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探索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探索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贯彻、落实这一基本方针,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2年推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并从2003年开始实施。2006年5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发布了《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2005年2月,教育部成立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专家工作小组。同时,印发了《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的申报、审核、实施、评价等程序,将项目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探索
——从复旦大学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建设实践说起

廖文武[1] 沈 蔚 张金清 张荣乾

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首次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并将它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之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加快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主要依靠知识创新、知识增值、知识的创造性应用、知识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创新正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也是越来越成为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重要源泉。而教育在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无疑是关键性的,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说:“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在《高等教育哲学》(约翰·S·布鲁贝克著)一书中还强调,当代大学已经“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研究生教育作为各国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对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就其本身而言,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将成为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曾明确规定:授予硕士学位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授予博士学位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这表明研究生培养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以创新教育为导向,即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指导思想;培养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提高研究生创造力的原则;将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创造性技巧作为教育的主导目标。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途径,以质量为中心,努力寻求提高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办学效率。本文试就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问题略作以下探索。

一、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背景与特色

(一)背景

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

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1]1号)文,对新形势下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的基本方针。为贯彻、落实这一基本方针,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2年推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并从2003年开始实施。其核心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博士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004年3月,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列入国务院批转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成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推动研究生教育观念、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采取评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等各项措施,鼓励并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2005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2006年5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发布了《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积极倡导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以着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重点,发挥区域优势,加强区域内培养单位间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导师互聘、联合培养等工作,在较大范围内实现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相结合,促进以产学研结合为特点的研究生教育改革。

(二)特点和意义

首先,改变了单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要突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破单一化教育模式,尝试个性化、多样化培养模式,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的研究型、应用型、开发型人才的需求。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几年来,全国范围内建设了28个以开放、共享、自主创新为特点的研究生创新中心。这些中心依托各校有着较好基础的教学科研平台,采取学生自行申报项目、自由结合、团体研讨等方式,鼓励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不仅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拓展和补充。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对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出了要求,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也启发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其次,促进了跨学科、跨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学科发展的趋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很多院校以开放实验室作为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渠道。许多院校采取多种形式: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吸收社会资源为学生深入科研一线提供机会。

再次,计划实施以项目拨款方式进行,以项目带动培养模式的改变。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通过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机制,改革传统的以学科界限为基础的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2005年2月,教育部成立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专家工作小组。专家工作小组的职责是提出教育部的项目安排与初选建议、对项目实施提供指导、组织项目检查评价和经验交流、提供政策咨询等。同时,印发了《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的申报、审核、实施、评价等程序,将项目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复旦大学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复旦大学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原名“金融信息处理研究生开放实验室”),是教育部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后首批申请立项并获批准的建设项目,也是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首批计划建设的三个开放实验室里最早建立起来的。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一期投入建设经费150万元(教育部投入经费50万元,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和金融学院分别以1暶1的比例配套资助,各投入50万元),并于2004年3月开始运作。

(一)项目宗旨与内容

复旦大学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主要用于校内外研究生的金融教学实验和自主金融创新研究,为培养高层次的金融人才服务。实验室以金融创新为主题,以跟踪国际先进的金融信息处理技术、开发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技术与产品为宗旨。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依托复旦大学金融学科强大的科研力量,承担来自国家科研基金资助部门、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多项科研和合作项目。

(2)设立研究生金融创新课题研究基金,支持研究生开展对金融创新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技术与产品,鼓励与金融领域相关的各专业研究生,利用实验室开展研发工作。

(3)从2004年3月开始,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面向全国选拔优秀高校研究生和中青年教师,到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研究和金融创新工作。

实验室拥有国内金融市场比较完整的信息、数据和数据处理系统,并着手引进国外几十家著名的金融市场相关数据和数据处理系统。以优质资源面向全国选拔、吸引优秀研究生和中青年教师在实验室从事金融工程、金融管理、金融数据挖掘与处理、金融计算与软件、金融模型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系统与数据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二)项目建设与进展

实验室运行至今,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2003年实验室获得了3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同年实验室还承担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课题。目前,实验室共承担了20多项科研和合作项目,其中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系统已经在交通银行投入使用,银行现金头寸管理系统与期限结构管理系统已经在上海银行投入使用,效果很好。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系统在全国社保基金托管银行投标中得分第一。在金融模型分析、金融信息处理、金融创新等领域,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应用上都进行了重要探索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实验室建立之初,就明确了为研究生提供科学研究平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标。设立研究生金融创新课题研究基金,鼓励、支持与金融领域相关的各专业研究生,利用实验室开展研发工作。2004年5月,实验室根据金融机构的需求以及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一批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的项目,面向全国公开竞标,通过网上发布、公开竞标的方式。共收到竞标书20余份,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于金融创新的热情。实验室聘请了中国信用卡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期货交易所等部门的专家组成了专家评审组,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筛选、确定,最终确定了首批10个研究生金融创新项目。2005年10月在第一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第二批项目,两届共支持21项研究生金融创新项目,且项目负责人都依据合同规定撰写了结题报告。第三届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共有11项创新项目获得批准和资助,已于2006年10月正式启动。

