NetLibrary的信息中心是一个强大在线资源,用于组织IT内容并提供随时查阅用户指南、参考资源、技术词典、手册及其他内容的服务。NetLibrary的IT内容涵盖最重要的技术主题领域,其优质内容均来自世界主要IT出版商,可提供快速访问网络上各方面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计算机动画、数据仓库等。所有最新的IT内容是从不断增加的成百上千个新书目中进行选择。

NetLibrary参考资料中心提供最大量的参考资料。从OCLC的NetLibrary参考资料中心可以又快又方便地在百科全书、词典、电话簿和各种手册的电子内容中进行跨库检索。NetLibrary的参考咨询内容跨越27个主题范畴,涵盖从农业到医药到技术等方面,提供对各种重要信息检索的检索,其内容选自世界上主要的参考出版商的1600多种题名——包括100多种特定主题的百科全书和词典。

NetLibrary与近百家出版社合作,提供20多万种电子书,涉及广泛的主题范畴,覆盖所有领域和学科。每年新增3万多种电子书,平均每月3000多种。图书馆只需使用同一个界面,同一个使用协议即可进行统一使用和管理。

NetLibrary电子听书拥有近万条书目信息,涉及多个主题种类,包括:经典小说、人生自助、商务、少儿、青年和爱情等。电子听书由各自的作者、经过训练的解说员或著名的演员朗读。用户还能将喜欢的书名转存至各种便携式设备,包括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以及便携式媒体中心。

OCLC NetLibrary可以直接进行检索,不需要安装任何阅读软件即可以阅读、保存和打印。每次可保存、打印15页或更多。

(24)WAP网站服务。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由Motorola、Nokia、Ericsson等几家公司和美国的软件公司Phone.com最早倡导和开发的无线应用协议,是使移动通信设备接入互联网的开放的国际标准,是一种窄带宽传输数据通信协议。通过WAP技术,可以将Internet的大量信息及各种各样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终端中。相对于以信息推送见长的短信服务,图书馆WAP服务在信息查询和交互功能上的优势更加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短信服务的不足。读者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登录图书馆WAP网站,能够像在电脑上登录图书馆网站那样查看图书馆公告、查询书目和借阅记录、预约和续借图书等,而只要能够接入无线网络,这些操作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拓展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可以突破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服务。利用因特网,传统图书馆可以提供的新型服务形式包括以下几方面:

1.网络信息服务

包括协助用户入网、提供用户的网络接口、支持电子文献传输、存取商业性书目数据库、提供公共信息通道和数据库检索服务、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等。

2.传统图书馆服务的电子化

包括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文献采访、将馆藏资料上网、支持馆际互借、开展流通自动化服务等。

3.特色服务

在图书馆网络主页上开辟有特色的栏目,如建立“网络导航”,提供用户感兴趣的报刊、机构、数据库等网址;建立“网上咨询台”,设置专门的电子信箱,接收用户提出的咨询问题并及时做出解答。

4.信息增值服务

利用计算机网络,面向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进行增值服务,注重数据的选择、合成和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

5.网络电子报刊服务

网络报刊包括网上组稿、编辑、出版、发行“纯”网络报刊和印刷型报刊的网络版2种形式。图书馆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为用户提供全文或报刊信息。

6.信息推送服务

“信息推送”作为第三代浏览器的核心技术,是当前各大网络公司技术竞争的焦点。随着联入互联网络的主机数、用户数和信息源接点数的增长,信息推送技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信息推送”,就是网络公司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从网上通过信息源或信息制作商获取信息,通过固定频道向用户发送信息的新型传播系统。应用信息推送技术建立的“网络传播站”(webcasting),即网络信息传播系统,通过智能化代理服务器从环球网络上不断地索取用户所需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分类,在主机(电视机)上设立固定的“信息频道”,供用户对网上信息进行预订和选择。用户联网后,通过客户机(电视机)随时可获得经过更新的信息。“信息推送”实际上是传统的广播或媒体(如互联网络、影视点播等)优势互补的产物,目前正发展成为全球的信息采集、传播体系。信息推送技术的发展,将推动互联网信息传播机制的形成。它对图书馆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信息采集、加工、传播和共享产生影响。用户通过IP地址、域名在网络上检索经过组织和分类的广播信息。

