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区域经济

浙江区域经济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千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经济从一个相对封闭、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开放、现代的工业经济体。这一时期,浙东北地区外向型经济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浙西南温台地区民营经济快速成长,金华地区依托专业市场和农村工业化“冲出盆地”。《浙江省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三区三带”的区域经济布局。“三区”是指杭州湾地区、温台沿海地区、浙西南地区。

第五节 浙江区域经济

一、浙江概况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按单位面积计算居全国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2004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水平。

浙江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水产品、柑橘、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盖率达59.4%,居全国前列。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123种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石煤、明矾石、叶蜡石、水泥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等储量居全国首位,萤石居全国第2位。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千米。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3061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积495.4平方千米的舟山岛为我国第四大岛。海岸线总长6486.24千米,居全国首位,其中大陆海岸线2200千米,居全国第5位。岸长水深,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290.4千米,占全国的1/3以上,1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105.8千米。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浙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特色明显,知名度高。

2009年底,浙江全省共有11个地级市,32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36个县(其中一个为自治县),443个乡,728个镇。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为5442.69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676.98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765.71万人,增长16.37%,年平均增加76.57万人,增长1.5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经济从一个相对封闭、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开放、现代的工业经济体。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浙江无论是经济社会结构还是产业发展布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1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745亿元,分别增长3.2%、12.3%和12.1%。人均GDP为5205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690美元),增长10.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5年的6.7∶53.4∶39.9调整为2010年的5.0∶51.9∶43.1,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8%,其中居住类上涨6.0%,食品类上涨7.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7%。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4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08亿元,增长21.7%,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8.3个、10.9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90.65万人,其中40.68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二、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演变格局

(一)1978—1990年:“两片四区”的产业空间布局

改革开放初期,浙江在计划与市场双轨体制条件下,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充分利用省内外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走出了一条以农村工业化为途径,加工贸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浙东北地区依托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以及交通、资源等优势,乡镇企业快速成长。浙西南地区则通过劳动力输出、商品贸易等方式进行原始积累,家庭工业开始起步。依据当时的发展特点和行政区划,全省“七五”计划纲要提出了“两片四区”的经济区划和布局导向,在浙东北、浙西南两大片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以杭州为中心的浙北区、以宁波为中心的浙东区、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区、以金华为中心的浙西区4个次区域,并提出了以沿海带动内地、以城市为中心的点轴分布空间结构政策。

(二)1990—2000年:“三区三带”的产业空间布局

这一时期,浙东北地区外向型经济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浙西南温台地区民营经济快速成长,金华地区依托专业市场和农村工业化“冲出盆地”。整个浙江的产业发展在地域空间形态上开始由传统的浙东北和浙西南两片向以杭州、宁波为中心的杭州湾地区、以温州为中心的温台沿海地区、以金华为中心的浙西南地区三大区块演变。《浙江省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三区三带”的区域经济布局。“三区”是指杭州湾地区、温台沿海地区、浙西南地区。“三带”是指沪杭甬沿线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浙赣和金温铁路沿线产业带。

(三)“十五”时期:“三极辐射、三带集聚、两域拓展”的产业空间布局

2001年以后,全省产业进一步向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集聚,杭、甬、温等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日渐增强,区域布局逐渐呈现出圈状和带状集聚态势。全省“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了“三极强化、三带集聚、两域拓展”的发展战略,即强化杭、甬、温三大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加快沪杭甬和杭宁高速公路沿线、甬台温高速公路沿线、杭金衢和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三大经济带的要素集聚以及山区和海洋两大区域的合理开发。

(四)“十一五”时期:“三带三圈一群两区”的产业空间布局

2006年以后,浙江形成新的空间发展架构:构筑“三带”,就是积极构筑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形成涵盖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的地域经济系统;培育“三圈”、“一群”,就是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着力培育杭、甬、温三大都市经济圈,推进浙中城市群的资源整合和经济融合;保护“两区”,就是结合浙江的生态、资源、环境特点,构建浙西南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和浙东海洋生态功能区。

