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转型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转型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经济全球化意义相接近或相关联的,还有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全球主义、市场全球化、竞争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法律全球化、生活方式全球化、消费行为与文化生活的全球化等。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的回顾,我们知道至今为止经济全球化始终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张同时并进的。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随着对经济全球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所下的定义真可谓成千上万。1995年出版的英国《科林斯商务词典》认为:“国际化或全球化是指公司通过出口向国外经济进行扩张,但尤其专指通过对外国的投资,建立生产部件的工厂、制造车间和销售子公司。”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卡尔·海因茨·巴奎认为:“当谈论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时候,具体指的究竟是什么?最贴切的概念理解是以贸易联系的密切程度为基准的。根据这种见解,世界出口率越高,跨越国界的贸易额在世界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越高,世界经济就越强烈地全球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裘元伦研究员则将经济全球化归为3类,即制度论、网络论和传统论。制度论总共有5种制度论者,其共同点是,从制度的角度观察当今的经济全球化。网络论是指经济全球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是网络化的增长。传统论主要是借助于国际贸易等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指标来界定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判断其进程。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多尔·拉维特1986年在他题为《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他用这个词形容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尽管现在全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这个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但从根本上来看,经济全球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保证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历史过程,其实质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现在多数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考察,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权威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7年5月号中曾经这样界定:“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公司商品与服务交易与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世贸组织1995年报告也曾指出:“对全球化的定义和描述,应该着重质而不是量,它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现象。对于一种具有特定的质的规定性的新现象来说,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历史联系,又必须把它放在它所产生和发展的特定条件下去加以考察。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起源于15世纪末的航海大发现,加速于产业革命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大范围的流动,各国之间的经贸交流更为密切。20世纪90年代冷战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上升、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使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在科技和生产力达到更高水平,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到一定高度,就进入全球化阶段。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具有客观规律性。经济全球化又反过来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十分广泛,技术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经济全球化的范畴。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在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直接投资等各领域的全球化。这些领域的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整体全球化的各个侧面,它们各有其特点(6)。新科技成果在全球的广泛扩散和全球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也是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以来推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阶段的重要动力,或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因素。这些因素是世界经济发展到全球化阶段的必然表现。目前,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的提法五花八门,不尽相同。既有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西方经济全球化、东方经济全球化,又有西方强国的经济全球化、第三世界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等。与经济全球化意义相接近或相关联的,还有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全球主义、市场全球化、竞争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法律全球化、生活方式全球化、消费行为与文化生活的全球化等。有的作者在使用其中一些概念时,常常作为同一概念相互替代。

目前,理论界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的说法有许多。大致说来,可以划分为这样两类:第一类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全球化是生产力对实现生产要素优势组合的要求;第二类观点则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本质属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产物。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的回顾,我们知道至今为止经济全球化始终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张同时并进的。美国学者斯塔夫里亚诺斯在两卷本《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中谈到,从“全球性经济关系”中,看出资本主义自其产生就不是由国界封闭在一国范围内的现象,而是不可避免地将许多社会整个地纳入“新的全球化经济秩序之中”的过程。显然,经济全球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同步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游戏规则主要也是由西方大国制定的。经济全球化是现代化的结果,是每个社会在世界市场的整合中寻求的一种结构调整形式。从全球化的形成来看,它首先是生产力和交往关系发展的结果,特别是国际分工与交换发展的结果。16世纪以前,虽然在亚洲、欧洲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些比较发达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但总的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偶然性,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无论在这些国家内部还是在这些国家之间,都还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和交换的方式。16世纪后,随着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中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兴起,整个世界经济开始了全球化进程。从生产力这个终极意义上看,经济全球化所具有的深刻历史内涵就在于它是现代化工业生产力的全球化过程,是以西方国家为先导随后又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现代化过程。可见,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与封闭的社会相比,社会的开放明显是人类的一种进步。国内众多的学者已经形成共识: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生产力实现生产要素优势组合的要求。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求打破地区或民族的封闭和限制,而现代全球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实现这一要求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经济全球化要求消除阻碍商品在国家间流通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规范国际贸易的市场规则,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承担了此项重任。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标志着世界贸易将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标志着全球管理贸易(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对所有成员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各成员必须进行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调整,以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管理全球贸易的要求。这意味着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互相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管理贸易的基础上进行。

区域经济转型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对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上进行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转变,其核心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它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衡量区域经济合理发展应当有一个指标系统,从中国许多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一般包括以下5个方面:1.考虑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分析地区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是否适合当地的情况(包括人力、物力和资金等因素);3.规划设计的地区经济开发和建设方案能否最合理地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4.地区内各生产部门的发展与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比较协调;5.除生产部门外,还要发展能源、交通、电信、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区域性的基础设施,注意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适应。

