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成员融入组织时所面临的文化冲突组织文化是指组织的信念理想、组织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是一个组织中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价值观体系、基本精神。在一个相对稳定、成熟的组织中,组织文化也是稳定、成熟的。当有新成员加入组织时,如果其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理念与该组织文化具有较大差异,就要经历一个文化碰撞和冲突的过程。组织文化转换的过程中,新旧组织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冲突

1.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碰撞的过程中,或某一文化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时,因文化差异(主要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差异)导致的文化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甚至相互对抗的现象。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文化主体之间的价值观念系统的冲突,所以文化冲突也常被称作“价值冲突”。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文化发展既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T. 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取向对于维系社会整合、稳定社会秩序有促进作用,将冲突看作健康社会的“病态”现象,努力寻求消除冲突的机制。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冲突现象的普遍增长,一些社会学家从古典社会学的角度,吸取了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等人有关冲突的思想,批评并修正结构功能主义的片面性,逐渐形成了继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之后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流派之一,这就是冲突理论。冲突理论产生后,在西方社会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很快渗透到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经验研究中去,在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种族关系、社会分层、集体行为、婚姻家庭等领域出现了大量以冲突概念为框架的论著,在当代社会学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L. 柯林斯,德国的R. 达伦多夫,英国的J. 赖克斯等。

我们可将有关冲突的观点归纳为以下三种:第一种,传统观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此观点认为冲突本身表明组织内部机能失调,冲突对组织是有害的,所以组织应该避免冲突。第二种,人际关系观点(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此观点认为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组织不可避免地遇到冲突,但冲突并不一定会对组织产生危害,相反,有可能是组织的积极动力,因而主张接纳冲突,使冲突的存在合理化,并希望将冲突转化为有利于组织的程序。第三种,相互作用观点(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此观点明确认为冲突不仅可以成为组织中的积极动力,而且其中有些冲突对于组织或组织单元的有效运作是必要的。因此,管理者应使组织保持适度的冲突,以便使组织保持创新和激发的状态。

文化矛盾是文化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而文化矛盾是由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产生的情形可以分为两种:其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文化之间,文化差异是文化冲突产生的首要条件。文化差异主要是指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上的不同。文化接触是文化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文化冲突产生于差异文化的相互接触作用;没有文化接触,就不会产生文化冲突。所以,文化差异和文化接触共同决定了这类文化冲突的产生,二者缺一不可。其二,对于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种文化而言,文化差异是该文化在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中的变化和区别。由于某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不能再有效地规范社会和个体的行为而陷入了文化危机,同时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系统的变化遇到了旧文化排斥和抵制,于是新旧文化之间就会形成冲突的局面。

在组织文化理论中,对组织文化冲突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成员融入组织时所面临的文化冲突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的信念理想、组织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是一个组织中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价值观体系、基本精神。它一经形成,就以观念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规范着每一个成员的日常行为、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在一个相对稳定、成熟的组织中,组织文化也是稳定、成熟的。当有新成员加入组织时,如果其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理念与该组织文化具有较大差异,就要经历一个文化碰撞和冲突的过程。

(2)跨文化企业组织中的文化冲突

跨国公司或合资企业中的文化冲突现象是非常突出的,这也是管理学领域组织文化冲突研究的热点。跨文化企业组织中的员工是由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背景的人组成的,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民族文化不同,从属于社会民族文化的各国企业文化也不相同,这必然导致跨文化企业的相关文化群体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从而导致了文化冲突。

(3)组织转型过程中的文化冲突

当代组织文化理论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凝聚的纽带。在组织转型过程中,如果没有组织文化的相应转型,组织的真正转型将难以实现。组织文化转型是指为了适应组织整体结构转变的需要,对现有的组织文化内容、结构进行变革,尤其是改变根植于组织成员内心的一些根本性的价值假定,从而形成一种既能适应外部环境要求,又能促进组织整体结构运作的、为组织成员共享的、全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即产生一种新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转换的过程中,新旧组织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2.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冲突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往往是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校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成。新建本科院校在地域、规模水平、学校特点和历史传统上存在不同,各个单位都曾拥有独立的生存空间、生存权利和合法的地位,有各自的团体利益和校园文化,相互之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学校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升格后,会出现多方面的冲突。冲突的核心是利益的冲突。新建本科院校的利益调整,特别是在合并后利益受到损害的师生员工,在思想认识上可能会产生偏差和价值观的变化。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型发展过程,发展的每一方面的变化都涉及大学人思想价值观念的改变,包括对大学的性质、目的、作用等的重新认识,以及大学的课程观、人才观、质量观等的转变。只有大学人的思想价值观念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对大学的改造才能成为一种自觉地实践活动,进而促使大学转型顺利实现。在升本转型之前,各学校处于稳定发展时期,每个成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模式中生存,这种文化模式有效地规范着成员的行为,成员对其中的文化精神深信不疑。到了大学转型期,原有的文化模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其稳定性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开始怀疑批判原来的文化精神。在新的大学文化精神还没有确立之前,大学发展处于无序的状态。这时没有统一的大学文化价值观念,没有确定的大学文化精神。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相互冲突对抗,在抗衡中新的大学文化模式逐渐形成,并得到绝大多数大学成员的认可,新大学文化模式中包含的文化精神又成了大学成员凝聚的纽带。至此,大学转型期宣告结束,又进入了新的稳定发展时期。

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冲突表现在几个方面:从文化构成的角度说,有精神文化的冲突,制度文化的冲突和物质文化的冲突;从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来看,既有不同主体之间的冲突,又有主体内部的冲突;从参与建设的客体层面来看,既有主客体之间的冲突,又有客体之间的冲突。

从文化的角度看,很多新建本科院校都强调要加强学校文化的建设,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找不到解决的正确途径;有的则过多地注重实物性资源的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而忽视了学校精神文化、制度层面的整合,新建本科院校学校文化层面所产生的冲突也是客观存在的。

