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大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大学的起源和发展

西方大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大学的起源和发展

时间:2022-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知识篇第一节西方大学概述一、西方大学的起源西方大学的起源要从欧洲古代的大学谈起。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1200年,法王承认巴黎大学的学者具有合法的牧师资格,有司法豁免权。巴黎大学是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典范,是欧洲各国学生云集的中心。柏林大学为德国大学创立了影响深刻的大学观念,成为其他各国效仿的榜样。它和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齐名,共同角逐美国大学和研究生院前三名的位置。

第一章 知识篇

第一节 西方大学概述

一、西方大学的起源

西方大学的起源要从欧洲古代的大学谈起。欧洲的大学雏形与中国古代的书院较相似,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描述道:大学的成立并不需要基金,也不需要校舍,只需要一位大师(刚开始时远称不上大师亦可),重要的是有人走出来开始介绍他的学问和想法。9世纪时意大利萨莱诺有不少医生,吸引了众多学医的人,于是就有了萨莱诺大学。一个叫阿培拉德的神父在巴黎讲神学和逻辑学,吸引了一些学生,其他不同意他观点的神父也跑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就成了大学的雏形。

1087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受到教皇格列高里七世的支持。它是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那时大学的学生没有国籍限制,都使用拉丁语。中世纪的大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教会的控制,至少是精神方面的控制,都必须开设神学方面的课程;而大学的教师也大多数是传教士或基督徒。我国作家顾准说:“因为是教会办的学校,世俗的政治权威管不着它,也许这就是后代大学自治的渊源。像明太祖的《大诰》之类的政令,是越不过大学的门墙的。”1219年,教皇发布命令规定,未经博洛尼亚的副主教考试合格并颁发许可证,任何人不得被任命为教师(被授予博士学位)。universitas(大学)这个名称,是1228年由教皇颁布的敕令首先对教师和学生使用的。

巴黎大学是由巴黎圣母院的附属学校演变而来的。1200年,法王承认巴黎大学的学者具有合法的牧师资格,有司法豁免权。1215年,教皇特使为巴黎大学制定了第一个章程,取消圣母院主事对巴黎大学的控制权,巴黎的教师协会获得了合法团体的资格,至此完成了由习惯认可的大学到被法律承认的大学的转变。巴黎大学是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典范,是欧洲各国学生云集的中心。13世纪的巴黎有欧洲雅典之称,享有“哲学家的天城”(Civitas Philosophorum)的美誉。巴黎大学鼎盛时期师生达5万多人,当时就有“罗马有教皇,德国有皇帝,法国有知识”的说法。

在12世纪之前,英国是没有大学的,人们都是去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求学。1167年,当时的英格兰国王同法兰西国王发生争吵,英王一气之下,把寄读于巴黎大学的英国学者召回,禁止他们再去巴黎大学,另一说法是,法王盛怒之下,把英国学者从巴黎大学赶回英国。不管如何,这些学者从巴黎回国,聚集于牛津,从事经院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于是人们开始把牛津作为一个“总学”,实际上就是牛津大学的前身。学者们之所以会聚集在牛津,是由于当时亨利二世把他的一个宫殿建在牛津,学者们为取得国王的保护,就来到了这里。1168年,巴黎大学的学者们来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牛津大学部分学者分离出来创办了剑桥大学。1201年,牛津大学有了第一位校长。1213年,该校从罗马教皇的使节那里得到第一张特许状。13世纪的牛津大学就是当时欧洲的科学中心,西方近现代的科学在那里萌芽。牛津大学的第一任校长罗伯特·格罗斯太斯特(Robort Grosseteste,1168~1253)和他的学生罗吉尔·培根将柏拉图对数学的强调和亚里士多德对实验观察的强调结合起来,奠定了现代科学兴起的基础。大学生大多来自市民或农民家庭而不是贵族家庭,上大学同当神职人员一样,成为普通人子弟跻身上流社会的途径。皮科洛米尼(Enea Silvio Piccolomini)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城市贵族家庭,他通过大学教育,最终成为教皇庇护二世(PiusⅡ)。他在批准建立巴塞尔大学的信中说:“学习科学有助于帮助出身寒微者向上发展,使他们成为贵族。”当然这些大学同它们的现代继承者之间的关系也有些说不清,虽然现代大学都会宣称自己有上千年历史。我国某著名大学和某著名书院在地理位置上很有渊源,曾经一度号称其拥有千年历史,不过影响不大。中国书院的来历,也同西方的大学一样,有自发的特性。

