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教育空间:由“学校空间”向“学校+网络”空间转变

(一)教育空间:由“学校空间”向“学校+网络”空间转变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诸多有关NGO的研究中,青年组织学领域一般将青年组织分为正式青年组织和非正式青年组织两大类。青年自组织也是一种民间组织,但更多地强调青年自发性、自治性;主要依托网络、手机短信等进行联络动员,不受其他组织的控制。Roger A.Lomann虽然是西方研究青年自组织的“第一人”,但因其在研究中鼓吹“无政府主义”、“无限自由论”而受到批驳。国外学者将这一组织称之为网络社区。

第十三章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

新媒体时代所出现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种特殊人际组织形式,是以虚拟网络为交互平台,以BBS、QQ群、BLOG、校友录、网页等为载体,由背景相似、兴趣相投、认识相近、情感相依的大学生组成的非正式群体。网络虚拟群体不仅活跃在虚拟世界中,也对现实社会产生着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影响日益突显。如何正确认识和引导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使它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理论研究

一、国外研究动态

“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作为一个哲学上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20世纪,随着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的创立和发展,现代意义上的自组织概念开始产生。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H.Haken,1976)所给出的定义是目前获得公认的一个定义:“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1]

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热衷于研究NGO(非政府组织)。学者们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角度来阐述NGO的发生逻辑,并论证其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合理性。研究理论主要有Burton A.Weisbred提出的“市场政府失灵论”、Henry B.Hansmann的“合约失灵理论”、L.M.Salamon的“志愿失灵理论与第三者政府论”、Scott的“制度理论”、Benjamin Gidron的“政府—非政府组织关系的类型学”等。这次研究浪潮不仅促进了NGO理论的建立与完善,还形成了各种“志愿组织”、“慈善组织”、“环保组织”和其他社团和行业组织。这些组织形式不仅弥补了政府管理和市场机制的缺陷,而且在维护社区公共利益、推动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在诸多有关NGO的研究中,青年组织学领域一般将青年组织分为正式青年组织和非正式青年组织两大类。从组织环境上看,青年自组织是伴随NGO的盛行而快速兴起的。NGO是一种民间组织,强调与政府关系的独立;它既不靠权力驱动,也不靠经济利益驱动;原动力是志愿精神;主要表现形式有协会、基金会、慈善信托等。青年自组织也是一种民间组织,但更多地强调青年自发性、自治性;主要依托网络、手机短信等进行联络动员,不受其他组织的控制。在西方社会,研究青年自组织问题比较有名的是Roger A.Lomann,他提出了要用超越学科研究限制的“民社理论”、“自由价值理论”来研究青年自组织的相关问题。Roger A.Lomann虽然是西方研究青年自组织的“第一人”,但因其在研究中鼓吹“无政府主义”、“无限自由论”而受到批驳。

西方社会,虽然青年自组织非常活跃,但研究青年自组织问题的学者、专家非常少,更是没有人把青年自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单独拿出来做研究的文章。主要原因在于青年自组织问题不是西方社会的热点问题,同时受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青年自组织问题不是西方社会关心的主要问题。他们在研究组织领域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组织和社区理论的研究以及对非营利组织运作的研究。如美国学者赫兹林格出版发行的《非营利组织》和里贾纳.E.赫兹琳杰出版发行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他们都对非政府组织给予积极的肯定,并且认为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具有一定的共性,都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并且在扩大公民就业面、增强社会公平度和培养公民的团结协作精神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的结构性挑战”一文中,马克莱昂斯明确指出关于非营利组织加强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合理利用资源,并且还可以通过改善服务的提供、改善管理等方式有效提升非盈利性组织的社会认知度。目前,从总体上来说,国外对青年自组织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对自组织这一组织形式本身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将“能够自发成立、自主发展和自我运作等特征的青年自组织统称为青年自组织。”国外学者将这一组织称之为网络社区。

网络社区与虚拟社区是密不可分的。霍华德.瑞恩高德(Howard Rheingold)是最早提出虚拟社区这一概念的人之一。他描述了下面这样一个虚拟社区:“一群可以面对面也可以彼此不相见的人,通过电脑公告板系统或电脑网络来交流文字与思想。在网络空间里,人们闲谈,人们争论。有时参加聪明的讨论,有时作些商业化表演。人们交流知识,分享情感,共同规划未来,共同沐浴头脑风暴。也可以传闲话,调调情。有人兵戎相见,有人共坠爱河,有人找到朋友又失去。人们一起玩游戏,玩超游戏。这里也会迸发出闪亮的艺术火花,但更多的只是懒散的对话。这里所做的一切,都是人与人在现实中聚集在一起时会干的。只不过所用的是电脑屏幕上的文字,而人们的躯壳被抛在了一边。”[2]1993年,他出版了《虚拟社区》(The Virtual Community)一书,在这本书中,瑞恩高德将虚拟社群界定为:“一群主要凭借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持续的公开讨论,分享某种程度的适合信息,相当程度的如同对待友人般的关怀,通过网络建立个人关系,在虚拟实在中形成社会的集合体。”[3]他所说的虚拟社区,至少具有四个特性:一是虚拟社区通过以计算机、移动电话等高科技通讯技术为媒介的沟通得以存在;二是虚拟社区的互动具有群聚性;三是社区成员身份相对固定;四是社区成员进入虚拟社区后,必须能感受到其他成员的存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社区又以SNS社区发展最为迅猛。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创立了六度分隔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是社会性网络的早期理解。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但“熟人的熟人”,只是社交拓展的一种方式,而非社交拓展的全部。因此,现在一般所谓的SNS,其含义已经远不止“熟人的熟人”这个层面。比如根据相同话题进行凝聚(如贴吧)、根据学习经历进行凝聚(如Facebook、人人网)、根据周末出游的相同地点进行凝聚等,都被纳入“SNS”的范畴。

在具体研究中,从社会学研究角度出发,如P.库伯斯(Pricewaterhouse Coopers)提出,“网上社区应以‘会员之间的归属感’为中心,并由以下几大要素来强化:对品牌的认同;对其他会员有强烈的志同道合的感觉;可以藉由网站产生会员之间彼此的互动;对该网络社区的展有参与的机会;会员之间能借由该网络社区产生并拥有共同利益。”[4]