(1)两种或多种学校文化之间的冲突

第一,精神文化领域的冲突。它主要表现在学校定位、培养目标的冲突上。首先,学校的重新定位和办学理念的冲突。新建本科院校大多都是在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组成的,这些学校由于原有的办学层次,培养目标,都是以专科为主,甚至是中专层次,原有的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必须重新调整。而学校的原有定位都是在过去的环境中形成的,有着一定的地域性、认同性和针对性。一所大学的传统、学校文化及办学思想,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形成的。新建本科院校成立后,面临首要问题就是关于学校定位的整合。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各校原来的不同发展定位,在现行条件下考察,完全不能满足本科层次的办学要求,必须对原有学校文化中优秀并对新层次办学有积极意义的成分进行选择,赋予新的内涵,保留并加以光大(至少其继续存在的内涵必须继续扩展)。对不适合本科层次的所有部分予以摒弃。其次,表现为培养目标上的冲突。升格前,原有的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随着层次的提升,学科、专业的调整,原有的定位之间会发生冲突。再次,表现为行为文化的冲突。这主要表现为校风与学风的冲突。不同高校之间的校风总会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不同性质的高校之间的校风之间差异更加明显。

第二,制度文化之间的冲突。由于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以前各学校都有自己独立的人事、财务、教学等各方面的制度,合并成立后,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导致学校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等活动中,一方面产生迷惘,无所适从,无章可依;另一方面,使师生员工对学校的信任度降低。如有的新建本科院校校区之间相距很远,校区之间的往来乘公交车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大大影响了办事效率。如果在领导、机构、制度、财务、规划等方面不加快统一,势必会影响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情感的冲突。打破原有院校格局,按学科重新进行学校内部院系调整,引起干部、教师思想情感上的剧烈震动。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之初,对于每一个师生员工而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感。在改革的初期,确实曾碰到不少困难。首先是狭隘观念的障碍。一是有些领导同志认为,经过多年辛辛苦苦创办起来的学校,不能在“我”的任期里被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吃掉。二是承认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是合理的,但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后的学校只能用“我”的校名,而不能用对方的校名。三是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原来那么多的领导干部怎么办?四是强校和弱校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强校担心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会影响其教学质量,弱校还担心自己被强校“吃”掉了;而强校和强校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又“一山不容二虎”,难度更大。一部分干部、教师担心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因为原来的院校形成的管理体制被打乱,教学、科研、创收等工作会受到影响;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独立办学的历史,一下子被重新组合,部分干部、教师在情感上一下子难以割舍,难以接受。如对于弱势文化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学校归宿感、价值观方面可能发生暂时错位,这就要求对师生员工的思想进行整合。

(2)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形式之间的冲突

新建本科院校原有的精神文化已经为师生员工所认同、接受,而且,师生员工个体的文化是在原所属高校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分配、系部及机构的重新组合、利益的再调整等。在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的高校内部,会产生多种冲突。

第一,围绕教师与学生展开的文化冲突。这类冲突是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教师群体间的文化差异、学生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引发的。首先,教师代表的是更大团体的文化,而且,教师受原来高校的影响,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教育方式有一定差异;而学生深受地方团体文化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所在学校文化的影响,这样,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一高校的学生与另一高校的教师或是一所高校的教师与另一高校的学生在课堂上相遇,可能会发生冲突;其次,在教师群体之间也会存在冲突。由于原来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所教的科目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特别是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之间的差异可能会更明显,因而产生这样或是那样的冲突;再次,教师与管理人员是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文化形式,因对象、活动等的不同,有时也会存在差异,而且,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重新组合的两个群体的情况更为复杂,在相互交往中可能会产生冲突;最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会结成一些团体,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原有安排可能会被打乱,这样,由于专业、观念、行为、兴趣等的差异,有时会发生冲突。

第二,围绕课程展开的文化冲突。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由于专业设置、课程的调整,围绕课程势必会发生一些冲突。首先,教师与课程的冲突。教师往往是作为课程的代言人出现的,由于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环境、教学课程发生了变化,有的教师要上自己以前没有教过的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传授者,有时会与课程中的内容与观念发生冲突。其次,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冲突。除了和上述教师与课程冲突相似的情况外,学生还会因同辈团体的文化特征与课程文化的差异产生对立。再次,学科冲突。由于专业设置的调整,同一学科在不同的层面会导致文化冲突。例如,学科所要达到的目的与学科传递的内容之间的冲突,学科包含的价值观念与要求学生表现的行为方式之间的冲突等。另外,在学科之间也会发生冲突。在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初期,学科之间可能会出现矛盾不一的信息。特别是学科之间在传递共同信息这点上,往往出现冲突。

第三,围绕学校组织机构展开的冲突。学校组织机构是一种行政机构,也是一种文化机构。首先,在教师群体和行政机构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其特征与学校组织机构不尽一致。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如果学校组织机构有专断特征时,二者之间的冲突会日益明显。其次,行政机构之间会发生冲突。学校有不同的组织机构,这些机构因管理方式等的不同,特别是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管理机构的重组,使这种管理模式处于不定型期,它们相互之间的冲突也会很明显。再次,学校组织制度与师生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这主要表现在学校组织制度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念与师生的价值观念的对立上,如学校组织制度传递的可能是集权专制的价值观念,而教师与学生则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念。

(3)新建本科院校的高校校园文化与世界先进校园文化之间的差距与冲突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凭借经济上强大的优势,在文化上也处于主导地位,试图一统天下;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冲突也一定会在某些方面遇到严重的挑战,也会影响到当今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今,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与西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差距与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冷战后,意识形态的对立是文化碰撞中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存在,而且,越来越隐蔽化。反映在高校之间,我国高校与西方高校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也是明显的。西方文化中意识形态部分对我国高校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主要表现在:

首先,将严重冲击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我国高校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而西方绝大多数国家高校校园文化不认同这些,在意识形态领域他们不断加强对中国高校校园的渗透,试图从高校开始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西方思想文化的大量涌入,虽然还不至于撼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主导地位,但会形成一些人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某些程度的疑虑和否定倾向,会使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影响甚至发生重大变化。

其次,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指导下的高校的教育模式,师生员工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有共同的地方,但存在很大差异。西方高校中的价值观以及西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有大量的糟粕,如在西方高校普遍盛行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以及性自由的生活方式主张,对于我国高校的师生员工来说,则是应该坚决抵制的。如果兼收并蓄,我们很可能被西方文化同化。如果不提高警惕,容易使高校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偏离文化发展的方向。

第二,人才的培养和流动上的冲突。当今,西方各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以优于中国的一些待遇与条件吸引中国高校的学生留学深造,造成大量中国高校优秀人才的外流,为西方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更进一步加大了中西方在科技方面实力的悬殊。