二、西方大学的发展

自欧洲中世纪近代大学制度建立以来,大学的社会职能逐步拓展和延伸,现代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多重职能和目标的复杂的社会组织,职能的多元化促使大学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作用愈益显著。将西方现代大学的发展作一个描述,即闻名全球的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的教育职能是:牛津大学会问:“What do you think”,剑桥大学会问:“What do you know”。看来,牛津大学更注重思想,而剑桥大学更注重求知。这大概就是牛津出了29名首相,剑桥出了6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

柏林大学是欧洲早期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创始人威廉·冯·洪堡(1767~1835)是德国近代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比较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根据洪堡的理念,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合”,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而且提倡学术自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学术为最终目的,并非培养务实型人才。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他说的科学指纯科学,即哲学。而修养是人作为社会人应具备的素质,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它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艺无关。柏林大学为德国大学创立了影响深刻的大学观念,成为其他各国效仿的榜样。柏林大学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可以说是世界学术的中心,许多知名学者、政治家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产生过29位在化学、医学、物理和文学等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成就惊人。包括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普朗克,哲学家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神学家施莱马赫,法学家萨维尼都曾在此任教。二战结束后柏林大学改名为洪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确立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全面人文教育的办学宗旨。柏林洪堡大学是德意志现代文明的摇篮,它颠覆了传统大学模式,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它树立了现代大学的完美典范,人们尊称它为“现代大学之母”。“没有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洪堡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人文综合素养。

耶鲁大学成立于1701年,是一所私立大学。它和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齐名,共同角逐美国大学和研究生院前三名的位置。该校在教授阵容、课程安排、教学设施方面堪称一流。漂亮的哥特式建筑和乔治王朝式的建筑与现代化的建筑交相互映,把整个校园点缀得十分古典和秀丽。秋季的校园中金黄、暗红的落叶遍地,阳光斜照着那些由黄褐色巨石建成的古色古香的巍峨建筑物。耶鲁的名气、美丽和庄严,以及夕阳西下时站在校园中央向四周环视时那种凝重的历史感吸引着世界各地优秀的学子们。该校最强的学科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生命科学。耶鲁大学管理研究生院于1978年创设了独特的课程——公营和私营企业专业管理(Pub1ic&Private Management)课程,它侧重于公营及非赢利机构的专业管理训练。课程安排有六成是授课,四成为个案研究,后者有一半是公办或非赢利机构的个案。耶鲁大学的企管硕士不叫MBA而为MPPM,其来源也在于此。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是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剑桥城,医学院和商学院位于波士顿市区。哈佛大学前身为哈佛学院。哈佛历任校长坚持3A原则,即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和学术中立(这三个原则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均是A)。哈佛人常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其历史比美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历史还要长一个半世纪。在其360多年的历史中,哈佛大学毕业生中共产生6位美国总统,在国会议员、政府部长以及大公司财团的总裁中,大约有十分之一是哈佛的校友。在学术界,哈佛大学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美国大学。截至1998年,哈佛共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在美国新闻界和学术界的调查与评估中,哈佛大学多次被评为“全国最佳大学”。哈佛大学不仅执美国大学之牛耳,而且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其影响力已超越美国国界,成为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入学影响最大的大学之一。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于1861年由威廉·巴顿·罗杰斯(William Barton Rogers)这位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创建于波士顿。他希望能够创建一个自由的学院来适应快速发展的美国。该校是美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从事科学技术教育与研究的一所私立大学。1961年迁到位于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坎布里奇的剑桥(Cambridge),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将其与波士顿的后湾区(Back Bay)隔开。虽然后来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等系科,但该学院仍保持了其纯技术性质的特色,主要培养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其办学方向是把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教育与研究结合起来。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之初,只有15名学生。经过近140年的发展,现有学生近万名,并且已被世界公认为与牛津、剑桥、哈佛等老牌大学齐名、以理工科为主、综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学。

三、当代西方大学城的崛起

西方现代大学走过了通识博学教育——科学技术研究——直接服务社会这三个历程。第一历程通常是以英国早期的牛津、剑桥大学等为代表;第二历程通常是以德国的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等为代表;第三历程通常是以美国现代的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为代表。因此,现代国际公认的大学职能就涵盖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这三大职能。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大学城的建设,美国硅谷就是大学及其文化对当地特色起到主流影响作用的城市。超常的年轻人人口的密度,饱受教育的劳动力,来源广泛的人力资源,教育机构的主导地位,随处可见的校园,成片的学生购物中心——大学城是城市的一个特别区域,是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孵化园区和顶尖级高新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

