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建本科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建本科院校物质文化建设应有的理念从大学的发展历史我们看到,大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好的大学可以穿越政权更替、时间沧桑而一直延续下去,因为大学符合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传承文明的需要。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大学物质文化要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多方论证,仔细谋划,着眼长远。

三、新建本科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那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硬件,如学校建筑的布局,校门、大型壁画、校史馆的设计与修建,学校绿化景点、学校雕塑的创作设计与修建,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厅堂的陈设布置,教室、走廊的布置,校园网、黑板报橱窗、阅报栏、标语牌、广播、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设备设置等。学校的这些硬件设施,作为学校文化的物质构成都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大学物质文化的这种熏染作为是一种无形的感官力量时刻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感染着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总之,大学物质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大学如何熏陶人、培养人、塑造人,即环境育人。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育人功能

归纳起来,大学物质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精神激励

作为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物质文化凝聚着一个学校的历史人文传统和精神,使每天学习、生活期间的师生们处处能感受到一种感染力。通过建筑、塑像、校训、碑文、环境、标志等形式,人们能够体验到一种精神的激励。比如,一走进清华的图书馆,就能看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使每个路过其下的学子都又一次重温清华人的精神和传统;走进复旦文科图书馆,一眼看到的是老校长陈望道先生的半身铜像,和蔼、慈祥而凝重,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期盼;一走进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就能看到“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对联,学堂上高悬的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和乾隆皇帝御踢“为雌道南正脉”,表明了岳麓书院在中国理学传播史上的地位,使人对这所千年学府的悠久历史不犹肃然起敬。这种精神激励是无声的,但在校园中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客观的物体原本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在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下,逐渐承受了文化的灵气,因此慢慢地变得有生命力了,各种物体通过和一定的历史事件、人物相联系,慢慢地凝聚了这个学校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对于后来者不断地重复释放这种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力,使人的精神受到洗礼和激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的观念和想法,潜移默化,把人带上了这种文化的烙印,而从这个大学出来的人,也就在不自觉之间具有这个大学文化的特点。

2.爱国荣校教育

中国很多大学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这一个世纪走过的路,凝结了一代又一代高等教育工作者教育兴国、人才强国的理想追求,也记录了中国大学发展壮大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各自学校的地域、历史、人文、环境等特点,形成了各自学校的发展史。而大学校园则是校史的最直接的见证和记录。大学中的建筑,特别是那些历经时间沧桑的老建筑,总是和许多故事联系在一起的;校园中的塑像,都是那些对大学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人物或者有特别的象征意义;校园中美丽的景致,曾经也是先哲故人驻足之处,使我们能够重温那些激动人心的校园旧闻。同时,中国大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从五四到西南联大,从鲁迅、李大钊到张志新,中国大学始终都是民族的脊梁,而这些爱国印记在大学里一直作为一种珍贵的历史保存下来。因此,大学校园就是最好的国史、校史教育场所,特别是那些百年名校,可以说一步一景,所到之处,都可以说出一段故事。因此,现在很多大学校园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参观的热点,大学物质文化不但对于在校学生,对于社会来说也同样具有辐射力。对于今天的大学来说,挖掘、保存这样一份宝贵的历史财富,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复旦大学在百年校庆之际,动员全校力量重修复旦百年志、百年大事记,就是做了这样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3.审美熏陶

美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理论教育、实践和潜移默化三种途径。理论教育多通过课堂、书籍的途径;实践则需要亲自的操练,如乐器、书画等;潜移默化则依赖于环境。校园环境正是提供了第三种功能,通过校园优美的景致,经典的建筑,如茵的绿化,诗一般的湖光山色,给生活期间的学子美的熏陶。比如,到过清华的人都会听过关于清华图书馆的故事:清华图书馆在80多年间三次扩建,但现在从外表看很难看出扩建的痕迹,浑然一体,堪称建筑的杰作。可以想象,清华的学生每天路过图书馆,每天在图书馆借阅、自习,都会感受到这样一种建筑之美,都会想象自己某一天也能为社会贡献这样的经典之作。事实上,审美培养的三种途径,最终除了知识性、操作性的熟练和提高,对大多数人来说影响最大的是气质的变化,可以使人品味更加高尚,人格更加伟大,而通过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影响最大的正是人的气质,这就如同听音乐,对人的影响在于那种意境,而并不一定要求听众也同样技巧熟练。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学物质环境对于人审美观的影响可能更甚于读几本理论书籍。