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冲突造成的不良后果,由经济利益、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学校总体运行来看,大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独立运转。这就是说新建本科院校在名称上属于同一所学校,却无新内容、新举措。组成分校(院)的原院校仍保留各自的领导体制,行政管理上只对上层领导班子负责,相互之间不发生直线关系,各司其职,各行其是,没有任何牵制。还有的新大学由几个实力相当的学校组成,你不能管我,我不能管你,不能形成一套统一而又坚强的领导核心,根本无法推进改革的进程。结果是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学校文化的整合。

第二,无序运转。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原学校变成校区,在行政上实行线状管理,即学校管各校区和各院系,校本部总务处管校区总务处等。此外,各校区设行政办公室和党群办公室协调管理本校区各系部和科室党政工作。这些机构在新建本科院校初期对校区工作起到一定稳定作用,但容易造成学校管理机构复杂,政令混乱,指挥不灵。在经济上,实行新校领导宏观控制,但各校区仍分灶吃饭,经费无法集中使用。同时,新校区内重复专业并未进行整合,仪器设备以及师资等教学资源也未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没有提高。从文化角度上看,如果双方在学校文化方面差异太大,一方无法在短时期内融合另一种文化,会经常发生办学理念、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学校风气等校园文化方面的冲突,导致学校运转的无序。

第三,封闭、落后运转。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全球化,中国入世后随着经济与世界接轨,文化的往来也必然会日益增多。高校作为文化的前沿阵地,不可避免地要受社会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影响。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如果被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的问题困扰或是自我封闭,对外来文化持保守态度,必然导致大学文化的落后和闭塞,给学校的发展带来阻力,更无法培育出新世纪需要的人才。

(二)新建本科院校学校的文化选择

1.文化选择

文化选择是人类文化发展、变革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研究文化选择的本质、主体、机制和功能,是研究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发展、变革基本规律的理论基础。

多元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大到一个国家、一种民族,小到一个行业、一种产品,它们的文化都是多元的,因此,都有一个文化选择问题。而文化选择的本质是在多元文化矛盾运动中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这就是说,进行文化选择有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文化选择是在多元文化矛盾运动中进行的;第二,文化选择的本质是价值判断;第三,文化选择是一个过程。

文化选择的主体是能动的具有价值判断能力的人。文化选择是在选择主体的创新冲动与陈旧观念的矛盾运动中逐步实现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判断的基本理论,文化选择的价值标准是在相对稳定的传统文化、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确立的。由此可见,作为文化选择的主体,人在进行文化选择时有三种价值标准,即传统文化的尺度、现实社会需要的尺度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尺度。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三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人进行文化选择的价值标准。

文化选择的机制是文化批判、整合和创造。文化选择的主体是能动的具有价值判断能力的人,人在进行文化选择时运用的基本机制是文化批判、整合和创造。首先是在多元文化矛盾运动中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价值判断和文化批判进行取舍。这种取舍不是简单地从整体上选择一种文化而舍弃另一种文化,而是通过精确的价值判断取各家之长舍各家之短,然后在去粗取精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重新整合,创造出新的文化。

文化选择具有推进和引领文化前进的基本功能。既然文化批判、整合和创造是文化选择的基本机制,那么,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文化选择具有推进文化进化和引领文化前进的双重功能。推进文化进化的功能主要是从知识层面上讲的,指的是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文化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文化的批判和整合进行文化创新,不断推进文化进化。引领文化前进的功能主要是从精神层面讲的,指的是在传承和创新文化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文化选择给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正确导向,表现出一种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强烈的人文关怀。

文化选择的核心问题是价值标准的问题。对文化进行选择,首先要对被选对象进行文化评价,以此决定选择或不选择什么文化。文化评价就是对一种文化进行价值判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认为,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关系是在现实的人与客体的实际相互作用过程中确立的。文化选择的价值标准就是在现实的人及其所属文化与社会现实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确立的。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人类社会先进文化指的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能够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的文化,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由此可见,在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通过正确的文化选择,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和引领大学文化不断前进,是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发展、变革的一条基本规律。

2.学校文化选择的标准

对文化进行筛选和提炼,贯穿了教育过程的始终。可以说,没有对文化的选择,就不成其为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以其独特的方式和途径来进行的,其文化选择功能的发挥和实现过程,与其他文化机构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

(1)学校的目的:学校教育与文化的功能

学校教育目的乃是对教育活动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和规定,是教育活动所直接期望达到的结果。把受教育者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何种变化,这是任何教育活动都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问题。学校教育目的实质上就是对社会深层文化所作的选择。它把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一部分社会文化转化成为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期待,转化成为对年青一代的素质要求。可以说,学校教育目的的确定过程,同时也就是文化选择的实施过程。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其教育的目的、期望和理想都是有着一定差异的,也就是说,对教育目的的设计和构想在不同时空条件下是多种多样的。教育目的的这种多样性,正是不同时代、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以及不同的人对文化做出不同选择的结果。我们今天是按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特点来确定学校教育目的即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全面发展,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为达到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就应撷取能使教育者树立并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文化,选择能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思维形式的文化。所选择的学校文化要同学校的教育目的一致,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品性的陶冶、体质的增强、素质的提高,以满足教育目的的需要,以确保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

(2)学校的价值:学校文化的核心基础

教育目的只是从观念上规定了文化选择的依据,还较笼统。具体的文化选择应体现在课程的设置、教材及教学大纲的编写,因为它们反映了基本的价值选择。学校的课程和教材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课程的编制、教材的选择都要立足于培养目标,从知识形态的文化中撷取符合这个目标要求的内容。可见,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选也是与文化选择紧密关联的。如果说教育目的的确定是通过观念的形态对所要培养的人才提出一定的要求,那么,学校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选则是把这种观念形态转化为知识与技能形态,把所选择的文化转化为各门具体学科并通过它们来实现教育的既定目的。

总之,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选是学校教育实施文化选择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借助于这一途径而实现的。

(3)学校的主体:学校教育与师生的定位

文化选择有着较强的主体性特点,它离不开人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司马云杰在其所著《文化悖论》序言中说:“人对客观的文化世界,无疑是主体。这种主体性不仅表现在文化世界的创造上,也表现在人对文化世界价值、意义的判断和选择上。”人作为文化选择的主体,在社会认可的范围之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对文化做出多种以至无数种不同的选择,而主体对于文化所作的选择,与其在文化上的修养、所具备的选择和鉴别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主体具有较强的文化选择能力,则能够较为正确地吸收和挑选文化的精髓,剔除其糟粕;相反,如果主体不具备较为成熟的文化选择能力和鉴别能力,那么,其所作的选择很有可能良莠不分。

