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首先受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哲学理念的影响;其次,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特征,既体现在高等教育自身上,也与其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但凡对经济全球化的讨论,都离不开这样两个维度:一是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一是作为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背景。在教育领域讨论经济全球化问题,自然不能把经济全球化作为孤立的经济问题来探讨,而应该把它作为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的背景来采用,即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它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高等教育学界对全球化的关注比较晚,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比较系统的研究。这一方面说明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对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已经引起国际广泛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界的影响,使我们不得不把它列入全面深刻研究的议事日程。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首先受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哲学理念的影响;其次,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特征,既体现在高等教育自身上,也与其有着紧密的联系。

1.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哲学理念

哲学是有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素有“科学之科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s)之称。从这一盛赞中,我们可以看到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他科学的指导地位所在。跨国高等教育的大语境——经济全球化的哲学理念分析,直接为具体领域的研究提供研究的方向和可能显现的价值趋向。哲学理念是哲学关于自身的认识和体悟,其中包含着哲学家和人们关于哲学的定位、哲学的范式、哲学的视野、哲学的维度的理解。每一时代各种哲学思潮中总有包含着某种主导性的哲学理念。这一主导性哲学理念不仅规范和影响着这一时代哲学的存在方式和其他理论家的致思方式,而且决定着这一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各个方面。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哲学理念,主要可从以下几种思潮或理论进行分析:

(1)文化进步主义的哲学理念: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待全球化,可以把全球化看作宗主国与殖民地、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西方与东方的互动过程,其主要矛盾是同质化和异质化两种趋向之间的矛盾。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宗主国与殖民地、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西方与东方曾采用了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主义不同的文化哲学观念,来为自己在这种文化互动中采取的态度和行动提供根据。[1]文化进化论认为,任何文化都处在整个文化的进化过程的某一阶段,因此不同文化之间是可比较的,有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文化之间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落后文化还没有“进化”到先进文化的阶段。而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曾在或者正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文化之间不存在一种超越一切文化的绝对的价值标准,各种文化形态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多元的、相对的。丁立群博士从哲学的高度综合这两种哲学观点,同时又扬弃和超越它们,提出了一种全球化时代的新的哲学理念:文化进步主义。在文化进步主义的视野中,“全球化既不是抹煞不同民族之间的个性,也不是要造成各民族之间的彼此隔阂、无法沟通的‘原子化’局面。它要求每一个民族文化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对其他文化保持开放。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够成为一切文化的元价值,并为全球各地域、各民族文化提供一套超越时空的元规范。主张在各民族文化的对话与交往中,在彼此面临的共同问题中,逐步形成人类的共同利益、普遍价值乃至终极关怀,并以此为核心涵纳不同民族文化的异质性和个性,创造一种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富有活力的、丰富多彩的新型文化——世界文化”。[2]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全球化哲学理念的贡献: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否与我们当代人进行有关时代的直接对话,还是我们能接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逻辑“往下说”,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为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提供现成的理论源泉?这就需要我们对马克思文本进行精心研读,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长期盛行的研究方法进行历史审视,从中获得对自己时代基本语境的深刻理解。事实上,马克思本人的学说是以对人的本质性的、批判的文化精神的自觉为根基的。无论是关于经济和政治的分析,还是关于哲学的思考,无论是关于唯物史观原理的解释,还是关于从抽象到具体等方法论的探讨,从深层意义上讲,它们都服从于一个根本的理论关怀:推翻和扬弃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把体现哲学本性的这种文化批判精神剪辑在人的实践内在所具有的不断超越、不断扬弃异化的批判本质之上。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巨大生命力所在,因此这种学说的价值决不会为我们的时代所穷尽。[3]

