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从德国向其他国家单向传递的特点。“二战”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规模迅速扩大,范围大大扩展,课程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朝着教育贸易的方向发展。“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使政治因素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力量。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要正确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含义,还需要对与之相关的高等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进行辨析。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进入了全球范围内的竞争阶段,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逐步上升到特定区域范围内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追求全球的标准化,所以高等教育国际化逐渐向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的讨论,逐步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各方学者各执己见,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四种[1]

(1)等同说:即两者属同一概念,可以互换使用。

(2)因果说:如奈特(Jane Knight)所说,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国针对全球化影响而采取的一种对应措施,同时尊重本国特点,是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3)辩证说:国际化与全球化不是顺次和累计的关系,而是辩证的关系。新的全球化是古老国际化的竞争对手。

(4)区分说:两者存在差别,不能等同。

应该说上述的界定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偏颇。事实上,这两者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两者的区别反映在两个概念的目的指向和影响范围的不同。具体而言,“全球化强调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种超越国家、不受任何约束或排除任何政治,特别是文化差异的统一标准,即建立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或世界一元化;而国际化则是主要表现为国家与国家或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国际化的目的并不在于建立世界范围统一的模式或世界一元化,相反,却以主权国家或不同文化的存在为前提”。[2]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在于:国际化的范围可能会超越国家或文化的框架,逐步上升到区域范围(regional)内的交流与合作,并进而超越区域性向全球化发展。在此过程中,随着主权国家地位的降低以及不同文化间差异的减小,至少在范围和程度上,国际化极有可能达到全球化的程度,最终进入全球化阶段。因此可以断言,从时间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前提,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结果必然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全球化。从着眼点上看,高等教育国际化着眼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强调交往中各国的自身利益;高等教育全球化强调的是超越国家界限,着眼于全球范围,淡化各个国家或民族的利益。历史上体现为要素流动和模式复制,而现代的高等教育全球化则体现为“全球体制阶段”。[3]

由此可见,本文要论述的跨国教育背景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上位语境,但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化,必将也已经导致教育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我们界定了两者概念涵义的基础上,下面具体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渊源、发展动因、主要内容、各国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1.历史渊源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史其实就是国际交流的历史。总体上可划分为“三段论”,即高等教育国际化经历了三个典型变化阶段:国际化—民族化—国际化三种不同的范式。具体而言,由于知识的普遍性和普适性,高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国际性的特征。第一阶段突出国际化特征的时代是古代及中世纪时期。最初以跨国的“游教”、“游学”的形式盛行于古希腊时期,到了中世纪,对知识普遍性的追求依然如故,认为人文科学(语言、文学、哲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一切学问都是全球的,因此跨国流动的学生和学者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他们在数量上的比例。第二阶段是16世纪至19世纪。在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特征有所减弱,代之而起的是民族性得到彰显。这主要是由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同时法、德、英、西班牙等民族国家随后形成,分裂的宗教以及封闭的国家边界使高等教育国际化失去了内在动力。第三阶段是从19世纪至今,国际化再度走上教育的大舞台。这都是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并迅速进入大学课堂所引起的。随着地理大发现、探险、贸易的增长,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日趋旺盛。最为重要的是德国柏林大学的诞生,强调教学和科研的统一。德国大学的新理论很快成为各国学习的榜样,其他国家纷纷派留学生到德国去“取经”,从而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此时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从德国向其他国家单向传递的特点。“二战”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规模迅速扩大,范围大大扩展,课程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朝着教育贸易的方向发展。到了90年代国际留学生市场已逐步形成,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主题之一。

2.动因

推动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有经济的、文化的因素,也有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的因素。

(1)经济动因。

这里的经济动因可从两方面理解:从宏观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区域化和集团化的趋势,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世界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走向又促使各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出精通世界经济贸易、生产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促进高等教育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调整内部结构,选择与市场和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并积极参与到教育服务贸易的世界体系之中;从微观上,是高等教育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所导致的。从上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演变来看,自近代大学产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追求和模仿欧洲大学模式,是大多数“后发外生型”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很自然,学术和教育因素是主导。“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使政治因素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力量。20世纪80年代以后,尤其是苏联和东欧各国社会主义体制瓦解以后,发展经济取代了冷战期间的政治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和冲突。各国纷纷致力于国际化的各项活动,建立互相开放的高等教育体制,促进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增强国际竞争力。不少国家和地区,通过大量招收全自费留学生,开设海外分校,或与国外实施合作办学等跨国教育方式,广开财源,增加大学的收入。例如,1979年英国首先改变留学生政策,变原来的奖学金制度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全额收费制度。此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德国、法国、荷兰以及东南亚各国纷纷效仿,将留学生教育及其他教育商业化,谋取商业利益。[4]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追求经济利益的动因对出口教育的发达国家尤为明显。对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来进一步提高本国教育和科研水平,提高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实现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才是首要的动因。

