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之现状

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之现状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探讨本科院校文化建设问题时,首先应对新建本科院校文化的现状作一个全面的分析。只有全面了解本科院校学校文化的现状,才能使对策的探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之现状

学校文化是伴随学校的诞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它的存在需要经过不断的吸收、扬弃、沉积、提炼和升华才能形成自己有特色、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校文化并非一片空白,一切从零开始,其学校文化建设也是在原来学校文化的基础上,按本科院校办学的要求,进行融合、提炼、加工和创新的过程。因此,在探讨本科院校文化建设问题时,首先应对新建本科院校文化的现状作一个全面的分析。只有全面了解本科院校学校文化的现状,才能使对策的探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新建本科院校学校文化的特点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学校文化既具有其他高等学校文化的共性特征,又有其个性特征,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1.高等学校文化的共性特征

学校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积淀。因此,高等学校文化具有其共性的特征:

(1)高等学校文化的客观性和规范性

学校文化既然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积淀,那它就是客观的和独立的,不管你意识到与否,它总会对学校的全面发展产生正面或负面、大或小的影响。

高等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培养专门人才的组织,它要按照既定目标和社会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就决定了高等学校文化具有明确的规范性。

(2)高等学校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

历史是割不断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也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显而易见,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没有传承和创新就没有文化的发展。教育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手段。

高等学校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是指学校文化从历史中走来,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校园人传承接力,把高等学校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不断形成的。传承是高等学校文化发展的基础,创新是高等学校文化发展的形式,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但是高等学校文化如果囿于传承而失去了创新,学校就没有了活力,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不可能成为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的摇篮。

(3)高等学校文化的非强制性和持久性

学校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不是通过硬性灌输和规章、制度、纪律、条例等外部力量加以强制完成的,而是通过它所创设的良好的精神氛围和与之相适应的和谐的物质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从而完成对理想人格的塑造。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虽不具强制性,但却能引起个体情感上的共鸣,持久地作用于个体。

(4)高等学校文化的系统性和开放性

学校文化的内涵丰富、系统,在文化主体上由学生、教师及其他专业人员、管理干部和后勤服务人员构成。学校文化在内容上包括处处散发着人文寓意的显性物质存在;包括反映办学特色的专业和课程体系;体现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教师队伍;包括渲染文化氛围的各种学术、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以及反映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和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从组织学角度的高度来看,这些内容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这个系统同时又是开放的,高校校园是一个知识分子集中,特别是大学生群体集中的区域。大学生渴求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传播新观念。在高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学校文化的开放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开放不仅是对国内的社会文化开放,在新时期,更表现为对国际上其他一切国家的文化体系的开放。

(5)高等学校文化的地域性和选择性

学校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学校地域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学校文化具有遗传、积淀、处于某一地域的学校风格的性质。通常我们认为,北方的大学政治文化生活大于经济生活,而南方的大学经济生活大于政治生活,这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北方多为政治中心,而南方多为经济中心所致。由此可见,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格局,对学校文化产生着强烈的辐射作用。与此同时,学校文化还是超地域性的,具有更大的选择性。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空间内,文化从它伴随着学校产生之日起,就带有强烈的选择性——人们精心地选择着人类文化的精华以及自己的行为方式,去培植那些适宜于在学校这块土壤上成长的文化形态;同时也精心地选择学校中那些有益于其自身发展的文化因素充实进来,以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体文化形态。作为一定文化形态下生活着的校园人,一方面虽不可避免地受着这种被经过选择加工过的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由于他们生活的阶段性和时间的有限性,也很可能同时选择其他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学校文化的选择性不仅表现为文化自身的选择,还表现为文化主体的选择。

2.新建本科院校文化的个性特征

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具有高等学校文化的共性,同时也有着自身的个性特点。具体表现在:

(1)历史的短暂性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多是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才开始出现,其办学历史最长不超过10年。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应该说是刚刚才起步,无论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来说,都还缺乏深厚的历史积淀。首先,从物质文化来说,由多所高校合并新建的本科院校新校区多在扩建中,因学校性质的转变,办学所需的许多文化设施还不够完备,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尚在规划中,学校在人文景观方面也缺少一些具有历史传承意义的象征物等;其次,从制度文化来说,合并前的各校虽已形成各自的管理、规章制度,且具备符合原有学校情况的组织结构,但合并组建后,学校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变,原先的各方面管理制度及组织结构已不适应新建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的需要,必须进行变革与重建。新组建的院校组织结构也需要做出较大的调整,新人员的招聘与引入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最后,从精神文化来说,新建本科院校不像老牌高校有一定传统文化的积淀。合并前的各所高校由于学生学习形式的特殊性,其文化的聚合性相对来说比较不突出,而原有学校学术氛围薄弱,师生素质相对低下等原因也造成了学校文化可以继承的优秀成分比较缺乏,对于新建院校来说,学校文化更多地表现为提炼和创建。凡此种种,都造就了新建本科院校学校文化历史的短暂性特点,但也应该看到,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学校文化来说,由于是新建,起点更高,更容易画上最新、最美的图画。

(2)融合性与冲突性

本科院校是在一所专科学校或几所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的。合并使学校在学科、人员及物资方面实现了整合,办学规模也得到了扩大,但这些原本拥有不同历史、不同目标、不同价值观以及不同的“做事方式”的高校在学校文化方面却存在着无法一蹴而就的融合问题。每所学校都有着各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冲突。而为了实现实质性的合并,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使它们尽快地实现整合、磨合和融合。从实践来看,我国合并高校在学校文化整合的形式上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文化同化(被并入的弱势院校的学校文化被优势院校吸收并融入其文化中去的合并);二是文化多元(被并院校在合并后学校文化仍比较独立地运作);三是文化融合(被并院校互相协调,消除学校文化的差异,取长补短,在对话和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塑造理想学校文化的模式)。

(3)鲜明的时代性

新建本科院校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诞生在我国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轨,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信息交流的网络化,全球经济与文化交流频繁,各个领域全面改革,彻底打破了学校传统的封闭状态,这是学校思想、观念最活跃的时期,对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学校文化的建设,带来全面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面对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信息技术催生出的网络文化,改革开放造就的开放性文化氛围,以及多种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并举带来的多样性等都造就了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学校文化鲜明的时代性特点。

当前对本科院校学校文化影响最大的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高等教育已实现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转变。本科院校学生总体素质不如老牌本科院校,因而新建本科院校学校文化的“大众文化”成分更加突现。

同时,数字化、网络化也打破了学校文化相对封闭和单一的格局,学校文化走向开放和多元化。网络技术大大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校与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跨地区甚至跨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多,大大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封闭的学校文化,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大学园区和大学城的建设,使园区内各校更能共享先进的学校文化资源,特别是由多校合并组建而成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校文化,各所学校原有的文化,加上合并后多种办学层次的并存,使学校文化的多元化更加突出。

网络化催生了虚拟的网络文化。信息网络化促使传统的学校文化向网络文化发展。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调查,2005年底全国网民已达9100多万,其中21~35岁的网民占79.796,多为教师、学生、科技人员、公务员,高校学生上网率达90%以上。65%以上的学生上网是聊天,可见计算机网络对高校学校文化影响之大。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弱化了人们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此种情况极易诱发无政府主义、极端民主化和网络犯罪。学生的自控力、学习能力及主动学习精神也较差,更经受不住网络世界的巨大诱惑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与一般学校相比,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文化矛盾、差异、冲突相对较多。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多为一所以上学校合并后升格的,因此,存在着多元的价值观念,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复杂,彼此提防,工作积极性不高,内聚力差,缺乏共同命运感等。这充分表明,新建本科院校组织文化处于微弱状态,具体表现如下:

1.学校精神和价值观的多元性和文化的不匹配性

学校精神和价值观反映了一个学校的个性与追求,是历史沉积的结果。新建本科院校内部缺乏统一的学校精神和价值观,意见分歧,步调不统一。新建本科院校是由具有一定规模和历史传统的不同高校构成,不同高校的办学使命、特点和模式各不相同,并在长期地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教学传统、行为标准,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校精神和价值观,它们“相互碰撞、交织和渗透,深深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8]。不同高校在实体性合并升格后,其学校精神和价值观将仍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来自不同学校的成员受其原属单位的影响也非一朝一夕,所以他们在办学思想、价值观念、教学传统等方面较难统一,并影响支配着各学校教职工的行为方式。不同价值观的个人、群体、校区之间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这种差异极易引起同事、部门等之间主观判断的分歧和争议,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也就越少。[9]多元而传统的学校精神和价值观并存,整个学校文化冲突相对多而尖锐,办学思想不一致或不明确,是新建高校群体力量彼此抵消、整体优势难以发挥的重要原因。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人员繁多,且受新建前学校及其所在单位的影响较多,除了表现为学校价值观念和学校精神不一外,也表现为个人文化的多元性,个人文化与现在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个人之间文化匹配的不协调的结果一方面引起组织成员之间,各部门群体之间的职能配合不默契、低效率、人际关系松散不和谐。”[10]而个人文化与组织文化匹配的不协调则会带来许多组织关系的不和谐与矛盾。而“一种文化就像是一个人,是思想和行为的一个或多或少贯一的模式”[11],是文化决定并影响着人的行为。新建本科院校新的学校精神或价值观念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广大教职工的认可和支持,学校人员各行其是或显示出极明显的矛盾。

2.人际关系的紧张复杂性

新建本科院校内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敌对现象相对较多。“就当前高校新建的情况来看,人事关系复杂、紧张的程度不容乐观,由此导致的工作不正常及管理摩擦和内耗亦客观存在,有些甚至成为新并学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12]引起新建本科院校人际关系复杂紧张的原因很多。首先,高校的合并升格意味着原有建制的打破、利益的重新分配。在权利、利益的重新分配下,原校区和单位的校区意识(主校区与副校区区别、主客之分)、单位利益意识膨胀,形成了不同的集团、派别,进而引起了各种关系的复杂性。其中之一就是人际关系的复杂;其次,高校合并升格后,规模增大,人员激增,新建本科院校内部的个人和群体差异性显著,在原校历史传统和学术氛围以及学科性质不同的影响下,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价值标准,在许多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从而矛盾、冲突丛生,人际关系紧张;再次,又加上因校区分散,人与人之间交往甚少,互不关心,部分团体和个人,倾向于“封锁”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各自封闭。保守而引起的人际关系松散、敌对或人际心理沟通障碍问题,又加剧了人际间交往的复杂性。

3.新建本科院校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普遍较低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旨在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中国的高校合并升格大多是政府行为,是在政策推动下进行的,“由于利益问题的作祟,不少高校的合并并非出自这些学校的自觉自愿,而是靠政府通过诸如人事调动等手段直接干预的结果”[13],执行者和相当多的教职工不认可,勉为其难,因心理上不接受而导致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各校之间本身客观存在的诸如办学思想、人事管理、管理制度、社会影响力、学科性质、办学实力、物质条件等方面的差异[14],并最终导致各分校。各部门等利益分配的不均,各种关系包括人际关系的复杂,个体、群体认识及感受上出现偏差与不适应,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对于校区相对分散的新建型高校,由于工作环境条件相对较差,教职工工作不方便,路途遥远,怨言多,劳动积极性也受到一定影响。

