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及创新教育的实施

创新及创新教育的实施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简单化、庸俗化和神秘化的现象。出现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对创新及创新教育的本质的误解。普遍认为,只有通过创新,人类才能获得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创新对人的价值是无以取代的。多元智力理论清楚地表明,每个人的智能是多方面和相区别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势。

第一节 创新及创新教育的实施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引领教育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价值导向,愈来愈受到广泛关注。但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简单化、庸俗化和神秘化的现象。表现为把创新精神狭隘地理解为某种专业技艺,例如,认为创新是某些个别智力超群、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的专利;或把创新教育理解成一门具体的学科或课程,试图使创新教育成为一门类似于创造课一样的学习科目,似乎创新能力可以像知识一样“传授”给学生。这些认识和做法曲解了创新的本质,极易对教育活动产生误导。出现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对创新及创新教育的本质的误解。为了能够正确地实施创新教育,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是必要的。

一、创新的本质及其特征

关于创新,存在多种认识和理解。尽管有歧义,但对于其价值的认可却是一致的。普遍认为,只有通过创新,人类才能获得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创新对人的价值是无以取代的。

首先,创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特征。马克思指出,通过实践,使对象成为人的现实。“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2)这就是说,在人身上,蕴藏着一种试图摆脱来自方方面面的束缚,由自为走向自由的内在意识和冲动,而创新正是人把客观世界对象化,使之成为认识和实践对象活动。同时,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蕴藏于人身上的潜在力量得到充分地展现,提升自身价值,实现全面发展。

其次,创新是人类所特有的文化活动。人类世世代代生生不息,这不仅仅是指种系的繁衍,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有两个方面的特性。一方面,每一代人都是在接受了已有的文化遗产后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往前发展的,这是每一代人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每一代人都不会原模原样地接受前人的文化遗产,而是必须对其进行适当地加工处理,撷取其精华,如是方能轻装前进。因此,在人类文化的本性中,出于实现文化传承、推进人的进步与发展的考虑,一定拥有创新的冲动和期待。在这层意义上,创新就是指“新创”,是主体创制出未曾有过的事物或从事未曾有过的活动,“新”是其主要特质。

再次,创新是人文精神的展现。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超越性的价值追求,是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隐蔽于主体思想深处。它以理性实践为基础,面对的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向往的是社会文化价值的整体进步,是全部人类文化表现出来的根本价值精神,展现的是人的文化批判意识和实践活动本质,是对于社会生活及个体行为有重大影响的“实践哲学”,是对主体的实践活动具有定向作用的思维模式及知识背景。而创新是人内在的文化冲动,体现的是自由自在的精神实质,其实质是对人生意义、人的文化价值属性和尊严的肯定。因此,创新亦是人文精神的展现,在这个意义上是与人文精神等价的范畴。

上述内容表明,创新不是某种专业化的技能或某种专门的技巧,也不是只有某些人才具有的品质,它是源于并蕴藏在每一个人身上的、期望自身的每一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的文化冲动和超越意识。这种文化冲动和超越意识创新实际上是人全面身心素质综合活动的结果。换言之,创新是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而获得的文化品质,它潜存于每个人的身上。不过,它不能自发地展现出来,而是必须通过教育和培养,使人得以全面发展才能展现出来。它如果得以培养,便能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不断释放自身影响,使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表现出一种与他人有别的超越意识和能动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新能力的获得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获得创新能力的前提,创新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展现方式。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身心的和谐统一,它是主体获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

1.人的全面发展是创新能力生成的先决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身心和谐统一的发展,亦是指一个人的身心发展达到和谐交融、协调乃至“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自由之感、愉悦之感洋溢于其中,使人能够从事“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不受种种外在因素的束缚和制约。显然,人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不仅要用自己的对象化活动扬弃自然存在物的给定性,而且要不断超越和扬弃人的造物及人的活动的异化。于是,人必须要创造性地利用和接受“现实性”为其造成的给定性,不断摆脱和超越外部和内部种种因素所带来的制约性,以求获得宽松、自由和谐的精神活动空间。如果不是这样,就不可能有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人的精神世界会为功利性所驱使和扭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谈不上。

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多种基本智力,智力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几乎在所有人身上,都是数种智能组合在一起解决问题或生或各式各样的、专业的和业余的文化产品。”(3)多元智力理论清楚地表明,每个人的智能是多方面和相区别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势。但是,每个人的创新能力都是“文化产品”,是各种智能充分发展以后的“组合”品,即是个人身心整体、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人的某种特殊才能“单兵独进”的结果。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能力。

