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二十一世纪是文化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富活力的产业的世纪,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国家都将文化产业列为本国的支柱产业来重点发展。加快兰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体育彩票已成为兰州体育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柱。

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二十一世纪是文化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富活力的产业的世纪,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国家都将文化产业列为本国的支柱产业来重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在近几年已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兰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

一、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兰州文化产业出现快速发展的局面,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趋向优化,人才培养和成长出现新气象,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其主要成就表现为:

(一)文化产业机构和人员呈较快增长势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兰州市纳入文化系统管理的各类文化产业经营单位、摊点共3 566家,其中文艺表演团体36家,歌舞娱乐厅497家,网吧430家,音像制品出租零售1 276家,印刷业716家,书刊经营网点451家,文物监管物品及工艺美术品经营点160个;资产总额6.7亿元,从业人员2.4万余人,约占全市就业人口的1.5%;年营业收入10亿多元,约占全市GDP的1.8%左右。

(二)优势文化产业逐渐崛起

近年来,我市的演艺、文化娱乐、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网络文化、印刷、艺术品及文物监管品等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其中一些产业已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和优势。

1.演艺业。围绕敦煌文化、丝路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创作思路,艺术表演团体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丝路花雨》经过修排将再创辉煌与经典。在全省新创剧目调演暨第二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奖赛上,舞剧《大梦敦煌》、秦腔《梁宫秘史》、豫剧《山月》分获创作特别奖、一等奖;被誉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的舞剧《大梦敦煌》从2000年首演至今,在国内外共演出500场,票房收入逾5 000万元。2008年深圳文博会上,《大梦敦煌》又与澳大利亚演出公司签下3 000万元的大单。

2.旅游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兰州旅游业得到新的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两山一河一街四区六线”的发展旅游格局,特别是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开发建设已成为一大亮点,兰州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春节文化庙、黄河风情文化周、兰州水车节、兰州合唱节等活动期间,文艺演出、放映电影、展出书画作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吸引了上百万人次的市民和游客享受兰州文化大餐。2007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达441.53万人,比上年增长24.72%;实现旅游总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22.25%,占全市GDP的3.7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4%;全年旅游新开发项目和续建项目共完成14 140万元。从2008年起每年举办的黄河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突出黄河文化和兰州特色,进一步助推兰州旅游业发展。

3.报刊出版业。兰州图书出版业发展较快,总体上水平和规模有了很大的提高。《读者》杂志发行量曾突破千万册大关,近年来,《读者》杂志连续获甘肃省和国家期刊奖,是中国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双高”期刊,多年来一直稳居全国9 000多种期刊发行量榜首,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市场占有率达全国期刊总量的三十四分之一,海外发行量已超过50万册,行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第4届中国品牌高峰会上,《读者》杂志以36.28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第4年入选排行榜。兰州日报社从1980年设立,由最初的一份《兰州报》发展到后来的《兰州日报》、《兰州晚报》、《都市天地报》、《中学生导报》、《新世纪小学生报》、兰州新闻网等五报一网,其中《兰州晚报》已成为兰州报业市场上的一个知名品牌,报纸的发行网络已覆盖全省十三个地州市,广告收入位居全省各媒体前列。报纸的质量、品位、公信力和亲和力、影响面都位居全省各报前列。2007年兰州日报社经营收入7 846万元,其中《兰州日报》收入达834万元,《兰州晚报》总收入6 718万元。

4.体育产业。近年来经过探索和发展,以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兰州市现有体育场地总数为2 730个,其中标准场地2 139个(体育系统78个,占3.64%,教育系统1 619个,占75.68%,其他系统442个,占20、68%)。全市体育场占地面积573.16万平方米,人均1.88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383、74万平方米,人均1.26平方米。乒乓球室1 996个,游泳馆12座,排球馆250个,保龄球馆10座。此外,还有一些台球室、网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棋牌室等体育设施。目前,我市拥有各类体育组织1 000个,开展包括保龄球、棋牌、健美健身、武术、跆拳道、信鸽等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体育活动项目以及新兴的波比足球、沙狐球等22个体育项目,2007年全市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800余项,直接参与人数达200余万人次。近几年体育彩票销售持续增长,2007年销售量达2.0879亿元。体育彩票已成为兰州体育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柱。

