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兰州市就业形势分析与扩大就业对策研究

兰州市就业形势分析与扩大就业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兰州市就业形势分析与扩大就业对策研究就业是民生之本,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兰州本来就不乐观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表3-1 兰州与全国就业人员负担人数比较数据来源:《兰州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兰州市就业形势分析与扩大就业对策研究

就业是民生之本,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兰州本来就不乐观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性,兰州就业形势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对这种特殊性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是兰州落实中央“保民生”战略目标的关键。

一、兰州就业形势的现状

(一)劳动力总体状况

2007年兰州市劳动力资源总量(1)为244.08万人,其中城镇为154.22万人,乡村为89.86万人,分别较2006年增长5.48%、19.74%、-12.42%。2007年年末劳动年龄人口为259.56万人,其中城镇为160.73万人,乡村为98.83万人,分别较2006年增长4.49%、17.92%、-11.84%。说明兰州市劳动力资源总体供给充足,但是劳动力资源集中在城镇。

(二)就业形势严峻

2007年从业人员为153.98万人,其中城镇为83.44万人,乡村为70.54万人,分别较2006年增长2.22%、4.56%、-0.41%。说明城镇就业是拉动就业的主要方式。2007年较2006年,从业人员中,城镇从业人员、乡村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分别低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2.27个百分点、13.36个百分点、11.43个百分点,导致两种结果:其一是就业率(2)较低。2007年就业率为59.32%,较2006年60.64%低了1.3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2007年就业率为51.91%,较2006年58.55%下降6.64个百分点;乡村2007年就业率为71.38%,较2006年的63.18%下降8.2个百分点。其二是失业率较高。2007年失业率为3.52%,较2006年的1.48%提高了2.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2007年失业率为6.30%,较2006年2.75%提高了3.55个百分点。由于农村就业的特殊性,农村经济活动人口与从业人员相等(3),从这点来看,农村不存在失业人员,所以农村失业率为零。以上情况说明城镇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农村作为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明显。

(三)出现沮丧工人效应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部分长期失业、寻找工作有困难的经济活动人口不得已退出劳动力行列,即所谓的“沮丧工人效应”。具体表现为劳动参与率的降低,2007年劳动参与率为61.48%,较2006年的61.55%下降了0.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劳动参与率2007年为55.40%,较2006年60.21%下降4.81个百分点。

(四)就业人员的负担高于全国水平

从表3-1可以看出,兰州城镇居民家庭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与农村居民家庭每一劳动力负担人数都较全国水平要高。2002—2007年,兰州城镇居民家庭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较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高出0.09人;农村居民家庭每一劳动力负担人数保持2.00人,而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每一劳动力负担人数呈下降趋势,年均负担人数为1.45人,兰州农村居民家庭每一劳动力年均负担人数比全国水平高出0.55人。

表3-1 兰州与全国就业人员负担人数比较

img23

数据来源:《兰州市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年鉴(2008)》。

(五)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兰州市就业人员不断在三次产业间流动。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的比重按照“三、二、一”演进,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三次产业分配的合理性进一步加强。从表3-2可以看出,2004—2007年年均水平,兰州市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0.8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0.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0.77个百分点。

表3-2 就业人员相关年份在各产业比重的升降变化表

img24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2008)》,兰州市统计信息网:《兰州统计年鉴(2008)》计算所得。

(六)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严重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市经济增速放缓,全市工业有17个行业增速下滑,近70户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停产半停产企业采取轮岗或放长假等方式使得工人处于隐形失业状态。市委市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工业经济整体运行态势逐步趋稳,全市停产半停产企业面在缩小,但是经济危机对经济的影响远未见底,经济中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工业生产方面。市场需求下滑使部分行业亏损问题比较突出,停限产企业恢复生产困难。至2009年5月底,全市停限产企业仍有42户。其次,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尽管2009年前5个月各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大幅增加,但小企业仍很难得到生产经营急需的贷款。困难的经营局面使得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人员的意向大大降低。再次,当前的危机对“三农”的不利影响仍在继续,其中突出的是主要农产品价格下滑,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下降5.9%,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品价格下降4.3%、11.2%、7.8%和3.3%。2009年5月份以来,有一半以上的农产品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继续下跌,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下跌37.8%。目前,从主要农产品价格走势来看,下行压力仍在加大,而且销售也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使回流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条件不佳,农村作为稳定农民工就业的“蓄水池”作用面临困境。