坚持率先发展与加快转型互促。发展是主题,转型是主线,两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国际经验表明,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在转型升级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济增速波动甚至减缓的现象,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通过转型升级突破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

转型升级,企业是主力军,政府起着主导作用,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合力推进,因此,既要确立企业主体地位,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千方百计调动企业积极性,不断增强转型升级的生机和活力,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通过及时调整产业规划、创新体制机制、总结推广经验等,科学指导和引导转型升级。例如2012年,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提出要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调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放在调结构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项目带动、资金联动,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增强全省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1.促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提质提速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依托“海洽会”等平台,积极争取世界500强、央企和民营大企业的“优、新、高、特”项目以及知名科技研发机构、创新领军人才落户。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还出台了加强省级产业集聚区产业引导和项目准入的实施意见,督促各地抓紧编制实施产业功能分区规划,明确各省级产业集聚区2—3项重点产业布局,严格落实投资强度、单位用地产出、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要求。

2.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牵头实施服务业11个重点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实施年度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积极推进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发展。

3.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工业转型提升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年度工作分解方案,推动9大领域专项规划的贯彻落实,抓好生物、物联网、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突破。同时,加大对杭州生物产业等5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支持力(7)

一方面要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引领、扶持企业度过“阵痛期”;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充分利用市场的倒逼作用,为转型升级提供内部动力和外部推力。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出台扶持政策,不断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围绕政府引导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进自主创新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投融资体制等重点,探索健全体制机制,特别是通过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全面推广排污权交易制度,探索建立落后生产能力淘汰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等,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也有助于推动企业的战略转型、技术转型、市场转型和管理转型,而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也是企业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坚持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并举。存量是发展的基础,增量是发展的保障。推进转型升级,既要运用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品牌营销、集群发展等办法,着力做好存量提升文章,巩固基础优势;又要放眼世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科学发展的制高点,着力做好增量优化文章,强化保障优势。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和民营经济、专业市场、块状经济的发展,并形成了经济以工业为主、工业以纺织为主、产业以块状为主的结构形态。2013年浙江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2%。积极推进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技术攻关计划,培育发展重点企业研究院,加快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建设,开展智慧城市试点。以“四换三名”促进转型升级。积极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40家,淘汰高能耗、重污染企业1029家,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661亿元,盘活存量建设用地9.6万亩,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6万亿元。大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积极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8)

活力迸发的内源式发展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也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科技创新的突飞猛进,加快发展外源性经济已成为参与生产要素重组、产业梯度转移、突破资源约束的必由之路。因此,只有统筹内源发展和外源拓展,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切实推进转型升级。在经济转型发展中,一批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门投资,构建营销网络,开发矿山资源,建设生产基地,共享研发成果。众多民营企业还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有序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了外源性经济和内源性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2013年浙江省以“411”扩大有效投资行动推动转型升级。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7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1.6亿美元,央企合作项目完成投资8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1%。杭州东站枢纽、嘉绍大桥、大众30万辆汽车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建成投运。统筹做好促消费、稳出口等各项工作,外贸出口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9)

转型升级最终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民生改善又可以为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环境与内生动力。推进转型升级,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加对民生的投入,使转型升级的成效更好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惠。2013年浙江省坚持发展与惠民的有机统一,找准转型升级与改善民生的结合点,使转型升级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民生改善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6元,增长10.7%。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城镇就业104.3万人。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0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1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均标准分别提高到526元和406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9.4万套,竣工11.1万套。扎实做好稳定物价工作,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3%(10)

《2011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切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拓展国际新兴市场,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提升‘走出去’发展水平,加强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境外温州商品城、工业园区、经贸合作区和研发机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和途径,推进招商选资、招商引园。扩大空港、海港口岸开放,争取设立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2012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鼓励发展进口贸易,打造若干个区域性进口商品贸易基地。”温州转变外贸方式的实践表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从操作层面来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政府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是重点,同时也需要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坚持和发展“温州模式”。坚持和发展“温州模式”创立了一种导向机制,对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方向、路线及重点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中共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温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报告对“温州模式”核心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提炼和概括,明确提出坚持和发展“温州模式”,对于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济体系是民本经济的重要内涵,也是构成“温州模式”本质的基本要素。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是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可以说,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是“温州模式”的本质特征。这种民本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温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决定了外贸进出口主体基本结构的内涵与特征。

1.温州对外贸易主体结构变化的显著特征

温州对外贸易主体结构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在进出口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民营企业进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十二五”期间,民营企业作为温州开拓国际市场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贸易主体,其进出口额增长迅速,从2010年的117.42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169.8亿美元,占全市总进出口的比重也由68.69%跃升至82.4%,成为推动温州外贸持续增长的强劲动力。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占比由2010年12.10%下降到2013年9.2%。国有企业的进出口比重,从2010年的11.28%,降到了2013年的8.4%,温州已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对外贸易格局。