(2)文化交流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

世界发展至今,和平、发展和相互理解已成为主题,而且这一主题普遍被发达国家及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所接受。这一主题本身就要求各民族国家之间要相互了解和理解,而文化的交流就是相互理解的重要基础。经济全球化对文化最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使各种文化在国际交往中互相冲突,互相吸纳,最终以广阔的胸怀形成文化多样性、差异性共存的世界。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则表现为:①高等教育自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②它承担着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播以及创造先进文化的使命。Hans De Wit使用了“生产、传递、再生产”这样的词语来描述大学的文化功能。在完成文化使命的过程中,要融合不同国家和个人生活中的文化角色和功能才能完成。因此了解异国文化,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这些就构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文化动因。

国际化的要求还来自高等教育自身的强烈要求。高等教育的主要教育要素包括知识、教师、学生、信息和技术手段等,这些要素的国际化客观要求构成了高等教育自身国际化的主要内容。首先知识是无国界的,具有普遍性和普适性。这种跨越国界的本质特征不可能使知识只局限在某一地区或国度,供某些特权人士专享。其次,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力是追求科学的真谛和探索真理。教师、科研人员以及学者为了在学术上不断进取和创新,自然要参与到国际合作和交流中去,掌握本学科最新和最前沿的动态,以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再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要求自古以来就是不分国界的,他们渴望了解有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知识,以获取在国际市场参与平等竞争的知识和技能。最后,信息和技术手段更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扮演既是内容又是手段的角色。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文化知识在世界范围具有共享性。另外,大学要发挥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各项职能,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声誉,也必须借鉴和学习国际上他国的先进经验,参照别国的教育模式和办学方法,结合本国、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新型教育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对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以及新领域如环境研究、信息科学研究的重视,都需要一种比较和国际的视野,因此还要求高等教育在借鉴的同时,时时关注新问题的研究。[5]

3.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构成要素

西方发达国家在后工业时代,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市场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教育资源相对国内需求有很大剩余。需要把剩余资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开辟新市场。他们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个国际大趋势中,比我国的发展要成熟得多。因此,有必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以下主要构成要素上,分析他们的历程,扬其利,避其害。

(1)高等教育观念、教育目标中包含国际化内容。

高等教育国际化备受各国政府和高校的重视,他们为此制定了鼓励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法令和培养目标。美国积极主张加强学生对国际知识的了解,使自己的学生成为国际问题专家,让其公民对世界大环境有所准备。[6]澳大利亚提出把教育服务出口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来发展,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7]日本中央教育审计会提出必须充分地面向世界,应付世界的复杂形势,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欧盟成员国提倡培养“欧洲公民”(European Citizen)意识,以此作为“国家公民”意识的补充。欧洲人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成为目前对高等教育进行规划、实施和评估的重要标准和内容。

(2)教育内容和课程的国际化。

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是指学科建立、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即通过设立有关国际教育的新学科、增设相关专业或在原有课程中,增加国际知识等内容,实现国际化人才目标。

课程的国际化是指,将国际因素整合到正式课程操作中,所谓“正式”是指课程的内容和资料,而“操作”是指教和学的手段、学生群体、课程的时间地点等。亚太经合与发展组织归纳出了九种国际化课程的类型:①具有国际学科特点的课程(如国际关系、欧洲法律等);②传统、原始学科领域的课程通过国际比较方法得以扩大(如国际比较教育);③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职业的课程(如国际商务、管理、会计);④外语教学中的有关课程,讲授、学习特定的互相交流沟通问题,培养跨文化交流与处事技能;⑤科际课程(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如超过一个国家的区域研究);⑥旨在培养学生获得国际专业资格的课程领域(如建筑师);⑦合作授予的学位或者双学位课程;⑧课程必修部分由海外当地教师授课;⑨包含有专门为海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内容。

(3)积极发展国外留学生教育。

以吸引留学生为主的教育出口成为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出口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特别注重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许多国家实施了吸引留学生的诸多优惠政策,吸引和聚集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资源,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美国的留学生教育位于世界第一,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一左右的留学生。其次为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