(七)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就业再就业受到中央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统筹做好各类就业群体的就业工作

第一,城镇新增就业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5.1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安置困难人员再就业7162人;安置零就业家庭就业294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97人,实现了动态消零的目标。2009年6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02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269人。第二,劳务输转成绩斐然。2008年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7.6万人,其中有组织输转11.2万人。2009年6月底,全市输转城乡剩余劳动力24.67万人。

2.不断完善就业再就业相关制度体制

第一,社会保险工作快速推进。其一,参保人数快速增长。2008年全年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分别为1.50万人、2.01万人、7.60万人、4.20万人和3.1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累计参保63.89万人,参保率达到90%。截至2009年6月底,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24.12万人、58.09万人、72.75万人、35.57万人、32.09万人。其二,农村社会保险工作获得突破。被征地农民参保人数快速增加。2008年,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险3425人。2009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1510人,截至6月底,累计参保人数4424人。村干部养老保险启动。全市2503名村干部的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资金已全部到位,个人缴费工作正在加速推进。农民工参加保险出现可喜变化。截至2008年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1025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7935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8961人。第二,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发展迅速。2008年全年共培训各类人员3.35万人,其中,就业再就业培训32180人,创业培训(SYB)1320人。截至2009年6月底,全市就业再结业培训人数18542人;全市共组织外出、外来富余劳动力培训班161期,培训22591人,其中劳动力技能培训11131人。第三,覆盖城乡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不断完善。2008年全市劳动保障执法监察达到84.30%,全年共追发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597.81万元,追回劳动者押金12.64万元,补签劳动合同6.73万份,督促101户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297.6万元。全年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393件,结案1133件。2009年上半年,劳动保障执法监察达到43.29%,监察案件结案率达到95.60%。第四,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不断发育。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建成市人力资源市场,即将投入使用。各县区人力资源市场标准化建设正在加紧进行。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目前,集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劳动力市场“四级”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不断净化劳动力市场。2008年依法取缔非法职介组织5户,清退非法使用童工49名。2009年上半年依法取缔非法职介组织5户。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总量小,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

世界经济和中国的经验都证明保持高速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的有效方式和基本途径之一。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增加200万人左右的就业。(4)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投资转向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下降,表现为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但是较高的经济增长仍是带动就业的基本途径。从图3-1可以看出,“十五”末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为0.0548,即每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能增加54万个左右就业岗位;“十一五”时期,就业弹性系数在下降,2006年为0.0506,即每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能增加50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2007年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0452,即每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能增加45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兰州市国内生产总值虽不断增长,但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增速较慢,总量偏小。从表3-3可以看出,兰州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无论在西北五省会城市、西部11省会城市,还是在全国27省会城市均处于落后位置。滞后的经济发展影响了就业,2001—2007年兰州就业人员数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79%,低于全国年均增长速度(0.9%)0.11个百分点。目前,兰州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深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项目建设方面。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5月份比上月下降3.88个百分点,对于主要靠经济增长拉动的兰州市经济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缓慢会严重影响经济增幅并进而影响扩大就业。其次,社会消费方面。以房地产为例,兰州市的房地产市场与上年同期相比,商品房开发投资、二手房成交面积等指标均有较大幅度下滑,许多消费者仍保持观望态度,使成交量持续低迷。这不仅影响全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也影响房地产业在增投资、促内需、保增长方面作用的发挥。兰州出口所占经济份额本身较少,固定资产投资的严峻形势、社会消费的不利因素,使得兰州经济发展变数增加,必将影响就业的充分性。

图3-1 2005—2007年就业弹性系数对比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8)》计算所得。

表3-3 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及增速位次表

img26

资料来源:《兰州统计年鉴(2006)》、《兰州统计年鉴(2007)》、《兰州统计年鉴(2008)》,其中2005年、2007年拉萨市统计数据缺失,位次以现有数据进行排序,其中2007年兰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和昆明市相同,2005年省会城市广州市数据来自广州市2006年统计公报。