第二节 我国大学的起源和发展

一、我国大学的起源

中国大学产生的时间较晚,始于鸦片战争之后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1862年创办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和1895年创办于天津的中西学堂,是最早出现的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形。中国近代大学始自1902年的《壬寅学制》,但至1912年的《壬子学制》及1913年的《癸丑学制》、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及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才标志着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制度的建立,比西方大学的创立晚了约800年。时至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专科学校组织法》及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规程》与《专科学校规程》,中国现代大学才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中国大学为舶来品,是鸦片战争后从西方引进的。首先是由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办学,然后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下,清政府被迫废科举、兴学堂。史料记载,1807年来华的英国基督教传教士玛利逊于1818年在马刺甲开设了一所“英华学校”,这是中国最早的西方式的教会学校。鸦片战争失败,《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为了传教,在中国举办学校。

19世纪下半叶,随着美国殖民主义势力的向外扩张,美国教会掀起了一个国外办学的热潮。这一时期在中国创办的学校有:1864年美国长老会狄考文在山东登州开设文会馆,1866年英浸礼会在青州设广德书院,后二校合并为广文华书院,设在潍县,到1917年发展为齐鲁大学;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武昌设学堂,1891年命名为文华书院,以后发展为华中大学;1879年美国圣公会合并上海的培雅学堂和广恩学堂为上海圣约翰书院,1894年发展为圣约翰大学;1881年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1897年又在苏州创办中西书院,1901年合并,改名为东吴大学;1885年美国长老会在广州设立格致书院,后来发展成广东岭南大学;1888年美国以美会在北京设立汇文书院,1919年与在通县设立的潞河书院合并为燕京大学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都主张办学堂,采用西方的教育制度来试图改变中国原有的教育制度。梁启超说:“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为本于学校。”他们主张兴办“西学”,康有为于1891~1895年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梁启超、谭嗣同等于1897~1898年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便是实例。维新运动期间,光绪皇帝采纳维新派的计划,筹办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下诏成立,并任命孙家鼐为京师大学堂的管学大臣,许景澄为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为西学总教习。与此同时,在维新运动的影响下,清政府津海关道盛宣怀于1895年在天津创办中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1897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等。据统计,直到1921年以前,虽然中国国立大学只有北京大学一所,省立大学只有山西大学、北洋大学两所,私立大学则有武昌中华大学(1912)、北京中国大学(1913)、北京朝阳大学(1913)、上海复旦大学、天津南开大学(1919)、厦门大学(1921)6所,而基督教教会大学则有16所之多。概言之,废科举、兴学堂就是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结果。由此,西方的教育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教育内容得以在中国传播,但就总体而言,中国封建主义教育的传统并未彻底崩溃。无论从大学教育的内容,还是从管理体制上,与西方现代大学相距甚远。

二、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对我国大学的推动

辛亥革命对封建教育传统是一次重大冲击。虽然辛亥革命并未成功,但它摧毁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体制,中国的历史从此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教育制度得以摆脱封建教育的束缚,开始走向现代化。民国元年,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同年7月在北京召开中央临时教育会议;同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教育宗旨:注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同时公布了教育会议所决定的学制系统,即《壬子学制》。不久又颁布了有关高等教育的《大学令》。《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大学设预科及本科,预科修业三年,本科修业年限按各科性质,三年或四年不等,本科毕业称学士。大学另设大学院,培养研究生。大学设校长一人及各科学长一人;教师分教授、助教授及讲师三种;各科设讲座。大学设评议会,由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组成,负责评议大学的一切重大问题。从《大学令》的整体内容可以看到,这个高等教育体系完全抄袭自邻国日本,而日本的学制又是以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为蓝本的。这个学制公布以后没有实行多久,就被美国式的学制所代替,这就是民国十年的学制改革,称《壬子癸丑学制》,整个体系全是沿袭美国。民国之初,北京大学依然死气沉沉,封建复古思想仍占优势。1917年蔡元培担任校长以后,厉行改革,批判了清末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主义的教育宗旨,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改革方针。他说:“我对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教育的发展和变革离不开国际国内的大环境。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大战以后美国一跃而为世界最发达的强国。中国人把美国的共和、民主看做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典范。在中国国内,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先进的知识分子觉悟到,只有思想革命才能彻底摧毁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俄国的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社会开始步入新的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在新文化运动及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反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道德。而美国教育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正是以标榜民主和反对传统的面目出现的,所以颇能迎合中国教育界的需要,为中国批判旧教育提供了理论武器。