(二)新建本科院校物质文化建设应有的理念

从大学的发展历史我们看到,大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好的大学可以穿越政权更替、时间沧桑而一直延续下去,因为大学符合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传承文明的需要。大学物质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同样具有延续时间长的特点。好的建筑、标志、雕塑等物质形态可以存在很长时间,成为一个学校的象征。同样,物质文化建设中的败笔影响时间也会很长,特别是影响校园格局的规划,一旦建成要再修改将会非常困难。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大学物质文化要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多方论证,仔细谋划,着眼长远。

1.“大师”与“大楼”之辩

近几年来,大学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方方面面的事情都会成为社会讨论的话题。这表明,中国的大学与世界大学同步,已经逐步成为社会的轴心;不光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大学发生关系的家庭和人群越来越多,更主要的是大学在社会的科学进步、人才培养、直接服务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上海市提出的科教兴市,就把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分别作为东北角和西南角两个发展核心,希望以大学为动力源,带动周边乃至全市的科教发展。

在许多热点中,关于大学基础建设问题非常引人关注,甚至有的院士也在媒体上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问题的焦点在于大学是不是要投入很多经费去造大楼,甚至去建设所谓的大学城。反对的意见认为,衡量大学水平的关键不是大楼,而是大师,其最好的例证就是梅贻琦校长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力图说明世界一流大学不以大楼为衡量标准,而以科研水平、教学质量为标准,其关键在于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赞成的意见认为大学的物质条件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基础,没有大楼何来大师,成就大师必须要有相应的物质基础。

争论的关键实际上在于对大学的投入应该是着重于基础建设还是人力资源。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要结合中国大学的发展实际。从长远看,大学的投入要侧重人力资源,主要把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教师待遇作为着力点,以吸引高水平的人才,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向世界一流不断靠拢,这样才能逐步接近、达到一流大学的标准,实现我们提出的奋斗目标。这个提法是对的。

但对于中国大学来说,除了长远目标和做法外,还有个眼前实际问题需要解决。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高等教育也是重整旗鼓,蒸蒸日上。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穷国,其经济实力决定了对于教育的投入还是有限的,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当然还有社会对于教育投入的理念需要有一个逐步改变的过程。当前的实际情况是,中国对于教育的投入在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和提高后,总的教育投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到2007年到达4%,而1995年世界教育投入经费平均已达5.2%。陈至立同志在《李岚清教育访谈录》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上指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教师工资偏低且被拖欠,教师生活条件较差,尤其是住房困难问题十分突出。”由此可见,在办学实际中还是教育欠账很多,很多大学限于财力只能艰苦维持,小修小补,很多年没有能力去新建一些必需的教育设施和实验用房,比如按照国家1992年的标准,高校生人均教室面积应为2.52平方米,图书馆人均面积应为2.03平方米,而许多大学按此标准远远不够,其中图书馆甚至没有达到一半标准。而与此同时,近几年随着社会对大学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不断扩招,原来的基础设施,如校园、教室、宿舍、办公用房、图书馆、实验室等已经到了使用的极限,有的甚至大大超过,有的院系十几个教师合用一间办公室,教师根本无法在办公室和学生交流;校园中人满为患,学生为了到图书馆自修要很早就去占位子,甚至来不及吃饭,可以说高校已经到了被基础设施严重限制发展手脚的地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高校向政府部门提出增加投入,拓展校园,增建基础设施。而正值国家认识到对教育基础投入的重要性,结合科教兴国的提出,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211”“985”工程的实施,使一批重点院校得到了较大的财政投入,地方政府也积极配合,因此一轮建设高潮在全国兴起。应该看到,这一轮建设的兴起,是对前几年教育欠账的弥补,是各级政府对于教育投入的重视,也是高校发展到这一步的必然选择。

