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继续教育行业发展

继续教育行业发展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继续教育在过去的10多年来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样的时刻,研究世界继续教育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深化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美国军方也对军人实施了继续教育计划。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曼迪逊分校继续教育部每年注册听课的进修人员达2万余人次。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继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是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社会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对劳动者提出的实际需要。中国的继续教育在过去的10多年来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90年代的10年,是我国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样的时刻,研究世界继续教育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深化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继续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目的明确

注:本文原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

1965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关于终身教育的提案,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点,主张“应当使教育在每一个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从而终身教育成了国际课题,并为人们所接受。1983年5月在德国汉堡举行的国际终身教育会议把终身教育归结为“当代社会的一种绝对必要,是使全体人民在未来得到和谐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更新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战略投资”。根据这一教育理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使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的职业人员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再教育。其目标可归结为:更新知识、拓宽知识,提高知识水平和层次,为转换新职业而重新系统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因此,在世界各国,国家把继续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对策;科学技术部门和企业把继续教育看成开发新技术或高科技产品、开发创造力、釆用新的工艺方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确保自身的竞争力、保持先进科技水平和领先地位、不断增加赢利的重要领域;而国民则把继续教育看成是提高本人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质量的措施。这样,在国家、企业和国民之间就有一个共同的结合点,发展继续教育的社会目的和动力是十分明确的。

2.发展速度快、规模大,经费投入充足

随着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国民、企业三方面对继续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深化,近10年来继续教育的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在苏联,全国设立了1000多个在职人员进修网点,每年在不同的继续教育学校、学院和大学接受培训的专家在300万人以上。法国1987年全年的继续教育共为360万人提供了2.9亿人时的课程,用于举办继续教育活动的经费达350亿法郞,其中继续工程教育约占200亿法郎。1980年美国各公司用于举办各种训练班的经费估计高达300亿美元,相当于联邦和各州政府用于高教拨款的一半。美国军方也对军人实施了继续教育计划。IBM公司每年拨款数亿美元。大约半数公司领导人相信一个公司的生产率可以受继续教育的影响,半数认为竞争的形势明显地受继续教育的影响。

3.教育内容新,学科交叉,专业门类、水平层次规范化

国外的继续工程教育已进入较成熟阶段。教学内容能紧紧跟上新技术革命形势,能跟踪高新技术,注重课程配套、知识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完整性,并重视对工程技术人员创造力的开发,这是当前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美国继续工程教育电视网(AMCEE)所提供的课程分为16大类,除一部分是大学或研究生学位课程外,多数是反映某方面科技最新进展的课程。美国规定,公司领导人在继续教育中必修的一套课程包括电视工程基础、人工智能、实用机器人、办公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程序语言、项目管理等内容,但学时仅131学时,可谓内容新,学科交叉,知识结构配套,层次高。西欧共同体目前每年向各国提供的高级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达1168门,并由300所学院研究所提供该课程。

继续教育课程发展的另一倾向是规范化、系统化、按学科分类,并注意与大学和研究生学位课程的衔接,内容新颖,实用性、基础性、系统性相结合。

4.国家立法,企业资助,大学与社会支持

为了确保继续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实行关于继续教育的国家立法或地方法规、公司内部法规,而且注重严格按程序执法。法国早在1970年7月就由各行业劳资双方签署了一项有关继续教育的协议,接着在1971年7月法国国民议会又通过了规定“培训假期”的修改补充法令,用立法形式规定了在职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时间及经济来源等实际问题。法国法律规定“凡超过10人以上的企业雇主必须拿出工资总额的1.1%以上作为继续教育费用”,1976年这一比例平均已达2%。一所大公司为了确保自己的竞争能力,用于继续教育方面的费用往往高于法定比例,有些高技术领域的大公司高达10%。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均已有相应立法,使继续教育的实施有法可依。

