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对策

城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对策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城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对策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城市产业结构的现实存在和未来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客体,如何根据城市特色发展自己的支柱产业,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城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对城市产业正确定位。
城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对策_现代城市发展与管

第四节 城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

城市产业结构的现实存在和未来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客体,如何根据城市特色发展自己的支柱产业,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城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对城市产业正确定位

为了搞好城市产业“定位”,必须首先对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认识要“到位”:就一般规律而言,当城市规模较小时,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比较单一,城市产业定位比较容易;而当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类别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链越来越长时,城市产业结构会越来越复杂,城市功能会越来越综合化,城市产业定位就比较困难、复杂了。而就特殊规律而言,不管城市如何扩大,产业结构如何复杂,它都应有与城市区位相联系的城市产业结构的特色、特殊性与城市功能的个性化,这是产业定位的主要依据。在城市经济建设中,过去由于对城市的差异性重视不够,不能深刻认识到各个城市由于区位不同,资源种类和丰度会相应不同,从而带来城市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也不同,形成了不同区位的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像有些城市之间发生产业结构雷同和低效益的现象,无法形成优势互补的地区产业结构体系,多是由于对差异性认识不够造成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容易造成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长期损失,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

因此在建设城市支柱产业时,要首先重视和科学解决好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的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问题,把它作为一个原则来考虑城市产业结构的正确定位、调整和优化。为了使城市产业定位更加明确,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必要对过去许多城市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再认识。不能盲目地照搬国际上的公例来直接对比、判断本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合理”与“不合理”。

二、坚持产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

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撑,也是发展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发展城市经济圈必须坚持产业优先原则,只有产业水平提高了,城市经济圈发展实力才能得到相应增强。要重视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扩大支柱产业规模,努力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外向度,不断延伸中心城市产业链条。以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为龙头,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壮大产业实力,形成区域经济支柱。都市圈内其他城市则应按照产业链条延伸、产业相互依存和关联的要求,主动承接中心城市辐射,积极发展与区域支柱产业、与支柱产业协作配套、上下游配套的相关产业。同时,要注重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促进城市经济圈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突出各个城市自身的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避免因产业结构单一或重复建设造成的恶性竞争。要通过城市圈内支柱产业、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布局合理的产业构架和板块经济,创建多层级经济网络体系。

三、必须坚持发展“大产业”的价值取向

发展大产业,一是特指产业规模要大,只有一个产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在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发展中具有支柱的作用,这是一个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二是要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要大,或者说这一产业要有很强的产业根植性,它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与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强的关联——主要指就业,能够解决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而不是一种“飞地”产业,仅仅贡献GDP,如在上海周边地区的一些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业,对GDP和进出口都有贡献,但与当地就业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仅雇佣一些外地打工者;三是与本地技术创新的关联度要大,也就是说这一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靠本地的技术创新所推动的,而不是依靠外来技术,只有这样,产业才具有持续竞争力,不容易出现空心化;四是与周边地区的产业联系要大,产生产业集聚效应,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产业区(圈),而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五是这一产业在全球要有较大的产业空间,专家认为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城市,上海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产业,那么它的市场应该是国际性的,产业发展空间也就应该是国际性的,只有具有一定的国际发展空间的产业才能成为上海这样国际中心城市的支柱产业;六是对中国经济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贡献要大,就像当年东亚经济发展的“雁行模式”一样,上海也是中国产业升级的“领头雁”,上海的支柱产业要在我国的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带动国内产业升级的作用,引领国内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有了大产业,上海还需要一些“强企业”为自己的核心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所谓“强企业”也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强品牌;二是强技术;三是强竞争力;四是强产业关联度。

四、突出城市支柱产业发展的特色和个性

现代国际竞争导致世界城市之间的国际分工,不同城市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国际优势产业,城市发展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现代城市可以构筑多种产业功能,但只突出一两项主要功能,形成一两项强势产业是发展趋势。比如德国的展览名城汉诺威、印刷机械大学城海德堡,荷兰的港口城市鹿特丹,意大利的服装名城米兰,瑞士的钟表之都洛桑等城市,都靠一两个特色产业、强势产业闻名世界。优势企业和相关产业的不断增多、集聚,必然推动城市经济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当今世界大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都有强大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群维护其在国际城市体系中的顶级地位。同时,现代城市个性正在从“形”到“神”深入地得到展现,个性化城市空间和人居环境显示了城市的独特魅力,在这方面悉尼的歌剧院、巴黎的时装艺术就是很好的说明。

第三产业(服务业、旅游)的大量发展使城市功能更新个性突出、产业结构得到软化。如纽约、伦敦等以工业起家的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大量的工业企业进行外迁,依托内河沿岸发展旅游业、服务业,使这个城市功能得到置换,变得更为美丽、休闲、有品味。现代世界城市的产业结构正变得越来越软化,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许多城市的服务业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有的超过80%,美国城市在1997年已平均达到63%,荷兰城市在1975年平均达到58%,上海2000年第三产业比重为50%。

