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49年以前的国际新闻传播

1949年以前的国际新闻传播

时间:2022-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四以前中国没有发国际新闻稿的通讯社,国际新闻的发稿主要由英国的路透社垄断。从1921年初到1922年底,瞿秋白在苏俄活动了两年,采写了《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等数十篇新闻。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在租界内设立新闻检查所,强令中国报纸接受新闻检查。“红中社”于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时停止对外播发新闻。从1942年开始,中共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整风运动。

第二节 1949年以前的国际新闻传播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报业迅速发展。但是当时报纸都是面向社会上层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报刊所用的文言文与当时民间通用的口语有很大的距离。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发动新文化运动,报刊业迅速发展。《青年杂志》1916年9月改名《新青年》。它大量译载介绍了西方近现代文学名著,翻译介绍了2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作家的作品。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改变了报纸的性质。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这就促使中国报纸由社会上层走向了下层,面向广大的民众,促进了报业的发展。

img3

新青年

五四时期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时期,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新时期。五四以前中国没有发国际新闻稿的通讯社,国际新闻的发稿主要由英国的路透社垄断。五四以后,中国许多青年去欧洲留学,有些报纸在这些留学生中发展国外通讯员,报纸的国际新闻通讯逐渐丰富起来。

周恩来于1920年11月到法国留学,同时担任天津《益世报》特约通讯员,为该报写海外通信。他采写的旅欧通信为这个时期报纸的国际新闻通讯增添了内容。从1921年2月至1922年2月,周恩来连续在《益世报》上发表了56篇通信,反映了当时欧洲的形势以及旅欧华人和中国留学生的生活。

img4

益世报

1930年秋,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合作筹集经费,向英、美、法、德、俄等5国派出了7名特派员。它们在报上刊登启事说“吾国报纸,向无特派员在外”,以致报纸上关于欧美的新闻非常简略,因而影响读者对于世界大势的了解,这实在是中国“报界之一大缺点”。这两家报纸联合行动向国外派员,为中国新闻界的一个创举。其中派往俄国的瞿秋白等3人成为中国报道苏维埃俄国情况的第一批新闻记者。从1921年初到1922年底,瞿秋白在苏俄活动了两年,采写了《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等数十篇新闻。他还写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书,这些作品报道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的状况,增进了中国人民对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了解。

img5

瞿秋白

《新闻报》是上海当时的大报。在别的报纸都依赖外国通讯社发布国际新闻的情况下,《新闻报》为了争取新闻的速度设立了一个国际电讯报房,装备了最先进的收电机来收听国际新闻。它在直接收听到重要的新闻后,当晚译出,翌日见报,比其他报上的新闻早一天。《新闻报》把收译的外电以“本报国外专电”的名义发表,这为《新闻报》销量的增加和声望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以美英势力为主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尚未被日军占领,中国爱国的新闻工作者利用美、英、法等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在“孤岛”开展抗日宣传。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在租界内设立新闻检查所,强令中国报纸接受新闻检查。为了另辟抗日阵地,新闻工作者利用外国商人的名义,办了一批中文的抗日报刊。这些报刊挂的是洋商招牌,实际上由中国新闻工作者主持编务。这些报刊的代表是《每日译报》和《文汇报》。

《每日译报》原名《译报》,创刊于1937年12月9日,由夏衍、梅益主持。它的新闻都是从外文报刊翻译过来的,内容充实,编排新颖,很受读者的欢迎,销售达2万多份。但因日寇迫害,12月20日出至第12期停刊。《译报》停刊后不久,1938年1月20日改出以英商名义发行的《每日译报》。该报内容与《译报》基本相同。出版1个月后改变了编辑方针,除了刊登外报的译文外,还刊登自己编写的新闻。它的“特讯”经常报道八路军、新四军的消息。《每日译报》编辑部除了出版《每日译报》外,还于1938年10月创刊了《译报周刊》,至1939年6月停刊。发行量达2万多份,销量排上海期刊中的第一位。

从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新闻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阶段。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政党的新闻宣传系统在各自的控制区域发展起来。国民党统治区长期占全国领土的大部分,其新闻报刊系统也居于主导地位。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以及中央广播电台、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宣传机构。共产党控制区起初称为苏区,抗日战争时期称为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称为解放区,这些区域虽然分布零散,却自成一体。共产党在当时创办了大量报刊,如《红色中华》、《解放日报》等。其中有一段时间国共合作,共产党的报纸还办到了国统区,如重庆的《新华日报》。