各国均重视大学参与,充分发挥大学师资、设备、资料信息、学科门类综合方面的优势,以发展继续教育,这是国际继续教育的又一共同趋势。他们强调技术与教育、学校与工业之间的伙伴关系,强调企业对科技竞争的需求是继续工程教育决定性的动力。例如,苏联1000多个进修教育单位中就有301个附设在高校内;法国仅在1982年一年就有1.7万余名企业高级人员进大学接受专门课程继续教育;美国的继续教育由大学举办的占24%,一批著名的大学都设有专门的继续教育部或职业进修部。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曼迪逊分校继续教育部每年注册听课的进修人员达2万余人次。在美国,有24所大学还联合成立了国家技术大学(NTU)的电视继续教育节目,为公司服务;33所大学也联合成立了一个类似的继续教育网络(AMCEE),利用卫星在全美进行继续教育服务。企业和各种学会、协会、同业会也大量组织和支持继续工程教育。

5.越来越多地采用先进的传递手段,使教学手段向经济、迅速、覆盖面大的方向发展

继续教育的先进传递手段包括电视、广播、计算机联网、电子黑板和卫星通信技术。例如美国AMCEE在1989年就向社会提供了16个专业方向483门课程的电视录像带,并于1985年9月3日起利用G‐star I卫星每天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1时至下午5时连续播放各种继续教育课程讲座。此外,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还正在发展利用计算机联网,进行不需要离开工作岗位和家庭的所谓家庭继续教育课程。一些专门系统还具有师生对话功能。

6.地区性合作和全球合作的趋向不断加强

近10年来由于地区和全球经济技术合作的不断加强,推动了继续教育地区合作和全球合作的新发展。欧洲共同体和北美分别合作利用地区卫星进行继续教育。拉美、东南亚及非洲也建立或正在筹备建立继续工程教育的合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电讯联合会(ITU)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C)都已通过一些世界项目积极推动了继续教育。1989年5月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继续工程教育正在向全球性合作加速发展。该协会目前已有52个国家、400个单位会员,而且还在不断发展。通过全球合作的加强,许多国家将会受益。值得指出的是,一些发达国家和企业正在把继续教育当做传播和推销本国、本企业先进技术和优势产品的重要手段。因此继续教育与商品市场结合的趋向也在加强。

研究国外继续教育的发展特点和趋向,可以了解科学新技术、工业生产、社会产业结构、生产社会化程度、综合国力的增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继续教育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继续教育。

二、我国80年代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继续工程教育这一名词引入中国来已有10多年了,在这期间我国的继续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历了一个从开创到初步发展的过程,目前正面临着一个稳步发展提高的新形势。

1.继续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经济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措施

我国把继续教育放到重要位置是在党的十三大首次确定的。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强调,科技发展、经济振兴乃至整个社会进步,根本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必须用极大力量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

10年来,国务院各部所属机构,国家教委、国家经委以及中国科协和各级政府已愈来愈重视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正在逐步理顺,1988年5月,全国继续教育由原国家科委划转人事部统一管理,把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作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把管理培训、考核使用和奖惩统一起来的管理办法,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继续教育的深入发展。

2.有关继续教育的对象、任务、指导方针正在逐步明确

10年来,我国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不同程度和不同手段的继续教育,对我国如何走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路子进行了大量的探索。1987年12月,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国家经委、财政部、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协等6个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国家经委、国家科委、中国科协联合颁发了《企业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1990年4月,人事部又拟定了《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继续教育的对象、任务、指导思想和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继续教育的要求,解决了继续教育的方向性、方针性问题。

我国实施继续教育,根本指导思想是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基本方针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象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在职技术人员,受教育面比国外广泛,包括文、理、工、医、农、商、军、教等各业人员并且包括管理人员;任务包括知识的更新、补充、扩展和加深,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受教育者的业务水平和创造力。经过实践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也正式提出了对新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实施继续教育的任务,关于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应实施继续教育的最少时间,高中级专业人员为12天/年,初级专业人员为7天/年。

3.第一部继续教育的地方法规已经制定,这将推动我国继续教育的法规建设

1989年10月11日,天津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这是我国有关继续教育的第一部正式地方法规。它在继续教育宏观管理上提出“保护、强制、激励”的运行机制,还提出了有关私营企业的继续教育费用、专业技术人员的申诉权以及把继续教育列为各级领导干部(包括企业)任期目标的考核内容之一等观点。天津市制定的正式地方法规已经对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产生了很大影响,是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