还有一些学者侧重网络技术角度分析网络社区的涵义,如英国学者霍华德.莱因古德(Haward Rheingold)在《虚拟社区:电子边疆的家园》(The Virtual Community,1993)一书中将网络社区定义为:人们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完成彼此的沟通,在这一过程中相互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像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所形成的社会集合体。同时指出网络虚拟空间上要有足够的人、足够的情感与人际关系,且需要长期发展才能形成志趣相投、发展均衡的网络社区。

综上所述,虽然国外专家、学者对非政府组织和网络社区的研究与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还是有所差异,但我们可以借助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成果,来探究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在组织模式、组织特性等方面与其类似或相近之处,以达到借鉴的目的,同时也为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二、国内研究动态

就国内而言,目前通过文献检索,研究青年自组织的稍多,具有代表性的有:李勃对当代青年网络学习的自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谭建光、张文杰、袁建对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年自组织进行了研究,并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调查为例,研究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自组织的现状、种类和特征等,对青年自组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完善的研究。韩德强在《浅论青年自组织的兴起、特征及对策》一文中,就青年自组织兴起的背景、特征及对青年自组织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探析。董悦、李凌云、唐洁秋在《青年自组织研究——以杭州市为例》一文中,明确了青年自组织的概念与研究方法,对青年自组织产生、特征及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此外,我国共青团中央及有关省市的共青团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对而言,国内专门研究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文章数量较少。其最早提出是2008年西安市社科院提出的十大社科选题中有一“网上青年自组织”的调研课题,后该概念陆续被学术界所使用。但与之相近的其他概念自网络广泛应用以来即被学者所研究,如网络社区、网络群体、网络虚拟社区等等。戚攻和邓新民在《网络社会学》一书中对网络社区进行这样的阐述:“网络社区在网络社会中具有一般社区的实体表现:第一,网络社区是一个空间单位;第二,网络社区存在着一定的人群;第三,网络社区内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互动表现为合作、竞争、同化、冲突、适应等各种形式;第四,网络杜区具有相应的组织对社区进行管理,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要。”[5]玉林在《网络群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对象》中提出:“网上虚拟群体是指以电脑网络为沟通中介,以各种虚拟社区为平台所形成并存在于虚拟空间中的兴趣相同、思想相近的多个数字化‘人’的群体。”[6]张合斌在《高校校园网络社区舆情形成及特征研究》中将网络青年自组织进行如下定义:“网络社区或称为网络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并非是一种物理空间的组织形态,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组成,以兴趣认同、在线聚合的形式存在的网络‘共同体’。高校校园网络社区是在校师生通过互联网来表达自己对某种社会问题、现象的看法和意见的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7]

随着研究的深入,青年网络自组织近几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其研究也逐渐兴起,其中对“青年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的研究是关注的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1.围绕大学生参与网络虚拟组织的现状、行为规律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

田野(2011)首先对大学生自组织进行理论概述并分析了目前网络青年自组织的现状,进一步探讨了网络青年自组织对青年个体和社会群体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然后对我国的网络自组织现有管理模式提出建议,尝试提出适合当前我国网络发展现状的管理模式。于文和李莎(2012)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类型、载体等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提出要关注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于处于不同情境条件下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总结出了“弹性干预”和“强化监管”两种监管模式。冯晓(2012)通过实地调查认为,大学生创建、参加网络自组织的动机复杂;而网络自组织对大学生参与群体的影响也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一方面,网络自组织的种类繁多,组织活动丰富多彩,机构运转灵活,满足了多元化需求,推动青年亚文化发展;另一方面,部分网络自组织存在机构管理松散、大量传播不健康或虚假信息、侵犯公民隐私、鼓动网络暴力等问题。对于网络自组织所带来的消极方面,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加强对网络自组织的监督、建立健全相应的引导和奖惩机制,从而引导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李远煦和刘杏(2011)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以弱关系理论为基础进行了研究,提出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大学生更高层次的个人需求,并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了去中心化、非权威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

2.针对某一类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研究

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张姝和张眠(2008)针对高校学生网络自组织QQ群的功能和特点进行了研究,认为目前除“群”的种类、数量发展迅速外,高校学生中的“群”还有相对封闭、规模不大、交叉重叠、动员迅速的特点。洪维娜(2009)论文以大学生最具代表性的网络活动样本QQ群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中“非正式组织理论”和系统论中“自组织理论”为理论工具,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基于调研数据剖析了QQ群的内在机理和运行规律。

3.从加强引导的角度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

何瑛在《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影响及引导》一文中,分析了网络自组织的类型、特点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合理引导和管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将网络自组织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发挥网络自组织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积极作用。昝玉林(2005)认为对网民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网民群体的特殊性,特别强调疏导原则和自我教育原则,“网络群体的自我教育,既要强调群体内部个体成员的自律,更要发挥群体自我教育的功效。自我教育有两个层次,一是个体的自我教育,一是集体的自我教育。网络群体中个体的自我教育如能扩大为群体的自我教育,即集体的互帮互助,就会形成一种巨大而持久的教育力量。网络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群体是高度自治的群体,所以对网络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利用网络群体自身的教育能力。”[8]

邱必震、王继武(2005)在《浅谈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文中提出了开发性能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系统的观点,他们认为性能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体系应包括完善的技术支持系统、完善的安全系统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开展有广泛影响的网络虚拟思想政治教育,其策略有:构建精简高效的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心理教育,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五个方面。[9]

戴伶俐(2005)在《利用网络虚拟群体的特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文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对策。她认为,首先应利用虚拟群体的平等性和交互性特点,促进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转变;第二,利用虚拟群体时效性特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第三,运用网络虚拟群体的内容的多样性和主体选择性特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创新和丰富;第四,利用虚拟群体的虚拟性特征,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手段和新途径;第五,利用虚拟群体学生参与的广泛性特征,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学生的功能。[10]

还有学者提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对策:采取换位法,促进师生间的双向互动,运用心理咨询法,凸显教育工作实效,通过“网语”说教法,增强沟通亲和力,采用舆论导向引导法,加强宣传感召力(张绍荣、刘显忠,2008)。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兴起与发展

一、兴起原因

(一)社会因素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格局发生相应变化,原有的政治化、行政化、一体化的社会走向了市场化、开放化、多元化,“政府全能主义”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民间的、社会的自主治理力量——非政府组织,开始在社会公共事务和生活中凸显出自身的地位和作用。[11]它们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革,不仅推动着民主进程的加快,推进了社会自治领域的发展,而且使社会拥有了更多可以利用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独立于国家的物质生产和交往形式。