(2)对用户上网方式产生影响。用户对网络信息的浏览将从在线、实时交换、转变为离线、单向广播接收,从而降低信息浏览成本、缓解线路拥挤。

(3)用户从自发寻找信息转向建立信息树接收信息。“信息推送”一旦成为网络信息浏览的主流,通过控制网络信息广播系统,便能够对所推送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

7.提供“知识化”信息服务

网络上信息十分丰富,使得传播与获取呈现出非中介性、非专业性和非智力性趋势。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管理法规不健全、信息泛滥等问题,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鉴别筛选及“知识化”重组集成和提供“知识化”信息服务已成为当前图书馆与用户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①基于咨询指导的知识信息服务。开设“网络信息传播道德与有价值信息捕获”的网上课堂和指导咨询站,指导用户不断增强遵守国家网络信息法规、抵制垃圾信息的意识,努力提高馆员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知识化”组织集成和用户索取“知识化”信息的能力。②基于馆藏资源的知识信息服务。加强馆藏特色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建立特色数据库与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直接为用户提供学科性、专题性、系统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知识信息。③基于知识体系的知识信息服务。按照知识的学科体系及分类结构、知识的不同形态、知识的语言学原理和知识的关联方法等内在要求,重点对本馆在线与非在线的图书、期刊、图片、视频、音频、数据库、多媒体和网页等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知识化”的有序重组与集成,以动态分布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一站到位”的知识服务。④基于智能手段的知识信息服务。采用知识挖掘、知识发现、推送技术、智能搜索、数据融合、数据仓库等多种智能软件技术,实现智能化“知识组织”基础上的“知识服务”。

8.推行“智能化”检索服务

研究与应用网络智能检索软件是帮助用户高效、准确检索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①建立“智能化”检索系统。当读者编写检索方式有困难时,由系统自动分析课题,构建出比较合适的检索表达方式;或者在用户向系统提交某个检索表达方式时、系统能自动调出贮存在计算机中的最适当的参考方式及需求方向,以帮助用户进一步明确自己需求目标,完善检索策略。当用户执行了确定的检索表达方式后,系统能自动地实现跨网站跨异构资源库的快速查询,将所需信息经过比较、去重、排序后交给检索用户。②利用搜索引擎系统进行“智能化”检索。因为搜索引擎的基本功能是支持布尔逻辑运算和模糊逻辑运算,它搜索的目标是代理服务器中规范化的、经过索引的数字化资源。多数搜索引擎系统在应用时,都必须配合学科专业的层级结构表,在确定类目下检索才能获得较好的检索效率。另外设置搜索引擎的辅助项,通过主项和辅助项的组配,也是获得较高查全率与查准率的有效方法。③利用定向检索功能进行“智能化”检索。网站中的定向搜索功能多数是以“网站导航”、“相关链接”、“酷站推荐”等形式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搜索方法及检索目标,指导与帮助访问本网站的所有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本网站推荐的重点网站与相关的信息资源。

9.注重“个性化”信息服务

图书馆应该根据各类用户素质个性和需求个性特点,注重研究和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①利用网络推送技术的定向信息服务。采用定制网页、发送电子邮件、发布专题信息和推荐接受软件等网络信息推送应用技术,为重点教学科研、特色学科专业和特定用户群体推送长期或定期的定向式、跟踪式的专题信息服务。这种信息推送服务是传统定题服务在网络条件下的一种“智能化”的延伸。②利用“个性化”定制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该系统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性化”网页定制。可按照特约用户个性与爱好调整或定制网页的主题内容、色调、布局和网络应用工具,包括特约用户增添属于自己喜爱的其他网页与个人链接。另一类是“个性化”信息定制。可按照特约用户预先选定的学科知识、信息内容等需求方向,采用智能软件与人工干预的做法,快速组织与定制专用信息,把有深度、有广度的针对性信息资源定期发送给特约用户。③利用开设网上专题论坛提供的信息服务。可以利用网络传播和信息资源强大的交互功能,有针对性地在网上开设专题论坛,共同营造学术研究氛围,促进网络信息传播与利用质量的提高。

