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的文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校园建筑、绿化、文化传播设施及由此而形成的总体布局等的综合物质系统。以人为本的物质文化建设要求校园规划应该合理化,确立“健康向上、整洁优美、和谐统一”的校园环境建设目标。

三、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以人为本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

一个国家、社会乃至一所大学要可持续发展,就必然坚持以人为本,可以说,以人为本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究竟我们如何理解和把握其真正内涵呢?

1.如何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中的“人”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生产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基于这样的现状,第一,以人为本是以个体的现实的人为本。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4]以个人为基础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才是真正的社会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才构成政治社会和国家公共生活基础。这个“个人”一方面是有需要的利己的“尘世存在物”,另一方面也是自由的全面发展的自觉的有生命活力的现实的人。这样的人在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追求利益时才不会危及整个社会,这样的人在追求自己理想人格或者需要时也是有意识性的。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是“类存在物”,也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自在的活动。”[5]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的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6]这些人总是现实的有血有肉的进行物质生产实践的人,他们在自然与社会中从事生产实践活动,从而获得自由的权利和价值,以及自身个性的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正如马克思所言:“还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样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7]

2.以人为本要以人民群众为本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们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而是在现阶段意义上的不包括敌对分子的一切人。一切依靠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3.以人为本要以马克思所说的以类人为本

“以类人为本”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追求和理论归宿。这里的人作为一个类概念其范围无比广大,包括具有类特性的所有的人。共产党人着眼于世界,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作为毕生的信念和伟大的使命。总之,对个体的人的关心,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内核和基本的立足点,对群体的人民的关注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空间,而以类人为本是最终的目标和理想归宿。

4.如何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中的“本”

以人为本的“本”具有三层意义,第一,作为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本”指的是世界的基础与本原。首先自然界是指人化了的自然世界,其“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8]最后人的精神和意识本身就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所以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意识都是以人为本的。第二,作为哲学本价值意义上的“本”。价值是相对人而言的,离开人就无所谓价值。第三,“本”有终极追求之意。如上所述,我们追求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相信这个理想终将实现。总之,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现实生活为本,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本。

最后,我们要做到科学地认识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科学论点。以人为本强调一切历史创造,都要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就是强调人是目的,人是关键;强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最终达到人类的全面解放、全面自我完善,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是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9]此外,以人为本不光是以当代人为本,还要以未来的人为本,我们还要坚持可持续和科学发展观,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同时,在高扬“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时候注重人的心灵世界的构建,尊重自己的同时尊重别人,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共谋发展、共同进步。

(二)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我们提倡大学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这个“人”指的是大学人。总的说来,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内容和形式等都应体现以大学人为本,这可以从大学文化涵盖的三个层面的内容来贯彻始终,即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

1.以人为本的物质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的物质文化建设思路可从如下三个层面来把握:

一是校园布局生态化。“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0]大学校园相对来说是一个独立的充满着文化氛围的环境系统。它的文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校园建筑、绿化、文化传播设施及由此而形成的总体布局等的综合物质系统。以人为本的物质文化建设要求校园规划应该合理化,确立“健康向上、整洁优美、和谐统一”的校园环境建设目标。

二是校园建筑与艺术景点的设计人文化。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是一个集校园总体布局、空间层次、校园形态、花木配置、功能实现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校园建筑景观和艺术景点在设计上不仅要体现现代化程度,也要体现人文意蕴。大学校园是属于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建筑类型,不同于商业建筑、游览建筑等,应始终保持朴实、典雅、宁静优美的学府气息。比如北京大学未名湖燕园建筑、清华大学的早期标志性建筑、清华园、清华科学宫、荷塘月色以及朱自清像、闻一多雕塑等,这些人物景点和建筑艺术,无不记载着一所大学的文化和历史,诉说着经典的大学故事。从而让后来者追思先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发图强、报效祖国。校园内的景观设计可以加入多种艺术手法,比如象征手法的运用。埃尔汉姆学院的中心地有一片宽阔的草坪,四周是步行小道,站在这里可以将校园的所有建筑一览无余,加之埃尔汉姆人常常在这里进行政治集会,于是该地被誉为学校的“心脏”。还有,我国很多大学也都大量种植松竹梅荷等植物以示人文气息。深圳大学在校园前庭广场竖立的中国古代巨型日暑雕塑,刻以仿铜古篆十二时辰,白色大理石盘面,中央竖起三根不锈钢钢管合成的指针,取为“时光”,花岗岩基背面还刻有“如学须刚与恒,无一事而不学,不一时而学,无一处而不学”的古训,颇为发人深省。[11]