在诸多非政府组织中,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自组织的产生,是市场信息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伴随非政府组织的盛行而快速兴起。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实施了完全学分制,班集体概念逐渐淡化,传统的党团组织、学生会等的凝聚力减弱。当青年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诉求对传统组织提出新的要求时,一旦得不到传统组织的有效反馈,他们就可能对传统组织产生观念上的淡化和情感上的疏远。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青年学生突破了原有组织的时空界限,另寻新的途径和载体,而网络自组织便成了这些青年学生结成群体、相互交流和相互鼓励的重要空间。这些都构成了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动因。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学生仍然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其所占比例为30.2%。调查发现,学生参与的网络自组织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群”(以即时通讯工具为载体,如QQ、飞信、MSN等)、“客”(以Web2.0等个人信息中心为载体,如Blog、Wiki、SNS)、“吧”(以BBS等网上交流平台为载体)、“游”(以网络游戏平台为载体)。有90%以上的学生加入了QQ群和人人网,飞信群和微博是高校学生参与较多的网络自组织,排在第二位的是社区论坛和网络游戏,各年级学生参与网络自组织的情况基本一致,并无显著差异。[12]

(二)青年因素

1.知识获取需求

网络信息冲击和熏陶下的青年大学生,无论是知识结构、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还是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因网络时代的到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年大学生群体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利益意识也开始觉醒,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社会,而是主动地参与社会,展现自己,注重自身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扩大社交网络,提升综合能力,掌控信息资讯,张扬自身个性,倾诉内心情感等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尤其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青年大学生知识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但要想满足多样的知识需求,仅自己一人是难以实现的,就必须依靠大学生群体强大的社交信息群才能得以实现。而传统的、规范化的青年自组织其组织形式固化,功能结构单一,组织约束力较强,已经难以满足青年大学生日益多元化的知识追寻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而网络的出现,则提供了这一途径。因此,部分大学生加入了学习类网络自组织,如考研论坛、“国考”群等,其主要目的是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加强相互间的学习与交流。

2.社会情感需求

现实社会中,个人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而群体是以各种社会关系为纽带的团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从社会学角度考察网上青年自组织的切入点。在这里,我们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放在横向维度去考察,而把个人与个人(包括自我)的关系放在纵向维度去看待。

首先,从横向来看。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因此,从社会学视角看,个人总是以一定的集合方式,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各种社会群体,使众多的个人能够进行群体活动。[14]此外,由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人口的年龄结构开始转变。由于家庭结构的转变,子女在家庭中缺少伙伴关系。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今天,他们只好眼睛向外,在同学、邻居中寻找自己的同辈伙伴。

其次,从纵向来看。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呈现热情奔放与能动性强的特点。这样的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可以公开地追求享受和实现个人价值。与他们的追求个人享受和实现价值的过程相关联的,是以社会流动为代表的社会活力越来越呈现出加速度的增长态势。在这里,个人的自我享受需求既包括物质享受也包括精神享受,与生存需求相联系,但又高于生存需求,属于追求生活质量层面的需求;而个人的社会精神生活包括科学、哲学、语言等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以及文娱、社交、体育等精神产品的消费活动。[15]

所以,从以上两个维度来看,符合青年大学生群体社会活动需求的网上大学生自组织的出现便不难理解了。它的出现,满足了青年大学生追求社会情感需求的需要,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实现文娱、社交等精神产品的消费活动。

3.人际交往需求

人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人的行为就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反应,但人也是社会性动物,人不可能脱离群体而活着。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社会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个体个性,不同的个人素质,决定了人群的色彩。而拥有某种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信念,或相同的兴趣爱好,或者相同的社会背景、类似的生活经历的青年易相互吸引,自发地进行人际交往。根据调查,大学生将交往需要(包括友情、求援和归属)排在了仅次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第三位,[16]可见随着心理的发展与成熟,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渴望非常强烈。著名医学、心理学专家丁瓒教授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心理病态大多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所致。[17]所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想满足多种多样的个人需求,扩大交往范围和交际面,仅凭个人是很难实现的,必须依靠和寻找青年群体众多的社交信息群才能实现。一般来讲,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有血缘型、地缘型、业缘型、趣缘型、情缘型等五种,在交往过程中重横向联系,小群体多,自我选择多,交往的过程深刻而持久且感情色彩浓厚。而传统的、规范性较强的青年自组织在组织形式上较为固定,功能结构单一,且组织约束力较强,已经难以满足青年日益多元化的价值追寻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因此,符合大学生追求更加轻松、灵活、自由、新颖、多样的组织模式,以更大程度和更高层次上满足自我需要的网上青年自组织,则提供了这一途径。所以,网上青年自组织的出现,从心理上契合了大学生发展人际关系、开阔个人视野、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之间差距的需要。在网上青年自组织的环境中,大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投入到自我塑造的过程,以获得同辈群体的社会认同,实现个人自我的社会化。

(三)技术因素

将个人和组织连接起来的互联网,同时也是目前数据最为丰富、开放的信息资源网,存放了各类海量信息,供世界各地的网络用户查询和使用。再加上智能手机的应用,与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完美结合起来,不仅打破了原有媒介如报刊、广播、电视之间的界限,还拆除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的藩篱,成为一种集大成的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高速发展,真正实现了双向与多向的交流,体现出高度的交互性。这种交互性的主要含义包括两点:一是用户在网上获取信息,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与选择权,可以控制从何种渠道以何种方式获取信息;二是用户可以参与信息的发布,或者反馈各种意见与建议。[18]正是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和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人际交往、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据调查,大多数大学生都已把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网络的低成本,使青年大学生能方便、快捷、高效地运行自己的组织;网络的开放性,使他们能够突破地域、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无边界地开展活动;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使得他们真实身份具有隐蔽性,因而言论相对更加自由,更愿意通过它更加大胆直白地表达自己意见和建议;网络的自由性,使他们能够更加平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挥洒内心的情感。目前,高校青年自组织多数就是运用网络作为联系组织青年的主要方式。