4.新建本科院校内聚力差,缺乏共同命运感

内聚力又称凝聚力,是组织对其全体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全体成员相互之间吸引的程度,包括吸引力和向心力两个侧面。[15]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成员比较复杂,受原先学校传统的影响,来自不同学校的群体与群体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群体内的个性差异越大,共性则越少,组织成员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小,存在的分歧、矛盾就越普遍,工作和交往中的阻碍、争执和冲突也就越频繁。”[16]参与并校的各学校,由于并校动机各异且不单纯,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如各校成员因物质环境、办公条件和待遇等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心理上的不平衡问题;由于管理思想、领导意识、学术氛围不一致且难以融合而引起的士气低落问题;由于人员居住分散,彼此不甚了解,上班路途遥远,教学、办事困难,教职工埋怨较多等引起的情绪问题;学科组内部因校区集团思想和缺乏有效的沟通而引起的互相孤立问题;由于校区意识,参与新建的不同高校成员心理上互不适应、认可而引起的内耗过多问题等,它们都极大地影响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群体意见不一,矛盾重重、内耗丛生,关系紧张,士气低落,致使新建型高校作为一个整体缺乏向心力、凝聚力和共同命运感。

5.新建本科院校外部形象较差

一方面,并校后,参与并校的各高校特色必然会受到新建的冲击与影响,另一方面,它们必然又拒绝接受外来办校思想的影响,因为“任何特定的文化模式都有一种闭锁机制,或者称自保机制。它使得各文化模式在关注内部的自组织能力的同时,经常警惕着外来文化的侵略。”[17]并校后,由于学校办学思想等的不同、人际关系的复杂,教职工间空前的关系紧张,领导因利益分配不同而形成的相互争吵、争权夺利现象,小集团意识、校区意识等使学校形象受到严重影响,教职工怨言横生,并向整个社会不断扩散,使其社会形象大跌。

(三)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前述的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存在的五大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仅从三大层面进行归因分析。

1.认识层面之因——实施主体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

新建本科院校在合并组建前虽已拥有各自的学校文化基础,但由于学校文化的特征并不突出,更多的是一种缺乏自觉意识的存在。而且在合并组建之后,学校在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校组织成员对新建学校的文化建设上还缺乏理性的、全面的认识,主要反映在:

(1)对“学校文化”的全面认识还有一个过程

尽管说有了学校就有学校文化,但真正研究学校文化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于大多数高职学院的领导者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对学校文化的内涵、功能、构成、特性等还缺乏理性的、全面的认识。有些学校和专家提出了一些关于这方面工作的认识与思考,但也属于比较初步、不完整、无特色的一些认识与建设工作。多数学校的领导者、管理人员仅从办学质量、办学水平、校风、学风、班风、教风、学生行为规范、精神文明建设、学生课外活动等单维的角度去抓学校文化建设,或只是按长期的工作思路就事论事地抓工作,缺乏创建学校文化的意识和总体构思。

(2)实施者在思想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于还未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在思想上还未能对此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学校文化建设交由院(校)团委、学工处或党政办来负责,往往是走过场、一阵风,没有上升到关系学校全局的高度,提到领导者的议事日程。在学院兴建之初,忙于征地、建楼、资源整合,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任务繁重,学校正处于合格与不合格的动态之中,加上大量扩招,条件所限,随时有可能被亮黄牌或红牌,因此本科院校文化建设几乎是空白,建设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由于对本科院校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不够,有的学校还把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办学水平的提升对立起来,甚至错误地认为,当前学校中心任务是学院的合格验收,学校文化建设与此无关,缓一步再说。

(3)学校文化未能突出学校特色

由多校合并组建而成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后学校性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学校环境与学科设置等诸多方面都与过去有着较大的差异,学校与学校之间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与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多样性,新院校成立后,面临的就是多种学校文化的融合、提炼、升华以及体现新院校特色的学校文化的创建。然而由于对学校文化建设相关理论的掌握比较匮乏,因此对如何形成统一的、有特色的、与高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学校文化也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盲目照搬或简单模仿一些老牌本科院校的学校文化,而没有注意到自身的办学特点与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的挖掘和培育,导致学校文化在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中出现“千校一面”的局面,或大同小异,缺乏创造、创新。