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美国在1870年至1970年的100年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的增长,贡献份额为80%。以网络作为快速传递媒介的现代金融、咨询、贸易、信息、文化、旅游等知识服务业成为重要的产业基础,知识服务业的比重日益上升。而在一个地区强势产业的发展又往往是靠一两个大型核心企业所引领的。各城市“十一五”期间的支柱产业选择不一定要选择几大支柱产业,不妨选取一两个有优势的长期产业和企业进行扶植发展,做10年、20年的发展规划,将这个产业和企业培养成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如进入世界500强,形成具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对地方经济起到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从国际、国内或地区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一个城市(或者区域)的崛起,往往就是靠一两个强势产业所带动的(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产业、硅谷的信息技术产业,伦敦的金融城,德国的展览名城汉诺威、大学城海德堡,荷兰的港口城市鹿特丹,意大利的服装名城米兰,瑞士的钟表之都洛桑等)城市闻名世界。

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1.根据城市资源特色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风光休闲产业

著名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曾预计,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与现代生活相符合的休闲产业作为现代城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在美国,休闲经济产值将占GDP的50%以上,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并逐步发展为支柱产业,而且在未来的社会信息化过程中,休闲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休闲经济产值在GDP中将占50%以上,从而进入休闲经济时代。目前,我国人均生产总值逐步提高,从国外经验来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社会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服务业层次的提升及总量的增加也将迎来一个文化休闲产业加速发展的转折点。

国内各城市也开始注意到文化休闲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纷纷打造文化休闲品牌。河南省郑州市从2005年开始,以文物景观开发、文化遗址保护、城市建设三点为主导思路发展休闲产业。据郑州市文化局局长齐岸青介绍,郑州除逐步规范传统娱乐项目,整合市场秩序外,还大力开发了郊区休闲度假项目。青岛市文化局有关人员表示,文化休闲产业具有都市创意产业特色,瞄准的对象是青年消费群,在挖掘和整合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激活其市场价值和产业价值等方面将大显身手。该市已将文化休闲产业确立为重点发展的四大特色文化产业之一。2006年6月在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青岛申报的60多个过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中文化休闲产业项目就占据了37个。休闲产业中,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和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旅游业推动了农业、林业的结合,生态农业、森林度假等旅游产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旅游业拉动了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工艺美术业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以豆类、果类、枣类等为主要加工原料的旅游商品和腰鼓、剪纸、布堆画、农民画、面花等旅游纪念品。此外,旅游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就业途径,带来了许多新观念。

六、依据市场需求开发文化创意产业

从国际上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它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97年,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提出了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通过十年的发展,英国经济已经由制造型向创意服务型转变。同时,英国政府对创意产业采取了税收优惠等政策性扶持,有效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英国的出口,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再看西欧城市复兴运动,其中文化旗舰项目成为其重要战略。所谓城市复兴,就是对那些作为传统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已经衰落,并且其社会、经济、环境和社区也因此开始衰败的城市,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改善,再生其经济活力,恢复其已失效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从城市的角度讲,英国完成了由一个制造型英国向创意型英国的转折和飞跃。比如先前的制造业城市伯明翰1991年开始,建设了国际会议中心,吸引了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歌剧团和芭蕾舞团纷至沓来;谢菲尔德市则建立了文化产业区,199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更是其城市复兴的催化剂,赛会过后,给城市留下了高水准的体育、休闲综合设施;利物浦不仅成功改造了包括画廊、海洋博物馆以及电视新闻中心在内的规模宏大的艺术、休闲和零售商业为一体的综合设施,同时,甲壳虫乐队的丰富文化遗产和英国肥皂剧Brookside的成功,都进一步改善了城市形象

作为创意产业概念的发源地,英国创意产业的最突出的特点还是它的创意。比如,辣妹组合、哈利·波特、“古墓奇兵”、“007系列电影”等,其成功的首要因素就在独特、新奇、通俗、流行的创意理念。2003年6月,英国女作家罗琳创作的长篇小说《哈利·波特》第五集英文版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发行,大获成功。仅在美国,巴纳斯-诺比尔公司的630家商业连锁店,在开始销售的第一个小时,就销售了28.6万册,差不多每秒钟卖出80册,创造了流行书销售的新纪录。对我国一些大城市而言,发展创意产业是发展模式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重要转变,是向内生性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以粗放型、资源型、投资型为主的阶段。如今人民收入不断增加,对社会文化需求不断升级,也要求其增长方式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创意为王,高端融合,北京、上海等地区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的转变,发展观念的转变,是发展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全面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注释】

[1]联合国为统一世界各国产业分类而制定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将全部经济活动先分成10个大项,每个大项下又分成若干中项、小项和细项,意在将全部经济活动不遗漏地给以分割并使之规范化。用这种分类法所作统计具有很高的可比性,可供各种经济活动分析时使用。这种产业分类法和三次产业分类法保持稳定的联系,可以很容易地归并到三次产业中去。

[2]我国只对前三个层次计算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3]转引自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李方安博士的分析报告。

[4]支柱产业方法举例数据引自贵州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的测算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