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空间与金融空间融合

网络空间与金融空间融合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今社会,金融已融入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力量无处不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军事等领域莫不受到金融的影响。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行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互联网+”金融的贯通融合可以挖掘出新的金融资源。

当今社会,金融已融入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力量无处不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军事等领域莫不受到金融的影响。金融正以其庞大的产业基础、强大的资金供给、灵活的配置能力、流动的风险机制、精巧的治理工具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驱动器和加速器。在当今社会,金融已经突破经济工具的角色,成为现代国际治理的重要手段,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碳排放、“颜色革命”伊朗核问题、科技革命等背后,都可以看到金融的影子。

在现代生活中,金融虚拟空间是第三大重要空间,与物理空间、网络虚拟空间相辅相成。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行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三大空间的融合最终将“重构”金融行业。从美国的情况来看,东有华尔街,拥有大批的金融机构,主导打造金融空间;西有硅谷,拥有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打造网络空间;在东西的两大空间及中间地带,是全面覆盖的物理空间,三大空间的融合不断走向深入。

世界已经进入后经济危机时代,面临严峻的结构再调整和规则再制定的压力和挑战。中国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归根到底,第一是源于成本优势,但目前这一优势正在消失;第二是具有严重的非平衡性,非平衡的增长可能实现短期高速发展,但问题是不可长期持续。经济再平衡的核心,是从成本优势转型成为创新优势,重塑经济发展动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带来的商务和社会变革,为这一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核心驱动力,其终极目标是构建完整的网络空间,并实现和物理空间的互映和互控。

一、金融业的变革

当前,世界进入后经济危机时代,发达经济体经济低迷,投资方向不明,新兴经济体则面临严峻结构调整的矛盾。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现代社会调节利益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媒介中枢,也面临各种挑战。国家胜败之间的须臾转换,利益得失的天壤之别,取决于金融的正确定位和作用发挥。

传统金融有着交易困难、成本高、信息不对称、间接交易、需要设计复杂风险和对冲风险、通过银行与券商中介期限和数量的匹配等特性。这就要求进行金融创新,而且这种创新是一个长期行为,不是短期投机行为。要从谁创新谁死,到谁不创新谁死的转变,创新要成为新常态。

创新要关注风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风险,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切实锁定和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同时,也不能因为担心风险而裹足不前。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9年。中国已有不算短的时间完成探索、积累和思考,能不能、想不想、敢不敢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金融理论,尝试按照自己的金融安全理论制定自己的金融政策,规划自己的金融战略,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金融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金融弱,则无强国的根基,则无可靠的国家安全。中国金融体系作为中国经济体系的核心,决定着“中国梦”的实现。

互联网金融是中国金融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新时代网络空间下的“互联网+”金融使得交易具备操作便捷,成本低,数据丰富、完整,信息对称、简单化,金融市场运行互联化,很多步骤完全可以自己解决,超级集中支付系统和个体移动支付的统一,并且可以直接交易等的各种优势。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对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快传统金融行业变革,繁荣我国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金融是我国当前最具时代特色、创新活力及发展潜力的互联网应用领域之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金融制胜,纲举目张。互联网金融是在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精神指导下的有益探索的突破性尝试,是促进信息经济发展,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

二、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得到政府高层的高度重视,与金融的结合将改变金融格局,互联网金融在当前社会存在巨大的需求,业务面正在快速扩大。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互联网+”金融的重点推进方向有三个:探索推进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积极拓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互联网主要注重平台的建设,“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构建由供给者、需求者提供各种数据,结合互联网的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秉着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思维,融入安全,风险,收益的金融思维。“互联网+”金融的贯通融合可以挖掘出新的金融资源。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也将促进传统金融的转型。

一是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金融是集合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对其进行实时分析,可以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客户以及消费者的全方位信息,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交易的消费信息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并准确预测客户行为,使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平台在营销和风控方面有的放矢。一个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的思维方式的新浪潮正悄悄来临,这就是大数据——准确预测未来;辅助金融决策。

二是信息处理。互联网时代促成社交网络大量生成并传播信息,特别是对个人和机构没有义务披露的信息;搜索引擎对信息的组织、排序和检索,可以缓解信息超载问题,有针对性地满足信息需求;云计算保障信息高速处理能力。在云计算的保障下,资金供需双方信息通过社交网络展示和传播,被搜索引擎组织和标准化,最终形成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信息序列。这有可能给出任何资金需求者(机构)的风险定价或动态违约概率,而且成本极低。这样,金融交易的信息基础(充分条件)就满足了。

三是支付方式。几乎每个人和机构都将在中央银行支付中心(超级网银)开账户(存款和证券登记);证券、现金等的支付和转移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手机和移动客户端);支付清算完全电子化,社会中无现钞流通;二级商业银行账户体系可能不再存在,存款账户都在中央银行,将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四是资源配置。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源配置的特点是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直接联系和匹配,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或交易所等中介。在供需信息几乎完全对称、交易成本极低的条件下,互联网金融模式形成了“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诸如中小企业融资,个人投资渠道等问题就容易解决。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下,双方或多方交易可以同时进行,信息充分透明,定价完全竞争(比如拍卖式)因此效率最高,社会福利最大。各种金融产品均可如此交易。这也是一个最公平的市场,供需方均有透明、公平的机会。在这里用两个案例来介绍资源配置的创新。案例一:人人贷(peer-to-peer lender)。2006年成立的美国繁荣市场公司(简称Prosper公司)有125万会员,促成了3.07亿美元的会员间贷款。2007年成立的美国“Lending Club”公司,以Facebook为平台做会员贷款业务,到2011年已经贷款5.9亿美元,利息收入5100万美元。案例二:2004年,谷歌在首次公开募股(IPO)时采用了在线荷兰式拍卖方法,而不是通常的投资银行路演和询价方式。未来可能的情景是贷款、股票、债务等的发行和交易在社交网络上进行。

五是客户的开发与信用评估。随着当今的社交化、移动化与微支付化的数量巨增,各种拥有大量用户基础的平台都是银行接触客户的极佳场所。银行一边做业务,一边找潜在的客户;一边提供服务,一边进行风险管理;一边处理纠纷,一边处置不良资产。基于互联网数据挖掘而产生的征信手段创新,令信贷客户群呈现出快速的增长。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不是仅仅作为工具提升交易效率和降低成本,而是通过网络征信的方式,拓展金融业服务的目标人群。通过模式创新将过去从未有信用记录的人群纳入金融信用体系,这就使他们梯次接受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服务成为可能。点对点将传统的非正式人际借贷标准化,并让其扩展到借贷者的社交圈及所在区域之外;通过信用评估及将借贷过程系统化,点对点信贷平台亦增加了借贷过程的透明度,降低了风险及信息不对称,从而让资本以较低成本流向生产用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