中国的高校有它自己的国情和校情,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因此中国希望读大学的人也是世界上最多的,中国的高校规模纯粹用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来衡量是会有偏差的。当然这和建设几所高质量的精品大学并不矛盾,但是可以想象在这几年入学高峰中,大部分大学的规模可能要比国外的大学大,对于大学基础设施和场地的要求当然也会大一点,这是无可厚非的。至于有些地方借建设大学城大搞圈地运动,变相发展房地产,那是挂羊头卖狗肉,已经超出了大学发展的范畴,自然应当受到严惩,但不应和正常的大学基本建设相混淆。

因此,对于是不是要在校园基本建设方面作重点投入问题,从现阶段大学的发展看是必须的,这是以满足国内大部分大学教学、科研基本条件为前提的。所谓筑巢引凤,没有巢怎能迎来高级人才,缺乏基本的办公条件、实验条件、教学条件,又怎么可能吸引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来访学、交流,又怎么可能指望中国大学在短短几十年中赶超世界一流大学呢!我不由想起东南大学的邻乘文校长,当年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毅然重点筹划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在当时许多高校经费异常紧张的20世纪20年代,东大以巨资修建大量场所——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为教师学生提供了一流的教学科研环境,为东大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当时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为东大后来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今天目标为创建世界一流的中国大学面临的局面和当时的东大起步之时有很多相似之处,郭秉文的远见卓识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基础建设有一个阶段性,当大学的基础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和程度,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学生生活等各方面要求时,那么投入的重心无疑应该集中在学科和人才,最终是应当以投入在人身上为主,到那时可以说中国大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我们期待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2.重视校园规划的作用

要发挥大学物质文化的积极作用,关键还要在规划上下工夫。校园建设应当规划先行,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和调整,在保持原来风格上拓展新校区,加强校园规划,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育人外部环境,有利于学校的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和提高投入效益。加强校园规划应当遵循如下理念:

(1)校园规划要以人为本

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要满足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校园规划也要以满足师生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活动为中心展开,根据师生学习、生活、活动的规律科学规划,科学设计,充分考虑功能分区和协调。比如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就要考虑交通、就餐、购物、体育设施、网络等配套规划,还要考虑院系和专业的配置,同时要兼顾环境绿化。要发挥大学物质文化的育人作用,就要在规划中融入这一理念,突出这一文化要素,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育人功能既和环境融为一体,又在校园中占有重要位置。比如复旦大学校训墙,就设计在一个交通要道口上,学生去教室上课和回宿舍的必经之路。掩映在绿叶鲜花中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墙时时提醒大学生们磨炼志向,追求真理,成为枝园的一道风景线。

(2)尊重校园历史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

大学校园在发展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建筑。如复旦大学在百年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西面以传统大屋顶建筑群环绕的传统建筑区,中间以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具有现代风格的教室和办公楼群为主,东面则以学生宿舍为主。大学校园在规划中要尊重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校内外自然环境,在建设、功能调整中充分考虑如何保持原来的历史风貌,保持和周边环境的和谐,同时还要考虑在新建设的校区中使原来校园的风格得以延续。清华大学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规划和扩建,土地面积分别从450亩、1200亩、3200亩、3920亩一直发展到今天的8000多亩,校园也留下了不同时期的建筑,但整体风格做到了和谐统一,较好地保存了历史文化遗迹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其中规划起了重要作用。

新一轮的大学建设很多是以校园拓展、重新建设、功能调整为主的,因此在规划中应当充分重视保留、延续传统风格,以使一个学校来之不易的历史风貌能继续保持。很多国外著名大学在这方面就非常重视,很多建筑历时久远,但依然保持了当初的外观,成为这些大学的标志。康奈尔大学招生一直在美国大学名列前茅,除了大学质量,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校园有古老而美丽的环境。