2.内容层面之因——学校文化建设在内容方面存在种种不良倾向

(1)学校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设计

学校文化建设包括三个层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学校文化的有机整体。因此,谈到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实施者,决不能孤立地仅从某一方面去着手这项工程,而应确立一种统一设计、整体构思的观念,全面有序地进行学校文化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当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由于缺乏对学校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指导,加上忙于搞基建、搞扩招,还没有树立起将学校文化建设纳入发展规划并进行全盘设计的意识,导致学校文化建设大多处于一种松散无序的状态,作为学校文化核心的“学校精神”并没有贯穿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部分。有的新建本科院校甚至还没形成体现自己学校特色的“学校精神”;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却没有一个为全院人所共有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凝聚全院师生的学校精神;有关学生的各种行为准则,却没有适用于教师的基本规章制度;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却没有使机构有效运行的合理机制;教学设施完善,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等。总而言之,学校文化建设缺少系统性和整体性。

(2)物质文化建设多于精神文明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都很重视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大多数院校都大张旗鼓,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新建学院校区进行规划,搞校园建设、环境美化、教学设备、设施的更新、添加等硬件建设,使学院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学校开拓进取的形象。这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但相比之下,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却远不如对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致使学校精神文明滞后于物质文化建设。当前,在众多新建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着文化格调低、人文精神教育薄弱、学术氛围淡薄等问题。在许多新建本科院校,无论是走进校园或是登录学校网站,我们都可以感觉到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生机勃发的高等学府形象扑面而来,可你却无法在其中感觉到一种凝聚校园人的价值观和学校精神的存在,在师生的言谈举止之间,也无法感觉到一种高校人的素质和修养。

学校物质文化只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是整个学校文化的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学校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使它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不能本末倒置。

(3)学校文化建设呈现浅表化和形式化

多数本科院校将学校文化等同于学生的业余文化活动,只强调发展娱乐文化,只重视形式不注意内在的精神文化创建,这一点从当前许多学校(包括高校在内)的网站上,就可得到证明。一是作为学校的名片——学校网站的首页,除了有一定历史且有较高知名度的院校,能够在醒目的位置甚至“学院概况”“学院简介”里昭示本校校训、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的几乎乏善可陈。宣传得最多的也是物质文化。二是输入“学校文化”一词,在网上进行搜索时,所得到的结果,几乎都是某校的学生文化的活动,只把学校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如果要进一步了解该校精神文化,其结果将会令人非常失望。而且,学校文化无一例外的都是由校(院)团委、学工处所主办,还未提升到由院领导(院党委、院行政)一级来管理。可见,学校文化建设当前仅局限在学生业余文化活动、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的层面上,仅居于次要的地位。此外,还有口号喊得很响,行动完全背离的现象等,无不说明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浅表化和形式化。

(4)制度文化尚在探索和初建之中

合并组建前的各所学校原来都有自己的制度文化,但合并后,按高职学院办学的要求衡量,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度文化上,也还处在建设阶段。特别是那些由合并转型而成的本科院校,新旧学校规章、制度不一致,合并后要按本科的办学要求,彻底的清理、统一、重新制订和规范。各校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或暂行已有的规章制度,或模仿本科院校和别的学校的管理制度。从总体看,新建本科院校制度文化还处于边学、边干、边建的初始阶段。

从组织结构来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根据马克思·韦伯的理论,理想的组织结构应具有专业化、职业评级与奖惩、等级体系、规章制度、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纯粹人事关系六个特征。具备这些特征的结构,可以使组织依照规章运作,行动条例分明,可预测性强,便于管理。同时,权力来源有据可依,避免人为随意因素的干扰,因此使组织更加具有效能。在学校的应用中体现为,将学校组织内每一职位的业务范围、工作程序、行为标准以及学校系统内各科室的职责、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关系,以规章的形式明确下来,使学校内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对组织结构的建构还要预先设计,有步骤地进行。可是从目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组织结构来看,还无法完全适应学校管理的要求,无法担当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任,这主要是因为在其建构组织结构之前,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未能充分结合本校实际进行科学的设计。

3.方法层面之因——学校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科学的方法

由于对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的研究,在如何营造适应新建本科院校特点的学校文化方面,尚缺乏规范化和统筹规划,缺乏一套系统科学的方法,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主体不明确,组织机构不健全

