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探索[]

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探索[]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探索[]_跨文化管理精品案例 案例导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日益增加的高校教育供给和逐渐减少的生源,扬子江大学商学院院长不禁担忧起来。想到中国改革开放,国门渐宽,国外的院校也加入到抢生源的行列中,院长比对国内外教育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学校管理上的不同,一个计划逐渐在脑海中成形。中国的高等教育从1998年开始并轨扩招以来,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

案例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商科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选择。在全国各高校中,有1800多所高校开设了商学院,以此来吸引学生,一时之间,高校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不仅在于学生的质量,同样也在于学生的数量。由于对学校设备的不断投资,学校纷纷向银行贷款,而要想学校能稳定地运作,源源不断的生源成了基础。面对日益增加的高校教育供给和逐渐减少的生源,扬子江大学商学院院长不禁担忧起来。作为一所非全国重点院校,身处算不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如何才能从众多高校中破茧而出,吸引学生,并且吸引有潜质的学生呢?想到中国改革开放,国门渐宽,国外的院校也加入到抢生源的行列中,院长比对国内外教育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学校管理上的不同,一个计划逐渐在脑海中成形。

春寒料峭,扬子江大学商学院的院长坐在办公桌前,面对桌上放着的两份合作意向书沉思着,指间的香烟已经烧得只剩下烟蒂……

扬子江大学坐落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一个二级沿江城市,地理位置算不上优越,与省会城市相比,少了几分地利因素。这原是一所部属院校,前几年的高等教育改革,将学校的管理权划归了地方。

目前全国有1800多家高校开设了商学院,面对激烈的高校之间的竞争,如何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成为一家独树一帜的商学院?这是院长上任3年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这也是全国众多非“211”、“985”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最近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了院长的兴趣:《从“小学生逐年减少”看“中国人口之谜”》,其中谈到从1996年至2008年这12年来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小学学校和小学招生人数(或在校生人数)逐年减少。

《199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小学64.6万所,比上年减少2.27万所;招生2524.66万人,比上年减少7.15万人。”

《199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小学62.88万所,比上年减少1.72万所;招生2462.04万人,比上年减少62.62万人。”

《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小学60.96万所,比上年减少1.93万所。招生2201.38万人,比上年减少260.66万人。”

《199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小学58.23万所,比上年减少2.73万所;招生2029.53万人,比上年减少171.85万人。”

《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小学55.36万所,比上年减少2.87万所;招生1946.47万人,比上年减少83.06万人。”

《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1年全国共有小学49.13万所,比上年减少6.23万所;招生1944.21万人,比上年减少2.26万人。”

《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全国共有小学45.69万所,比上年减少3.44万所;招生1952.80万人,比上年增加8.59万人。在校生12156.71万人,比上年减少386.76万人。”

《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全国共有小学42.58万所,比上年减少3.11万所;招生1829.39万人,比上年减少123.41万人。”

《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国共有小学39.42万所,比上年减少3.17万所;招生1747.01万人,比上年减少82.38万人。”

《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由于小学学龄人口逐年减少,小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继续减少。2005年全国共有小学36.62万所,比上年减少2.8万所;招生1671.74万人,比上年减少75.27万人;在校生10864.07万人,比上年减少381.04万人。”

《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全国共有小学34.16万所,比上年减少2.46万所;招生1729.36万人,比上年增加57.61万人,增量主要在农村;在校生10711.53万人,比上年减少152.53万人。”

《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共有小学32.01万所,比上年减少2.15万所;招生1736.07万人,比上年增加6.71万人;在校生10564万人,比上年减少147.53万人;小学毕业生数1870.17万人,比上年减少58.31万人。”

《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由于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小学校数、学生数继续减少,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不断提高。2008年,全国共有小学30.09万所,比上年减少1.92万所;招生1695.72万人,比上年减少40.35万人;在校生10331.51万人,比上年减少232.49万人;小学毕业生数1864.95万人,比上年减少5.22万人。”

