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及实现途径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及实现途径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特色突出、个性鲜明的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大学校园建设的基础,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汲取中国先进文化,始终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导。

李国华 龙志坚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421001)

作者简介: 李国华(1981—),男,湖南郴州人,南华大学船山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形成自己的建设思路,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汲取中国先进文化,传承超越地方区域文化,积极借鉴举办高校文化,不断深挖自身传统文化,合理吸收外来有益文化,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特色突出、个性鲜明的独立学院校园文化。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校园文化; 实现途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特色突出、个性鲜明的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及建设的意义

1.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

作为社会文化之一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传统精神、办学理念、办学定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等精神素质和包括校园建筑、人文景观和绿化美化在内的校园各项物质素质的总和,包含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许多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物质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保障系统,行为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动态体现。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学校树立主体文化形象。

2.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区别于其他行业特点的显著标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大学校园建设的基础,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有利于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独立学院只有走以特色求发展的道路,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才能赢得未来。独立学院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培养高质量人才,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然而,当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规划不够,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方案,观念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没有摆正校园文化各组成部分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过于追求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校园文化软件、硬件建设相对滞后,校园文化基础建设参差不齐,缺乏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 一些在新建校区的独立学院出现文化传承断层; 没有充分发挥教师、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性不够,特色不突出,个性不鲜明。

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要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改变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诸多不足,就必须不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独立学院依靠母体高校发展,慢慢走向独立,而又不同于母体高校,所以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形成自己的建设思路。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实现途径

1.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主要任务不是增加学院数量和扩大办学规模,而是稳定规模、规范管理和提高质量。”独立学院已寻求内涵式发展之路。要建设与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就要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思路的指引下,以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先进文化、地方区域文化、举办高校文化、自身传统文化和外来有益文化等为基础,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

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民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各民族之间不断的交融与碰撞中,逐渐形成了以天下一统的国家观、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华民族之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品质和民族美德,有利于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充分汲取中国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促进人类的全面进步。凡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反映时代进步潮流,代表先进阶级利益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江泽民同志指出: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汲取中国先进文化,始终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跟党走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传承超越地方区域文化。每一所独立学院都有具体的地域位置,每一个地域都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多为地方性大学的独立学院长期浸淫在地域文化之中,或多或少烙有地域文化的印痕,同时也往往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服务地方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独立学院要立足于地方、服务地方,就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善于传承地方区域文化,充分依托和利用名人、名山、名城等地域文化资源,特别要注重挖掘、提炼其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并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养料,借以提高学校的文化实力、品位和知名度; 同时还要超越地方区域文化,创新发展模式,根据本地区的文化建设规划,以更高的文化形态对区域文化中的糟粕不断进行批判,提升区域文化的品位,推动区域文化的繁荣,在区域文化生态发展中实现引领文化功能的自我建设,在区域文化生态发展中实现引领文化功能的社会效应。

积极借鉴举办高校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 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普通高等学校须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较好的办学条件,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从这可知能举办独立学院的普通高等学校是经过较长发展时间,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发展思路,已形成自己的传统精神、传统习惯和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学科专业优势、较高的教学和管理水平,有三级学位授予权、较好的办学条件、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独立学院应充分借鉴举办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传统精神,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发展思路; 借助举办高校的学科优势,建立自己的学科专业; 学习举办高校的管理方法,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吸收举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加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

不断深挖自身传统文化。独立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点,建立了自己的学科专业,营造了自己的校园环境,培育了一定特色的校园文化。各独立学院还要进一步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理清学校发展思路,深挖自身传统文化,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培植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并紧跟时代步伐和世界潮流,使之既富有现代气息,又彰显自身特色。

合理吸收外来有益文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全球交往的日益加深,先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大大增加了相互了解的机会,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项极其伟大的事业,我们应当具有一种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广阔视野,自觉地把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特别是人类先进文化作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同样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合理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2.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1)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大学精神。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指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群体意识、舆论风气、行为模式、校风传统、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具体表现在校徽、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人际关系上,集中体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高校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和最高目标。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浓厚的教育、学习氛围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校园中人的自我完善与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校和社会的整合。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实现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统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实质。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进一步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发展思路、铸就校园精神、创新校园精神文化,从而培育崇高的大学精神。

(2)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包括良好的校园环境,基础教学设施,结构合理的课程及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等。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美化校园、提供便利的生活学习条件、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引导,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依托有利地形,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建设数字化校园,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交流提供便利,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3)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彰显校园文化的管理特色。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保障系统,是指师生在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包括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学校有关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以及人事考核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度文化不仅直接构成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保证学校的教学科研、生产实习和学习生活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充分发挥高校领导在制度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群体在制度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管理在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全校师生树立规章制度意识,激活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彰显校园文化的管理特色。

(4)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中人在高校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及娱乐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是高校精神、价值观念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主要包括教师行为文化、管理人员行为文化和学生行为文化。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 坚持不懈地推进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学生健康心理与品质养成、学生学习与生活能力养成为主线的大学生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平等协作、善于交际、乐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品格; 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积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罗豪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2]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 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3]潘道兰.建设校园文化增强高校文化软实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