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继续教育的发展的思考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继续教育的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续教育的国际化日益加强和扩大,联合办学、教师互相任教等方式已被各国普遍认可,继续教育的国际化市场不断开放。开展继续教育的国际化办学,是扩大继续教育的办学渠道,是加入WTO后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是我国继续教育走向世界、服务世界的需要。在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还体现为将其剩余教育资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开辟新的教育市场。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继续教育的发展的思考

钱 耕 杨必祥

摘 要:大学国际化将成为大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国际化也将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同时,继续教育在国际化办学方面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开展继续教育的对外交流和境外合作办学,是扩大继续教育的办学渠道,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是我国继续教育走向世界、服务世界的需要。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化 继续教育 发展 思考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市场陆续开放,高等院校已意识到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国际化人才,才能参与世界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更好地服务社会,国际化在大学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大学国际化必将成为大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正在发生的世界科技革命和培训教育革命使全球继续教育在不断创新与改革中迅猛发展,并发挥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国际化也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同时,继续教育在国际化办学方面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继续教育的国际化日益加强和扩大,联合办学、教师互相任教等方式已被各国普遍认可,继续教育的国际化市场不断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继续教育办学国际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继续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增强继续教育国际竞争力,提高继续教育国际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开展继续教育的国际化办学,是扩大继续教育的办学渠道,是加入WTO后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是我国继续教育走向世界、服务世界的需要。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应积极主动与国外继续教育机构建立联系,寻求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同时,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继续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模式,以及科学合理的教育项目,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参加和组织国际学术会议,促使我国的继续教育国际化,走向世界。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界定

所谓“国际化了的高等教育”,应当是一种先进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体系,是人们为适应今天的竞争、迎接明天的挑战而孜孜以求的、近乎理想的大学教育模式。欧洲国际教育协会以及我国汪永栓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词典:高等教育卷》中都持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趋势和过程的观点。从内涵上说,“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指把大学的teaching(讲授),learning(学习),research(研究),service(服务)和management(管理)置于世界教育和文化之中进行建设和管理的这样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国际化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国际化更重要的是它的过程。从外延上说,“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指大学在teaching,learning,research,service和management方面的开放性、交流性和通用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如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办学理念的国际化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体制是行动的保障。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首先是办学理念的国际化,要创建国际通行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必须以国际化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扩大高校办学的全球化视野、开放性气度、融合性概念、全方位交流。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教育国际化带来的丰富教育资源,推动与世界名校建立实质性合作,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2.课程体系的国际化

课程的国际化要求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尽可能选用国际上先进的教材,课程教学安排上采用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聘请知名学者授课和讲座。为那些没有去国外留学的学生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而且能够提高课程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课程的国际化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方式: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开设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程、在已有课程中增加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推进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的研究等。

3.人员交流的国际化

人员的国际交流包括学生的国际交流和教师的国际交流,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吸收外国留学生到本国学习,以及鼓励本国的学生到国外去留学,是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增加教师出国访问进修的数量,面向世界招聘教师和学者,邀请知名学者、专家进行短期访问和讲学,聘请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等方法使教师队伍趋于国际化,也使教育思想观念、课程和教学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在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还体现为将其剩余教育资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开辟新的教育市场。其重要形式表现为实施吸引留学生的优惠政策、进行跨国办学等。

4.学术交流的国际化

国际合作是世界学术界的共同目标,而且还是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性质和效果所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与国外著名大学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学术交流的水平。引进国外高层学者来校访问、讲学,设立专项国际会议基金,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在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以及与世界一流大学和著名跨国公司建立联合研究机构,申请联合基金项目,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和学生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访问和开展合作研究等。

5.办学模式的国际化

伴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开展,合作办学发展迅速,这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最为显著的特点。合作办学的类型和形式非常繁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某大学到境外与同行合作,开辟新的教育资源,共同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另一类是某所高校在境内与国外大学合作,利用已有资源共同培养大学生。其授课方式一是引入境外教育资源,在境内实施教学的全过程,可获得由境外合作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二是学生在当地读完两年或大部分课程,最后一年或最后一阶段转入境外合作大学继续就读,可获得由本国及境外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

二、继续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经济全球化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全球化和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分工,促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打破国内市场竞争的局限走向国际市场。这种发展趋势给我国的高等继续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国要走向国际市场,必然要求各个领域和部门以国际通用标准为准则,同时也要求劳动力市场提供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专门人才。此外,随着涉外企业大幅增加,人才/本土化势必产生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人才的培养由从业的“标准”到“资格”和“能力”都需要参照国际通用标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紧紧围绕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标准来实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组织教学。