教育者是文化选择与传递的主导者。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能否实现,经过了文化选择的课程和教材能否顺利地按照预定计划转化成为学生的心灵、心智和技能,教师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就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过程而言,经过了文化选择的教学内容(即课程和教材),还只是一种“文化源”,要将其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还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一番“过滤”“变通”和“重组”才能实现。在这期间,教育者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知识层次和结构、审美趣味、思维方式、行为处事习惯等,也在各方面影响着教学活动,潜在的传递给学生。这就意味着,只有当教师成为文化选择的积极支持者和主动的参与者,真正领会和掌握所选择的文化并在思想和行动各方面同所选择的文化保持一致时,才能使之得以顺利传递,学校教育预期的文化选择功能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此外,由于教师的“个体文化”在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中也占有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地位,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对教师的选择亦是对文化的选择。显而易见,在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实现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忽略的。为了保证教育者在文化选择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必须努力提高其素质,促使广大教育者形成合理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其文化统摄能力,切实调动其文化选择的积极性。

学生亚文化是一种与社会主导文化相对而言的局部文化。从狭义上讲它主要指的是以青少年学生为代表的各种价值观念及行为特征。从学生亚文化的发展趋向来看,一方面,学生亚文化中的某些部分会随着其影响的扩大而为广大的社会成员所接受,进而逐渐并入社会的主导文化;另一方面,学生亚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势必也要淘汰那些与社会发展相悖并且也不利于青少年学生自身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很显然,企图仅仅依靠学生亚文化的自我完善机制去推动其发展并抛弃与社会文明发展方向不符的因素,是一种十分消极而有害的态度。从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及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现代学校教育十分重视发挥其对学生亚文化的选择、指引和导向作用,对学生亚文化的各种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进行必要的整合、拒斥和控制,使学生亚文化在其发展中既保持自身的某些特征和个性,又能对促进文化及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学校文化选择的目标与方法

(1)学校文化选择的目标:学生、教师、课程的文化共同体

学校教育过程是教师——课程——学生的互动、理解与重建的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正是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文化与课程文化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学校文化共同体就是在教师——课程——学生互动发展中不断构成的。

学校文化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文化主体、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手段和一定的文化赖以存在的环境。

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课程文化共同构成学校文化的主体。教师这一学校文化的主体是文化的直接传播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文化的继承和演变,实现学校组织文化的保持与改造。教师的不同文化特征和活动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不同,这其中就涉及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作用的问题。教学中的互动,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建构“意义”的过程。从方法论的角度说,它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独白和传授形式,走向沟通和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只有在这样平等、尊重、民主的关系之中,才能实现人的主体性和个性的发展和张扬,彼此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种交往、对话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观念、经验和知识,享用彼此的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正是由于教师与学生间的这种互动,使得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逐步加深,学生对教师的了解也逐步加深,双方彼此对对方做出一定的反应。

学生不仅应当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而且是实际上主体,他们在接受外在的文化影响时,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他们一方面继承和接受人类已有的文化,另一方面又是形成和创造学校文化的主力。学生是学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他们接受着教师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与教师文化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具有学校文化的普遍性,但是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定需要,由于社会经历、生活环境、角色任务的不同,学生与教师在价值观念、思维形式、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方面并不完全一致,他们有自己的文化理想,他们也会在相互作用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特征,构成学校文化共同体中一种相对独特的文化形态。

因此,要借助于教育手段和学校管理使师生积极投入构建学校文化共同体的活动,以实现学校文化理想。

课程文化既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构建学校文化共同体的一种手段。教师通过课程实施过程让学生掌握文化智能、人格素养。课程作为一种构建学校文化共同体的手段,其功能不仅体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自己富有智慧的有效劳动、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文化,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教风、学风、一种学校组织精神,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看,课程文化就是协商课程与互动教学,“它所蕴含的价值、精神、意义并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师生协商与互动过程中通过达成共识的方式而被生成的。”在创造性地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共同探索、总结,最终会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从而为学校文化共同体增添新的特色。

学校是学校文化共同体生存的基本环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环境,既是学校文化共同体构建的结果,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从而对学校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长在构建学校文化共同体的过程中,应当十分重视环境的作用,努力为学校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创设一种适宜的环境氛围,这里所说的环境,既包括校园环境,也包括学校传统。

总之,在学校文化生态环境中,学校文化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是作为客观存在的文化与作为主体存在的文化互动的结果,是学校的教师、学生凭借文化手段沿着学校教育目标要求积极互动的结果。

(2)学校文化选择的方法:抽象扬弃

所谓抽象扬弃,就是要对社会文化进行处理,撇开其产生背景、原始含义、适用范围和历史作用,抽出其中合乎今天现实需要的合理内核,站在时代高度,对其现实价值做出新的诠释。“抽象扬弃”与通常的“批判继承”有所不同,它不是一般的将传统分成精华和糟粕,并分别加以吸收和剔除,也就是说,它不强调一分为二,而是重在脱离具体语境,剥离其阶级和历史外壳,抽象概括某个文化观念的现实合理性(有时是未来合理性)。可见,“抽象扬弃”在对传统文化的整体价值判断方面也许较“批判继承”更为严厉,但在具体取舍上却比后者有更大的宽容性。

在多种文化同时并存、文化发展既丰富多彩又相互冲突的多元文化时代,准确地把握社会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脉搏以及文化的自身价值,对多种文化做出合理的取舍,从而实现对文化的择优汰劣,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正确的合理的文化选择,将能够大大加速文化及整个社会的前进步伐。相反,不负责任的文化选择,不仅可能使文化的发展误入歧途,而且也将可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形成阻碍。

(三)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整合

新建本科院校的关键是人心的凝聚,怎样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增强合校意识,融合作为载体的人以形成新建本科院校新校的凝聚力是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而学校组织文化正赋有这种功能。

1.文化整合

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殊性——文化冲突较多,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的组织文化整合对新建本科院校有着特殊意义。具体表现在:

第一,新建本科院校组建后高校组织文化整合有助于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内部存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冲突。由于各高校原有的隶属关系、学校精神、价值观念、教学科研传统、办学目标、领导方式、学科人文环境等不尽一致,即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当这些相异的根深蒂固的文化模式相处共存时,相互之间会产生摩擦、碰撞与冲突。冲突是指不同事物、不同因素的相互碰撞、排斥……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架构、文化成分之间的相互排斥。新建本科院校组织文化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内不同学校组织文化冲突,产生一种能融合共存,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新文化的过程,即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时,从多种文化因素中选择自己认为有益的因素,建构新的文化模式的过程,或者说是某一文化群体中的活动者共同选择各种文化要素获得新的文化共识的过程。

第二,新建本科院校组建后高校组织文化整合有助于统一内部不同成员、群体的思想、意识与行为,具有导向与调控作用。主要包括:一是对教职工的心理状态、价值追求和行为趋向起导向和调控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为职工个人指出了努力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形成群体的思想、信念和感情的趋同,从而转化为群体行为的一致;二是对学校的管理活动起导向和调控作用,使之在正确的办学思想、价值观与道德观的指引下,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当学校处在一种不稳定的情况时,明确的学校价值观和学校精神就成为教职员工思维、决策、行为的规范准则,引导学校全体成员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并为人们开拓局面提供了思想基础。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新的组织文化将形成统一的价值观,统一新建本科院校内来自不同高校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促进学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自觉消除内部出现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新建本科院校组建后高校组织文化整合有助于提高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内聚力,密切人际关系。“一个群体如无内聚力,必然名存实亡,难以维持其存在,也根本不能实现其组织目标。”新建本科院校组织文化是新建本科院校内部的黏合剂,能使学校具有强大的内聚力,这种内聚力来自管理中深层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一旦为教职员工所认同,就会把教职员工的形形色色的价值观统一到学校的追求上来。这种统一,一方面可以增强教职员工对新校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教职员工内部的亲密感,使新并高校像一块磁石,把学校全体成员的注意力吸引到共同的目标上来。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的高校组织文化由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领导和教职员工共同创造,因此在学校总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存在着满足教职员工自我实现需要的广泛余地,并进而转化为教职员工自觉的行为,改善人际关系,以追求理想目标的实现。

第四,新建本科院校组建后高校组织文化整合有助于新建本科院校外部形象的塑造,增强竞争力。良好的新建本科院校组织文化不仅可以陶冶教职员工的高尚情操,而且还可以通过教职员工及其家属不断地向整个社会扩散,从而有助于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高校外部形象的塑造,提高新并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新校作为新的独立实体自身要较好地生存和发展,要继续在社会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通过良好的组织文化建设来塑造并提高自己的外部形象,因为成熟的学校组织文化或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可以决定学校的外部形象,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

强烈而优秀的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有维系和激励作用,微弱而落后的组织文化则对组织成员有抑制和腐蚀作用。考虑到我国大部分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高校组织文化的微弱性及新建本科院校组织文化整合的特殊重要意义,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有必要通过整合重新构建一种让来自不同学校的广大教职工普遍认同并接受的新的优秀组织文化,以积极推进高校间的有效合并成立新建本科院校。正如劳伦斯·米勒所说:“未来将是全球竞争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能成功的公司,将是采用新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当然这种新的组织文化不应是凭空想象的和任意捏造的,也不是原来各个学校组织文化的简单相加,而应是全面考察新校的基础上,根据新校的发展方向、特点,在原有学校优秀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融合性的文化。

2.新建本科院校文化整合的内容

(1)文化整合之于办学理念的融合

在哲学层面上说,办学理念是教育精神的价值取向的集中表现。它反映一个学校长期积累的文化底蕴和办学思想,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和实践的追求。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凝聚学校办学传统与特色的办学目标和理想追求的哲学概括。它集中回答了“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样一些根本问题。先进的办学理念对于学校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个有特色的大学,必定有适应时代发展、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体现自身特色的科学的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理念有助于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人的意志,并且能够作为一种准则,规范师生的行为,指导师生的实践,培养受教育者的向上精神。

新建本科院校如果具备明确而科学的办学理念,必然能缩短磨合期,加速合并成立新建本科院校。但是,现在的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统一,由于利益分配和人事任免方面的种种原因,不少领导者或遇事推诿,或互不交流沟通,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该统一的大事,依然一拖再拖。这使得广大教师、干部为之担忧,对领导丧失信心甚至怀念起合并前的学校。可想而知,按照这样的办学思路走下去的新建本科院校不仅不能具备参与一流大学竞争的能力,而且大学各项职能的发挥也必将受到种种限制。实际上,这表现出来的是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者们没有站在建设和发展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的新校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他们的思想认识仍然局限在原来的学校,对原有山头仍心存留恋。无可否认,对任何一所合并前的学校来说,要其放弃、改变经历史积淀而成的办学思想和价值观是十分困难的,更何况这种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的改变又直接决定着物质层面的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的改革。因此,出于维护和继承自己办学传统以及形成的办学特色和声誉的考虑,学校之间办学理念的相互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强行推行某一种办学理念只能使冲突更加激化。要化解这样的冲突,校园文化发挥着很多行政手段所代替不了的作用。众所周知,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而校园文化是以一种潜在的、自然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精神意识和行为习惯,因此校园文化能够成为办学理念的黏合剂,产生向心力,使广大师生目标一致,行动和心理上共同接受校园文化中蕴涵的新的办学理念,实现高校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中较少冲突的整合。

大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讲究源远流长、前后相继。在讨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的问题时,我们有必要把目光投向那个处于战火纷飞年代中的西南联大。也许用西南联大来和我们今天的新建本科院校作比较似乎不太合时宜,因为时代背景以及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动机和范围都完全不同,但是在那样一个简陋、艰苦的环境下,综合三所不同渊源的大学而成的西南联大,却创造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辉煌的成就,“其时其地,大师云集,学术灿然,人才辈出”,实在堪为今日大学之典范。

总结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学府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而成的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三校校风不同,如北大的“民主、自由”,清华的“严谨、认真”以及南开的“开拓、活泼”之风,各自的学派渊源不同,具体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但是,三校在文化整合的旗帜下,形成了办学理念的融合,即以三校共有的“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基础,以通才教育为教学目标,在学术上包容各家,自由民主,在管理上推行“教授治校”、严格勤俭。因此,尽管条件艰苦,烽火连天,在“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下,历史不同、学风各异的三校,在与抗日战争相始终的八年里做到“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不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摒弃了历史遗留下来文人相轻的恶习,开了相互学习和百家争鸣的新风,取得了令今天的大学难以望其项背的辉煌成就。

