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49年以后中国广播的发展

1949年以后中国广播的发展

时间:2022-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全国共有人民广播电台近40座。1949年10月1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组为中央广播事业局,属政务院新闻总署领导。从1957年到1966年,中国的广播事业有比较大的发展。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和第十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接连召开,要求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有较大的发展。

第四节 1949年以后中国广播的发展

一、1949到1976年广播的发展

1949年6月5日,中共中央将原新华社语言广播部改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全国的广播事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与新华总社同受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从此,广播事业脱离新华社成为单独的宣传系统,与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并列为中央三大新闻机关。

1949年6月20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首次播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等人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录音讲话。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北平新华广播电台采用讲话录音、实况广播、录音报道等形式对大会作了充分的报道。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举行,北平新华广播电台首次进行了全国性实况广播。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全国共有人民广播电台近40座。1949年10月1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组为中央广播事业局,属政务院新闻总署领导。1951年2月18日,改由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中央广播事业局直接领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国内和对国外的广播。

1950年4月1日,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了负责对外广播的国际广播编辑部,并于同一天开办了越南语泰语、缅甸语和印度尼西亚语广播,同原有的英语、日语一起,用“北京电台”的新呼号开始播音。7月1日,北京电台又开办了朝鲜语广播。

1950年,胡乔木提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要求办广播不要像战争年代那样依赖报纸、新华社,而要注意发挥广播本身的特点和优势来办。

在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广播事业的建设采取集中力量建设中央电台(包括对外广播的国际电台)的方针。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广播的计划中,提出了“先对国外广播,后对国内广播”的建设方针。在对全国广播业的投资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个台就占了投资的50%。[7]作为国家电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技术设备和人员配备很快得到了加强。50年代前期,中国的广播新闻业在装备、人员以及在节目的质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1949年8月到1954年8月14日华东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对台湾广播的闽南话节目。8月15日,中央电台的对台湾广播开始播音。开始时每天为一小时综合节目。福建电台和江苏电台也分别于1950年8月1日和1952年7月1日开办了对台湾广播节目。设在厦门的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1958年8月24日开始播音。这些对台湾广播促进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互相了解。

从1957年到1966年,中国的广播事业有比较大的发展。广播大楼于1958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不久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制造的第一部500千瓦大功率中波发射机也投入使用。1959年,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成立。到1960年底,全国广播系统共有职工4.4万人。

在此时期,对国外广播也有发展。到1966年底,对外广播的语种由1956年底的16种增加到33种,每天播音时间比1957年增加4.16倍,发射功率也有所增加。在“文革”十年中,广播电台的发射功率增长了95%。这个时期的对外广播语种增加到44种。[8]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革”使中国广播事业发展受到严重的干扰破坏。“文革”期间把广播说成是“全面专政的工具”,否定了“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的方针,那个时候的广播不过是《人民日报》的有声版。

从表6-1关于国际广播电台1965~1970年国外听众来信统计的数量变化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对国外广播受到严重的干扰破坏。

表6-1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65~1970年国外听众来信统计

img52

资料来源:甘险峰:《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第206页。

二、1976年以后中国广播的发展

“文革”十年动乱结束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广播事业也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新阶段。1980年的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重提“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重新探讨广播的特点、性质、任务、作用,又开始大量出现实况转播、录音报道、录音访问、广播对话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写作和编辑中越来越考虑广播的特点,尽量做到通俗、口语、突出重点、减少层次,特别是有越来越多的现场报道、口头报道、主持人节目,充分发挥广播的特点,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遍布于中国城乡的两亿多台收音机、8000多万个广播喇叭使广播保持着受众规模第一的地位。1982年,原中央广播事业局撤销,统一管理全国的广播电视工作的国家广播电视部成立。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和第十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接连召开,要求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有较大的发展。80年代中期以后,电视逐渐成为受众规模最大的媒体。广播与电视、报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1992年以后,专业台与系列台大量出现,广播的受众越来越细化,广播的节目越来越专业化。

从1986年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利用卫星向全国传送多套广播节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成了一座集广播编辑、语言录制、节目传送和播出为一体的现代化广播中心,全台43种语言节目全部实现数字化制作、传输和播出,节目通过卫星传输,对外中波、短波广播基本上实现了全球覆盖。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为传播”成为可能。

1988年2月,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委托,中国社会调查所、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等组织进行了中国首次全国受众的抽样调查,考察了中国广播受众的基本情况、行为特点、需求目的以及他们对于广播的意见和评价。调查显示,在城镇居民中,广播排在电视和报纸之后,成为人们的第三种新闻来源。广播受众的平均年龄高于电视观众和报纸读者,平均文化水平低于电视和报纸受众。调查还表明,在中国有1.35亿人收听外国电台的广播。

20世纪80年代出现调频广播和卫星广播,90年代全国的广播电台开始了从模拟广播向数字化过渡的进程。数字化技术在广播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使广播节目的录制和播出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在节目传输系统中采用电缆、光缆,并配有数字微波。广播在经历了调幅、调频两个技术发展阶段后,开始进入数字音频广播新阶段。

在对外新闻传播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把介绍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中国对内、对外的政策,帮助各国人民全面地了解中国作为首要任务。报道国际新闻、评论国际事务也是对外广播的重要内容。

到1988年底,国际广播电台每天播音140小时,广播语种和播音时间在世界各国对外广播中居第三位。有38个国家的70多家电台接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寄送和传送的节目。据统计,1965年国际电台收到国外听众来信286193封,“文革”期间国外听众来信大大减少,1970年只有21833封,1978年后逐步回升,1988年增加到169046封。[9]

除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外,广西、云南、江苏、海南、内蒙古等地方广播电台也开办了对外广播。

对华侨广播是对外广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地居住的华侨和外籍华人约3000万人,其中90%住在东南亚。中国先后开办对华侨的广州话、潮州话、厦门话、客家话广播和汉语普通话广播。到1984年底,对华侨广播每天播音达23小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信息量和娱乐欣赏需求量以及传播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广播的地域性概念越来越强化,广播的分类即对象化越来越清晰,广播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窄播,各种专业台应运而生。广播要依据听众不同的年龄段来设置栏目。中国传统广播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持人、现场直播、热线电话、受众参与等手段在广播里得到了充分运用。广播主持人的出现使原来广播的播报式改为交谈式,增强了个性色彩。广播的特性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使广播受众更愿意和节目主持人进行交流,更容易说心里话。

2000年初的调查显示,北京与上海的广播受众人数出现了回升,因为人们的流动时间增加,在家里坐着看电视的人少了,出门在外和在路上的时间多了。广播在占据流动空间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不受空间限制,可以在动态下收听。现代人很少全神贯注地听广播,一般都伴随着其他的活动,如开车或散步,这种优势是电视和互联网办不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