(3)后现代主义对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贡献:后现代主义是对全球化哲学理念影响深刻的另一个主要的哲学思潮。一方面,这种哲学思潮影响着全球化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全球化理论也从一个独特的认知视角,以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实践并检验着后现代理论。因此,探讨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关系问题对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当代社会变化与发展趋势具有深刻意义。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的理论热点之一,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产物。20世纪下半叶,美国率先以一种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新的模式进入了新的时代。这一时代有人称为“信息时代(Information Times)”,有人称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 Society)”,有人称之为“后结构主义社会(Post Structural Society)”,还有更多人称之为“后工业社会(Post Industrial Society)”。其中“后工业社会”的称谓被普遍地接受。后现代主义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哲学思潮之一,其主要思想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不确定内在性;对科学理性的质疑;告别整体性、统一性。[4]反映在教育主张上,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真理和必然。

毫无疑问,后现代对差异性和多样性话语的肯定,为全球化语境下其他领域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重要的方法论的指导。我们要在全球化理论的研究中,抛弃传统的二分法,不能简单地把全球化的结果分为两种对立的状态,如“同质和异质”、“整合和分解”、“统一和多样”等等。

综合以上三种哲学思潮和理论,可以看到全球化所带来的变革以多元、平等、对话、交往的文化逻辑把矛头直接指向传统的哲学理念,它使哲学开始回归于一种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活动,具有扬弃体系、反对话语霸权、崇尚平民化和平等化等特征。在全球化背景下,哲学不再以“高处不胜寒”的思辨以及理性“阴影王国”为其定位,而是把目光专注于人在其中现实的交往与生存、现实的创造价值和意义的生活世界;哲学不再热衷于颁布最终的体系和普遍适用的教条,而是回归到本真的哲学形态,即反思的、批判的理性活动和文化精神。[5]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必然服从于全球化的多元、平等、对话、交往的文化逻辑,从独断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体现人的实践的超越性和创造本性。因此,全球化时代的哲学必然是一种尊重个性的哲学,具有宽容和开放的情怀。因此可以说,文化进步主义的“尊重个性”、“文化开放”的姿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生存的本质性的、批判的文化精神的自觉”和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多样性、批判性、开放性和注重平等、差异、创造的本质特征,无不深刻地概括出全球化时代崭新的哲学理念,从而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2.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的缘起

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促使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更高,对这一影响进行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理事会就出版了一本《扩展高等教育的国际维度》一书,该理事会主席、前加州大学总校长克拉克·科尔在书的序言中呼吁:我们需要一种超越赠地学院观念的新的高等教育观念,即高等教育要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形成就是源自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全球性大发展,源自于高等教育内外环境的推动力,源自于世界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劳工组织(ILO)以及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等的推动。其中,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把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重要议题提到议事日程,明确了当今高等教育的三大使命:针对性、高质量、国际化。大会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呼吁所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正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强调国际合作和交流是促进全世界高等教育的主要途径。1997—1998年欧洲高等教育联合会年度会议里,把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到了制度的层面来研究和讨论。2003年5月26—27日在挪威奥斯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挪威教育部联合召开的高等教育大会,又以“全球化与高等教育——致力于南北对话”为主题,而这也是继“质量保证和资格认证和认可”的国际论坛之后,召开的又一个国际组织推动的国际性大会。经济全球化实实在在地加强了各国之间在教育资源方面的交流,迫使各国教育向国际市场开放,从而各国可以利用全球的教育市场来发展壮大本土的高等教育,最终又推动全球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由于各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在精英、大众以及普及教育等各阶段发展不均衡,有些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于高等教育的供给水平,跨国攻读学位、跨国办教育的现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适应经济全球化而生,是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必然产物。为了探讨经济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下面将从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之间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入手,理清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3.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何谓高等教育国际化?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不同,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至今还未达成共识。陈学飞教授总结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四种概念方法:一是以活动方法界定。主要是从各种具体活动来描述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内容包括课程的改革、人员的交流、技术援助和合作研究等。通过这一角度定义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与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有关的各种活动、计划和服务。”二是能力方法。能力方法是从培养发展学生、教师和其他雇员的新技能、态度和知识的角度来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下定义,侧重的是人而不是学术或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这样定义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为:“一国为成功地参与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做准备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该渗透到中学后教育系统的各个方面,促进全球理解,培育有效地生活和工作在多样化世界的各种技能。”三是精神气质方法。这种方法侧重的是注重和支持跨文化的、国际的视点和首创性的大学和学院中形成发展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氛围。这里国际化和国际教育是同义词,包括课程、学者和学生的国际交流、与社区的各种合作计划、培训及广泛的管理服务,明确的赞同、积极的态度、全球的意识、超越本土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范围,并内化为学校的精神气质。强调的是态度、观念方面的国际化,即要树立全球意识并形成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和氛围。四是过程方法。这种方法把国际化看作是国际维度或观念融入到高等教育的各主要功能之中的过程。注入、整合、渗透、结合等词经常被用来描述这种方法的特征。[6]例如,奈特(Jane Knight)——加拿大雷森综合技术大学教授,曾为OECD的机构管理项目撰文,把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为: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维度整合到教育机构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功能之中的过程。[7]其中国际维度(inter-national/intercultural dimension)指的是国际的,或者是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这一概念包括这样的几个因素:首先国际化是一个过程;其次是对国际化或者全球化的一种回应,而不能与全球化过程本身混为一谈;最后国际化应包含国际的和本土的两种因素,即跨文化性。