10.开展“交互式”咨询服务

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以电子邮件和留言板为主要手段提供利用的咨询服务。在图书馆的主页设置电子邮件或“留言板”的链接,读者咨询的问题会以邮件或表单的方式提交给专业馆员,专业馆员在最短的时间以相同的方式将答案递送给咨询用户。②以实时交互模式提供的咨询服务。为弥补电子邮件方式不具备实时反馈的缺陷,可以尝试利用类似Net-Meeting的网络交互软件,将专业咨询馆员设置为主持人,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进入系统,验证用户的咨询问题,实时做出相应的解答。③以建立“交互式”网络联动咨询体系模式提供的咨询服务。为了避免因用户咨询请求剧增可能造成一馆咨询馆员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或难于扩大化的现象,可以建立由若干个单位或地区性图书馆联合组成的网络咨询服务体系,提供远程联动式的咨询服务,直接解答用户提出的疑难问题,实现用户与虚拟专业馆员的在线或离线的对话。

六、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1.精品化趋势

信息服务给人们提供的是包含信息的资料,而信息需要人们的吸收和消化。随着网上信息资料的急剧增长,虽然信息越来越多,信息浓度却越来越低,消化吸收越来越难。面对分散、无序、更迭变换的信息海洋,大多数用户不再像以往那样关心信息的数量问题,而是关注所提供的信息浓度问题,重视在使用网络信息时支付使用信息费和时间成本问题。齐夫在他的专著《人类行为与最小努力原则》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人们趋向于选择工作量最小的途径”。根据齐夫最小努力原则,美国学者T.Mann从用户查找文献信息的现象中总结出“图省事律”。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部门将会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推行精品战略,认真地制作精品,使用户一旦进入自己的业务之中,就不再去寻找替代物了。

2.个性化趋势

随着信息资源的逐步网络化,信息用户将被笼罩在巨大的信息网络之中,并由此而具备充分的获取信息的能力。此时,用户对信息的要求将会更具针对性,更为个性化。因此,图书馆应根据用户的水平层次,按需服务,有的放矢,处处为用户着想,定期将用户所需要的信息精品提供给用户,实现个性化服务。

3.专业化趋势

网络环境下用户需求的是精品化信息,而任何精品信息都是与专业知识分不开的。专业知识财富是构成服务价值的主要基础,而行业知识的差距是保持本项业务抵御竞争的围墙。因此,图书馆要想提高其信息服务的质量,并赢得市场,办法之一就是使自己的服务专业化,将目标集中到自己熟悉的业务领域中,集中到特定的用户群上,利用专业的技术优势来进行信息服务,通过专业化来提高服务的深度和质量,以取得更好的服务效果。

4.商品化趋势

信息服务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也是图书馆充分体现其存在价值的意义所在。图书馆作为信息部门,同信息产业是相互贯通的。因而,他所提供的信息具备商品属性,而不是完全无偿的、免费的。在网络环境下,商品化的信息将会给图书馆带来经济效益,促使图书馆更加主动实现信息积累与开发,也使用户更加珍视信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