4.政府部门、企业、协会、大学各方参加,并以企业为继续教育主战场的局面已逐步形成

据1987年抽样调查资料,我国的继续工程教育的办学比重,政府部门占24.8%,企业占32.7%,科研机构占9.7%,大专院校占20.6%,社会团体占11.6%,这表明,我国已形成一个综合办继续教育的体系。

在1987年后,企业的继续教育,尤其是大企业的继续教育有了更多的发展,因为它符合本公司、本企业的需要,针对性强,费用较少,节省时间,通过短期培训就可以掌握新技术并付诸生产。“改革需要继续教育,发展也需要继续教育”,“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等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大企业所接受。一批带头企业从继续教育中尝到了甜头,加深了认识,并开始把继续教育纳入了企业活动的轨道。部分大中型企业还成立了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企业工作委员会,促进了横向联合,以企业为主的继续教育主战场开始形成。大企业的继续教育在经历了一段以知识补缺为主的阶段后,已向下列方向发展:①把继续教育列为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目标的组成部分;②把继续教育的规划作为企业经济、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为改善企业人才结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除开展量大面广的培训外,已注意向高层次的继续工程教育开拓,培养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生产经营人员和高级决策人员,使之成为企业的骨干;④为增加企业内涵和开拓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占领市场,向高科技领域要效益;⑤加速对管理干部队伍的培养,实现现代管理,向管理要效益;⑥针对本企业的特点,搞好本企业培训基地的建设,与大学、科研单位联合办继续教育。

这就使部分企业形成了一种较好的管理体系,办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为了实施上述目标,中国石化总公司已制订了1990—2000年的继续教育规划;第二汽车制造厂在1986—1990年间开展了对机电类高级工程师培养途径多样化的研究;武汉钢铁公司、宝山钢铁总厂都实施了对新入厂的大学毕业生第一年试用期的继续教育,武钢宝钢的专题研修班也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为许多企业所借鉴;鞍钢从1987年起,实行了继续教育学分制的管理办法,进入了正规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的继续教育发展很快,在1986年4月成立了国防科工委继续教育中心,已连续召开五次继续工程教育专题研讨会,出版了继续工程教育杂志,对推动国防口的继续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

我国高等院校已经把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联系社会、服务社会、推广高校科技成果和促进厂校联合、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高等院校目前与企业联合办学、委托办学已相当普遍,并且正在逐步向建立生产、科研、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方向发展。据1987年调查,大专院校办学比重占20.6%,但期望值却达到40%,这表明广大科技人员对高等院校介入继续工程教育持积极的心理动向。目前高校的问题是应解决好继续教育的规划,结合生产实际,加强针对性,不断开出高质量的继续教育课程。

我国各部委、学会、协会对推动我国继续工程教育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各部委的有关组织,如继续教育协会、各种科学技术学会,在组织、协调、指导具体实施继续教育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制订继续教育的总体发展规划方面更显得重要。

中国科协及所属各级协会,1980年以来,通过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举办卫星电视教育、学术讲座、函授教学等,已使200多万科技人员接受了继续教育;还开展了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在开创、推动和发展我国继续教育事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可见,我国继续教育参与面广,而且各有特点。当前,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继续工程教育,建立一个全面规划的体系,仍是极为重要的事。

5.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同时开展

我国的继续教育的层次大致可分为:①新毕业大专学生上岗教育;②初级专业人员培训;③中级专业人员培训;④高级专业人员培训;⑤高级专家研讨。规格有短期办班,学分积累制进修,高一层次的学历教育,在职硕士课程进修,高级研修班。渠道有单位自办,企业、高校科技单位合办,派人到外单位代培,出国进修、考察、参观、访问,聘请国内外专家讲学、研讨。形式有自学、听课、学术交流、实地调研、研讨等。总之,经过10年的实践,继续教育变得灵活了,国际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是我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具有学员学术水平高、师资水平高、研修水平高、组织办班水平高的特点。高研班有国家计划内的,由人事部门统一举办,研修的内容都是某地区某行业急需解决的课题,以适应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并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类是国家计划外的由部门、地方举办的高研班,也很有发展势头。

