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高校领导注重培养教职工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广大教职工的事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高职校园文化是指在高职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校内外从事各种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风格,一种校园精神与环境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职校园文化融入了许多职业的特质,它既具有一般高校文化建设的特点,又具有其自身建设的特色。

1.近年来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特点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和开展,其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普遍重视,形成了党、政、团、学齐抓共管的格局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证明,坚持加强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形成学校党政领导、各有关部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合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

第一,各学校正确认识到了学校领导者在校园文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校领导者作为师生员工的一分子,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在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引导、推动和示范的作用。加强领导和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积极引入新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不但是校园文化建设自身的需要,也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巨大推动力。

第二,教职工队伍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教职工是培养“四有”人才的具体执行者,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校园文化作为教职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校园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教职工队伍的培育和维护;同样,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也凝聚着教职工队伍的心血和汗水。校园文化建设只有调动教职工队伍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首先高校领导注重培养教职工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广大教职工的事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其次,各高校加强了教职工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实实在在的育人作用。

第三,学校领导者高度重视政工队伍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排头兵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需要学校领导者的高度重视,还需要每一名从事学生工作的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政工干部的排头兵作用既表现在帮助青年学生把握政治方向上,还表现在帮助青年学生提高道德水准上。

第四,重点建设学生骨干队伍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靠力量。学生骨干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又是学校各级领导和组织联系学生的纽带。他们生活在学生当中,有一定的威信,对其他同学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这样一支骨干队伍,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才能落实,也才能实现德育的目标和要求。

(2)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德育为先的建设原则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各高职院校都坚持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重体现党的基本路线教育、革命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方面,有效地抵制了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以及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毒害,并能汲取其有益成分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德育于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教育活动、理论教育活动、文化教育活动和实践教育活动中。校园文化的思想教育活动激发了师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大家对社会、对人生、对自身历史责任的思考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进而实现了高校德育的工作目标。政治理论教育注重将理论学习的内容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理论结合实践,双管齐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化教育活动将文化教育和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实践活动的展开,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勤于实践、追求真知,使其成为实践型、创新型人才。

(3)各学校始终坚持建设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

虽然同为高职院校,但每个学校的创办背景、历史传统办学条件、专业设置都不尽相同,其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学生构成、地域特征也不相同。因此,各个学校在基本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规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个性。

校园文化的个性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失去了个性,就会失去活力,也会失去对师生员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各高职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立足本校实际,努力建设富有本校个性的校园文化。首先,注意弘扬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每所高职建校的历史背景各不相同,办学的方针路线也各具特色,历史文化传统也就各有千秋,各个学校根据自己校史坚持建设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创建了别具一格的办学特色。其次,突出学校自身的专业特色,用多种载体承载和反映各有特色的教风、学风、校风。最后,注重反映学校领导的个性风采。

(4)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优化育人环境

高职在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中不断的改造旧环境,努力创建新环境,坚持校园环境的综合治理,优化了校园环境,改善了校园内外部的硬件环境和软环境,更好地发挥了环境育人的作用。

——不断优化硬件环境

各高职在校园基本建设上增加了投入,加大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的力度,积极争创“文明学校”和“园林式单位”。同时,高校还从本校的历史传统、培养目标出发,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学校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不知不觉受到熏陶,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不断优化软环境

关于校园软环境的这个概念,可以认为是作为大学有机组成部分的各种品质、风气等精神方面,如大学的理念、宗旨、传统、学风、教风、校风等等;也可以认为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项条件。通过对校园软环境的构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智力和文化支持,努力抑制消极因素,营造和谐、宽容、积极的大学氛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大学情怀,帮助学生在发现自我中肯定和实现自我。很多学校还通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师生员工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同时注意发挥交叉学科、复合型学科、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充分运用教师的引导,同学间的相互关心、热情支持,教学人员的认真负责,后勤人员的热心服务等等方法,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这种环境的温暖,很快适应学校文化、热爱学校文化,并投入到良好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去,在积极的文化环境中受到教育并进行自我教育。

2.高职校园文化生态中的问题及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虽然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更多的高职院校的成立和建设是在1999年以后,这些学校发展的历史虽然较短,但原来中专教育的基础条件都非常厚实,且后续教育规模扩大很快、发展也很快。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相关教师就高职院校和谐生态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相关的调研,根据调查和分析认为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性认识不够

一些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校升格而来,原有中专时期的管理体制根深蒂固,制度文化建设中会有很大的阻力。另一方面,能升格为高职院的中专校,原先都是一流的中专校,原有的体制和制度是学校发展并得以升格的坚强的保障,升格后就完全的放弃“优良传统”,显然无法让所有人信服,于是一些高职院校在管理制度上既有高校的特征又部分保留着中专的模式,甚至出现了新旧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的碰撞。由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引导,部分院校由于对校园文化内涵、目标、意义等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等探索不够深入,对校园文化功能的把握还不够准确,认为学校只要有校园、教师和学生,教学工作就能够正常运转。