2.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创新能力是在人性中本有的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创新,可以被理解为是人在遇到威胁或预见到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境,为了摆脱它而向往和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动的、积极的反映,是“知困”、“知不足”以后的“自强”与“知反”,因此,它也可被理解为是存在于人身上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相统一之物。亦即创新不是白手起家,不是对守业的全然否定,相反,创新是受动、是以守业为基础的。谓之基础,内涵主要有两点:一是守业对创新的规定性。创新是有条件的,它在历史的轨迹中总表现为“接力”性,即它是以已有的发展和历史积淀为基础的,表明人是受动的。但与此同时,人又是能动的。从人的本性来说,在其生命中有内在的、不愿臣服于来自主客观的受动性的冲动,他时刻试图超越和摆脱这两方面的制约性,走向自由的自觉的境界,进而实现自己。可见,创新是主体不断探求新知、时刻反思自身的文化立场的活动,不满与超越是其基本的机制和功能。因此,和谐发展的人格是在以受动性与能动性为核心的各种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具有最佳张力者,最具有塑造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可能性。显然,受动性与能动性间的矛盾并不表明人性的矛盾性和不协调性,相反,它表明了人性的多样性和综合性。而人性的诸多矛盾和冲突正是创新所必需的生长空间,使人性由此获得了一个展现其本质力量的舞台。如果人陷于这两方面的矛盾对立中而不能自拔,或囿于其中任何一方面,其结果只能是受制于斯而湮灭于斯,亦就无创新可言。

那么,如何解释在现实生活情景中,某些人显得更富有创新的品质,而另外一些人似乎缺乏这种品质的现象呢?我们认为,“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是生而有之的探究心理,而且,它在程度上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而非“不全则无”。不过,人性中本有的特征只是给人了某种创新的可能性,在这方面是共同和无差异的。人能否显露出创新的天性,关键在于社会历史和教育能给他后天的发展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条件。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能否受到发展性教育,社会历史条件能否为其展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支持和保证。二是他是否有自由自觉的精神世界,是否能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为功利目的所困扰。如果一个个体能够兼有这些条件,就意味着主客观环境为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展现提供了必要条件。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由于任何一代人都是出于人类历史的某一阶段,他一方面享受着前人给其创造的幸福和快乐,另一方面,他又必然会受制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必然会为历史的发展而付出一定的代价。因此,他无法、也不能摆脱历史对他的束缚。今天,崇拜必然性、程序化、技术化、去情境的工业时代的教育使人的探究性和创造性被泯灭,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

综上所述,创新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条件,从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创新教育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间具有同质性。

三、创新教育及其实施

如前所述,创新源发并存在于人本身,是主体生命活力的展现,因此,它是与人的本质特性相一致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言明人是在受动的前提下获取能动而获得其本质的,对创新来说亦是如此。创新教育并不是要在正常的教育活动之外再赘加上所谓的“创新课程”,它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方面,是在以已有的人类文化遗产合理有序地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同时,积极培养和塑造其精神张力,使“张”、“弛”两种力量相得益彰,贯穿于全部的教育活动及其各个环节中。如果教育活动致力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使受动性和能动性完美地相统一,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就会洋溢于其中。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上看,教育不能再被理解为“给予”、“预设”或“授受”活动,它应被看作以相信人的潜能的无限可能性为出发点,以发展性为主要特征,致力于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身心潜力、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活动。它立足于学生的内在品质,特别是主体性的培养,期望教育的力量能够被迅捷地内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力量,而不是单纯的训练、定型或熟练化。它的内容由整体的、且对学生生活有实际意义的知识构成,给学生呈现的世界图景与其个性的丰富多彩性相一致,以区别于惟理性教育的弊端。据此,素质教育意义上的教育与传统的训练式的教育是有原则区别的,它所关心的是发展和重新而不仅仅是定型、是超越而不仅仅是适应。

创生性和开放性是人的显著特征。所谓创生性,是指人是在实践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实践中逐步获得其本质的。而实践又永远处于不间断的变化发展的态势中,因此,诞生于永无止境的运动变化着的实践中的人的本质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会随着实践的变化发展而生成并变化发展。所谓开放性,是指人的本质是面向现实、通向实践的,具有永恒的不满足于现状、积极适应新情境、迎接新挑战的冲动。表明人的发展是不能进行线性规划的。越是新颖、越具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就越具有意义,就越能促进人的发展。上述两点说明,人的本质的创生性和开放性是与创新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丰富多彩的实践,亦就意味着没有创新,人的本质亦就无以形成。只有在实践中,它们两者才得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创新是源于每一个主体的生命活动之中的,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特例。如果说创新有差异的话,它也是在类型、形态及结构方面的,而不是性质上的。例如,人与人之间在实践和创新领域上就是不完全一致的。

