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市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上海市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房欲飞[1]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其培养的研究生是人才高地建设的主要资源,研究生的充分就业对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届毕业生则通过上海市就业指导中心的有关登记随机抽取发放。图12001—2004年上海市高校研究生就业率统计图示资料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资料。

上海市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房欲飞[1]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其培养的研究生是人才高地建设的主要资源,研究生的充分就业对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我国就业整体形势较为严峻、大学生就业频频吃紧的背影下,考察研究生就业形势,分析其成因,有助于我们客观地把握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并促进其改善。

怀此初衷,我们在查阅文献、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形成本报告。

一、当前上海研究生就业形势及特征分析

本文通过对在校研究生和历届研究生(2001—2004届)的问卷调查,其中在校生所在学校主要涉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在学校类型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历届毕业生则通过上海市就业指导中心的有关登记随机抽取发放。在校研究生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763份,回收率大于70%,历届研究生发放500份,回收221份,虽然回收率小于50%,但考虑到历届毕业生调研的难度,仍可认为结果有一定的信度。调研的结果分析如下:

1.从就业数量上看,居高不下的就业率已经出现拐点

处于学历最高层次的研究生,一度是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但随着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居高不下的就业率已经开始出现拐点(见图1)。

从研究生的供需比例来看,研究生的就业优势也在逐渐下降。据统计,2000年研究生的全国供需比可达1暶4以上,而到2002年仅约为1暶2.6。本市某著名高校F大学,2001年毕业研究生供需比为1暶16.5,到2002年下降到1暶12.5,2003年更是降至1暶6,年均降幅为38.1%!

img18

图1 2001—2004年上海市高校研究生就业率统计图示

资料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资料。

2.从就业结构上看,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过剩并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比较进沪就业的非上海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与本市对应专业的就业率,可以发现:本市某些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率尚未满100%,同类专业的外地研究生却大量进沪就业(见表1和表2),说明该专业研究生虽然供不应求,但本市部分研究生却因各种原因而出现就业困难。

表1 2004年户籍引进人数前10名的博士专业及本市同类专业就业情况

img19

资料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资料。

表2 2004年户籍引进人数前10名的硕士专业及本市同类专业就业情况*

img20

资料来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资料。

(2)某些专业,如博士层次的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层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已经连续4年就业率100%,仍需要成倍补充外地毕业生:2004年博士层次化学专业引进的外地研究生数是本地培养的1.9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引进的外地研究生数是本地培养的1.6倍,硕士层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是本地毕业生的1.4倍(见表1和表2)。另一些专业,则连年出现相对较低的就业率。如硕士层次的体育学、政治学、历史学专业等,已连续几年就业状况不甚理想,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态势。这说明,尽管市场已经对这些专业的供求关系提供了明显的信号,但并未引起高校的重视。

(3)某些专业的上海市紧缺人才,目前在专业目录上没有或者在高校尚未设置,或者是人才培养数量和层次难以满足需求。如金融人才(特别是金融工程师)与现代农业人才连续4年坚挺在上海《人才开发目录》上,需求的学历层次大部分甚至全部在硕士以上。尽管金融工程硕士专业在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应运而生,国内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也设置了金融硕士专业,但上海尚无一家高校开设同类专业。现代农业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尽管急迫,就业形势也较好,却由于专业冷门,招生人数较少。2003年共有毕业生39人,同年从外地引进89人,引进人数为本地培养的2.28倍;2004年共有毕业生60人,同期从外地引进100人,引进人数为本地培养的1.67倍。而且主要集中在硕士层次,博士层次每年只能毕业少量的几个水产专业毕业生,2004年才出现了一个畜牧业的毕业生,难以满足本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以致需要成倍从外地引进。

3.从就业取向上看,研究生的行业取向偏好与实际流向存在矛盾

在校生的行业意向与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趋势大体一致,是保持就业市场双向选择、各取所需相对平衡的基本要素。然而,问卷调查表明,在校研究生对未来从业的行业取向与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由表3可见,高校在校研究生择业的行业取向中,名列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和“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等,而历届毕业生和进沪就业研究生实际流向的前三位却基本落在社会服务业、制造业和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充分说明了三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之大,而在校生的就业意向却与此有所背离。

表3 在校研究生行业流取向偏好与近三年毕业生实际流向一览

img21

注:①“本市”为上海市培养的毕业生,“进沪”为外地进沪就业的毕业生。②由于难以获得研究生层次的统计资料,2002年和2003年标“*”行列的流向姑且以所有层次的高校毕业生总流向代替。

4.从就业质量上看,研究生较高的求职期望与实际就业质量不高形成矛盾

薪酬水平和发展空间是反映就业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个人发展空间是在校研究生最为看重的因素,薪酬待遇虽然已经不如前几年那么受重视,但与实际就业质量相比,期望值仍然偏高。