5.广播电影电视业。兰州广播电视业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有线网络传输为主业,电影发行放映、电视剧(片)制作、音响发行、技术服务、广告经营等相关行业配套的多元化行业体系。目前,兰州电视台共开办4个频道、兰州人民广播电台开办3套节目,相继开办了《一把手上电视》、《兰州零距离》、《快乐兰州》等名牌栏目,收听收视率不断提高,在省城电视界和广大电视观众中有较大影响。兰州电视台4个频道在省城10个电视频道中保持60%以上的收视份额。2007年全面启动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完成6.3万户双向化改造,有线电视数字转换13万户。

(三)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近些年,全市文化系统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多,重点文化工程——四库全书藏书楼竣工并对外开放,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1 482万元,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1 800多万元改扩建了全省一流的金城大剧院;融资3 000多万元建成了西北地区第一家五星级的电影院——东方红影城;投资900多万元改扩建了体育公园;投资2 000万元新建了兰州水车博览园;投资2 300多万元建成了兰州市文化艺术综合楼;投资100万在省内率先建成了国家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兰州分中心,初步建成全省第一个文化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文化行政管理电子政务平台和“文化兰州”网站。

另外在文物管理和保护项目方面,通过修缮或易地重建,使皋兰文庙、鲁土司衙门、五泉书院、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白塔、庄严寺、金天观、隍庙、万渊阁、齐天庙等一批文化遗存得到了有效保护。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升了兰州的城市文化氛围、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文化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我市文化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形成多门类、多层次的发展态势和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近年来,兰州文化市场蓬勃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表演、娱乐、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网络文化、印刷业、文物和艺术品及文物监管品等市场组成的综合市场体系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开发和建设的格局,呈现出门类齐全、层次多样、繁荣有序的局面,文化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先后组织开展了“扫黄打非”集中行动、“集中执法季”行动、“反盗版百日行动”、“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等专项治理。市文化稽查队因工作成绩突出,屡破大案要案,曾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先进单位称号,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省“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授予甘肃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等荣誉。文化市场已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文化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秩序。

(五)文化企业日渐发展壮大

文化企业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化企业3 000多家,新建立的民营文化企业有70多家。近几年,国有文化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兰州市文化实业发展公司、兰州市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公司、兰州报业集团公司等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集团化运作。其中,兰州市文化实业发展总公司是一家综合性、集团化大型文化企业,是我省文化系统的龙头企业之一,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也是甘肃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文化企业。

(六)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把事业单位中的文化经营性部分分离出去,变成独立自主的文化企业。对市属文化事业单位进行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试行全员聘用合同制,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竞争上岗,分配制度上打破“大锅饭”旧体制,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贡献大小分配原则,并且还实行了各类不同的奖励制度。转换政府职能,理顺政府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逐步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采取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调整并引导文化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目前,全市的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和各类报刊都逐渐加快了改革的力度,已组建了6家较大型的企业集团,“核心层”文化产业单位和“相关层”文化单位都全力推进改革,新闻传播、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品制作和信息文化网络系统都开始按照市场配制资源的方式进行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激活了文化生产力要素和文化资源的开发。

二、兰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几年,兰州文化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和西部的一些城市相比,还处于后进阶段,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存在观念、体制、市场、资金、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使兰州丰富的文化资源不能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一)思想认识不足、发展思路滞后

长期以来,许多人习惯把文化看做是公益事业,政府出钱办文化并把它当作福利无偿提供给人们来享用。文化产业意识薄弱,文化管理部门“重事业,轻经营”的思想和做法仍然存在,对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思想观念的落后,必然缺乏总体规划、有效管理和支持力度不足,无法使文化资源充分地得到保护、开发和利用,发展思路与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对创意文化认识不足。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路仍是“资源导向型”,往往只在传统的文化资源中找出路,缺乏创意型的策划、包装和市场开拓,其结果是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却未能有效地实现产业化,或产业化程度较低,无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水平较低