刘振天、杨雅文从四个维度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了归纳:①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置于世界背景之中,以国际社会的视野而非一国的角度进行考察和把握。②不同国家、地区的高等学校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经常广泛的相互交流,实行一定程度的资源共享。③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都能与那些符合教育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的国际高等教育惯例接轨,在教育制度、学位制度和科研制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通用性。④高等教育要培养能在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人才。[8]这四种维度与日本广岛大学的喜多称之和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三大衡量标准(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9]有雷同之处。

杨德广教授把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为:加强国际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可以说是见仁见智。有人抽取单一方法,有人综合各种方法。但这些方法从总体上讲,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交叉和补充。本人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一个历史现象,又是一个人为缔造的过程。其内容包括各种教育资源,如观念、课程、人员、技术、信息等的跨国界流动;其目的是培养能理解国际事务,具有能有效生活和工作在多样化世界的各种技能,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人才;其功能除了能影响和推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以外,还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衡量目前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交流维度不是单方向的,最重要的是一种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态度。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确立,其出发点和终点都是围绕着发展本国高等教育,从而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从客观上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4.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系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产生的,并在经济全球化哲学理念的观照下,以经济全球化为其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经济全球化要求其他领域也必须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正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加快了自身国际化进程,把国际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通过推动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科学技术、人才培养、观念转变等方面的需求与完善作出贡献。

(1)经济全球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背景。

“二战”以后,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由于两方面的因素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是人类逐步进入了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为了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谋求各国的经济发展,各民族、各国家之间开展了更深层次、更大规模的政治对话、文化交流和经济协作,而且这种要求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强烈。二是新技术革命的发生,尤其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以及新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全球范围之内的交往更加快捷便利。这两种因素构成当代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巨大推动力。在此浪潮的推动下,高等教育的国际性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人们渴望了解他国知识、国际惯例,以便在国际劳动力市场找到能适应变换不同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位置。由此产生了日趋明显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更大规模的留学生出国留学热潮;各国教育机构跨国办教育的热情有增无减;为了学术创新,国际间的学术科研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多;各国教育政策制定中趋向于国际借鉴的动向等等。

(2)经济全球化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物质基础。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产物,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力的大大提高,促进了经济大发展。生产的全球化大大优化了全球生产资源的配置,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对各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很大作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教育程度的提高,由此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了全球性的信息同步,因此国家和地域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同时还冲破了人们观念和文化上的保守和局限,为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必备的条件,并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3)经济全球化要求和促进高等教育国际间的交流。

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关系体制的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广泛的政治、文化、教育的交流。这种交流必然呈现双向性。尽管经济全球化这一体制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但文化教育方面的交往则呈现出非单一方向性。一国高等教育在接受、吸纳他国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语言等的同时,在有意和无意之中,把本土文化和传统也渗透到他国或世界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两项使命——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又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高等教育在传承、传播、融合人类优秀文化的同时,创造着新的文化理论和知识,形成先进文化,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反作用力也正是体现在这里。