6.开始注意对继续工程教育加强课程建设和实施登记证书制度

继续教育的课程一般说不能沿用现有学历教育课程,它应具有信息量大而快、内容新颖、针对性和综合性强等特点,因此继续教育的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之一。机械电子工业部门在开设现代方法设计的继续教育时邀请了14所高等院校编写13门课程;冶金工业部对冶金工程师继续教育规划了一个推荐方案,共组织11个专业委员会制定了6个主体专业的继续教育方案,编写了《冶金继续工程教育丛书》;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也已列出了课程计划。当然,这些仍只是开始,还有待实施。推行继续教育登记证书制度在我国刚开始进行局部试验,这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带有一定强制性和鼓励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制度,其效果如何仍有待实践。

三、90年代争取我国继续教育有新的发展

分析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发展特点,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大致有:

1.必须深化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认识

据统计资料表明,在1952—1989年期间,我国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发展,技术进步所占的比重,平均值只占企业发展的20%,而美国占71%,日本占65%,苏联占63%。可见影响我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关键仍在于没有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把教育和科技放在战略首位。继续教育是对在职人员进行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投资少、收效快的一种教育,是学校教育后所必需的继续和补充,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应该把它列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对策。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道路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还不富裕,人口多,不同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很不平衡,传统工业技术从总体来看还比较落后。因此,继续教育的发展一定要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路子来。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继续教育在指导思想、管理体制、办学体系、立法原则、经费来源、激励机制、考核评估等方面适应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继续教育要为科技兴农服务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特点,农业科技的每一进步就会带来大量剩余的劳动力,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渠道就是发展乡镇企业,这又进一步促进了继续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在师资培训、干部培训、计划生育、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和国防建设等领域也都有我国的特点。继续教育还有一个不断提高人的政治素质问题。因此我国的继续教育面大,层次差距也大,使继续教育成为我国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

3.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的教育体系,采用先进的教学传递手段,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效益和质量

要建立一个好的教育体系,就应该研究工业界、科技界、大学究竟如何在继续教育中共同合作。在成立继续教育企业工作委员会后,应该研究如何成立科研机关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等问题,然后逐步通过协调成立实体性的机构来促进联合。无论工业界、政府和专业社团,都不可能由一个机构或个人作为全部工程领域和跨学科范围继续教育的实施者。如不实行联合,就会形成资金浪费,课程建设水平也不会髙,更难以大面积运用先进的教学传递手段。目前首先要强调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因为许多继续教育课程是大学与工业直接协作的产物。要在人事部和国家教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科协和中国继续教育协会的核心和纽带作用,以及大学、研究所、企业的办学积极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比较适应四化建设需求的全国继续教育网络,不断改进教育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4.着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制订继续教育规划

在国家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中,继续教育被列为重要措施之一,但仍需落实。我认为,应该先从进一步理顺各级管理体系着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加强对全国或本地区继续教育的统一领导和规划。规划应有科学性、预见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要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树立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思想,切忌大起大落。

5.加速有关继续教育的法制建设

以立法形式保证继续教育的稳步发展。我国继续教育受各种形势影响较大,要根本改变这一局面,尽早制定继续教育法是必需的,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

6.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国际交流以及各种合作活动

继续教育在世界上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在我国也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对于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无论是国际或国内均很不够。我们应当组织力量,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实践经验,进行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从理论上搞清继续教育与政治、经济、科技、学校教育、社会发展的关系,为继续教育的立法、发展规划、课程建设、经济来源、师资建设、执行和组织方式、国际交流等提供依据,使我们的工作更有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是当前国际继续教育的重要趋向,我们要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努力做好这一工作。最近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已批准设立国际继续工程教育中国杭州站,该站由中国科协和浙江大学及有关企业组成。我们将努力在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方面创造经验,为中国继续教育的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