从1996年到2008年,小学的数量锐减了一半,招生数量从2500多万降至不足1700万,统计出身的院长熟练地将这些数据输入了电脑,出现的结果让他震惊不小。

1996~2008年中国小学生招生数量

随后他又打开了教育部的网站,在2008教育公报上,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66万人。这一批学生正好是在1996、1997年进入小学的那一批人。从小学的招生数发展趋势上看,今后的十年,将会是高校开始面对学生数量锐减的这一巨大冲击了。一股莫名的危机感袭来……

中国的高等教育从1998年开始并轨扩招以来,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高校规模的扩大主要体现在硬件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增加,以此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未来有持续增长的预期基础上的投入,况且,学校为了加快建设,从银行贷了数量巨大的贷款。每家学校都需要有稳定的生源作为今后持续运营的基础保障,一旦应届学生数量下降,导致市场上高等教育的供给开始逐渐大于需求,高校的日子恐怕要越来越难过了……

这样的担忧不得不使院长开始思考,如何来应对迫在眼前的危机。当高等教育市场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就不再是学校通过曾经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方式来选择学生了,而必须要主动出击,开始“抢”生源。没了生源,学校的存在都将会出现危机,更别说发展了。

学校的经营和餐馆的经营有些许相似。学生就是顾客,如何让一个饥肠辘辘的顾客来到餐馆,享受一顿饕餮大餐,然后依靠这些顾客来宣传,通过这种“人传人”的口碑效应才是发展的根本。

可是,有什么样的独特竞争优势能够让这些潜在的学生选中我们这样的学校呢?论名气,不如中国的那些一流大学;论地理位置,不是大城市;论师资,当然与一流高校相比还是存在差距的。这一系列的差距如何来克服?难道真的只能通过高考按照考分高低选择成绩并不理想的考生?这将会是一个难以克服的怪圈。

有着20多年教龄的院长深知,学校能否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两点是:①优秀的师资力量;②潜质不错的生源。如果不能从这两个方面突破,培养出优秀学生的难度将会相当大。

面对全国那么多的商学院,有什么样的理由能够让学生选择我们学校呢?这是一个难题。竞争的加剧不得不迫使学校寻找出一条突围的道路。要想闯出一条路来,那就必须先研究“顾客需求”——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到底需要什么?

院长拿出一张稿纸,在上面开始写起来。

(1)学到知识及实战经验;

(2)良好的学校形象;

(3)丰富的资源;

(4)能够找到合适的具有职业前景的工作;

(5)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

……

可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呢?面对中国日渐开放的国门,今后的竞争不仅仅来自于国内的高校,还有数量众多的国外高校来抢滩登陆中国的教育市场。

或许,借助外力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院长看着手中的两份合作意向。这种合作是一种双赢还是一种引狼入室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院长的头脑在飞快地运转着,同时也在笔下潦草地写下了一点东西:

国外高校的竞争优势:①较好的学校品牌;②更好的教学资源;③潜在的工作机会;④跨文化能力。

国外高校的劣势:①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②文化的不适应;③教育体系的衔接性不足。

国外高校的机会:①国内高校成本的增加;②中国国内居民收入的增加;③中国家庭对教育的重视;④更少的规则限制。

国外高校的威胁:①全英语授课;②优秀的专业设置,教材及师资。

国内高校的竞争优势:①文化的一致性;②教育成本更加低廉;③进入门槛相对较低。

国内高校的劣势:①教育和实际脱节现象严重;②教育资源投入不足;③国内人才竞争激烈,职业前景不明朗;④缺少国际化的氛围。

国内高校的机会:①扩招增加了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②大量具有海外背景的师资力量回流;③网络资源的发达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

国内高校的威胁:①一流人才被国外高校以高额奖学金挖走;②品牌竞争力不足;③不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能力的人才;④日益萎缩的适龄入学人口;⑤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吸引海外留学生。

面对一家澳洲的高校和另一家加拿大高校伸出的橄榄枝,院长开始研究起该如何合作了。从大趋势上看,中国的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也越大,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一条捷径就是需要让学生接受到国际化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层面上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够通晓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法律,最好能够拥有一定的国际化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这样对学生来说应该会更加具有职场竞争力,能够培养出在跨国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者,这对于提升学院的形象,可是一个金字招牌。这些事情,靠自己在家里闭门造车可是做不到的。

但是究竟应该如何合作呢?这也是一个大大的难题。

首先,学校需要能够在当前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操作,每年的招生名额是有指标限制的,每一个学生从入校那天起就开始在教育部有备案了,能否授予学位,这些都是有着严格的控制手段的。合作办学还只是一个尝试,如若操作不当,触碰了国家的红线,那可能就是乌纱不保了。如果政策允许学校之间的合作,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才是最妥当的呢?