一、中共早期的国际新闻传播

中共历来重视国际新闻传播,20世纪30年代就在海外办了一些报刊:1934年在美国旧金山创办《先锋报》,1935年在法国巴黎创办《救国报》,后来改名为《救国时报》。1936年在巴黎创办《全民月刊》。

1931年11月7日成立于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是中央农工民主政府主办的新闻机构,担负出版报纸和开展通讯社业务的双重任务。它向外播出中、英两种文字的电讯。“红中社”于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时停止对外播发新闻。1936年1月红军抵达陕北后恢复发稿工作。1937年1月改名为新华社。

img6

新华社延安旧址

1941年3月在延安创刊的《中国通讯》(Report from China)是中共在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外文刊物,用英、法、俄文油印,每月一期。中共在这一时期出版的对外刊物还有1941年4月在香港创办的《华商报》、1942年7月在河北平山创刊的《晋察冀画报》、1943年5月创刊的英文《晋察冀杂志》、1945年11月在香港创刊的《正报》、1946年5月在上海创刊的英文《新华周刊》、1946年12月在香港创刊的英文半月刊《中国文摘》等。

《解放日报》是1941年抗战时期在延安创刊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它是在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铅印对开大型日报,也是抗战到解放战争初期影响最大的报纸。从1942年开始,中共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整风运动。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认为改版前的《解放日报》刊登国际新闻过多,脱离了延安解放区的实际和群众生活的实际。改版后,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是中共新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40年春,解放区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广播委员会,负责领导筹建广播电台的工作。经过试验,到年底完成了建台任务。1940年12月31日,解放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43年春天,由于发射机发生故障,延安台暂停播音。直到抗战胜利,于1945年9月5日恢复播音。

中共对外新闻广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1943年4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日语广播因为机器故障停止播音。1945年10月23日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开始播出新闻节目。1947年9月11日,新华广播电台在河北涉县开办英语广播。1949年3月25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进入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并且当天开始播音,同时用英语对外广播。1949年9月27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又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继续用英语对外广播。

抗战开始后,新华社的发稿由以前每天一两千字发展到四五千字。在收讯方面,除了抄收国民党中央社和日本共同社的电讯外,还增加了路透社、美国国际新闻社、塔斯社的电讯,扩大了消息来源。编辑部把这些电讯编成油印的《参考消息》,供有关领导及各机关参考,后改为《今日新闻》。1941年,中共中央将《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为机关报《解放日报》。

日本投降后,中共从解放区、原沦陷区以及香港等地抽调大批新闻文化工作者到上海开展新闻宣传工作。中共领导的国际新闻社在战后也很快在上海恢复了活动。1945年12月,国际新闻社上海办事处成立,由孟秋江主持工作。由于国民党当局的新闻控制,该办事处的工作还处在地下状态,秘密地进行采访、编辑和发稿。上海国际新闻社稿件除供给本市进步报纸杂志外,还通过多种方式发到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报刊,以及一些海外华侨报纸。稿件以地方通讯、军事评论和经济评论为主,内容翔实,分析深刻,受到各地进步报刊欢迎。该社除发通讯稿件外,还开展多种宣传活动。如1945年12月举办了抗战图片展览会,展出抗战史料图片数百幅,使长期处于沦陷区的上海人民系统全面地了解了抗战的全过程。

1946年5月,随着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土改成了解放区新闻业的中心内容。新闻媒介宣传关于土改的方针政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土改初期的新闻宣传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过分渲染“拥护”土改等不真实的新闻报道,在报道典型人物时没有深入采访和调查研究,而是捕风捉影、移花接木,在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当时在新闻战线上开展一场反“客里空”运动。

“客里空”是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剧本前线》中一个新闻记者的名字。他以吹牛拍马、胡编乱造为能事。他在指挥部里能从电话里“看到”被采访者的眼泪,并把它写进报道中。从此,“客里空”便成为一切制造不真实新闻的记者或不真实新闻的代名词。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晋绥日报》最早在报纸上开展了反“客里空”运动。《晋绥日报》的土改宣传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真的新闻报道。1947年6月该报揭露了检查出来的有关问题和材料并且公开进行自我批评。这次运动在中国新闻史上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反“客里空”运动使新闻工作者增强了对新闻业的责任心。但是反“客里空”运动也有重大失误。首先是过多地追究个人责任,把检查新闻报道失实,变为追查作者的个人历史问题。此外,判断“客里空”的标准缺乏科学性,甚至有的批评文章本身就是不真实的,有的揭发文章本身就是“客里空”。[1]