今天的新建本科院校,有着比当年的西南联大更好的外部环境和更雄厚的资金和设备,但是,客观地说至今我们还没看到一所真正可以与西南联大媲美的大学。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今天的大学缺少西南联大那种熔三校优良传统于一炉,集三校名家大师和全国青年精英于一堂的治学氛围,没有像西南联大那样企及三校优秀办学理念的融合,也没有像西南联大师生那样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通过文化整合逐步形成和实现办学理念的融合。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想走上一条更好、更宽的发展之路,就一定要营造这样一种代表自身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的层面实现办学理念的融合,从而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真正的融合。

(2)文化整合之于学科融合

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夯实其参与竞争的学科基础,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优化学科布局,以形成新的优势和特色,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竞争能力。这是学科融合为什么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核心追求的根本原因。

我们看到,许多大学在学科联合和调整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并非所有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其学科优势就自然地显现出来。学科门类的增多,学科覆盖面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学科之间就一定能很好地融合。“理工文管并存”和“理工文管相结合”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科上“散件集装箱”式的格局并不是真正的综合化。一个比较合理的学科结构,其特征不仅仅在于学科门类众多,更重要的是学科结构上的综合化,即由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逐步走向学科融合。而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实现学科的融合又谈何容易?

以两个相同层次的学校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为例,彼此间的某一学科由于相近或同质,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不仅能优势互补,壮大学科力量,而且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按理应对融合积极支持。但实际上,有些高校在两校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后,这两个学科非但没有通过融合实现交叉、渗透,相反还互唱反调,消极对待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面对这一现象,如果纯粹用行政力量强行“拉郎配”,其结果只会是貌合神离,只有充分挖掘出学科融合背景后的文化因素,将立足点定位于活生生的人身上,学科的融合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其实,每一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思想范畴和研究方式,学科中的每一成员从进入这一领域起就受到这些学科规范和传统的影响、熏陶,并逐渐形成自己学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评价标准。当这一凝结了学术群体多年心血的学科发展壮大,对于学科,自然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情,一旦合并成立新建本科院校就容易因此认定自己的优势学科会被吞并,从而在思想上产生抵触情绪。要真正解决学科融合不畅的问题,就要深入分析学科这一高校基本单位的文化背景。

高校中的教学、科研以及组织管理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每一学科在其不断成长发展的历程中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文化,校园内不同背景的学科文化传播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形成不同的文化氛围和历史传统,并且相互碰撞、交织和渗透,深深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所以,新建本科院校的突出优势固然在于它的学科和专业设置的多样性与综合性,然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应该借助于这种学科设置的多样性形式,而使众多不同的学科在这所大学内得以相互融会、贯通、交流、渗透,从而使这所大学的治学风格、学术思想与学术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思维等,都形成一种视野广阔、博大恢宏、兼容并蓄、富于综合创新的品格。它应该通过这种众多学科间的有机结合和渗透而使它的师资队伍的学术造诣、学术素养、学术意识,使它的毕业生的理论背景、知识结构、思维模式与社会适应能力等,都具有一种与本科大学相称的综合与全面的特征。在这样一所大学里,从外在形式上看似乎相距甚远互不关联的众多学科与专业,却有了一种内在的普遍性联系与广泛性交融,即包括了各个学科与专业的治学方法、探索精神乃至于具体知识等方面形成的相互渗透与普遍影响。这种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科学探索精神与百科全书式的求知氛围,代代相传,绵延不断,并日渐深厚博大,最终构成了一所优秀大学最具本质意义和特征的精神财富与学术传统。

由此可知,文化不仅是学科构建时的基石,也是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它使学科在不断的分化、融合中衍化、整合为新的文化体系。学科融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彼此间的学科文化对立统一、吐故纳新的过程。为此,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吸收、融化、调和不同的学科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步构筑更具视野的学科体系。同时,这个学科体系能在真正理解、传承学科精神和文化精髓的大师的带领下,造就一流学科梯队,实现学科的综合发展。这是学科融合成功的标志。

(3)文化整合之于制度创新

大学作为知识传播、创新的基地和文化的熔炉,应该是现代社会创造力的源泉,它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人生抱负、思想性格以及具有较高能力素质的人聚集在一起,通过建立公开、公正的自由竞争机制,使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活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因而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保障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今天的大学在利益的驱动下,制度安排也呈现与其他组织日益趋同的特点,刻板的科层化程序、频繁的考核与评价、高强度的物质奖励机制等,看上去似乎有助于提高大学内部活动的绩效,实际上却导致了大学的组织职能泛化,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于非学术性事务,组织机构日益膨胀,许多管理职位重复设置,机构臃肿、冗员堆积。大学的文化本质被这些等级分明的刻板制度所遮蔽,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也因此被扼杀。这就必然提出了要从文化整合的高度实现制度创新的命题。

大学之为大学,不是因为它具有类似于社会其他行政组织或企业组织所具有的政治、经济职能,而是因为大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耐以为继的精神特质和传统——注重智慧开发和品性陶冶;追求真理,学术至上,弘扬文化精神,引导文化发展。这些优秀的特质和传统既是大学生命之灵魂,也是引导大学健康发展之理想。正因如此,大学的组织主体、组织活动、组织形式都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性,这种特性决定了大学以一种松散结合的组织结构,允许其内部各种价值取向并存,允许由于高度分化的学科和专业导致的学术代沟的存在,而大学似乎从来没有因为内部的这种激烈的文化冲突而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实际上这一独特现象表明在大学组织内部存在着特殊的文化整合机制,它包容和鼓励文化冲突,推崇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相互碰撞,强调大学精神的自由、思想观念的开放和制度的民主。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创造性的胚芽才能得以孕育、生根、开花,并结出累累的思想和智慧果实,大学才能真正承担起探索真理、维护知识权威的使命。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学术和文化组织,我们不能以企业组织或行政组织的运作方式来规范大学行为,或用金钱及其他可以量化的标准来评价大学。那些试图通过其他社会功利性组织管理所遵循的标准化、条理化的理性设计原则来引导和管理大学,从而促使大学提高其效率和效益的做法,只会使大学成为急功近利的场所,消融大学的文化特性。