继续教育国际化是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增强竞争能力,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高等教育尽管发展迅速并且已取得相当的成就,但总体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而继续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和模式及办学成功经验,我们应不断研究国际继续教育的成功模式和发展动态,学习和借鉴国外成熟的继续教育培训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以有效地利用海外继续教育机构在技术、培训、教育信息化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观念、方法和评价体系,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增强竞争力,培养符合国际化标准的人才。此外,中国加入WTO后,更多的海外教育机构和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将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的办学优势、先进的教育培训观念和办法将对我国的继续教育产生冲击。继续教育院校如果不主动应对这一形势,积极寻求国际化途径,迅速缩短差距,将会丧失竞争力。

毋庸赘言,继续教育与国际接轨,走国际化的道路,不仅对发展我国的继续教育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继续教育界必须面对的趋势。国际交流与合作,是继续教育院校增强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诚然,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所面临的困难和窘境还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但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继续教育院校自身,都应主动应对,采取积极的措施,拓展教育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此,笔者从相关工作的实践出发,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借此探讨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继续教育国际化是当今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交流与合作是继续教育院校走国际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因此,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与国际教育接轨的举措,加速国际化步伐,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网络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继续教育将逐步超越国界,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日益广泛而深入。继续教育国际化、全球化已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各国都希望开展国际间的继续教育合作,通过合作方式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广泛的相互交流,实现教育资源世界范围内的条件共享。近些年来,我国的继续教育也做出了国际合作的探索和实践: 2003年,经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展了清华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管理硕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04年,开展了清华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应用金融硕士项目。

实践证明,继续教育的国际合作是面对知识经济社会挑战的应对策略,是分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至今跨境教育合作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办学模式,也是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未来方向。从2006年开始,我校继续教育也开始进行了继续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逐步开展了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大学进行合作的国际化办学。

三、继续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发展思路

普通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可以大量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对国内的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使之与国际教学水平接轨,从而帮助国内的国际教育市场建立行业标准,清理目前充斥中国国际教育市场的“洋垃圾”,真正做到国际教育专业化,保护中国留学生的利益。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最终目的应该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创造出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与人才培养模式。

1.开拓更广阔的合作领域,探索多种合作形式。中外合作办学应以国外高校的名牌特色专业为合作点,不求与一个学校的全面合作,只为取其所长,为我所用。注意引进优质国外教育资源,开拓不同语种、不同国家的合作领域。除“1+3”、“2+2”、“1+1”形式的合作办学外,还要探索更加有效的合作形式。

2.以质量为中心,创出国际化办学的品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在国际上的声誉。能否在国际化办学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关键看我们的办学质量。不能使我们的学校单纯地变成国外高校在中国的招生处,必须坚持正确的合作办学目标。不能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要严把招生关、培养关和管理关,办出我们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

3.结合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特点,以国际合作办学为平台,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后,国际合作办学就要逐步改变初期的一些做法,更加理性,更注重合作的质量,明确合作方向。针对当前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今后的中外合作办学在内容上,要更加针对我国的人才需求,培养涉外型人才、短缺专业人才,尤其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在合作方式上,要更加灵活多样,不但引进人才智力资源,而且在科研项目等方面寻求合作。

中国的国际教育市场不仅仅在于出国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也包括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留学生。除了让中国自己的留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而出国留学,也应该大力发展自身优势,将国际上的留学生吸引到中国来,从而在师资和生源两个方面更大程度地与国际教育标准接轨。

4.创造国际化的外部条件

要下大力气建设一批有水平的,符合国际化需要的继续教育高校。我国继续教育开展得比较晚,无论经验和水平都不足,对于国际化来讲更有差距,因此为达到这一目的,无论从策略上还是从财力上讲,国家和各省都有必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名牌继续教育高校,通过他们建立继续教育与国际交流的平台,同时通过他们辐射作用,带动与促进全国的继续教育向国际化发展。要制定促进继续教育国际化的相关政策,使学校和求学者都能够自觉地为国际化需要教与学。要根据职业岗位持证上岗的发展趋势,要完善国际化的资格证书制度,这里一是通过有组织地调查分析明确外国证书实际效力与社会影响力,进行导向宣传;二是要发展我国与国际接轨的资格证书体系,在扩大我国资格证书的影响力的同时,采取开放式的思路,调整证书标准与要求将我国的一部分证书与国外相关证书相衔接,建立一种互认制度。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只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开拓,迎难而上,就能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化办学,将成为21世纪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2]张静.试论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6(6).

[3]钱耕.探讨国际合作办学在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201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