1946年5月7日中共在上海出版了英文《新华周刊》(New China Weekly),向世界报道中国的重大新闻。1946年12月31日在香港创办了英文半月刊《中国文摘》(China Digest),这个刊物传播新闻,评论时局,把有关中国的信息传播到全世界。1949年10月1日《中国文摘》派记者到北京报道开国大典,并且宣布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今后将由新中国的第一个外文期刊《人民中国》(People’s China)来继续进行对外传播的工作。《人民中国》1950年1月1日创刊,并且接收了原《中国文摘》的订户。《人民中国》初为英文版,1950年11月1日增加俄文版, 1953年4月1日增加日文版。1958年,出版周期更短的《北京周报》创刊后,《人民中国》英文版、俄文版停刊。从1958年到1963年《人民中国》还出版过法文版,从1958年到1964年出版过印尼文版,现在的《人民中国》只保留了日文版。《人民中国》初期的英、俄文版曾经出现过一些问题。由于英文版和俄文版的发行对象有很大的差别,用相同的内容和手法进行传播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由于“外外有别”,在进行对外传播时,必须根据不同对象国的情况灵活调整,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在1949年以前,中共就相当重视国际新闻传播,办有对外报纸《救国日报》、对外通讯社“国际新闻社”和英文刊物《新华周刊》等。

二、国民党政权的国际新闻传播

国民党政权建立后,设在南京的《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是国民党新闻业的中心。作为国民党中央的机关报,《中央日报》以宣传国民党的内政方针和对外政策为主。

img7

1945年的《中央日报》

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正式播音,呼号是XKM,台址设在南京。该电台最初装有500瓦的中波发射机,每天播音4小时,但由于功率太小,收听效果不好。1932年,该台的功率增加到75千瓦,呼号改为XGOA,由于发射功率增大,不仅覆盖全中国,而且覆盖南洋一带,成为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电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抢先在收复区扩展自己的新闻业。中央广播电台也由重庆迁回南京,规模迅速得到扩充,面向全国广播,并且开办了对外广播。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立刻派军队抢占原沦陷区,并且迅速重建和发展他们的新闻宣传网。从1945年8月下旬起,国民党在各沦陷区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接收和重建新闻宣传阵地的工作,迅速建立起以南京为中心的新闻宣传网,成为国民党新闻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属的《中央日报》、《民国日报》等报纸就有23家。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在全国建立了总社及直辖分支社机构共52家。国民党经营的广播电台从战前的8座猛增到41座。国民党的接收大员到上海后,首先接收了敌伪的上海、国际、东亚、黄埔、大东等6家广播电台,上海、国际两电台改组为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所属的官方广播电台,上海台为长波电台,国际电台为短波电台,分别担负对内和对外的宣传任务,不久两台合并,称为上海广播电台。1935年上海广播电台成为国民党在上海的对外传播机构,每天播送两次外语节目。

1937年11月6日国民党成立了国际宣传处,并且创办了英文日刊《战时中国》(Chinaat War)。国际宣传处后来还出版了世界语月刊《东方呼声》、法文版《中国通信》和英文版《重庆新闻》等。国际宣传处还在每星期五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1939年12月国民党国际宣传处主办的中国海外通讯社成立。该社先后创办了法文和英文的《中国通讯》。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还十分注意在与外国接壤的西南、西北地区建立对外广播电台。昆明广播电台和贵阳广播电台使用英语、日语、马来语法语越南语、缅甸语对外广播。在西昌、兰州也建立了对外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包括简明新闻、时事谈话、记录新闻等。播出时间根据收听国家的最佳收听时间来安排,效果比较好,对海外听众有相当大的影响。

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控制的英文《自由论坛》报于1946年5月由重庆迁到上海出版。该报的前身是英文《自由西报》,1937年由中外商人在汉口创刊,1938年10月迁重庆,后被国民政府外交部购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