(4)加强外语教学。

人流、物流、信息流、思想流等交流都必须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语言是人类沟通的主要工具。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加强语言教学已经达成共识。一是加强对本国学生进行国际通用语言(如英语)的教学;二是加强对留学生进行本国语言的教学。

4.经济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而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与时俱进,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势头,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指导思想明确化,理论研究系统化。

当今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有一系列国际组织的推动,而且许多国家的政府和高等学校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还设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并且制订明确的战略和策略。如在加拿大,有三个全国性的机构,即加拿大国际教育署(CBIE)、加拿大大学和学院协会(AUCC)、加拿大社区学院协会(ACCC),都把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最重要的职责。一些国家和大学也开始注重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目前,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比较高等教育和外国教育资料的期刊、杂志和著作越来越多,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8]

(2)规模和内容的扩大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首先呈现出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化和教师交流的日趋活跃。20世纪60年代末期全球留学生数量近50万人,到1980年数量增加了一倍,达到100万人,到1995年已达到130万人。[9]美国高校的外国学者也在增加,1998—1999年为70500人,比五年前增长了21%。其中80%从事研究工作,20%从事教学工作。[10]其次表现为高等教育交流的内容更加多样。除了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国际性交流外,还包括信息资料、各种教学仪器、设备、教育观念等的共享和国际意识的培养,甚至发展到学位制度在内的各种相互兼容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等。尤为突出的是课程国际化以及跨国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是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发展时期。在不少国家的高等院校中,不仅国际化课程的数量和比重增加迅速,而且课程国际化成为实施课程内容和结构改革、提高院校教学质量、实施国际性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不仅发达国家如此,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更是将课程国际化作为实现整个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和培养国际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再次,形式和手段多样化。20世纪初,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多种层次的教会学校可以说是教育的滥觞。目前亚太地区跨国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包括以下几类:①设立海外分校(Branch Campus);②特许(Franchi-ses);③不同国家院校之间学分互换(Articulation);④网络或远程教学。[11]国际交流的方向已经从区域性的小范围交流发展成全球性的大范围交流,从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等多种途径和范围。

(3)主体角色发生了转变。

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受国家政治、外交、国防政策的影响,国家、政府在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扮演着主角,起主导作用。80年代后,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向“政府—院校合作型”,特别是“院校主导型”转变。主要表现在国际化不再是国家的“一言堂”,而成为大多数高校办学方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另外,国际化不仅为高校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而且成为他们提高办学质量、提高研究水平、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手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政府就不再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政府的作用是通过立法、政策等途径进行宏观指导,在操作中则以高校为主,高校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主体。

(4)竞争范围的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过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逐步过渡到两者都参与到教育服务贸易中,形成全球范围竞争的阶段。这一时期,发达国家开始改变对外无偿援助为主的吸引外国留学生政策,并中止了大部分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无偿教育援助计划和项目。由此高等教育的国际贸易为发达国家带来相当可观的利润。就地域而言,这一竞争多集中在亚太地区的两类国家和地区:一类是高等教育尚处于“精英”发展阶段的国家,如中国、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另一类是非常重视学历而自身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相对低下的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例如,2002年日本前往海外留学人数约为7.6万人,同期其他国家和地区前来日本留学的人数达9.5万多人。[12]作为世界上最大留学生派出国的中国,也努力开拓海外留学市场,积极接收来华留学人员。例如,截至2001年底,外国来华留学生总数已达35万人,首次与中国同期出国人数基本持平。[13]

(5)不平衡性。

正如陈学飞教授所言,[14]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不平衡性。虽然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双向和多向的文化交流活动,但是,由于发展速度、重点和环境的不同,这种交流对各个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有着强大的政治影响和坚实的经济后盾,往往会在这种双向交流中占主导地位。首先,从人员的国际交流来说,目前主要的流向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国际学生流动主要流向以下五个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俄罗斯。而人员的这种单向流动却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从而形成了“马太效应”:人才济济的欧美发达国家源源不断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才,而人才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却在不断地失去急需的各种人才。从文化的影响来说,发达国家借助先进的科技,拥有众多的文化输出渠道,再加上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地位,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文化殖民主义。其社会价值观、思维和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甚至包括政治观点等方面都会随着知识技术的输出而传播到发展中国家。这就会使外来文化日益扩张,本土文化日益受到忽视和淡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