学校文化建设是领导的事,还是行政人员的事?是教师的事还是学生的事?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件与全院师生密切相关的事情。学校文化建设大多是由校团委和学生处来领导,而不是在学院党委、行政的统一领导下。而且,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没有设置负责本科院校文化建设工作的专门机构,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一开始就居于次要的、局部的地位。

(2)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切入点与具体内容茫然无头绪

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涵盖了方方面面,应从何入手?抓哪些工作?实施者既缺乏理论方面的指导,也缺乏实践方面的经验。即使是意识到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具体的规划思路、人员组建、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也还是显得毫无头绪,没有方向。

(3)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步骤与过程不了解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形成过程是全校师生员工通过宣传教育、反复酝酿、统一认识、付诸实践的过程,而不是由少数领导、文人拍拍脑门,想出几句名言警句,贴在墙上,写在文件上作秀的事情。目前广大新建本科院校的师生还无法做到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场合,去选择恰当的建设方法和途径,没有掌握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4)学校文化建设没有形成明确的评估标准

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和优劣,至今尚无统一的、权威的评价标准。对学校现行的办学水平评估、校风检查、精神文明检查等都不能涵盖和包含学校文化的全部内容。专门适用于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评估标准自然更为滞后。

综上所述,虽然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基础,但如按本科院校办学的要求衡量,大多数尚处于构建的初始阶段和探索阶段,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学校文化建设水平亟待提高和深化,更需要在突显特色方面潜心研究。

(四)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又明确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如果缺少了浓厚的大学文化氛围和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精神,这显然无法实现。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尤其如此。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大学文化的重要意义,提高建设大学文化和塑造大学精神的自觉性;要密切联系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认真研究解决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文明建设遇到的新问题;要努力建立大学文化建设的综合机制、全员机制、长效机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大学精神的塑造;要注意加强对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研究,不断为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此同时,也要从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为地方院校的实际出发,要以服务地方为出发点和口号,注意以地方文化为依托,不断创新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文化,走追求个性化的发展道路。

“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实行开放政策,以便培养众多不同类别的人”。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必须围绕育人中心工作,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推进改革,不断创新。“重视建设校园文化,建构学术道德,保存绝对价值,提高学术质量,尊崇大学的普遍主义(Universalism)精神,扩展校园功能。”在建设实践中,既要注意克服目前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发展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如大学人文精神的滑坡,大学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倾向,对大学作为学术、教学自治中心地位的忽视,官僚化习气对大学的侵袭严重等;同时要客观估计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注意克服在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文明建设中一味求高、求全的倾向。大学文化建设是长期、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催生的过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不懈努力,新建本科院校如果脱离自身发展实际,一味追求高而全的大学文化,就会“邯郸学步”“东施效颦”,适得其反,起不到好的效果。

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建设要着力于大学理念的培育和大学精神的塑造。

大学理念是关于大学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等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其核心是围绕“大学是什么”“大学应该怎么做”这两大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和识别,反映了不同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大学在重视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大学理念的培育和塑造。

一是积极培育多元化大学理念。如美国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把多种不同类型的大学理念综合在一起。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悦尔于1963年出版《大学的功用》一书,他提出了新的大学观——巨型大学的理念。他一方面继承了德国大学重研究的研究院制度,继承了英国大学的博雅教育传统;另一方面,独创了美国人以职业训练为导向的硕士制度,并形成自己重教学与科研、服务社会的大学理念和独特风格;更重要的是,大学与社会的各种新的联系开始建立起来。例如,大学体育运动成了公众娱乐的一种形式。大学生的生活尤其是本科生的生活日益丰富,学生联合会、校内运动场、图书馆、咨询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巨型大学所体现的是在同一所大学内部多重理念、目标以及结构的共存、互补,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的功能,使大学避免追求一种特定模式所产生的弊端,并形成了美国大学重教学与科研、服务社会的大学理念和独特风格。