二、发展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在我国网民6.18亿网民中,20~29岁之间的青年人占网民人数比重达31.2%,大专以上学历的网民所占比重达到20.9%。[19]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群体反映最为明显,可以说网络虚拟空间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社会生活的第二大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借助网络平台,已经在高校内部孕育并迅速发展起来。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个新生组织,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总体发展态势是:

(一)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数量较多

根据上海市对青年网络自组织的专项调查:目前上海市青年网络自组织数量较多,已经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重要领域,其中较为主要的领域依次是:体育、健身、娱乐(37.7%),文化、艺术、创意产业(20.49%),户外拓展(20.49%),派对、联谊(14.75%),志愿者协会(13.11%),环境保护(13.11%)等。从目前的活动范围来看,主要集中于上海市(占44.19%),辐射到长三角地区的有13.18%,覆盖全国大陆地区的占30.23%,活动半径越过中国达到全球的也占了7.75%,而集中在某一固定社区或某一固定区县活动的青年网络自组织则较少,仅占3.10%和0.55%。尽管有很大一部分青年网络自组织主要以上海市内为活动集结地,但是超过一半的青年网络自组织已经走出上海,其活动半径超过了一个省或一个市,有的甚至覆盖到了全国、全球。[20]据对粤西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大学生加入网络自组织的个数一般都有6~10个(占46.6%),最少的也有5个(占27.6%),也有部分大学生参与的组织个数多得没法统计(占6.8%)。[21]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呈现如此吸引力,究其原因:首先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开放、思维灵活、独立思考性较强,而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其本身的自主发展和自主管理,能够充分给予高校青年大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并且能够给组织成员提供独立的空间进行自主管理。其次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积极参与到日常公共事务当中,由于他们的民主法治观念和民主意识更为强烈,因此他们更加渴望民主和自由,而这一诉求是传统学生组织所不能满足的,虽然目前高校传统学生组织的民主性和自由性较高,但是相比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最后,由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不受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组织成员可以随时随地的参与到组织当中,且组织内部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平等性。正是由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这些特点都与青年大学生的需求达到契合,因此受到大学生们的喜爱,并积极参与其中。

(二)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规模较大

根据西安市2008年3月至同年11月的调研发现,63.35%人认为网上青年自组织以100人以下规模为主。网上青年自组织中,50人以下规模占35.21%,51~100人规模占34.42%,100人以上规模占26.97%。不同网络自组织形式其参与人数规模存在着很大差距。例如QQ群、微信等以亲缘、地缘等比较紧密的关系组成的网络自组织,其人数规模一般在50人以下;再如各大高校的BBS、六维空间等以获取信息、资料为目的组织起来且相互关系比较松散的网络自组织,其人数规模都比较大,从几百人到几万人不等,甚至会达到近百万人。[22]

(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形式多样化

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比例最大的是兴趣爱好类组织,占总数的42.84%。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因而这类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中所占比例最大,如歌友会、书法协会、驴友会、动漫游戏工会、俱乐部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青年自组织;其次是情感交流类组织,占29.41%;再次是学术研究类组织,占14.54%;其余依次分别为公益服务型,占9.58%;利益互惠类组织,占3.63%。[23]对贵州省5所高校大学生自组织的状况进行调查显示,37.3%的学生选择“兴趣爱好类”,36.6%的学生选择“交友交流类”,11.8%的学生选择“兼职创业类”,10.2%的学生选择“公益服务类”。[24]在各类群体中,以“社交化”为目的空间网站迎合了大学生的需求,与此同时,大学生使用空间网站的数量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如近几年微博用户规模也获得了极大的扩张,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 873万。庞大的微博用户规模巩固了微博网络舆论传播中心的地位,微博正在重塑社会舆论生产和传播机制。目前,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网民使用的主流应用,90%的大学生浏览或者拥有自己的微博,刷微博已成为一种潮流、一种个性、一种“自己走过、经过”的标志,大学生对微博的参与度已高于过去几年里在高校学生之间盛行的人人网。这使得对网络舆论传播抱有极大兴趣和参与意愿的大学生群体来说,不啻为极大的诱惑;正因此,大学生的用户规模在2012年继续维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四)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

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出现,最初是源于组织成员对参与活动和某个热点问题讨论的热情,而并非对组织有所需求,很多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也仅仅是众多个体的集合体。但是随着组织内部活动持续开展,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经过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协作,自发形成了一种组织形态。综合来看,目前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已初具规模,自组织内部已经开始出现明文规定或约定形成的组织规范,开始逐渐建立组织进出规范,从制度层面上来限制人员准入和流出。同时组织内部分工也在逐渐明显,核心成员也较为固定,这三方面体现出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组织化趋势日趋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促进组织的运作和活动的开展,同时反映出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组织化程度的提升。

三、存在问题

一个新兴的自组织,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发展动力不足

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组织吸引力是比较高的,我们在看到其组织吸引力较高的同时还应当清楚地认识到,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还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第一,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自身精力不足。大多数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都是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自身需求,自发加入组织的,由于组织成员都是高校青年大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还有诸如生活、恋爱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会使得组织成员自身精力不足,无暇顾及。第二,来自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外部的限制。主要是缺乏合法身份。根据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10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有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既无大量资金也无上级主管部门。社会正面的认同支持还不充分。由此使得大学生网络自组织面临着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一些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开始处于名存实亡的情况,组织吸引力下降,从而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健康发展。

(二)成员流失现象严重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组织内部同时伴有成员流失的现象,这也是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首先从内部管理制度层面上看,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于成员的进出没有明确的招录和退出准则。由于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其参与或退出组织都是由个人所决定的。他们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到组织内部,并成为其中的一员,但是当组织成员自身兴趣爱好或需求发生改变,他们自然会退出组织。有的虽然没有退出,但是却不在参加组织内部的活动,实际上也形成了退出。其次,在组织活动层面上,组织成员在参与组织活动时大部分是依据自身的需求去安排是否参加活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组织运行的松散性,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成员的流动性。最后,有一些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是由于某个热点话题而聚集在一起的,一旦组织成员对话题的兴趣减退,网络上的互动和联系就会明显减退,组织也可能逐渐的消失。

(三)呈现“去政治性”