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是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另一位教育家。甲午海战时,他正在海军服役,他从北洋舰队的覆灭中得出了人才救国的理念,弃武从文在天津任家庭教师。1907年留学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回国后,推行美国教育模式,于1919年在天津创办南开大学,设文、理、商3科。他主张教育救国,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认为“有爱国之心兼有爱国之力,然后始可实行救国之宏愿。”他提出南开大学的办学宗旨是“造就学生将来能通力合作,互相扶持,成为活泼勤奋、自治治人的一般人才,以适应时势的需要”。他为南开制定了五项“训练方针”,即重视体育、提倡科学、倡导团体组织、注重道德训练、培养救国力量。他把这五项方针称之为“公能”教育,并作为校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举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即1911年成立的清华学堂,1912年改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大学部,开始培养本科生。梅贻琦于1928年代理校长,1931年任校长。他主张大学的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他认为清华大学要向高深专精努力。他对大学部进行改组调整,把普通科和专门科的两科制改为学系制,设文、理、法3个学院15个学系。1932年又增设工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联合大学,1938年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为中国培养了众多学术人才,被誉为抗日战争大后方的“民主堡垒”。五四运动以前建立的大学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山西大学等。这些大学都经过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洗礼,都具有爱国民主的传统。辛亥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在批判尊孔读经等封建文化的同时,中国文化中的优秀积淀仍然受到高等学校的重视。民国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国学大师,即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也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继承和发展,这种吸收、融合、继承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传统,保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术繁荣,是我们宝贵的经验和精神财富。

三、苏区和抗日根据地的大学

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在于用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区建立的高等学校主要有: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和苏维埃大学。前者创建于1933年11月,学员共有六七百人,分指挥科、政治科和参谋科;后者于1933年8月创立,毛泽东任校长,设特别工作班和普通班,特别班是本科,开设土地、国民经济、财政、工农检察、教育、内务、劳动、司法等8个专业班,次年又增设外交、粮食两个班,共10个专业班,普通班为预科。另有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革命政治工作干部(1933);中央农业学校(1933);高尔基戏剧学校(1934)等。

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在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华中、东江等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根据地实施“抗战教育”。当时建立的大学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936年6月创建于陕北瓦窑堡,并先后在山东、晋察冀、淮北、苏北、苏中、鄂豫皖、太行、太岳等解放区举办了12所分校,直到1945年,共培养了20余万干部。陕北公学,1937年7月成立,为到延安求学的知识青年设置的干部学校,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1938年4月成立于延安,初设戏剧、音乐、美术3个系,后又设文学系,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中国女子大学,1939年7月成立于延安,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华北联合大学,1939年夏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合并而成,初设社会科学、文艺、工人、青年4个部,后改为社会科学、文艺、教育3个学院,1948年8月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1940年9月创办,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矿4个系,学制三年,是抗日根据地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延安大学,1941年9月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青年干部学校合并而成,设三院——社会科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还有两个专修科——英文、俄文,1943年4月又有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和新文字干部学校并入。此外,在延安还有医科大学、军政学院、俄文学院、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

以抗大为首的抗日根据地的高等学校师生,一边打仗,一边学习,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毛泽东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成为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传统。整个革命根据地的高等教育完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它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高等教育对学生实行统包统分制度,享受干部待遇,这种制度对建国以后的高等教育也产生了较长时间的影响。