(3)为以后发展留下余地和空间

中国大学依然是成长中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提出显示政府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决心,加上历史上对教育投入的不足,因此可以预计中国大学将会进入一轮持续的发展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校园面积得到了扩展,有的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力度十分之大,如浙大的规划面积达到9000亩。在新的规划发展中,为以后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和余地十分重要。清华大学不断扩建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校园拓展和扩建,总是会带来功能调整,以前的校区边缘又成为新规划的中心,因此规划中的前瞻性十分重要,在教学、学生生活和运动、教工生活、科技园每个功能区都要留有可能向外发展的接口……每个建筑群、每个规划空间、每个系所大楼尽可能留有余地,要充分考虑为以后发展留下空间的原则,规划力争高起点,多次论证,反复推敲,但建设却坚持分批建成,不强求一次全部到位,为以后发展留有充分余地,体现了校园规划建设的预见性和科学性。

(4)校园规划和城市规划相统一

现在大学的发展和地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大学可以为社会提供科研、人才等各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因为我国大学到目前为止还是公有制大学占绝对主体,各级政府的投入可以说在大学的经费来源中占有主要比例,“211”“985”工程的投入中复旦、交大就是得到了上海市政府1∶1的配套投入才取得了明显的增长的。在校园规划和校园建设中同样如此,大学的规划应该力争和当地城市发展的规划相统一,这样才能为大学的发展取得良好的外部周边环境。节省资源,完善配套,有利于大学长远发展。如复旦大学的新江湾校区就是作为上海市和杨浦区的重点规划予以确定,复旦大学作为新江湾城知识科技创新区的核心被规划为重点建设和保护的区域,周边的道路、河遂、轨道交通、施工配套建设等都得到了上海市和杨浦区的大力支持,使学校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投入初步建设了占地1500亩的江湾新校区。同样的例子还有浙大的新校区建设,清华的就地拓展等,无不显示出校园规划争取城市规划支持的重要性。校园规划和城市规划相统一,还能使大学和周边社区环境更加协调,功能安排更加合理,也能使大学更好地与社区融为一体。

(三)新建本科院校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合理建设大学校园物质环境

“学校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另外几个人谈论自己的想法。谈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师,听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学生。‘学生’们听得出神,不禁惊讶万分,要是这个人能留下来该多好啊。于是他们就在那个所在地划出一个地方,因此世界上就诞生了第一所学校。学校的诞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欲求的一部分。”这是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获得者、设计大师路易斯·康著述中的一句话。这段话表达了大学的几个要素:①大学是为了留住“高人”而产生的;②交流是大学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的事情,大学的空间是为了各种不同规模的交流而存在的。[1]

专家认为,世界级的大学都致力于创造独特的校园风格来吸引生源和师资。一流大学的气质要靠一流的大学环境来营造,那么大学校园到底该怎么建设?许多年后,毕业了的学生回来寻找什么?大学校园的文化内涵是由时间来决定的,是成长的。大学是一个充满记忆的场所,人文环境的营造是要苦心经营的。大学校园在规划中要留出可以创造的空间,成长的空间。建筑设计师吴越认为,成功的空间设计会成为连接学生与学校的感情纽带。他说:“过大的空间设计会减弱学生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每个州都有州立大学,但是美国私立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给母校的捐赠大大多于公立大学,我想这和州立大学的建造没有给人带来太大的亲和感有关系。”大学的物质环境和教育理念是密切配合的,一个大学的物质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如何在里面生活和学习,学生的身份感是通过物质环境建立起来的。如剑桥大学,教学区是一个系统,生活区是另一个系统。剑桥毕业的学生如果说起是同一个生活区出来的,认同感会更强。

学校处处是教育,校园环境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无形教育力。校园环境的熏陶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渠道,一方面是因为它促进了大学生感性自我的成长;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促进着个性生存与发展的协调平衡,促进着创造性的发展。校园环境不仅是人化的自然环境,更是一个人为的心理环境。校园环境的美学意义不只是停留在学校成员从环境这面“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还在于其强大的美学熏陶和同化力。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丰富着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丰富。

大学校园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营建,注重校园环境建设中的文化精神尤其是现代中国大学文化精神的嵌入,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价值,丰富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以审美作为切入点,促进大学生现代文化精神的养成,这是通过大学校园环境美化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