兰州文化资源丰富,品位较高,但是由于文化基础设施滞后,投资环境不佳,资金投入不足,文化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落后以及体制性障碍等,因而,我市文化资源难以进行合理、高效地开发,资源优势尚未向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缺乏特色产品、主导产品和精品名牌。现有的许多文化项目投资少、规模小、层次低、管理经营粗放,与其他产业联动少,市场竞争力不强,文化产品和服务品味不高。此外,对外宣传力度不足,推介方式落后。

(三)文化人力充足,但文化人才短缺

人才制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兰州文化产业最根本的制约因素。从总体上来讲,兰州人才总量充足,但层次和质量不高、分布不合理、结构不合理、人才浪费和人才流失现象都大量存在。目前,兰州地区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5万多人,但高级文化人才和文化专门人才以及文化管理人才都十分短缺,尤其是缺乏熟悉业务、懂经济、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近几年,兰州高级文化人才比重不足10%。文化专业人才供求矛盾很突出,短缺率达50%以上,文化管理人才更为稀缺,有60%从事文化管理的人员均不是管理的内行,多数是其他部门的改业人员,还有相当多未受过文化基础知识培训的人。总之,一方面兰州文化人员过剩,但另一方面文化人才又奇缺。另外,文化人才又大量外流。我市文化教育方面人才的流失在西部居前位。文化人才流出和流入的比约为10∶1左右。在文化人才流出增加的情况下,而集聚人才的机制又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可见,兰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人才危机。此外,兰州文化人才结构和分布均不合理,传统的文化事业型人才相对充裕,人才的知识结构也以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而既有本专业专门知识技能、又具备市场经营能力的人才十分匮乏;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大量集中在省、市条件较好的文化事业单位,而基层文化单位、乡村、文化产业经营部门人才匮乏。这种结构和分布情况极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四)体制性障碍尚待进一步突破

兰州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目前,文化系统的有些单位没有完全摆脱文化事业的隶属关系,仍是传统的事业单位,主要靠财政供养,有些是“财政供养加市场补充型”体制,基本由政府控制,经营活动只能作为副业,文化企业缺乏独立发展的生命力,而且事业企业不分的情况还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形成分配不公、违规占有,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如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和经营人员没有完全从文化事业中分离出来,仍然存在着企事业混合的现象。另外,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产业单位行政性管理机构设置重复,部门分割、单位分割、功能分割现象仍然存在。行政管理部门仍然存在过多干预基层文化单位微观行为的做法。多头管理给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行政性障碍。如宗教文化行业和旅游观光单位,存在园林部门、宗教部门、旅游部门、消防部门、文化部门等多头管理、多头检查的现象。政府办文化的局面还未彻底改变,文化企事业单位对政府的依赖性也较强。这一切表明,体制障碍仍是兰州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问题。

(五)经济实力薄弱,文化投入偏低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兰州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总量仍然偏低。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偏低,这就大大限制了经济对文化的支撑力度。政府对文化的投入数量较小,而社会融资的渠道又很不畅通,特别是省外资本、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程度低。资金短缺使文化企业经常陷入投入不足的困境,许多好的文化产业项目因资金短缺不是推迟,就是延期竣工;一些历史文物和文化活动场所破损严重,维修困难,大大限制了文化企业的生产与服务能力和经营发展水平。可见,经济实力的薄弱是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六)文化企业规模小,产业规模化远未形成

虽然兰州文化经营单位的总数在不断增加,但规模小、层次低、竞争力弱。行业之间交流少,联合少,发展参差不齐,某些领域还存在着垄断经营的现象。目前,兰州的文化企业90%以上都是资产在百万元以下的小型文化企业,千万元以上的中型文化企业为数不多,亿元以上的大型文化企业寥寥无几,大部分文化产业企业资产几十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或几万元。广电集团、报业集团、出版集团等都拥有较大的资产,但规模优势并未真正发挥出来。总体上,由于我市文化企业实力薄弱,规模小层次低,因此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的步伐缓慢,这就影响了文化资源的共享和文化资源的节约,大大降低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七)文化品牌创新不足,市场开发规模小