高校大学生大多是以个人兴趣爱好和个人需求的诉求,参与到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中来的,他们主要以各自兴趣爱好、学习研究为活动的主要形式。这些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大多很少真正投入或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当中去。虽然在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里边,会有针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但是其成员对真正投入和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诉求比较低,通过组织力量表达的个人意愿的诉求不高。比如,2003年,发生在西安某大学的学生罢餐事件,事件本身是由于食堂饭菜涨价所引起的,最初阶段一些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还只是通过网络,在组织内部发起一些倡议表达对饭菜涨价的不满,但是后期由于通过官方正常渠道表达意愿的诉求不高,少数成员只是一味地通过大量发帖表达诉求,且发帖内容言语过激导致事态恶化,全校有一千多人参与到罢餐事件当中,在社会上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不仅在表达诉求上存在问题,同时在参与针对某一热点问题讨论时,对于社会管理意见以及意见吸纳的渠道非常有限。就目前来说,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力较低,但我们并不能否认其在组织产生的最初阶段就客观的存在于社会公共领域之中。如果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力高的话,其针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必然会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社会公共意见群体的发展,同时会在社会舆论层面上形成巨大压力。这就有可能会导致在引导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过程中,因为不能及时引导或无效引导,而诱发社会公众舆论事件,这不仅会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

(四)存在“去约束性”

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组织能力和组织化程度有所提升,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还存在着“去约束性”的问题。所谓“去约束性”是指去掉本身的约束力,回归到本身的自由发展。这种“去约束性”,正是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完善建设和健康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并且任何一个组织如果没有自身行为规范的约束和外部规范,组织本身是无法运行和发展的,也就是说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是需要约束和规范的。有些高校青年大学生和组织认为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既然是自组织就是不需要管理和约束,其实这种观点的错误的。对于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不是不约束,而是要依据其本身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特点适当放开约束度。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去约束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内部约束力来看,虽然有一些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制定的有相关的管理和准入政策,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还有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还未制定管理和准入政策。组织本身约束力不强,导致组织成员自身约束力不强,没有稳定和具有控制力的组织领导者行使管理职能,从而使组织处于一盘散沙无法运营的状态。其次,组织成员本身的自我约束力不强,导致组织活动无人参加或组织规范政策无人遵守的情况时有发生。第二,从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外部约束力来看。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个新生的团体,在高校存在和发展时间相对比较短,且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容易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忽视其存在的情况,导致对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约束力相对于其他正式学生组织和高校社团明显偏低的现象。目前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外部约束力主要来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没有针对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因此导致外部约束力不强的问题客观存在。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形成和完善,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变革和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从短期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实现了教育载体的扩充和多元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面,满足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传播模式的不断更新,网络自组织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过程和运行机制上也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作用。

一、影响

(一)积极影响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

1.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力与渗透力

新媒体多渠道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具有内容更新周期短、传播速度快、资源获取便捷、素材鲜明生动等特点,这不仅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而且还能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其传播方式的丰富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力与渗透力,从而大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如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充满着矛盾与冲突,“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自负与自卑的矛盾、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25]而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以情感关系或兴趣爱好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可以得到情感上的寄托和慰藉,又可以自由的展现自我。同时,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又具有开放性,活动形式多样灵活,对成员没有强制性,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的方式参与一个或多个网络自组织,也可以灵活地从不喜爱的网络自组织中退出,这就使大学生在满足了情感上的归属感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独立和自由的交往空间,自信心、自尊心和独立意识也得到满足,从而缓解了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基于这种情况,高校应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借助各种有吸引力、符合时代主流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发挥自组织的传播优势,进一步促进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作为青年学生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特殊阵地,同样具有群体舆论监督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关注高校网络自组织的舆情,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客观上成为发现日常工作问题的“预警器”及反映高校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以达到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力与渗透力的效果。

2.拓展了大学生的思想空间和实践平台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所具有的开放性、多样性的特征,使大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更具便捷性与实效性。与传统的学术讲座相比,大学生网络学习自组织更注重采取以讨论、协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在学术交流、资源共享和活动开展上更加便捷,更加有效。从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角度讲,网络自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和实践平台,起到了“第二课堂”的作用。另外,网络自组织已成为青年学生联系社会、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的重要渠道。健康向上的网络自组织能敏锐地捕捉社会热点,倡导服务意识,传播奉献理念,其或热爱公益事业,或关注社会发展,或参与社会管理,或服务社会大众。如一些志愿服务、环保类等公益性质的网络自组织在高校中逐渐兴起,其所传播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所接受,成为对政府、社会群团组织和市场运作的有效补充,同时促进了青年学生社会关系网的扩大,并推动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可以说,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一新载体,创建各种有吸引力和符合时代主流的精品型大学生群网络组织,主动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3.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

在高校中,广大青年学生精力充沛、身心活跃,他们对组织归属感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希望能够在集体生活中被关爱、关注和肯定。而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以人性化、民主化、松散型的管理模式营造了更加平等自由、更加宽松、更有人情味的组织氛围,组织的活动也更能切合青年学生的实际和兴趣,成员在自组织活动中也更容易获得尊重和肯定。这也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比传统青年组织更灵活、更能吸引青年学生的重要原因。在社会转型期,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构成因素增多,情感状态较为复杂,心理冲突加剧,使他们对惆怅、失落、压抑等情感拥有更多的心理体验。他们的这些体验往往不愿意与父母、教师交流,但很愿意在网络自组织中进行倾诉、发泄和交流。由于“在网络交往中交往对象的社会角色通常是虚拟的,交往对象没有心理负担,角色虚拟使交往者保持相对平等的心态,无直接利害关系冲突的交往位置,有利于宽松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因此,在思想感情传达上,交往者可以直行胸臆,不必像日常生活中那样吞吞吐吐或胆怯害羞,容易达到交流的较深层次。”[26]这种情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造了条件,他们在依托网络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上,其身份上更具有融合性,双方都能较好地发挥其主体性。由此,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就成了不同层次的大学生联络感情、交流思想的场所,形成了心理调节和情感沟通的平台,为成员提供倾诉、发泄、调整和稳定情绪的机会和场合,一定程度上为青年学生的心理调适起了积极作用,满足了其“渴望关爱与集体归属”的文化心理需要,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安定和谐氛围的形成。