三、浙江区域经济发展

(一)富有生机的专业市场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温台地区和浙中地区就出现了“前店后厂”或就地集中办市场的产销方式,涌现出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商品和专业市场,经过20世纪90年代和这些年的发展提高,目前已形成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2007年,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96个,市场成交总额9325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574个,其中超十亿元市场133个,超百亿元市场15个,市场成交总额、单个市场成交额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如世界著名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经营面积260万平方米,商位5.8万个,从业人员20余万人,汇集了40万余种商品,常驻外商10000多人,商品出口215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成交额348亿元,成为“中国小商品指数”发布中心和联合国指定的采购中心。市场建设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成为许多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因,形成“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兴一座城镇”发展景象。

(二)由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各地从培育“一村一品、一地一业”的特色产业起步,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块状经济。全省的区域性块状经济已经涉及制造、加工、建筑、运输、养殖、纺织、工贸、服务等十几个领域,100多个工业行业和3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业。据统计,浙江省区域特色经济工业总产值约占全省全部工业产值的49%。乐清低压电器、海宁皮革服装、永康五金制品、诸暨珍珠和嵊州领带、浦江水晶工艺品等在全国享有盛誉。目前全省拥有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群500多个,其中52个区块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块状经济在全省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世界上一些成熟的产业集群相比,浙江的块状经济存在着价值链低端化、内部产业链畸形化、集群内企业离散化等一系列问题。省政府在《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里,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42个特色明显、提升力度大、带动力强的块状经济作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单位,加快形成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的集聚优势、配套协作紧密的产业链优势、持续创新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优势、资源共享的市场网络优势、节能减排的生态优势”六大国际竞争优势。2010年9月,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将14个产业集聚区建设纳入省级战略层面进行统筹规划、重点培育,进一步优化浙江省生产力布局,打造浙江省经济增长点和战略制高点。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和新型城市化发展是浙江省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两大重要内容。

(三)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浙江一直来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并分别于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6年四次出台政策,扩大部分经济发达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不断完善省对县(市)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引导和鼓励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使经济强县(市)的发展增添了动力,激发了活力,增强了实力。同时,出台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工程,鼓励欠发达县(市)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走自我积累和借力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推动欠发达县(市)快速发展。2007年,全省58个县(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均超过亿元,其中24个县(市)的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同时享受强县扩权政策的萧山区和鄞州区的财政总收入均超过100亿元。截至2008年底,浙江省县级行政区共90个,其中市辖区32个,县级市22个,县35个,自治县1个。结合浙江县域发展的实际,区级单位一般已归为城市区划,以下涉及浙江县域内容皆为58个县级(市)单位。浙江县域内陆地区国土面积86039平方千米(根据《2009年浙江统计年鉴》统计),占全省陆地国土面积的82.6%。全省县域内人口达3208.8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8.5%。2008年浙江省县域经济GDP为11325.42亿元,占全省GDP的52.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2∶57.6∶35.2,与全省5.1∶53.9∶41比较,第一产业比值过高,第三产业比值过低。县域经济GDP最高时占到浙江省的73%,成为中国县域经济最发达的省份。2008年县域人均GDP约为35000元,全省为42798元,前者约为后者的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占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7%。从1992年起,浙江县域经济稳定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稳步上升。从百强县(市)指标来看,浙江百强县(市)数前六届蝉联全国第一,尤其是在2003—2005年的三届评比中,均有30个县(市)进入百强县,占全国总数的近1/3,居各省(区、市)百强县榜首。

四、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未来趋势

(一)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提升都市区和城市群功能。加强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建设,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杭、甬、温三大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杭州要充分发挥科教文化休闲旅游等综合优势,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打造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宁波要发挥产业和沿海港口资源优势,推动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和能源原材料基地,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温州要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建设以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重要枢纽港和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成为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金华—义乌要发挥特色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优势,聚合发展主轴线,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浙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带动浙西南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

首先,做强省域中心城市。加快省域中心城市人口、要素和产业集聚,增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优化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把区域中心城市培育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形成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格局。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培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其次,提高县城集聚能力。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及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城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强县(市)政府的社会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提高县城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再次,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发展的原则,分类引导和培育现代小城市、都市卫星城、专业特色镇和综合小城镇。突出中心镇的片区中心作用,引导周边乡镇组团式发展,促进中心镇的人口集聚、空间拓展、产业转型,提升中心镇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功能。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全面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的现代小城市。最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土地,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建设省域城际轨道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整治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面推行“数字城管”和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弘扬独具特色的城市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大力发展乡村精品农业,推进特色专业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构建农村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乡镇、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供销社、信用社等机构在中心村建立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加快“千村千社便民工程”建设。