2.温州对外贸易主体结构的现状

2013年是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温州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之年,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中民营经济的特征日趋突出。图6-2、图6-3显示,2013年温州市民营企业进出口货值169.8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82.4%;国有企业进出口17.2亿美元,同比下降2.91%,占8.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9亿美元,同比下降9.85%,占9.2%。

图6-2 2013年温州外贸进出口主体结构

资料来源:hangzhou1.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263/tab14348/module38252/info2。

图6-3 2013年温州民营、国有、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值总额与增长率

资料来源:hangzhou1.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263/tab14348/module38252/info2。

温州在市场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上创造了许许多多“全国第一”。正是温州率先发展市场经济,人们看到了市场的力量,看到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市场机制,看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可以说,市场化改革造就了温州的活力,市场经济成为“温州模式”的精髓。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优化外贸方式结构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

1.温州外贸方式结构的形成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强化和扩大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经济转型实质上就是释放企业与居民等市场主体的活力,使市场主体真正回归财富创造主体的角色,而不是由政府来配置资源,来创造财富。温州经济快速发展,不在于政府在里面投了多少资源,而恰恰在于企业和居民成了市场的主体,其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释放。过去之所以难以调动“千军万马”,根源在于政府成为增长的主体,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温州率先实施市场经济,形成全民创业的产业格局,这一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导向及制度设计决定了温州外贸方式结构的基本属性是一般贸易占主导。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出口导向”型战略以及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外贸方式。自1992年,出口导向战略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由1978年的9.8%上升到2008年的70%之多。可以说,在出口导向战略下,外贸快速增长主要依赖外贸政策效应,而不是市场经济行为,其结果必然加剧了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资料统计显示,2002—2007年间,中国接受贸易救济措施的各项产品的生产能力基本上都有大幅增加。地方政府竞相出台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一方面使得中国出口激增,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国内区域市场的分割和严重地方保护主义,促使了加工贸易为主,一般贸易、其他贸易为辅的不合理外贸方式的形成。

2.温州外贸方式结构分析

商务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指出,进一步优化贸易方式结构,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具体目标。由图6-4可知,“十二五”时期,温州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10年的92.03%上升到2013年的94.70%,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10年7.65%下降到2013年的5.10%。这说明温州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由于外贸方式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度较高,因而相对合理,但加工贸易、其他贸易占比太低,不利于形成多元化外贸方式格局。一般贸易出口,一直是温州外贸的主要贸易形式,也是温州外贸有别于全国及沿海主要城市的典型特征,这与温州出口商品结构以轻工、机械产品为主相关。

图6-4 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资料来源:hangzhou1.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263/tab14348/module38252/info2。

温州经历了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散到聚、从弱到强的实体经济发展历程,呈现出“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协作”、“小区块、大产业”、“小资源、大制造”、“小资本、大经营”的实体经济鲜明特征,建成“中国电器之都”“中国鞋都”等36个全国性生产基地,荣获“中国十大品牌之都”称号。所以说,实体经济是温州发展的基石,也是“温州模式”的基石。优化外贸商品结构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基本目标,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稳定传统优势产品贸易,推动知识产权、品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

1.温州外贸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

2010—2012年温州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鞋靴、服装、通断保护电路装置、箱包、眼镜及阀门等。温州的产业结构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缺乏技术密集型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以成本优势主导的温州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西部地区或是东南亚地区更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所取代,而且,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鞋类和服装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缺乏市场,迫切需要转型。长期以来,温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全部产业的60%,而产值高、污染少、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产业却相当缺乏。

2.温州外贸商品结构分析

图6-5数据显示,2010—2013年温州出口总体增速下滑,2010年出口总值增长33.9%,2013年出口总值增长下降为2.6%。温州“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外贸方式转变。保持出口平稳增长,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特色农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比重。”经过几年的努力,温州外贸转变方式、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在一些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图6-6数据显示,2010—2013年,2010年温州机电产品出口总值为564010万美元,2013年机电产品出口总值为718285万美元,年均增长8.39%。2013年温州市出口值前5位的商品为机电、鞋、服装、通断保护电路装置、纺织品。这说明温州外贸商品结构逐渐优化,但外贸商品结构不够优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仍然制约着温州外贸平稳增长,急需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稳定传统优势产品贸易,推动知识产权、品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图6-5 2010—2013年温州出口总值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2010—2013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6-6 2010—2013年温州机电产品出口总值与增长

资料来源:hangzhou1.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263/tab14348/module38252/info2。