4.加快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进程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自由性、隐秘性、低成本性等特点,丰富和满足了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情感、交往、就业、成功、自尊等需要。长期以来,在高校,团支部、班级等正式组织信息沟通方式以组织沟通为主,传播速度快但反馈不足,而且信息逐级传递容易产生曲解、误解现象,信息失真伴随着沟通所涉及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内容较为单一,形式单调,具有强制通知的色彩,引起学生的反感,不易被认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兴起,改变了这种现状,网络自组织成员之间建立起以人际传播为主的信息沟通方式,主要通过网络渠道,摆脱了组织的制度性的压力,交流的双向性和平等性可以使信息传递更加快速,成员畅所欲言,内容丰富多样,更具有人情味,成员易于接受,客观上可以完善信息沟通的网络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检验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如非正式群体异常活跃,则说明班级、团支部、党支部、学生会等正式组织在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增强组织凝聚力等方面正在出现问题。如果谣言等小道消息在网络自组织中异常活跃,说明正式组织在信息沟通方面反应不足,无法满足群体成员的信息获取欲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由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已经成为学生获得社会信息,沟通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渠道,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需求,而且也促进了大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加快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消极影响

1.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虚拟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新媒体时代,网络环境以及网络自组织成员的虚拟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也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的难度。这是因为,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组织相比,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一般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依赖核心人物的凝聚力,没有完备的运行制度,采取开放式松散管理。这种虚拟的组织形式,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引导,在自组织活动中容易滋生小团体意识,形成消极的小团体文化,尤其是容易把某种错误思想或舆论在各网络自组织中进行流传和诱导,当聚集成一种潮流就成为学校和社会控制的政治影响和政治后果。在传统组织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管理手段对学生所接受的外界信息进行“过滤”,保持信息的“纯净”,但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由于对信息源的限制以及对信息的过滤难度较大,加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存在虚拟性,其活动具有不易掌控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实施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正是这种客观存在的现状,使得一部分以低俗内容为共同点、思想激进、消极的自组织,往往会成为校园主流文化的害群之马,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带来了新的挑战,给校园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危害。

2.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隐秘性,脱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监督和管理的范围

网络的发展,特别是微博、QQ群等新兴媒介的发展为自组织的活动提供了便利,但是这种便利同样也有可能为负面、消极的信息提供载体和渠道,加快消极信息的传播。而且这种信息传播模式相对隐蔽、不易发觉和控制,容易造成消息误传、造成恐慌、激进等群体非理性行为的出现。在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中,有的成员看问题比较片面,容易走极端,甚至误导、煽动其他自组织成员;有的自组织出于维护小团体利益的目的,会有意散播小道消息,干扰正常信息的流通。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虽然结构松散,但其所具有的隐蔽性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难以发现网络自组织的存在,难以预测自组织对其成员的影响力,如“微博约架”行为常发生在高校青年学生之间,而学校教育工作者却很难提前发现此类事情,从而难以有效控制和利用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在大学校园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事实上游离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之外,这种在辐射之外的大学生网络组织对和谐校园构成了一种潜在的隐患。在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中,聚集了大量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青年学生成员,这些青年人对社会问题反应快,易敏感,易偏激,当某种错误观点成为主导舆论在高校各种网络自组织中流传时,势必会通过高校青年学生的网络表达行为产生更大的“扩散效应”,组织成员一旦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很容易产生“群体激化”现象,大量学生可能会出现对抗学校、对抗社会的行为,极易爆发非理性群体性事件,而这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极具隐蔽性和潜在性的,这给高校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高认同性,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高校的一些传统组织(共青团等正式组织)在工作中往往采用行政命令和工作布置等方式,其所组织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导向性等特征,因而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强,较少考虑青年学生的个人特点和个性发展,使得青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与传统组织相比,由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非正式组织,可以自由、虚拟地注册,加入成本比较低,所以内部的关系相对于现实群体而言更加松散、自由、轻松。在自组织内部,成员自主性强,拥有无与伦比的言论自由和最少的限制,自组织活动具有针对性,丰富且有特色,参与程度高,具有很强的凝聚力,相应地消解着高校校园内正式社团的凝聚力。

必须看到,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发生和发展必将给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问题,具体来说,会遇到常规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安排衔接问题、教师辅导员与学生的课余联系互动问题、线下教育与线上管理和引导之间的接续问题、学生在校时间上网与非在校时间上网之间如何接续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面向和辐射高校非本校学生的问题,等等。各级教育部门、各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以及任课教师、辅导员要高度认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做好规划和设计,努力协调和保障各方面资源,因地制宜地管理好、引导好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运行和发展,指导大学生结合大学生特色生活和兴趣爱好开放有吸引力的网络自组织,协调组织好师资队伍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加以指导和管理,保障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二、启示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当前高校中较为活跃的青年组织,作为一种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青年文化现象,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如何寻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结合点,正确认识、引导、凝聚和服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发展态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教育空间:由“学校空间”向“学校+网络”空间转变

长期以来,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立足“学校空间”,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现实空间环节作用于大学生,已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优势。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它不仅注重了教育的时代性、互动性和实效性,丰富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成为传统“学校空间”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改进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仅凭“学校空间”教育已经远远不够了,其结果将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还将会严重脱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吸纳和运用新媒体的优势,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由“学校空间”向“学校+网络”空间转变。

(二)教育内容:由整齐划一向注重个性转变

社会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随之发生了嬗变,表现出意识形态和价值多元化的趋势。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处于一种相对传统的模式之中,比较注重教育内容整齐划一,重整体、轻个别,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坚持了多样性与个性化并存。从整体发展上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第一,从组织类型上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类型种类繁多,如趣缘关系型、业缘关系型、地缘关系型、利缘关系型和公益慈善型等各种类型的网络自组织。第二,从组织存在形式上看,虽然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以网络为平台而设立的,但是依托网络形式却是多种多样,如QQ群、微博、网络论坛等。组织类型的多样化和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必然给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发展带来多样性的同时,又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本身能够依据自身特点有序发展,各个组织之间并没有盲目从众,而是依据自身的特点和组织成员的需求独立发展的。此外,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内部成员大多是一些个性鲜明的高校青年学生,且组织发展并不以牺牲组织成员自由性和个性化为前提,这就给组织成员本身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交流和发展空间,保证了组织成员个性化的特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所具有的多样性与个性化并存的特点再次证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强调共性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个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或可能,人的个性化也呼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教育模式:由灌输塑造向自主建构转变