创新教育在本质上是使学生素质获得更好地培养和发展的教育。追求功利是创新的天敌。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功利性的目的过强,那么,它就必然会因此而有意无意地忽视或放弃此目的之外更为广阔或博大的发展领域,这不仅会限制教育多方面功能的展现,也会制约人的全面本质的获得。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三方面来审视。一是从人自身来看。尽管对于人性本身还存在着诸多不尽相同的见解,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这一论断却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正是因为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人才具有可塑性,才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二是从实践活动领域来看。实践是人类的特有活动,其领域是无限广大和丰富的,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必需的舞台。如果在实践中为功利目的所左右,实践活动领域及其实践方式就必然会被窄化,人的发展也就必然会受到限制。三是从教育的功能来看。教育的功能是多元的,它的展现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是同步的。在教育展现其功能的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亦是相伴而行进的。既然上述三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且各自在本体论意义上都具有无限的发展或活动的可能性,那么,如果教育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地展现或是发生畸变,其中任何带有功利性倾向的做法都会与人的发展相悖,亦就会制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由于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教育自身职能的制约,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是不可能完全摒弃功利目的的,在许多情形下,它被视为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跳板,因而,它的功能会受到消极影响。而对于创新教育而言,它正是要回归到教育及人和实践活动的“无限性”这个本质上去,要超越功利性,在功利性和目的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因此,尽管具体的社会历史时代对人来说都有一定的制约性,但创新教育的本质在于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社会历史时代和他个人的先天禀赋所允许的最大程度和最完善的发展。

那么,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我们认为,要进行创新教育,须做以下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要重视社会实践和活动能力的培养,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和活动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标志和展现。以往,教育囿于明天的目的和期待,逐渐远离了真实和活动,学习活动被凝固化、静态化和模式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被扼杀,也缺乏必需的展现途径和方式。为了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以培养,使创新教育落于实处,须特别重视社会实践和活动能力的培养。

社会实践和活动能力是面向广阔的生活领域,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内涵的多方面能力的总和。它作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标志,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迁移性,是各种专业能力的基础。它面向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了能够科学地培养社会实践和活动能力,在教育过程中要超越单一的知识教学和单调的课堂生活,重建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关注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改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与生活相关的自然问题或社会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使其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进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育要关注生活世界,充分认识到生活世界之于创新教育的独有价值。长期以来,随着人类沾沾自喜的理性能力的提升,一个客居于人之外的、带有典型性质的科学世界被建构了起来,并逐步左右了教育的价值目标。于是,教育被理解为标准的、模式化的和去情境性的,从而使教育中本有的培养探究性、创新性的功能被泯灭。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要拒斥这一点,充分认识和把握生活世界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用之不竭的内在创新资源。这表明,创新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在生活世界中实际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为此,人的发展需要从生活世界中获得必要的素材,并奠基于此。从而也决定了创新教育必须把自己的根基深深地植于生活世界,亲近身边的人和事,亲近生活和活动,体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要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充分把握人文素质之于创新教育的“涵泳”作用。以往,在教育中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几近忘却,教育中充满了工具性、技术性,而人本身以及科学的目的被淡化,自由自觉性在其中看不到了,这是很悲哀的。它使教育活动不再是轻松自由的,而是充满了功利性,为种种外在目的所驱使,结果,创新性被彻底消解。为了使创新性重新回归教育,在创新教育中要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的积淀和升华而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观念及主体性的稳定的品质结构,也是以理性实践为基础建构起来的隐蔽于主体思想深处的文化批判意识。由于文化关注的是人自身及其生活态势,使其始终具有强烈的自我否定和批判精神,就成为主体内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它肯定人的文化价值属性和内在的超越意识与创新意识,强调任何形式的发展都以创新为灵魂,且以人本身为目的,展现的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质。它一经形成,便成为给人的生活和活动以目标、动力作用的力量,能使主体形成强烈的自我否定和批判意识,能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生长提供极佳的环境条件。因此,创新能力的获得不能离开人文素质培养。借助一切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塑造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实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必须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