三是校园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新形势下,“大学必须顺应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在更迅速的技术创新、更快捷的知识流量和更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主动进行自身的变革。”[12]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校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研的需要。学校只有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具备现代化的硬件设备,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有利于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广大师生在教学、科研、学习中运用高科技产品,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工作学习效率,提高现代化的素养和能力。这些就要求学校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来保证设备现代化工作的落实,既要培养专业人才有效地利用好现代化的设备,也要加强规范的科学管理,确保设施的质量,做好保管维修工作,使学校教学教育活动能顺利进行。

2.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思路可从如下三个层面来把握:

一是完善日常规章制度,实施人性化管理。大学制度文化对校园人起约束作用的同时,其本身也是为大学人服务的。一所好大学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人性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首当其冲的便是与大学人关系密切的校园日常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校园日常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广泛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在理解和尊重广大师生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惩戒制度以及与广大师生利益紧密联系的日常管理制度等,创设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做到制度与人的对话。其内容应该符合本校广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学习实际,符合大部分教师的业务和心理素质水平。当制度制定后,应该广泛地宣传教育,进行常规示范、常规训练、反复实践、持之以恒,对表现突出的师生员工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一些违反常规规定的人,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做到“操作有情”“目中有人”。

二是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机制。管理科学、民主是促进高校各项工作和高校文化建设蓬勃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的管理能通过组织和协调他人的共同活动,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实现系统预定的目标,也可以使人为的因素降到最低。首先,我们应该依法实现学校自治,使教授治学落在实处。其次,高校应该依法设立民主管理的监督部门,制约高校行政对民主管理侵权行为的发生。在高校中,应该杜绝校务委员会越俎代庖,代替教代会来操办其本不该管理的学校事务

三是深刻认知制度文化的发展趋势。随着高校制度的不断创新,制度意识日益从“他律”走向“自律”,制度的非正式规范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应该从正式规则建设开始,进而非正式规则建设是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由于学风、教风等非正式规则形式是在大学人的交往活动中自然演化形成的,非正式规则与大学人的观念具有近致‘天然’的相容性、协调性和互补性,它通过大学人内在的意识而发挥出来的文化影响更加坚定和持久。同时,校园的领导管理阶层应该放手让广大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自主教育、自我管理,也就是由“他律”走向“自律”,领导者主要起价值观引导作用。

3.以人为本的精神文明建设

以人为本的精神文明建设思路可从如下两个层面来把握:

一是创设和谐的大学人际关系网。以人为本的大学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应该是校园精神文化促进人的自由和发展,而人的自由与发展要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中才能更好实现。和谐校园的建设首先应该是人的和谐,相互关爱、尊重和体谅,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环境氛围。除了教师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生之间应该友爱互助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大学人的和谐思维方式,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树立共同发展的理念。一方面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崇尚和而不同,高扬合理竞争的观念;另一方面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现个人发展的最佳途径。在更高层次,强调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只有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校园的和谐和大学人的幸福。

二是树立良好的校风,塑造独特的大学精神。广义上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以及领导作风,它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中的精髓,反映了一所大学最根本的精神实质,也是最具独特魅力的精神凝聚。良好校风就像一张心理契约书,在培养人才、凝聚人心和激发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大学可以通过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阵地;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引导校园热点,疏导校园人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进行良好校风的传播。广播站、阅报栏、宣传窗、校园电台等现代化设施的合理利用,可以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使校园人在行走中驻足浏览,在谈笑间深思。比如南京大学在宣传“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时,校园的每处走廊上、道路旁,都用各种不同的艺术字体把这一训言刻记在广告牌上,使校园人在散步、聊天或任何时候都能寻找到智慧的动力。

总之,大学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就是要肯定人的主体性作用和地位,就是采取一种一切依靠大学人、为了大学人和尊重大学人的价值取向,就是始终坚持人的尺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注释】

[1]德里克·博克. 哈佛350周年(1636~1986)校庆讲话.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丁范镇. 大学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21世纪的大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高桂娟. 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文化逻辑. 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同①.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江泽民. 论“三个代表”.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0]连建华. 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

[11]方小斌. 当代校园文化建设论. 理论学刊,2004(6).

[12]张静.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