首先,虽然发展空间成为在校研究生最为看重的因素,但从毕业生工作后的实际发展空间来看,情况往往并不十分理想。近1/3的毕业生进修机会很少,7%的毕业生则没有任何进修机会(见图2)。从毕业生对烦恼和跳槽原因的反映来看,晋升空间小已经构成了毕业生烦恼和跳槽原因的第2位因素(见表4)。

img22

图2 毕业生单位培训和进修机会统计图示*

*资料来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整理。

表4 毕业研究生烦恼和跳槽原因的前三位因素

img23

对照历届毕业研究生的实际薪酬水平与在校生的薪酬期望水平,也可以发现,在校研究生的期望月收入水平与毕业生目前实际月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学历越高,两者差距越大(见图3)。由于毕业时对月收入的期望值过高,而实际工作后实际收入又总是与期望值有一定差距,薪酬待遇问题已经成为毕业研究生对工作消极感受的第一位原因。如问卷调查显示,58.8%的毕业生工作中存在烦恼,而薪酬待遇是第一位的烦恼因素(见表4);33.4%的毕业生想跳槽,而跳槽的第1位原因也是薪酬待遇(见表4)。

img24

图3 在校研究生期望月收入均值与历届毕业生实际月收入均值比较图示(单位:元)*

*资料来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整理。

二、当前研究生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应该来说,当前上海的就业政策对研究生还是相当照顾的,相关组织支持也是比较有力的,如华东地区的就业协作组成立5年来协助5万名研究生顺利就业,对研究生就业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种情况下仍然出现了就业不甚理想的现象,原因何在?我们认为,研究生的大量扩招及相应培养质量的下降固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也有着重要影响,以下是几个主要方面:

1.学科专业布局及人才培养数量与就业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由于研究生培养单位未及时反馈市场需求状况,其现有基础相对雄厚的学科扩招比例和规模较大,而对一些社会急需的新兴学科,却因师资不足等原因无法开设或扩招,致使培养的研究生和社会的实际岗位需求难以匹配,由此产生了结构性矛盾,造成了“结构性”失业。

2.研究生本身的过度选择现象

研究生对自身求职的期望值过高也是导致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由以上对研究生就业期望值的分析可见,研究生对薪酬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的期望值较高,是许多单位的难以承受之重,而他们愿意去的单位恰恰是市场竞争最激烈、招人相对较少的单位。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最愿意去的前3名单位性质分别是:三资企业(47.2%)、国有企业上市公司(22.7%)、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17.9%),而人才需求较多的民营企业则不受毕业生青睐。如果求职过程中不能及时根据供求态势及时调整,很容易因为过度选择而造成“自愿性”失业。

3.用人单位人才选择标准的逐步理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效益的观念逐渐融入用人单位的人事制度中,其人才消费观念日趋理性和务实,用高学历支撑门面的做法已经成为过去。特别是在目前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尤其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用人单位)对研究生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要想被用人单位选中,光凭高学历不行,还要有真才实学,这就对那些自身素质不高的研究生形成挑战。另外,由于培训成本的增加及跳槽风险的存在,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要求研究生具有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这也给研究生增加了就业难度。

此外,原来为研究生就业大户的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正在推行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压缩编制,精简和分流人员,也对研究生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上海今后研究生就业的对策建设

1.提高培养质量,优化培养结构

当前研究生就业中出现的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过剩并存的现象提醒我们,为了更好地适应供需两方的需求,高校应该从源头上杜绝人才培养的盲目性,重视各专业就业情况的反馈,注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根据历年各专业就业的情况,对学科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以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保障供给的有效性。

2.规范非正规就业的法规建设

2004年起,非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已经作为一种就业渠道列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统计指标,这说明高校毕业生中的非正规就业群体正在日益扩大。然而,由于我国的非正规就业从诞生之日起便有着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弱势,其劳动者的权益制度和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包括研究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对其认同感还相对较低,影响了其作为一种就业分流渠道存在的价值。建议政府对这种现象加以关注,尽快完善非正规就业的相关法规建设,增强其对研究生就业的吸纳能力。

3.加强就业形势宣传和社会责任感教育

从以上对研究生就业形势的分析可知,从某种程度上说,所谓研究生就业难并不是本市培养的研究生真的超过了社会的实际需求,其症结在于大部分研究生还过分留恋大城市和体面、稳定的就业单位,而对于“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更妄谈去自主创业! 2004年上海高校各层次毕业生赴西部就业的918名毕业生中,博士仅为36人,占本层次毕业生总数的1.33%,硕士仅为81人,占本层次毕业生总数的0.71%。再如2003年,共有10名硕士生自主创业,占当年硕士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不到0.1%,2004年,共有5名硕士生自主创业,占当年硕士毕业生总人数比例的0.04%。而博士毕业生无一人自主创业!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建议加强对研究生进行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对他们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他们的艰苦奋斗意识和创业精神,引导他们将就业目光“西移”、“下移”、“内移”,甚至自主创业,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刊于2005年第4期)

【注释】

[1]房欲飞,上海市高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