二是“培养人”的理念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西方大学从创立之初,就提出培养“人”的目标。无论是纽曼的“绅士”,洪堡的“完人”,赫钦斯的“完整的人、聪明而善良的人”,雅斯贝尔斯的“全人”,还是克尔的“有效公民”,这些无不是在强调大学之根本在于人才之培养与教育,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大学理念构建的根本,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

三是大力倡导学术自由。“学术自由”的理念最早由德国柏林大学提出。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认为,教育就要为人们创造自由地研究、学习的条件。他的新人文主义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体现就是学术自由精神,即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精神。这种学术自由精神一度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斯坦福大学的校训即是“让自由之风劲吹”。在国外,许多著名大学骄傲的不是学校出了几届总统,而是培养了多少学术大师。这种自豪感鲜明地体现出了学术自由的风气,体现出国外大学的大学精神。直到今天,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的“常青藤联盟”等大学,都是大学崇尚学术自由的典范。

“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校长或大师头脑中自身的,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可以说,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内在、本质的东西。因为大学精神是建立在特定大学制度和浓厚大学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积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精神的定义并不统一,有不同的表达。其中德国洪堡在创建柏林大学时提出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思想,被视为是大学最具共性的基本价值和制度特征。“大学独立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及支持它们的通识教育,这一切都是经典的大学理念发展的组成部分”。中山大学青年学者任剑涛关于“大学精神”的定义也很有启发性,即为大学“具有相对于政治组织而言的独立性;相对于意识形态而言的自由性;相对于组织化社会自我确认特性而言的批判性;相对于重视功利的社会习性而言的创造性与传授知识的超脱性;相对于社会分工专门定势而言的包容性”。如果对大学精神、大学制度作个最简化的概括,可以说是“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识教育”。现代大学制度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自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不仅是一种公民教育也与大学所追求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是大学文化中最重要的机制。由此可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一样,对现代大学而言,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而且可以肯定,没有浓厚的大学文化氛围,就不足以凝练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反之一所缺少大学精神的高校,是很难称得上合格的高等学府的。因此,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必然是其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建设还要重视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正确处理借鉴和吸收消化的关系。既要注意吸收国内外高校成功办学经验,借鉴它们优良的大学文化和卓越精神,重视消化吸收,为我所用。二是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既要继承原有校园文化,同时必须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着力建设具有时代和地方特色,具有新建本科院校个性的大学文化。三是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大学文化建设,既需点滴实践,又需要长期的积累;只有科学规划,不断实践,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完善。四是正确处理制度建设、理念确立和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大学制度和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是息息相关的命题,可以说,只有不断发展完善大学制度,不断健全现代大学理念,才能有效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反过来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制度的完善和大学理念的健全。要正确处理追求个性和发展共性的关系。大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使命、任务,乃至发展的道路等方面显然具有共同的内涵。但在实践使命、完成任务、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它们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运作模式,而大学文化可以说是大学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集中体现。

总之,新建本科院校要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课题来抓,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既要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又要着眼实际、循序渐进,确保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注释】

[1]彭旭.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下的新建本科院校.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2]辛彦怀,王红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育发展研究,2005(9).

[3]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等.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

[4]刘范美. 高等教育的社会化与个性重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5]徐同文. 论区域高等教育的特殊战略地位.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2).

[6]徐同文. 论区域高等教育的特殊战略地位.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2).

[7]唐景莉,陈强,郭炳德. 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定位是关键. 中国教育报,2005-11.

[8]冯向东. 论并校中的融合. 高等教育研究,2001.

[9] <注号 id="jz_0_114" />益中. 企业组织冲突管理.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邱益中. 企业组织冲突管理.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露丝·本尼笛克特. 文化模式. 王伟译.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12]睦依凡. 大学并校的喜与忧. 高等教育研究,1997(4).

[13]睦依凡. 大学并校的喜与忧. 高等教育研究,1997(4).

[14]睦依凡. 大学并校的喜与忧. 高等教育研究,1997(4).

[15]马树林,荣德林. 企业管理哲学.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

[16]邱益中. 企业组织冲突管理.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7]刘伟. 文化:一个斯芬克斯之迷的求解.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