2.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实验室和校园网建设

图书馆、实验室和校园网与大学师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是大学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多重功能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书刊情报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科学、教育、文化机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图书馆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图书资料的检索、使用、保存逐步向声像化、微缩化、光记录化、网络化发展,知识的使用和传播越来越便捷,图书馆已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机构。我国高校图书馆一般按学科分成理科馆、文科馆、医科馆、工科馆等。规模比较大的有北大图书馆、清华图书馆、人大图书馆、交大图书馆等。所以有人说,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发展的除了教学和科研之外的第三大支柱。

高校图书馆具有多重功能:首先,高校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提高文献资料。任何科学研究总是从前人已有的成就出发,图书资料是科学研究不断进步的阶梯,因此,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决定了它具有学术功能;其次,图书馆是知识的保存和传递场所。在浩如烟海的图书馆藏中,每个学子都会产生灵魂的震撼感,真切地感受到学海无涯的含义,而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特征是能力培养而不是知识灌输,特别是随着创新性人才要求的提出,高校培养人才的自学能力、自我探索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图书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再次,高校图书馆除了搜集保存各类普通图书资料,还保存与高校教学、科研有关的成果、论文、资料,传递各类科学情报,沟通国内外高校间的有关信息,因此还具有情报服务功能;最后,高校的图书馆和学校发展的历史密切相关。如李大钊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蔡元培曾为之奔走筹款,毛泽东曾在此工作学习,因此,图书馆还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熏陶功能。

(2)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重要基地

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基地,实验室水平是反映一个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首先,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场所,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术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学到的理论;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训练,能使学生掌握现代实验技术、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高校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科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可以模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全过程,为人们探索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条件,因此,在基础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当今科学的探索,除了哲学社会科学,几乎都离不开通过实验的手段来验证和发现,几乎所有的科研成果都是从实验室诞生的,纯粹依靠经验和直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再次,高校实验室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基地。学科和专业的水平代表了一个大学的实力,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以一批世界顶尖的学科和专业作为支柱的。中国大学之所以现在还称不上是世界一流大学,关键的原因就是学科和专业的水平在世界上的排名还比较靠后。为了促进高等学校的教育和科研水平、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和专业,国家推出了“211”“985”工程,重点推动高校学科和专业的建设。而这其中,关键的物质基础就是实验技术水平的高低,国外有许多学者到国内来访问交流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实验室的条件和水平而不是钱的多少。我们看到国外有一些著名的实验室连续诞生诺贝尔奖,成为所在学校的品牌和学科高地。因此,在我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的今天,实验室的建设无疑是其中的基础和关键。

(3)校园互联网是信息交换的重要渠道

1993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者马克·安德里森开发出网络浏览器,从此互联网开始以几何级速度在全球普及。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无所不在。作为社会科学技术高地的高校,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更是广泛。根据复旦大学学生工作部的调研,“我校学生上网率为98.2%,而经常在学校上网的同学为77.2%”“上过网的同学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0.5小时,其中,男生平均上网12.9小时,高于女生的平均每周7.1小时。博士生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7小时,硕士生为9.1小时,本科生为10.7小时”。“同学们上网的目的按重要性依次为:了解新闻信息、获得学习资料、方便与亲友联系、娱乐休闲、参与网上讨论、结交网友和网上购物。”可见,校园网首先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大学生通过网络手段获取信息,与以前其他媒体相比具有极大的方便性和快捷性;其次,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辅助手段。借助互联网,可以方便地查询各类资料,学生和教师同样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同样信息,对教学有很大促进作用;再次,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加强交流和沟通,特别是校园BBS这几年发展迅速,如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就是全国最大的校园论坛之一,现在每天在线人数已经达到近万人,每天成文20 000余篇,成为校内师生沟通信息的重要渠道;最后,校园网还提供了大学生业余游戏娱乐的功能。当然,网络也有消极的一面,有害不良信息的传播、失去正常道德约束情况下发生的网络道德失范、游戏沉溺、网络诚信等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大学物质文化作为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制度的载体,作为大学文化传承的依托,对置身期间的大学师生们影响是巨大的。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舍一瓦,无不传递、凝聚着一个学校的文化特质,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标志。

【注释】

[1]单怜,徐有智,朱振岳. 中国教育报,2003. 4. 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