“十二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已经进入战略转型期,要求进出口平衡、数量与质量兼顾、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为此,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和加工贸易政策也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取消“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公布加工贸易限制类和禁止类目录,温州传统的贸易格局受到冲击。外贸战略转型迫切要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这对温州外贸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限有为有效的政府治理是“温州模式”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温州模式”的题中应有之义,并对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推进机制形成与作用产生影响。

1.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政府定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也出现了诸如出口效益低、国际竞争力弱、外贸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问题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成为“十二五”时期外贸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和学者理论研究的推动之下,我国的外贸发展方式有所转变,但是总的来说,现有外贸发展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粗放型的外贸增长使我国面临诸如能源、原材料短缺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中,过于强调了政府的作用,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困扰着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突出强调,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温州模式”的政府治理,完全符合《决定》关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要求。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按照《决定》要求,坚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打造有限、有为、有效政府,提升政府治理科学化水平,是温州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2.构建温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推进机制

从温州外贸发展来看,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需要构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核心是创新,政府的管理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行业协会的功能创新对于外贸发展创新来说缺一不可。外贸发展需要创新的支撑,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外贸主体创新能力不足,会影响和制约温州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温州模式”的政府治理,完全符合中央关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要求,解决了推进机制构建中的权责划分的难题,以及制度缺陷的困扰。政府在构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中,坚持“温州模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1)实施出口战略,促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温州通过加大对出口品牌的宣传、推广和奖励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企业收购国际品牌、引导企业注册境外商标、帮助企业开展国际认证、支持品牌企业参展促销等措施,鼓励企业以品牌开拓国际市场。2013年共有30家企业的品牌被认定为“温州出口名牌”,其中有10家企业的10个品牌是新认定的,另外20家企业的品牌属复评通过。目前,温州市已有“温州出口名牌”100多个,具体涉及机械电子、轻工工艺、纺织服装、五金建材、农副产品及其他6大类。温州利用多年来形成的块状经济、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推动国家级、省级出口基地建设。温州乐清、瑞安分别荣获“中国低压电器出口基地”和“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称号。2012年全省共有59个出口基地入选“浙江省出口基地”,乐清低压电器出口基地、永嘉县泵阀产品出口基地两个机电产品出口基地榜上有名。加上第一批认定的鹿城服装出口基地、鹿城鞋类出口基地、瓯海鞋类出口基地和平阳宠物用品出口基地等4个农轻纺出口基地,全市共有6个省级出口基地。

(2)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外贸的发展主要受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即不断扩大优势产品的出口,庞大的产能压力形成严重的低价竞销,自相竞争的局面。与此同时也损失了出口效益,影响了产业升级,未能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从而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在贸易结构落后于产业结构的情况下,贸易结构即使符合比较利益原则也可能对产业结构产生负效应。并且在静态利益的引诱下,资源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背道而驰。经济发展必须最终建立在自主的经济增长基础上,而自主经济增长必然是以自身的产品升级换代来实现。温州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正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矫正,有助于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坚持“温州模式”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2009年2月温州出台《实施工业转型升级321行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启动实施“工业转型升级321行动”。“3”就是紧抓“促新、提优、汰劣”三条主线,即紧抓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先进临港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促新”主线,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提优”主线,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汰劣”主线;“2”就是突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企业整合重组两大重点;“1”就是加快构建一个布局科学、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2010年12月温州下达了《关于印发温州市电气等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批准了《温州市电气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温州市泵阀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温州市鞋革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温州市模具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等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转型升级321行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3)行业协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促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20世纪90年代,温州行业协会出现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萌芽,温州出台的《加快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赋予行业协会(商会)开展行业统计、信息汇总分析等职能。2008年,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改革试点列入温州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重点任务。2010年温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政府技术性服务性职能向行业协会商会转移试点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总体目标:通过3—5年努力,实现一批政府服务性技术性职能向行业协会(商会)转移;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协会(商会)关系,基本建立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之间“授权与合作”的新型关系;进一步促进协会(商会)完善功能,提高能力,培育扶持一批公信力强、功能完备、运作规范、作用显著的行业协会(商会)。2013年11月28日温州市人力社保局、市质监局、市地税局、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6个部门,分别与市鞋革协会签署了《温州市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工作协议书》,由此揭开了温州市探索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工作的帷幕,在全国开创了政府向制造业协会转移职能之先河。此次签约共转移8项职能工作事项,具体为:筛选鞋革行业职称评定初审、专业知识培训、行业名牌产品申报初审、行业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资格初审、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与预测、省级新产品计划项目的验收与鉴定、行业对外贸易壁垒预警及应对、产业损害调查。各方就委托事项、工作要求、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以书面协议方式予以确认。同时,政府将以购买服务及奖励等方式向鞋革协会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