兰州市已经开发出一批传统的文化品牌,尤其是《读者》杂志已成为誉满全国,走向世界的著名品牌。《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舞台艺术品牌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总体上文化创新意识薄弱,品牌创新不足。目前,我市文化产品形式较单一,策划包装不够,市场运作不利,大部分文化产品被长期埋没,难成大器,陷入“捧着金饭碗没饭吃”的困境。除了《读者》、《大梦敦煌》外,兰州能够在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与兰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相比,显得很不协调,况且兰州大量的文化产品都是传统产品,缺乏创意,层次较低,在社会影响、市场占有、审美或收藏价值、科技含量、商业价值、市场竞争力诸方面,都十分缺乏。由于文化品牌特别是国内名牌太少,文化产品的收入很低,对经济的贡献很小。目前,全市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约为1.8%。

三、促进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兰州文化产业虽然有一定基础,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总体上相对落后,文化产业有序推进、健康运行的局面尚未形成,因此,兰州文化产业要努力提速、扩容、增效,必须牢牢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全面促进发展。

(一)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1.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的整体布局中,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通盘考虑,整体规划。一是市、县区和有条件的乡镇要分别制定近期和中长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二是不同部门要分别制定各自领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博展、互联网服务、娱乐、艺术培训、文化旅游、体育休闲、文物和艺术品等重点行业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三是制定一些特殊的文化发展规划,如制定西部大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政策条件下的文化发展规划。

2.建立完备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政策。抓好文化资源的抢救和保护,做好各类文化资源的调查、评估、抢救和保护工作,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既要打破资源的部门所有、垄断经营、人为限制开发、随意设定市场准入的藩篱,又要防止无序开发、随意开发和破坏文化资源等现象,创造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政策环境。二是财政金融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优惠、多元投资、金融信贷、文化基金、财政保障、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政策,使兰州文化产业发展尽快突破资金瓶颈。三是文化市场公平竞争政策。在国家市场经济政策和保障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更为具体的政策法规,包括市场准入、市场开放、市场待遇、权力限制、市场净化和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还要制定出台鼓励民间文化发展的政策、文化人才政策、文化产业开放政策、文化安全政策等,为兰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另外,为保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和文化产业政策的全面落实,必须以法律、法规、制度为保障,保证规划和政策的长期性、一贯性和严肃性。

(二)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应用机制

一是大力培养和造就文化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完整的人才培养规划,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和机制。为文化人才制定优惠的户籍、待遇、退离、教育、培训政策和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造就文化产业的开发者、创造者和管理者。建立文化产业优秀人才、特殊人才和创新人才的使用与激励机制,特别要培养和吸收创造性人才,设计创意性文化产业,突破资源约束,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二是实施聚才工程,积极引进文化人才。以真心求才,以政策揽才,以事业引才,以灵活的机制借才、用才,并且建立文化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用人机制。鼓励以优质项目、流动岗位吸引优秀人才,大量引进各类急需和短缺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带头人参与“文化兰州”建设。彻底打破文化人才单位部门所有、城乡二元的身份地域等界限,创造有效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调剂、补充、交流、重组人才,使一些过剩人才较快的流出,使其寻求新的组合地区和部门,而同时又加快各类短缺人才的流入步伐,及时挽救人才危机,实现人才资源存量、余量、分布和结构的最佳配置,使文化人才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此外,要坚持求其所用,不求其所有的方式,可以采取“筑巢引凤”的方式落户,也可以采取“候鸟”的方式自由来往,还可以一身二任等多种办法使人才向兰州文化产业部门集聚。另外,引进人才要唯才是举,淡化学位、职称和年龄,把实用性放在首位。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活力

一是加速事业与产业分离,尽快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转型。报刊业、广电业、演艺业、音像图书业等行业要逐步转换机制和身份,由文化事业性质转化为企业化经营的文化企业,条件成熟的可以直接进行股份制改造,变成现代企业。二是文化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现有的报刊、广电、演艺、文化旅游、图书发行等资源进行整合,按现代企业的规则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或股份制公司,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小型的文化企业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向市场化过渡。三是全面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转变政府文化部门的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转向以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增强宏观调控、指导、监督和服务的职能。尽快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管理文化产业,给文化企业以充分的自主权,实现文化资源的市场配置,打破地域、行业、主管部门的界线,实现文化资源和文化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特别要消除多头管理、多头收费、争夺权力、争夺利益的弊端,消除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的行政性障碍。要加速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分别根据企业和事业、公益性与非公益性单位的不同特点,进行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工作制度的改革,以改革添活力、促发展。