(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引导人口、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省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农业条件较好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经济地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快制定实施分类指导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逐年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等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

(四)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优势产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和低碳环保产业。深入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林分升值改造和林业产业化,建设富裕的生态屏障。积极发展乡村生态工业和来料加工业,大力发展森林、观光、运动、休闲、养生、民俗等乡村旅游,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加快建设“山上浙江”,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新一轮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加快欠发达地区交通、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创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小县大城”战略,促进人口“内聚外迁”,加快生态城镇建设。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海岛地区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支持景宁加快建设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

(五)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

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贯彻实施国务院长三角指导意见和区域规划,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共同构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全球重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和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体系、统一开放市场体系和方便高效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防,优化区域发展环境。进一步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深化开展重点专题组合作。

加强与周边地区、中西部和东北等地区互动发展。推动温州、衢州、丽水等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联合闽赣统筹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合作对接、构建统一市场,推动要素无障碍流动。积极参与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区建设,共同加强新安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支持省际城市加快发展,鼓励与沪苏闽赣皖等交界市县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促进区域共同发展。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企改革改造,以及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探索“投资换资源”和“煤电联合开发”等多种合作模式,建设一批省外粮食、能源、矿产等战略资源供给基地。关心支持海外、省外浙商发展,实施“浙商回归工程”,积极引导省外浙江人回乡兴办高层次产业,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融合发展。

(六)实施三大国家战略

2011年开始,浙江将全面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3个国家战略。

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根据国务院的批复要求,《规划》实施要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海陆联动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建设综合实力较强、核心竞争力突出、空间配置合理、生态环境良好、体制机制灵活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2011年3月,国务院发文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批准设立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乌继而成为全国第10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义乌市拥有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是重要的国际贸易窗口。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积极探索对外贸易新模式,在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在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通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义乌市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必将有利于我省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区域、产业、内外贸联动发展,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方案》明确了义乌试点的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到2020年,率先实现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义乌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地位,使义乌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宜商宜居宜游的国际商贸名城。

2011年3月,舟山群岛新区正式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是国家一项海洋经济战略决策。舟山的未来定位是建设成为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科教基地、群岛型花园城市。

浙江将以三大国家战略为平台,在资源等要素制约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推进新一轮的体制机制创新,结合14个产业集聚区建设,集聚有限的资源要素、提高要素使用效率,推进优势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推进浙江经济快速发展。

复习思考

一、填图题

在填充图上,填绘三大经济带与七大经济区。(图9-1)

img45

图9-1

二、填空题

1.经济区是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地域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个时期。

3.三大经济带是________________经济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带。

4.七大经济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浙江区域经济产业空间布局演变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  )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A.城市     B.卫星城镇  C.乡村  D.经济开发区

2.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是(  )。

A.结构性效益    B.资源利用程度

C.关联度      D.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3.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

A.产业结构     B.收入分配结构

C.技术结构     D.职业结构

4.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  )。

A.生产力水平高低  B.资源丰富程度

C.产业结构优劣   D.区域经济政策导向

5.从长期看,经济增长的方式有(  )。

A.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率

B.低投入、低消耗、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

C.高投入、低消耗、低速度、低质量、低效率

D.低投入、高消耗、低速度、低质量、低效率

四、判断题

1.工业型经济特区的功能在于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与技术在区内投资设厂,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从国内外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产品全部或大部分出口到国外市场。(  )

2.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区域的竞争是在区际收支平衡的基础上的竞争,因而受到竞争法则的支配。(  )

3.科技型的经济特区其功能在于让外商在区内免税进行商品转运、仓储、分装和贸易。(  )

4.目前中国政府在积极倡导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对口扶贫工作,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之间形成的辐射是摊饼式辐射。(  )

五、简答题

1.行政区与经济区的联系与区别。

2.什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六、论述题

分析浙江省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地位与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