5.多元化趋势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图书馆的一些传统服务项目,如书刊借阅、视听资料服务、缩微资料服务、复制、馆际互借等都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出现了许多新的服务项目,如OPAC服务、信息检索、文献传递、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等,深化了读者服务的内容,提高了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质量。网络服务已逐步成为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但并不意味着传统信息服务方式就会消亡,对部分用户来说,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由于受计算机硬件、上网条件等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更乐于接受以事实性咨询、指导性咨询和专题性咨询为主的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这两种方式作为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与传播者的目标是一致的,而它们所具备的不同文献载体以及体现出来的工作手段与服务方式的差异具有各自的优势,拥有各自的用户群。由此可见,信息服务必须走多元化的道路,应以传统服务为基础,以现代网络服务为主体,两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6.现代化趋势

信息时代科学发展使得科学分支越来越细,且有逐渐向边缘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学科交叉、学科渗透也越来越普遍,一些综合学科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这种科学发展导致学科综合的边缘化趋势也促使用户在获取手工检索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同时,更渴望图书馆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种功能强大、灵活、方便、实用的检索工具,他们不仅希望在图书馆能查阅到相关文献信息,而且还希望图书馆能利用网络技术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动态以专题形式作出深度开发,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析取、归纳、综合,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如各种数字化的馆藏信息,包括各种数据库资源、镜像服务资源以及加工整理后网络信息的导航检索,这样用户就可以进行各类有序化、规范化的检索,还可以实现多元检索目标的灵活组配。另外,电子邮件、电子文献传递、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等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直观易用的服务方式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这些现代化手段无疑节省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时间与精力。

7.高效化趋势

网络信息环境中,信息服务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信息的快捷传递成为可能。这就使用户对信息服务的时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处理过程、信息人员的素养及反应速度、网络的稳定与速度都与图书馆服务效率息息相关,同时也使得图书馆必须对管理工作和服务模式加以改进,以高效化服务于读者。

七、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策略

图书馆必须转变信息服务的观念,顺应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为用户提供高水平的网络信息服务。2002年国际图联发布的《国际图联因特网声明》,是关于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观点转变的指导性文件。该声明指出:“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要向公众提供对因特网信息的无障碍获取,支持团体、个人自由地获取知识,取得事业的发展和成功。必须清除信息流通障碍,为人们提供进入因特网的基本方法,帮助人们克服资源和技术方面的种种障碍。应尊重其用户的隐私,应维护其用户查找信息的权利,为用户自由,自信地利用信息资源提供适宜的环境,鼓励用户从因特网上获取优质信息。图书馆应该以此作为网络信息服务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大力宣传该声明的思想,并要求图书馆员切实遵守。

丰富的、有序的网络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的基本物质保障。提高网络信息服务的关键在于大力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图书馆提供的网络信息资源的量和质都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应该注重全文信息资源、多媒体信息资源、各种特色资源的开发,加强资源的共建共享。组织专门人员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建立和维护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系统,对量大质杂的网络信息进行有序化处理,多角度揭示,认真研究和执行网络信息资源的筛选标准,及时更新信息、保证用户获取优质信息。这正是吸引和留住用户利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根本所在。

个性化网络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要突出个性化服务。网络信息服务要为特定的用户找到确定的信息,满足用户的特定需要,网络信息服务必须紧密围绕特定用户的具体信息需求展开,深入研究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特征和行为特征,开发适宜的个性化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提供的可定制性。

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不能与传统信息服务对立,不能因为网络信息服务而忽视传统信息服务。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必须兼顾好传统信息服务。用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走进图书馆的用户并不会因网络信息服务的出现而消失,网络信息服务必须与传统信息服务协调地发展。

应加强网络信息服务工作的管理。网络服务工作涉及网络系统的规划,服务设备的配备、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服务标准制定和实施、网络用户的管理与其他部门的协调等。这些内容必须引起图书馆管理部门的重视,在网络服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例如,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服务人员培训,提高馆员素质,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妥当解决网络版权问题,重视用户教育与培训,普及网络知识,保护网络用户隐私,保障信息的安全、网络的可靠性和服务的可获得性,大力推动资源共享,形成有规模的信息服务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