是采取2+2模式,还是将国外的整套教学规划完全搬过来?

院长又迅速的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字:①成本;②风险;③收益……

如何在这些指标间取得均衡?

从学生的角度看,自然是要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学校了。既要能够让学生接收到海外的教育,同时又能够节约相应的成本,此外最好还能给学生颁发两个学校的学位证书,获得国外企业实习的经验……这些都是获取生源的重要手段,还有一条,进入门槛不能太高。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采取2+2的形式比较有利。首先,学生在国内学习两年的基础课程,加上英语培训,为后两年的国外学习生活奠定基础,缩短直接出国的适应期;这比起直接高中时就出国的学生来说缩短了1年在国外读语言的时间,从成本上也大大降低了。第二,聘请外籍教师到中国来讲授几门基础课程,使学生逐渐进入到跨文化学习的状态,避免一下子进入全英文环境下的不适应。第三,合作双方实现学分的相互承认,在完成4年的课程学习之后,可以同时给学生颁发不同学校的学位证书,给学生多提供一道“护身符”。当然选择到一些发达国家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环境,在当地寻找工作。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只要在毕业时能够获得一份工作,就可以将学生签证转成3年的工作签证,这对于学生获得永久居留权是相当有利的。这对学生来说,真的是一项不错的选择。院长在心里筹划着,当然对学校来说,这也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不仅可以多收一点学费,更重要的是能够建立与国外高校之间的联系,这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例如教师的交流、项目的合作等等,这些都是未来的潜在收益!

但是仍然有许多的细节需要仔细考虑,毕竟这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事情,操作不当很可能就功亏一溃了。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这种2+2的模式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开始尝试?应该如何衔接才能实现知识体系的完整?

第一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回答起来也不轻松,既要保证学生能够在未来获得市场的认可,同时也需要能够结合双方学校的实力,为学生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课程设置。

而第二个问题更加头疼,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如果硬揉合到一起去,效果不见得会理想。课程之间的重复、交叉、疏漏等等都是需要克服的障碍

面对这样一个美好的构想,院长考虑得更加长远,我们仅仅输出学生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学习对方的长处,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化师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换,吸引国外的学生到中国来学习,这也将是未来可行的尝试项目。

前景很美妙,这时候,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走了进来。院长把自己的想法和副院长进行了沟通,有着多年教学管理经验的副院长也意识到了,这将会是商学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面对商学院上上下下100多号教师,以及现有的8个专业,又该如何重新整合资源呢?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双语教学的经验,究竟怎样才能迈出学院国际化的第一步呢?

这件事情需要召集各个系主任还有学院的主要领导来协商,这个方案究竟应该如何写呢?院长陷入了沉思……

讨论问题

1.除了人口因素,还有什么会影响到未来大学的招生?

2.高校的国际化过程中,如何分析当前所处的竞争位置?

3.合作性人才培养模式会存在什么样的风险?

4.对学校来说,如何才能将这一方案搞出特色?

5.作为中国的商学院,国际化师资、课程哪一个更重要?是引进还是自行培养?

6.如何进行学校之间的合作?如何主导合作办学?

7.培养的学生如何适应国际化环境?

8.学校的重心应该在研究还是教学上?

9.为什么国内民办高校所设立的国际化办学与公立大学相比,要更加灵活和有生命力?

注释

[1]本案例由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麦科文大学商学院亚太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江苏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黄颖及亚太研究中心主任魏小军博士编写。此案例仅作为课堂讨论的材料,作者无意阐明案例是否有效地应对了一个管理情景。为了保密,作者可能在案例中有意隐去了真实姓名或其他信息。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收藏或转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