一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向普通高校靠拢,没有显现出职业性特色,缺乏职业的韵味。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而学科综合程度不高。这样一来,使得以理工为主的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人文氛围,校园活动文化成分较少;而以人文为主的高职院校,许多学生科普知识缺乏,学生活动科技知识含量低。这些都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较为严重地出现了科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脱离,使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单一片面、格调不高。

(2)高职校园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平衡

第一,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不够和谐。

高职校园中以物质形态所展现出来的校园物质文化和以非物质形态形式显现出来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及行为文化不够和谐,校园中存在着重物质文化建设,轻非物质文化建设的现象。一些高职院校楼堂馆所很是气派,相关物质设施也一应俱全,但是缺乏健全的制度规范;校园中人文精神欠缺,没有与物质设施相适应的校风、教风、学风等。

职业教育有别于一般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主要培养面向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导向性强,因而,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以职业道德、全面的职业素质为导向,并注重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对接。但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往往把握不住高职教育和大学精神的实质,一味地向一些品牌和老牌高校学习,甚至采取“拿来主义”。而在制度文化方面,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观念还停留在中专阶段,不能给学生充分自我调控的空间,一些制度如刷卡制度、晨跑制度、晚自习制度等比较死板应用,制度实施的效果与良好的初衷存在很大差距。

学生层次变化以后,原有中专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已无法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升格后,招生规模的扩大,又使得本来就相对滞后的物质文化环境,更突显空间上的不足。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在创建后都积极进行新校区建设,但在新校区建设中,却忽略了旧校区校园文化的转移与移植,一味地追求规模和现代气息,致使新校区的建筑与旧校区的文化积淀相脱节。大学文化的魅力和个性物质文化的缺失,往往造成高职院校容易失去自身固有特色。而且,新校区大多地处郊区,与外界相对隔绝,校园文化易出现边缘化倾向,硬件建设中缺少灵魂。硬件建设中没有精神的统领,没有体现出“精神”,也就少了灵魂。

第二,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之间存在矛盾。

首先,近些年高职院校在频频扩招的进程中面临着生源素质降低、教学设备跟进不足,课程的设置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知识掌握、应用与社会的现实需要之间形成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引起了高职院校学生对学校教育现状的不满。

其次,多数学生对目前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和存在的问题表现出了较强的忧虑和不满倾向。

再次,面对就业政策的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尚未产生根本的转变,学生的高期望值与现实工作条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第三,主流文化和新型文化之间衔接不畅。

以往,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形态和内容是纸质文化、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但在文化转型时期,大学新校区由于前述地域、人员及交流等方面的原因,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一是网络文化泛滥,纸质文化受忽视。为了弥补由于资金欠缺和图书馆分散所导致的图书资料不足状况,大学新校区一般都很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这有利于学生多途径、多方面获取文化营养;但过分地依赖网络,学生容易养成一种满足于轻轻松松地下载、复制和收集占有的学习行为,而不愿意阅读、沉思和创新,形成一种“表面、缺乏内涵、无深度”的平面文化。二是大众文化膨胀,精英文化式微。表现在一些充满色情、暴力的漫画、卡通画,表现腐败黑势力的影视片、VCD等,在校园广为流传,而传统的精品文化遭受冲击、受到冷落。学生甚至要求教师以大众文化的样式进行教学,而不愿意接受抽象理论的学习。三是主流文化边缘化,学生亚文化勃兴。由于社区文化和教师文化的缺失与失衡,新校区成为一种纯粹的学生“文化场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由于缺乏教师文化所表征的主流文化的张力,很容易使学生亚文化过分远离主流文化,并形成相悖于社会主流的人格特征。

第四,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互动欠缺。

区域文化的形成总是在与其周边文化环境及其宏大社会文化背景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校园文化的形成脱离不了所在城市和社区周边文化环境的支持、抚育、维护、滋养,而是两者共同构成一个互相滋养的文化圈(区)。然而,大学新校区往往设立在“文化沙漠地带”,甚至远离城市文明,以至成为“文化孤岛”。由于缺少文化的“天然”互动,校园文化外部生态秩序失衡,导致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生态”缺失。由此受损的不仅是城市和社区,还有大学及其学子。

第五,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交流还有障碍

师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师是学校文化系统中的主导者,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支配校园文化的层级和方向;学生是学校文化系统中的被导者,也是校园文化“化育”的主要对象。学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文化有符合教育目标和教师期望的,也有与学校规范和教师期望相抵触的。大学新校区长驻人员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通常只有少数青年教工、教辅和后勤保障人员常住新校区,教师赶点上课,基本不在新校区逗留,谈不上参与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活动。教师生活、学习及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脱离了与学生的互动,更不能给学生以经常示范。这样,由于空间的间隔,再加上教学和“政工”两线分隔的大学管理体制,使师生之间产生交流上的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