(四)培育文化资本市场,拓宽文化融资渠道

要实现兰州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就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特别是通过培育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突破资金瓶颈,吸引民间投资、外资、社会赞助、捐赠等拓展兰州文化产业资金渠道,形成多渠道筹集、多主体投入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机制。一是拓宽资金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文化对外开放范围,清理各种限制措施,放宽外部资金准入尺度,启动民间投资市场,全方位激活文化资本。加大争取其他各类资金的力度。要继续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特别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对西部的支持,获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资金;还要争取文化扶贫资金、国内外的慈善资金、各种社会捐赠等发展兰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二是开展各种形式的资金运作,培育文化资本市场。组建文化企业集团,形成上市公司,筹集了大量资金。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可有控制地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也可试行彩票集资方式。组建市级文化商业银行,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建立文化投资基金,启动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信用担保。发展文化产业拆借市场,一些有过剩资本的文化企业或非文化企业可以把一部分资本和资金转借给文化企业,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缓解一些文化企业的资金困难。扩大文化领域的招商引资。提供优惠的政策环境,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兰州文化产业。也可引导非文化经济实体介入文化产业,开展混业经营。

(五)优化文化发展环境,规范文化发展市场

一是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继续推动退耕还林、绿化美化、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大力加强交通、通讯、供水、供气、供暖及各类生活设施等基础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外部环境。另外抓紧政策、体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软环境建设。制定优惠文化政策,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二是建设和规范文化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环境。严格执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在市场准入、市场运作、利益获取、税费负担方面,为不同的竞争主体提供平等的条件。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要严厉打击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扫除“黄、赌、毒”,确保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新作品、新艺术、新技术手段和各类新的文化品牌上,按知识产权保护和使用的法律,进入市场交易和产权保护服务范围。

(六)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优秀文化品牌

一是积极挖掘、整合兰州文化资源,推进文化精品战略。开发的触角要涉及报刊、互联网、演艺、音乐、图书、博展、旅游、体育、休闲娱乐、音像、民俗风情、影视、工艺品收藏制造、书画、餐饮、服饰、等广大领域,挖掘和打造有价值的品牌。重视无形文化品牌的打造。要花大力气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有影响力的演艺、会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品牌。二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特别是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文化精品。三是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打造优势文化品牌。抓住兰州的历史和地域特点,重点开发与黄河文化、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西北少数民族风情、文物精品和文化典籍、西北山水名城等方面相关的文化品牌。开发与工业文化、高科技文化、现代商业文化相关的产品和品牌。对业已形成的优势文化产品进行再开发、深加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读者》的综合开发。对兰州地区已有优势和具备开发潜力的兰州太平鼓、丝绸之路音乐舞蹈、黄河风情线旅游等,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形成产业优势。

(七)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

一是面向世界,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加强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放眼世界,广采博取,使兰州的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引进高科技研发、高水平管理人才,特别是在文化创意、影视传媒、数字技术、现代文化工艺品制作等领域的国际优秀人才。同时将兰州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特别是知名的文化品牌推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设计文化招商项目,大量吸收国际资本,要组建企业集团和大公司,创造条件同国外文化企业交流与竞争。既吸收国外的文化珍品来兰,也将兰州和甘肃的文物精品出境巡展,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面向全国,积极开展省际、市际间的文化交流。将兰州的优秀文化产品介绍到全国各地,占领国内文化市场,以文化为媒,促进兰州文化企业与国内各地区文化企业的交流和合作。

(八)转变落后观念,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和设计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兰州的创意型文化产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汲取国内外创意文化的经验,结合自身条件,多方面探索、推进。一是全方位介入创意型文化产业的开发,主要包括有特色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航天科技展示、动漫产业、网络游戏、博展活动、工艺品创作、大型文体活动或休闲园地及设施。二是立志创造,推陈出新。兰州现有的传统文化产品往往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对此,应当用新的文化价值观、新的营销理念,配以新技术、高技术的武装,进行全面的策划、包装、改造、升级,点石成金,推陈出新。(执笔人:李俊霞张永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