获得项目资助的同学,以项目研究成果在国家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3篇,其中复旦大学承认的核心期刊29篇,权威期刊4篇。这些期刊包括《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上海经济研究》等很有影响的学术期刊。潘德同学的论文A new method to mine gene regulation relationship information入选了2005年《模糊系统与知识发现学刊》(FSKD)。

考虑到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研究情况,实验室还推出了研究生金融招标项目。2005年4月推出了首届金融创新招标项目,拟对“我国居民可投资的金融产品”进行介绍和评价。招标项目推出后得到广泛关注,经过校内外专家的匿名评审,最终确定了10个小组进行资助。2006年金融创新招标项目已经启动,部分项目已经通过评审,签订了相关协议。

实验室运作几年的情况令我们深切体会到以下5个问题。

1.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基础和关键

复旦大学和研究生院的有关领导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是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与复旦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吻合。在实验室建立过程中,在场地、经费等方面给予了积极支持,这是实验室运转、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

2.以强大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

复旦大学金融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早在2000年就被列为校“985”工程中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现有教授5名(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8名。主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均从美英获得博士学位,并取得了先进的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分别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人事部(中组部、教育部)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入选者、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近几年,国际金融数学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学科连续获得多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在SCI文章发表量上位居全国同学科第一,在省部级(指国家四大奖及教学成果奖)以上科研成果奖的数量上位居全国同学科第一,取得了一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实验室充分依托复旦大学金融学院的学科优势,整合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系和计算机系等院系的交叉学科金融研究队伍,研究范围涵盖国际金融、金融市场、数理金融、货币银行、金融工程、保险等领域,并负责重点学科的建设。实验室的教学科研力量雄厚,金融的许多研究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而且研究队伍充满活力,具有很好的生长点。实验室的每个创新项目和方向都配备了该领域的专家和指导教师,这些指导老师也是复旦大学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具有很强的理论素养,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而且十分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的金融创新活动。

3.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项目的资助对象是全国范围内、与金融有关的各专业(金融、经济、管理、数学、计算机、微电子、电子工程等专业)硕士、博士一年级和二年级的研究生;资助内容是与金融创新相关的各种基础和应用研究,重点资助一些具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可以进行产品化的金融创新研究;研究课题既可以参考实验室提供的研究方向,也特别鼓励研究生自主提出各种与金融创新有关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课题,只要符合金融创新的宗旨,都可以作为资助项目。实验室致力于为在读研究生提供一个金融创新平台,使那些有创新思想、有活力的研究生有机会通过创新性的研发,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初步具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经验和能力。

在金融创新项目研发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发现优秀的金融创新人才,对他们继续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促使他们不断发展成长;另一方面,规范的自主申请立项、公开竞标、专家评审、确定资助项目的流程改变了单纯由导师确定选题、学生被动参与的方式。通过创新项目还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签订合同契约的形式让研究生在校期间就体味履行承诺、诚信可靠的社会责任感。以研究生金融创新项目和金融招标项目为重点,实验室在课程设置、学术沙龙、项目指导、对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4.加强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

实验室打破学科界限和系所界限,开设新的课程,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课。为研究生新开设了《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与软件》、《高级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以其前沿性、实践性、丰富充实的内容安排,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以金融信息处理为平台,融合了金融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计量经济学、心理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学科交叉优势开展创新研究。课题小组的人员构成、项目申报都要体现跨学科研究的特征,鼓励与金融交叉的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联合申报,强调多学科的研究背景和相关专业学生的共同探讨,以项目方式为他们的合作交流提供平台。从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研究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共同交流进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定期的金融创新学术沙龙有利于不同学术背景的同学相互交流,弥补自身知识领域和研究角度的不足;通过汇报项目进展、交流研究成果并寻求问题解决;导师的作用侧重于启发、点评和指导,学生自主创新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人才引进与对外交流合作

实验室从建立之初就一直积极努力引进优秀人才,以充实实验室的科研队伍;优秀的人才为实验室带来的新鲜思想和理念是“创新”所不可缺少的。2004年实验室引进人才2名,曹丽娟博士是从新加坡国立银行风险部被成功引进的一位优秀人才,主要擅长金融计算、金融产品设计等工作,有15篇SCI文章、一项金融专利技术。蒋祥林博士是从天津大学引进的,专门从事金融工程研究。2005年9月,实验室又成功引进了一名博士后科研人员。刘庆富博士于2005年8月毕业于东南大学,主要从事期货市场、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积极与外界交流是保证实验室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实验室的创办初衷就是能够为实业界提供具有应用价值的创新产品。为此,实验室先后与惠普公司、山东银监局、建设银行、上海银行、深圳国泰君安信息有限公司、美国道富银行、复旦金仕达公司、国家信息中心、科技部、南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科学院金融信息中心、国际金融公司、烟台市政府等单位和机构,探讨项目合作事宜。有些已初步形成合作意向,一批项目已经开始实施。