四、新中国大学的初步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此时期,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几乎重复了半个世纪以前走过的路径,即学习、借鉴的目标单一而集中,那就是以苏联为榜样。1949年至1959年的10年间,我国高等院校共聘请苏联专家861人,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在高等教育部担任顾问。在这些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对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调整,专家的工作也包括编写教材、培养研究生和培训教师,甚至渗透到学生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验室和资料室建设等具体工作领域。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对私立学校的接办改造、教会学校的取缔和院系调整等重大措施,初步完成了对1949年以前的高等教育体制和格局的改造,新的以苏联为模式的高等教育体制形成并确立。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院系调整。经过调整,高等学校由1949年的129所增加到143所。综合大学由49所调整为14所,工业院校由28所增加到38所,农业院校由18所增加到29所,医药院校由22所增加到29所,师范院校由12所增加到33所。1958年又建立了一批新的工科院校,如航空、邮电、钢铁、石油、地质学院等。以后,院系和专业调整工作进行过多次,到1966年以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社会学科、艺术、体育、外语、师范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这种调整也是按照苏联的模式进行的。许多著名的综合大学被拆散,变成文理大学或工科大学,使理工分家、文理分家,为今天的改革留下了消极的影响。建国以后17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吸收了我国革命根据地的传统和苏联教育的经验。但是,这种特色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照搬苏联的一套也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形成了行政命令突出、高度计划管理的比较僵化的模式。

五、“文化大革命”对我国大学的影响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68年7月21日,毛泽东在一篇题为《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上做出批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到学校学习几年,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从此,全国各地“七·二一”大学如雨后春笋般设立。全国经历了高等学校三年不招生,工农兵上大学,工宣队进大学,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对高等教育进行“斗、批、改”,力图清除一切外国模式的干扰和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专业知识泛化和学科、科研贫乏的边缘。

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的改革和发展

1978年以来,经过不断改革和调整,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普通高等学校从1978年的598所增加到1999年的1071所。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有了较大发展,办学效益明显提高。人才培养层次结构趋向合理,专业结构设置不断优化,向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以高校科技产业为主、多方面发展的高等学校校办企业迅速兴起,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已经打入国际市场。国家集中力量推动“211工程”计划的实施,即办好100所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办学效益方面有较大提高,达到世界较高水平。经过5年的努力,在相关部门共同讨论与审核的基础上,已在全国范围内选出的百所高校中安排了近600个重点学科项目的立项建设。这些学科覆盖了人文社科、经济政法、基础科学、资源环境、基础产业、高新技术、医药卫生等领域。教育部要求该工程的二期建设在今后5年内完成。这期间,将继续加大对这些学校的投入与支持。到2010年前后,争取若干高校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从1995年开始,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到教学领域,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编写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以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挑战。根据十五大确定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提出了高教改革的思路和实施措施。要使高等教育不仅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而且要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发展很快,结构有所改善。1997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为608万人,其中研究生18万人,分别是1979年的22倍和96倍,18~21岁人口大学毛入学率达到76%。2000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提出,从2000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其改革的重点,是学生生活后勤改革。在对新建的学生宿舍及其他后勤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方面,应坚持主要依靠并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和资金的方针;中央和省、市人民政府,还应区别情况,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所有学生宿舍及其他后勤服务设施,均要采用新机制经营、管理。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方面,也已经迈出了较大步伐。现在全国所有高校招生均实行“并轨”改革,即所有新生不再分为国家任务和调节性计划两大类,都按同一类录取,并且缴纳学费,学校为贫困生提供助学金。在学生就业方面,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完善,目前主要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并将逐步实行除定向招生和享受定向或专项奖学金的学生,按规定方向或合同就业外,其他毕业生基本实行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自主就业的制度。研究生教育得到空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培养研究生和本专科毕业生1500万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正在逐步理顺。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生力军,科技工作取得很大成就,全国高校已经建立了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0所高校进入“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并同国际互联网连接,开展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3万项,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涌现了一批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发挥了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方面的智力优势,进一步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基本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总趋势。

建国前,中国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国外,国内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很小,仅有少数高等学校招收数量有限的研究生,共授予硕士学位200多人,没有博士学位。1978年后,中国的教育、科学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研究生教育逐步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6.3万人,经过严格考试,录取1万人。200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初步确定42.4万人,其中博士生6万人,招生规模比2006年增加0.4万人。2007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为128.2万,与2006年同比增长0.6%。可见,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了学科门类基本齐全、培养质量能得到保证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体系,初步形成了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促进了高层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推动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工作,为建立中国独立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作出了贡献。

近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有了较大的变化。高教体制改革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办学体制改革,采取了“调整、共建、合作、合并”等办法使之资源互补,提高效益;二是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三级办学、二级管理的体制,给予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三是投资体制改革,由国家拨款改为以国家拨款为主、多方筹资的体制,鼓励个人捐资、社会团体办学;四是招生、就业、缴费体制改革;五是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