灌输塑造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常用方法。该方法简单易操作,符合中国传统观念的“尊师重道”,强调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学生仅作为被灌输和教育的对象,常常造成教育成为观念的说教和行为的塑造。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过程,不仅是学生本人对教育者传授的结果,也是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并学习体验的结果。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组织形式和外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人人网、微博、QQ群、MSN、专业论坛成为大学生之间重要的学习和交流平台。由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中个体的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每个个体成员所共享的信息就会明显大于其他类型的组织,多样化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形式也使得群体内成员可以更加及时、方便、广泛、深入地讨论,成员的学习讨论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体而言,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得学生网络自组织基本不存在信息门槛和时间限制,可以实现信息的大规模共享,为年轻一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由于网络平台的知识创新和传播具有信息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资源量大等优点,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年轻大学生的重要学习平台。基于这种现状,以往那种“灌输塑造”的教育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发展所带来的新变化,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把大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主体,而不是看作是自己的意志可以强加其上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应由单向的灌输塑造模式,走向双向沟通,进而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自主建构者。

(四)教育目标:由政治素质向“政治素质+能力素质”转变

高校是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的主要基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应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涵盖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审美、法纪等内容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的立体教育,其目标定位应充分考虑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如果孤立地突出政治素质要求,忽略了其他素质要求,就会导致“结构”上的比例失调,造成人的畸形发展,给社会带来后患。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其目标定位在突出政治素质的同时,应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审美、法纪等素质的培养,探索青年学生能力素质的开发和提升,引导青年学生自我完善,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发展,为开发和提升青年学生能力素质开辟了新途径,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网络自组织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在网络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自组织来进行社会交流与沟通,是青年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尝试的一种新方式,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交流环境,弥补了现实交往环境中的许多不足,从而对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形成影响。[27]这种影响力,会形成具有与现实维度不同的特质,进而赋予了大学生社会网络全新的内容和外在表现。以QQ群为例,群内的QQ用户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聊天以后,不但QQ用户之间会发生信息自组织,而且会发生关系自组织,彼此间的关系能够确立,其具体表示是QQ用户会建立一个QQ好友圈子。在好友圈子中无话不谈,建立起网络上的强链接。其次,网络自组织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指的是在一个社会网络中,参与个体共同拥有的协同合作的声誉。[28]拥有这样的声誉能够为其带来许多优势和利益,主要包括降低交易成本、方便与外部群体的对接,进而带来额外的收益。由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内部存在着广泛的协同合作,众多大学生个体的协同不仅可以形成网络信息的语言结构,同时也可以使个体共同获得良好的声誉,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资本。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出现,无疑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立足点和实现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唯有在认真总结传统教育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并加以吸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发展现状,把握其发展规律,及时反馈大学生主体的需求,不断改进和提高政治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实现由政治素质向“政治素质+能力素质”转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不断实践、总结和反思,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研究成果。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引导与管理

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引导和管理,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任务,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正确认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努力掌握其发展规律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态度主要有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只看到其负面影响,把其与正式组织完全对立起来,干涉其存在和发展,严重影响网络自组织的正常发展;另一种是只看到其产生的积极作用,忽视负面影响而盲目鼓励、扶持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自由发展。对待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应该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高校出现时间不长,其自组织本身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不容易被自组织以外的成员发现,容易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忽视,但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不管是在高校内部还是在社会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网络舆论窗口。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把双刃剑,其正向发展对高校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其发展受挫或者误入歧途,则会对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团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高校应该转变思想观念,突出“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的创新理念。正确定位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了解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并且正确看待这类自组织在学校和社会舆论上的重要性。

第一,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出现是客观必然的,它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和网络技术共同发展的结果,并且发展速度惊人,类型多种多样,对广大高校青年大学生影响力也在进一步加大,它的发展对高校乃至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

第二,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出现和发展,以及组织内部的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影响高校稳定的一面,更要看到其在高校学风建设和促进高校稳定团结等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本身所存在的规律和特点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研究、正确定位、辩证地看待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为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我们要从推动政策制定的要求出发,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产生、发展、成长过程中的规律性,了解其在各个成长阶段独特的发展需求,在摸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把握基准数据,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监管、服务举措奠定基础,使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

二、促进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与传统组织间的互动,积极营造合作共赢的关系

(一)要强化正式组织的内聚力,不断拓展覆盖方式

高校正式组织和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因此,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要着力加强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班集体、各种社团的建设,充分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功能,使他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起到中坚作用,用集体的力量去影响和教育自组织成员。要强化自组织成员在正式组织中的角色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在正式组织中有一个发挥自己才华、展示一技之长的机会和场所。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多开展既适合青年学生特点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娱乐休闲功能和抵制不良风气的功能,让校园文化活动以自身的权威性、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来影响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

(二)要发挥正式组织的群体引导和服务功能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由于自身较大的开放度、成员素质参差不齐、组织运作资金的紧张及自组织管理松散,对于成员的约束性不大等原因,导致网络自组织的行为表现出很多不文明甚至是违法现象。有很多较为进步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了一些文明倡导活动,但由于自身组织规模与影响力等因素限制,倡导的影响力只能在本高校和临近高校的一定范围内起到作用。相比之下,作为高校中正式组织的共青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等,他们拥有广泛群众基础与社会资源,可以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建立自组织文明行为的引导和服务功能,扩大社会影响力。比如,共青团作为青年群体的政府组织,可以通过设立品牌活动项目,以网络自组织为核心,围绕网络自组织的价值体验、发展和实现,通过行政化、市场化、创新化的手段把网络自组织联系起来,以活动项目引导网络自组织健康发展;利用与政府联系紧密的天然优势,倡导建立政府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资助机制,或者以共青团组织为担保,牵头组织建立网络自组织捐赠和筹款的自我循环机制。

(三)要主动联合,积极营造合作共赢的互动关系

构建共青团组织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合作共赢关系,是适应青年流向分布多变化、就业方式多元化、民主参与强烈化、正当需求多元化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倡导共青团组织通过加强服务,主动联合,积极构建合作共赢的互动关系。一是要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往往覆盖了团组织难以覆盖的领域内的青年群体,加强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联系协调对于拓展传统青年组织的覆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有意愿加强与共青团组织联系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通过项目合作、建立共建关系,发展其骨干为志愿服务协会理事,推荐其骨干人员成为青联委员等形式,加强其与共青团组织的联系。二是要建立指导扶持机制。要主动为有需求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帮助网络自组织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在服务中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组织的引导,对承接共青团组织服务项目的网络自组织可以给予相应的资金上的支持。三是要积极搭建展示平台。通过联合举办区域性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展示、交流活动,促进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从而提高各网络自组织的运营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互动中应适度借鉴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自主管理模式,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覆盖优势,促进二者的自愿联动格局和组织融合格局的实现。