2005年先后得到了万国股市测评有限公司捐赠的“大智慧”证券咨询数据与分析软件和美国MorningStar(深圳)有限公司捐赠的价值达30余万美元的“晨星投资实验室”全球金融数据和软件。与境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也有进展,总部设在纽约曼哈顿的道富银行已开始了和实验室的初步合作,他们出资资助我们的青年教师刘道百博士到其衍生品创新研究的核心部门去学习、工作。刘道百博士的出色工作使得道富银行高层产生了继续加强与实验室合作的意向,派遣人员来实验室,就派送我校金融研究生去道富银行参加3~6个月实习的问题进行了协商。另外与上海银行和山东银监局的金融培训项目也已形成初步合作意向。

与国内外的沟通和交流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市场的实际需求,也可以从外界获得实践经验,有利于实验室推出真正具有应用价值的创新产品。

(三)项目运作存在的不足

1.经费的筹集渠道问题

从经费来源看,实验室目前的研究经费是以项目申报的方式由学校有关部门拨付,日常运转经费由实验室承担,但是这部分资金仅能维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从长远来看,实验室寻求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探求经费的再生问题,必须拓宽募集创新经费的渠道,寻求实验室的自身良性运行及发展。以金融领域研究与实际的紧密结合看,加大对实验室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智力资源争取社会的资金投入,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2.项目的资助力度问题

现在的立项经费分配基本是以申报通过的项目数平均分配划拨资金,这种制度设计是出于课题差异性的考虑,避免一些有重要实践意义而有研究难度的课题无人申报。如果以项目的重要程度确定资助力度,那么如何确定其重要程度、确定主体是谁、以何种标准确定,这就需要科学和量化的标准。

3.创新项目的质量和项目产品化问题

创新应该既有理论上的创新也要有应用上的创新,以目前的实施情况看,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较为缺乏,由于创新项目基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如何进一步调动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创新的能力和创新项目的质量,创新项目产品化的程度如何提高,尤其是研究成果的实际运用还需要加强。

4.创新过程中学生主体与导师主导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的运作发现,有些申请者在申请的时候很积极,但是在项目进程中却不能完全按协议履行责任;有些申请者比较看重经费,视经费的多少来决定付出的多少,项目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甚至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从学生与导师的关系看,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强调学科交叉的特征,往往是以指导小组的形式体现,但是满足跨学科培养的同时,导师在本已繁忙的工作同时如何有效发挥指导作用,以及跨学科培养与导师工作量的计算问题尚需探讨。

5.项目管理的制度设计问题

项目进行中的过程控制、成果展示、成果的归属与合理利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由于缺乏经验和人手严重不足,对项目的申报、管理、检查以及成果管理和应用方面也还存在着一定漏洞和不足,加强制度设计与建设、相关规定的不断完善将是实验室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

三、对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1)实验室建设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开放式平台,是在新形势下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新型探索,是对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建设的有益尝试。但是,目前实验室运行中还受到传统观念及思维方式的束缚,认识上还未充分达成共识。为此,有必要加强宣传,上至学校领导、下到基层工作人员都应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明确目标定位,转变工作思路,同心协力,献计献策,把实验室建设推上更高水平。

(2)经费不足是困扰项目发展的因素之一,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从已取得的成果看,实验室在场地建设、软硬件配置、人才引进以及科研创新方面已初具规模,但是现有的经费远不能满足创新项目向广度、深度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实验室在自筹经费、自我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教育部和外界的经费支持,这是实验室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保证。

(3)实验室的未来建设如何与学校“211”工程、“985”工程二期的重点学科建设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对有重要意义的项目给予创新基金的资助,促进一批有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实现成果转化,激励研究生自主创新、创业。优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推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突破。

(4)高等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吸收社会资源为学生深入科研一线提供机会,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值得仿效的途径之一。要充分利用上海在全国金融领域的地缘优势和复旦金融学院的学科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各方面通力协作,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创设良好的创新学术氛围,实现跨地区、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5)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切实通过研究生金融创新项目和招标项目推动培养方式的变革。以项目方式带动合作培养、经费分配、导师指导方式的变革。以开放实验室作为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考虑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整合各院系的金融研究力量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服务。

总之,从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的运作与实践来看,效果已逐步显现。通过鼓励研究生进行金融创新,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实验室的良性运作,促进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进,同时也彰显了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这就是以研究生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实践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的一种有积极意义的探索。

(刊于2006年第4期)

【注释】

[1]廖文武,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