5.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比利时Ghent大学教授旺达姆(Dirk Van Damme)博士在其呈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会议的论文,题为《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为相互承认、质量保证和认证进行结构新调整的需要》(Higher Education in the Globalization:the need for a new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recognition,quality assurance and accreditation)[10]中,对此进行了深刻剖析。他认为:

(1)全球化和向知识社会的转换,对大学这一知识中心产生了新的需求和紧迫感。大学作为知识本身以及知识载体和传播中介,把研究高深专门知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视为己任。在知识和信息驱动的社会里,科学研究和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知识本身具有无国界的人类共享性,所以科学研究很久以来就呈现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但近年来对大学发展和提高科学研究的国际间交流以及科研人员的国际水平的要求,使研究者的国际间竞争的趋势日趋明显。同时,大学除了科学研究之外,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和文化责任,扮演着推进文化发展、加深民主化等新的角色。

(2)世界范围内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显著增长。不仅是发达国家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球性蔓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人口以及现代化的压力,同样对高等教育有极大的需求。由于本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寻求国际化来帮助解决教育发展满足不了中、高阶层群体对教育需求的矛盾。这种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同样体现在教育多样性上。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为社会提供了无数新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劳动力市场,人们不仅需要传统的“资格”——学历、学位,各种职业的资格证书以及终身教育所需的各种“产品”,同样刺激着高等教育的需求增长。

(3)全球化和国际化对大学影响深远的是国家法规和政策受到侵蚀。大多数现代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发展和政策的产物,被完全整合到了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之中。在日益加强的国际化环境中,包括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市场、全球性职业、熟练工的流动、科研学术人员的国际竞争、大学之间以及与其他机构和公司之间的竞争等,都对政策框架中的国家特性提出了挑战。现在需要的是国际性的法规框架来超越那种受到侵蚀的国家政策与环境,从一定程度上引导高等教育系统的全球性整合。缺少这样的框架,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将无法摆脱羁绊,产生众多的抵制和抗议。

(4)全球化明显的表现之一是无边界、跨国界的高等教育市场的出现。新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很多国家在解决高等教育供给不足以及教育投入不足等困难方面提供新的机会,形成新的环境。一些新型营利性的教育供应商纷纷扩大教育服务的市场,采取了各种方法。如:在国内院校招收自费的国际留学生,到海外与当地高等教育机构和组织合作,开办分校或者联合办学,举行远距离教学、网络教育,并且邀请其他国家的高校到本国办学等。应当正视的是,这种无边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高等教育自身,激发传统高校的创新意识并向学术传统提出建设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入学机会、教育公平以及教育质量等问题。

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不仅包括上述的四个方面,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这种影响对发达国家和后发展国家高等教育的影响存在很大差距。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由于他们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处于优势地位,大量向国外输出教育资源,既开发了国内剩余的智力资源,向后发展国家传播了本土文化,又在这一过程中取得文化收益和人才收益。这是因为他们的教育优势地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前来接受跨国教育,学成人员要么滞留或移民到发达国家,使发达国家得以源源不断地以廉价的方式得到大批的一流人才;要么他们学成回国,为后发展国家提供了发达社会的生活示范,从而又扩大了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播,为发达国家在后发展国家扩大其政治、经济影响奠定了社会阶层的基础。对后发展国家而言,这种影响既是积极的又是消极因素。积极作用表现在:扩大后发展国家的国际化开放程度,弥补智力资源的不足,促进国际社会间的文化融合等等。同时迫使后发展国家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本土文化的扭曲和丧失,国家教育主权受到弱化,不得不出让一部分教育市场来换取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部分,等等。

总之,经济全球化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创造了全新的条件和环境,提升了高等教育的传统地位,改变了国家政策以及高等教育的角色,扩大了国际教育市场,促进了跨国教育的发展,无论从哲学理念的层面还是制度层面,以至到实践操作层面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