我国大学目前面临的危机,是文化的危机。要从制度和管理上来创新,就应以凸显大学的文化精神为突破口,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维护大学之为大学的优秀精神和传统。今天,高校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为打破原有封闭的组织架构和布局,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这一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应依据自身作为学术组织所具有的文化性、学术性的特点进行大学制度创新。伯顿·克拉克认为,对于一个复杂的组织而言,其内部的整合体现为两个基本维度,即:结构性的整合与规范性的整合。结构性的整合主要通过组织中人们或者群体间的互动联系来实现,规范性的整合则来自组织成员共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毋庸置疑,新建本科院校在人员聘用、权力分配等方面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需要一系列制度安排以保证大学组织运作的最基本的秩序和效率。但鉴于大学组织的文化特性,合校后管理体制的重构,应充分体现出对大学组织的文化关怀,整齐划一、等级森严的制度安排只会禁锢大学中人的思想,扼杀其学术创造力。大学的活动大部分是精神活动,不以追求直接的功利为目的。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制度建构应致力于营造开放、自由、协调、宽松的环境,尊重看似无形,却是大学成员彼此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惯例或习俗,以保障大学的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活动,从而造就科学巨匠和思想大师。

失落精神的制度只能空有制度的“躯壳”,而无制度之精髓。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则是次要的,如果这种为实现理想的活动被消解,那么单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生命的。”

(4)文化整合之于资源优化配置

高校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对于大学中的每个方面都是一次重新选择。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如何使大学里并不丰富的各类资源得到合理的安排和充分地利用,是检验高校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试金石。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资源的总量相对增加了,但是,这并不等于资源就会优化配置。高校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牵涉到的面相当广泛,由此带来的利益的再调整和人事安排就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根据效益原则,要优化人、财、物资源的配备,尤其是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就必然要精简机构、裁减冗员,人、财、物归口管理,而这必然会带来原有稳固的利益集团的权利再分配,容易对一些既得利益者造成破坏和伤害,也容易造成职工的心理波动,产生离心力,长此以往,新建本科院校只能是并而不合,各自为政。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单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局部进行利益调整,这对于整个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大局是无益的。人是诸资源要素中的第一资源,它对其他资源要素的组织、配置、功能发挥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根本改变这样的局面,首先就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用新建本科院校文化使命的要求来统一人的认识,并在实现这种文化使命的动力驱使下凝聚人心,营造万众一心奔一流的气氛与向心力。人心齐了,它就会自觉地去科学安排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而合理安排物力资源,使物力资源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物力资源的利用率,欣然让物力资源为全校所用;并高效地使有限的财力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广辟财源,节省开支,将钱花在刀刃上。拥有了人心,拥有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物质形式的资源配置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人是大学的主体和核心,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用特定的文化塑造人。通过文化的维系、约束、激励,使大学内的每个人与管理层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联系,形成休戚与共的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同时管理者也依赖文化传递的尊重、理解、沟通与信任,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创造性的工作中,使虚的文化整合为实的资源配置更好地服务。新建本科院校在遇到资源配置的阻力时,应该以民主的原则建立一套适当的行为规范,制订有益于公平竞争的透明合理的奖惩激励制度,建立以知识、能力和贡献为基准的人才发展机制,在一种团结、合作、支持和宽容的和谐文化氛围中,实现人、财、物的最佳安排。

(5)文化整合之于学风建设

当你走入某高校,看到横悬于校园之内的“跨入新世纪,告别考试作弊”的大幅标语时,当你在网上的高校论坛中看到诸如“高薪诚聘枪手”之类的帖子时,你能由此联想到存于这些标语或者帖子后触目惊心的现实吗?是什么导致今天的大学生对于他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如此轻视?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自身对于学习的惰性所致吗?我想不是。在考试中弄虚作假或是请人代考已不是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极个别的行为,而研究生借助网络炮制论文也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仅看有些学生甚至可以靠“枪手”这一新兴职业挣得不菲的外快,就足可窥学风败坏之一斑了。

“唯有风正,才有学正,唯有源清,才有流清”。学风,指的是一定群体在学习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在行为、态度、人格等方面的整体一致性状态,这种整体一致性状态通过学习纪律状况,学习风气(氛围)状况、学习作风状况具体反映出来,代表着学风的三个层次。从浅层次讲,学风表示学生在学习中的行为状态,如在学习中遵守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它强调群体学习行为的一致性,通过每一学习个体对学习纪律的认同,相互形成一个整体。第二层次的学风表现为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方面所构成的学习态度,内在地体现了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同,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以及学习行为意向的坚定程度。最深层次的学风内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人格状态,它在学习者身上体现为实事求是的客观理性、独立思考大胆怀疑的主体性、百折不挠的创造性以及不为名利所惑的超功利性等四方面的特性。学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人格养成,也是直接关系一所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因素。学风无小事,它不仅仅是指学习的风气,从深层次来讲,更是对人格进行熏陶和感染的一种氛围。人格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的尺度与标志,人格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人文精神的内核。大学是养成高尚人格的神圣殿堂,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不仅应该具备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和情操。现实中一些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习以为常,冠冕堂皇地替人代考、代写论文,且丝毫不以为耻,这是作为一个人精神品格的沦丧,更是学风的沦丧。试想倘若高校的学子,这一代表民族良心的群体都失去了为人、为学起码的道德品质,那么整个社会必将暗无天日。

影响学风的因素包括了很多方面,它有管理体制的原因,有社会风气的原因,还有教风的原因,我们无法一一细究。但是如何从源头上把这股不良风气扭转过来,还学子们一种清新的学风,是我们高校尤其是争创一流的新建本科院校很有必要做的一件事情。很多人有这样一个误解,认为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事情,只要加强思想宣传力度,时时给学生敲警钟,学风就一定能好转。然而,今天的新建本科院校,动辄上万人,单靠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明显不够。更何况,学风建设岂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它关系到一所大学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

学风之为“风”,自然是因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它在无形之间浸染着人,也改造着人,要建设好它,就要挖掘它的精神内涵。一个时代的学风,从本质上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而大学作为学术的高地,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经济、政治、文化面貌的亮点,它引领着时代的精神方向。因此,学风的精神内涵代表的就是大学的精神追求,大学的文化本质。大学是充分表达科学、真理、学术的价值,捍卫公正、良知和坚定的社会责任感最好的地方。因此,维护学风的纯洁,实际上就是维护大学求真务实的文化精神,维护大学生命力的源泉不因世俗的侵袭而玷污,这是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