三、坚持分类引导,服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健康发展

(一)要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分类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引导工作时,应当依据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自身特点分类引导。可根据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舆论积极程度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舆论导向正向型,这种类型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积极上进,并且具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自组织本身具有良好的组织性和引导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此类自组织时,需要对其提供理论知识的辅导与政策上的激励,加强自组织内部凝聚力,就可以顺利地对其进行引导。第二种舆论导向负面型,这类自组织具有一定的消极性和破坏性,是影响高校校园安定团结的不稳定因素,这类组织的成员大多在生活和学习中屡屡受挫,于是便到网络空间发泄自己的不满、宣泄情绪。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对待这类自组织时应当进行重点引导,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积极向他们普及文明上网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网络平台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并在“网下”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第三种舆论导向中立型,这类自组织往往是一些建立时间较长的,自组织成员组织动力不强。对待这种类型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尽可能为其提供所需资源,帮助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并扩大其影响力,使其向正向型自组织靠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建设的同时,应时刻注重自己角色的转变。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扮演好服务的角色,时刻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的需要出发,服务和帮助网络自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二)要做好核心人物的引导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往往有一些在群体成员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核心人物和骨干成员,他们具有能力强、威信高、善于关心和团结他人等特点,能左右组织其他成员的思想和活动,对网络自组织目标和规范的确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组织中起着指挥、协调和榜样的作用。对既是学生正式组织的骨干,又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核心人物者,可以提要求、交任务、压担子,使其在双重角色上明辨是非、认清利害关系,做好自组织成员的引导工作;对部分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带有消极倾向的网络自组织,对其核心人物,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正确对待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需要,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或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给予说明、解释,努力做好说服和教育工作;对优秀网络自组织的“领袖人物”,可以让其在正式组织中担任一定的职务,以利其所在的自组织与正式组织在价值取向等方面趋于一致,从而缓解带有消极倾向的网络自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三)要坚持服务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在加强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建设时,应注重管理和服务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成员的认同感,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时,应同时具备的两种职能,即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管理,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时,应当时刻铭记管理者的职责,充分调动身边资源,做好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引导工作,在管理的阶段一定要注重转变思想观念,针对大学生网络自身的特点,低姿态介入,以柔和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和引导工作。服务,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时,应转变思想观念扮演好服务的角色,时刻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的需要出发,服务和帮助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真正把满足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需求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坚持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好地发挥管理优势,达到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够普遍增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的认同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方便对其开展引导工作。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与青年学生进行充分交往、交流、互动的前提下,才能及时发现网络舆情信息,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规范化程度

(一)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作为独立的社会组织,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应优化对本组织事务和活动的管理,包括:组织成员能充分参与组织活动的决议,组织能顺利表达和反映成员的利益要求,组织活动的运行和开展状况都在组织的可控范围之内等。其中,网络自组织本身有足够能力控制本组织活动的发展是关键。网络自组织的自我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可以充分挖掘、利用本组织的资源来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

(二)要提高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自身价值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社会稳定产生的负面影响,往往因其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极度不满而产生破坏性的情绪,从而引发大规模的社会骚乱。很多时候,青年本身的激进性和片面性影响了他们对事件的判断,加上自组织活动内部成员的从众性,对社会事件的价值判断往往失之偏颇,因而,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应加强自身的价值判断力,冷静全面分析问题,理性看待社会热点事件。另外,一些成员在社会热点爆发时的活动目的本身是处于自身情绪发泄的需要,而非内心社会责任感的外化,甚至仅出于一己私利的满足,这客观上要求网络自组织成员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诚信、正直、善良的思想品德,认识国情民意,培养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要提高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的个体网络素养

提高网络素养简单说就是提高大学生对待网络态度与方式,提高大学生对各类网络信息的解读、批判和应用能力,增强大学生在复杂的网络信息生态中的辨别力、批判力与免疫力,提高对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教育大学生除了知道网络信息说什么、谁在说、怎么说等之外,更应该了解为什么这样说,了解个人与网络之间的关系和信息的多样性。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世界,大学生应当随时保持清晰的头脑,这是一个充满诱惑和抗争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发展完善自我、不断积极进取的过程。另外,大学生还应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及网络法律意识,以此增强分析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科学客观地选择网络上的信息内容,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以及自控和自我调节能力,最大程度抵消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

【注释】

[1]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6.

[2][英]戴维﹒冈特利特.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彭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7.

[3]Reingold,H.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Reading.Massachusetts:Addison Wesley,1993,4

[4]王欢,郭玉锦.网络社区及其交往特点.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9-26.

[5]戚攻,邓新民.网络社会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7.

[6]昝玉林.网络群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对象.思想·理论·教育,2005(6):17.

[7]张合斌.高校校园网络社区舆情形成及特征研究.东南传播,2009(11):107.

[8]昝玉林.网络群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对象.思想理论教育,2005(11):19.

[9]邱必震,王继武.浅谈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7.

[10]戴伶俐.利用网络虚拟群体的特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8.

[11]韩德强.浅论青年自组织的兴起、特征及对策.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29.

[12]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人民网,2011-7-20.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4]奚从清.现代社会学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56-57.

[15]屈锡华.管理社会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52.

[16]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220.

[17]耿步健,黄琴.当代大学生心理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200-201.

[18]毕耕.网络传播学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45.

[19]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1-16.

[20]陆烨.上海青年网络自组织的现状与特征分析.青年探索,2012(2):17.

[21]冯晓.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现状调查与管理策略.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2):9.

[22]共青团西安市委、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西安网上青年自组织发展调查报告.山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2):28.

[23]同上.

[24]项君.高校大学生自组织现状与管理探析——以贵州省五所高校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46.

[25]薛德钧,田晓虹.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6]陶国富.网络交往的泛化与精祌文明的深化.社会科学,2001(6):54-58.

[27]韩凤娟.大学生自组织管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51-52.

[28]唐翌.社会网络特性对社会资本价值实现的影响.经济科学,2003(3):115-1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