“文化的最后形态是人格”。体现大学本质和宗旨的高雅文化并不神秘,它是大学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态度及精神面貌,是大学中积聚的学术大师,是民主、廉洁、果断的领导作风、校风、学风组成的校园精神、传统和习惯,是社会各界人士的由衷赞叹和尊敬。这些看似无形实则无处不在的文化内涵,最终通过每个大学中人的人格力量充分展现出来,而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整合也因此得以实现和提升。

今天,我们要将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就要让中国的高水平大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高昂的精神面貌。如果大学不代表本民族最高的精神素养和精神境界,不代表世界最前沿的精神成果,它就不是世界一流大学。

3.新建本科院校文化整合的方法

整合方法,是想从宏观的层面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借助一些或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载体,实现学校文化真正的融合。

(1)立足校情,实事求是

新建本科院校在合并成立前,各校都有自己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特质,彼此的学校文化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和历史的积淀、选择,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是合校后学校文化中不可分割和不容忽视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给以充分的地位和尊重。同时,由于校园文化各自在时空特性、内容和性质方面都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应将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各校的学校文化放在同等水平上进行平行和交叉的鉴别,探索不同学校文化在深层结构和内在本质的共同点、结合点以及进一步协调发展的生长点,并在对共通性与协调性的把握上,积极创造新的学校文化,达到文化的真正互补与融合。

现在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容易陷入求大求全的误区,非但不能创出自己特色,而且往往流于平庸。因此,进行文化整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本校实际,结合合并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大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远景规划,建设代表自己鲜明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管理者尤其应保持清醒头脑,既不可好高骛远,盲目地全盘移植别校模式;又不应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该融合不融合,学校的全体成员都应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

(2)以人为本,高扬人的主体精神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学校文化作为一种育人的氛围,一种学术的氛围,从它形成以来就一直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精神意识和行为习惯,人们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自然地向着高校发展的一定目标不断前进。因此,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中,要实现真正的文化整合,缩短新建本科院校磨合期而减少内耗,就要从根本上体现对人的关怀,强调以人为本。

强调以人为本,就意味着要培养具有完满人性的人,把人视做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而非一个死的“东西”,尊重人的需要、情感,使人的智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开发,形成聪颖的智慧;培养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必不可少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关怀人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意蕴,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顺着这样的思路,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强调人性的培养和理性的养成,更要趋向于培养集“真善美”于一体的人,高扬人的主体精神,使大学培养的人能真正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在管理体制上不但要在学术上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更要把以前那种以行政管理为主线的管理方式转到“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上来,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核心地位,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系统。同时建立健全各种灵活高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吸引和稳定人才,珍惜学术骨干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事务性工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舆论氛围,使教师与行政人员以及学生之间能互相理解、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和互相帮助。

(3)坚守大学的文化理念,尊崇学术自由

大学是以探索知识和追求真理为其宗旨的,只有自由地探索、广泛地交流,才会孕育真理、发现真理、更正谬误。学术这一代表了教学、科研、为社服务等多重范畴的理念,应当成为大学的核心。洪堡在19世纪之初提出的“学术自由”理念,促使德国大学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为北大营造了浓郁的学术环境。学术自由匮乏,学术追求就会湮没,创新活动就会衰竭。

今天的大学校园应是富于自由精神的学术殿堂,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为学术大师的涌现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为此,学校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更好地调动广大教师关心学术发展的积极性,使关系学校命运和发展的学术含量高的重大决策,如学校发展的特色、学校的重大投资方向、专业结构调整等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要建立各种学术研究机构,广泛开展学术活动,鼓励学术争鸣;要致力于优化校内环境,坚决克服论资排辈的做法,避免行政过多干预学术,淡化领导的权威,提倡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学术上学生可以向教师挑战,年轻教师可以向资深教师挑战,不要有任何条条框框束缚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手脚,提倡敢于打破“禁区”,敢于追求真理,一切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4)大力发展人文学科,积淀文化底蕴

新建本科院校要想成长为蕴含丰富博大精神的优秀大学,文、史、哲这些人文学科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是大学精神传统和文化氛围的梳理者、总结者和积累者,在任何一所真正的学府里,文、史、哲这些学科都应该是一种核心,一种灵魂,成为这所大学的学术传统、学术精神和学术品格得以延续传承的中心。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融合与建设不仅应该是理工科之间的融合,更应该发展一流的、规范纯正的,而非变形了的文、史、哲这些人文学科。它们虽然没有直接的功利价值,不能成为带来实际经济利益的学科,但是,对于构建大学文理科神形交融的氛围和品格,实现科学与人文在大学的真正统一,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至关重要的。

(5)自主办学,依法治校

要创造宽松的大学办学环境,就要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独立的社会实体,担负起面向社会、而向市场的全部责任。朱九思先生曾经在《我曾体会到办学自主权的好处》中提到,正是因为拥有了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才一改原来纯粹的工科大学模式,而形成文理工管相结合的办学格局,彻底突破全面学苏的模式。当然,这种自主办学权并非是自由办学权,绝不可滥用,新建本科院校要依据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自主办学,通过建立一套民主、透明的机制以保证自主办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制度的安排和建构上应充分体现大学这一组织特有的文化特性,建立和完善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组织机构、行政组织机构和服务组织机构,为高校行使职权、履行职能以及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

(6)创造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

真正的名校,在其大学校园里总会有几处很出名的建筑,这些建筑有时候就代表了一个学校,如未名湖、三角地有时就是北大的代名词。这些建筑物、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构成学校的校园环境,是高等学校集自然与人文、物质条件与文化氛围于一体的学术生态空间。人们在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的大学校园里可以感受到在历史的凝重、人文的底蕴、积极的追求,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贴近与和睦。因此,要营造一种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这样一些“自然”景观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学校传统与个性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尽管并非每所学校都是依山傍水的,但是,只要学校全体成员长期的培养、扶植和呵护,再普通的建筑在一代一代人的抚育下,其文化含量也会不断增长。为此,要特别注意保留原有学校传统文化特色的代表物,开发它的价值。一个校史馆,有时会比大张旗鼓地宣传学校的各项成就更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