(二)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密切的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首先,就业结构合理与否影响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升级。其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的必要保证,二者在相互影响和促进中不断走向协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协调与否的衡量指标是结构偏离度。结构偏离度是指产业就业结构与产值GDP比重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程度。它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不对称。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时,产业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该产业存在着劳动力迁入的潜力;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时,产业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着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压力;等于零则表明该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协调,处于最佳状态。理论上产业结构偏离度会向零值趋近。兰州市的就业结构虽然具有进一步优化的趋势,但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现象依然严重,从表3-4中可以看出,兰州市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表现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兰州市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呈现负值且由2003年的-0.86扩大为2007的-0.87,年均为-0.86,全国年均水平为-0.73,绝对值高出全国0.13个百分点,绝对值在高位运行且成扩大化趋势。这些说明,兰州市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严重过剩,存在着迁移出去的巨大压力,就业比重不能随着产值比重的下降而下降,就业结构的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并且表现出两个显著地特点,其一是滞后程度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其二是滞后程度远远大于全国水平。第二产业虽然呈现正偏离,具有吸纳劳动力的潜力,但是同全国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逐步缩小的趋势相反,绝对值由2003年的0.48扩大为2007年的0.54。说明兰州市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远远高于就业比重,我市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速度较慢,就业结构的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

表3-4 兰州市与全国产业结构偏离度对比表

img27

数据来源:数据根据《兰州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年鉴(2008)》计算所得。

(三)就业观念落后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在就业与再就业过程中,落后的就业观念严重束缚人们的就业与再就业行为,具体表现为:第一,“等、靠、要”思想没有根本转变。第二,就业思路狭窄。在人们的思想深处,吃财政饭、走进大型国有企业等才算是真正就业的观念根深蒂固,灵活就业与创业多被看做是不得已而为之。考公务员热就是一个明证。第三,“面子”情结严重。一项工作对求职者是否有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工作是否“有面子”。如2009年7月18日在兰州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市场商贸服务类专场招聘会”上,北京一家涉外家政公司月薪4000元的优厚待遇却没有招到一个应聘大学生。原因在于很多大学生把“家政服务人员”同“保姆”等同,认为保姆不是体面的工作。

(四)非公有制经济不发达,影响就业倍增效应的发挥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定员定岗、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施行,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的作用十分有限,提供就业岗位的重任就落在非公有制经济体的肩上。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1个私营企业,平均可以带动13人就业;个体户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可带动其他人员就业,因为个体户多数需要靠雇工才能完成经营过程,所以非公有制经济对促进就业具有倍增效应。由于兰州市的非公有制经济不发达,就业渠道难以扩大。以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为例,从图3-2可知,兰州市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占全体从业人员比例2006年和2007年分别低于中部城市武汉市2.74个百分点和1.46个百分点,低于发达城市南京市11.88个百分点和18.85个百分点。

img28

图3-2 南京市、武汉市和兰州市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占全市总从业人员比例

数据来源:根据南京市统计局网站、武汉市统计局网站和兰州市统计局网站。

(五)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

具体表现为:第一,农民工就业群体方面。短期内农村劳动力仍然严重富余。从表3-5可知,兰州市第一产业年均相对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全国年均水平,说明兰州市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的压力非常大,但是从表3-4可以看出作为吸纳劳动力主要产业的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非常缓慢,金融危机造成大量的农民工回流,使得农民工的总量过剩矛盾更加突出。由于农民工受教育年限较短,接受新技能的能力较弱,培训的覆盖率较低等,致使农民工多在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的初级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但初级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所以得到工作的机会并不多;同时,需要专业技术的高级劳动力市场又缺乏劳动力。第二,大中专学生就业群体方面。一方面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基数加大且快速增长,供大于需的矛盾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我市大中专毕业生以专科和本科为主,专科和本科毕业生人数占总毕业生人数的85.98%,专科和本科毕业生的理论素养无法适应高级学术研究和高精尖科技研究的需要,同时自身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弱,不能做合格的高级产业工人,而高层次研究人员和高级技工短口较大。第三,再就业群体方面。大量知识老化、技能单一的下岗失业人员急需就业与高级技工供不应求的矛盾并存。

表3-5 兰州市与全国2003—2007年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对比表

img29

资料来源:根据兰州市统计信息网数据计算所得。

三、主要就业群体就业形势分析

(一)农民工就业群体

1.就业现状

农民工就业群体的就业形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劳动力数量呈现下降的特点。2007年兰州市农村劳动力为75.11万人,比2006年的80.77万人下降了7.01%。说明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第二,乡村是从业的主战场,农林牧渔业是从业的主要渠道。2006年和2007年,乡村从业人员分别吸纳农村劳动力的87.69%和93.92%;农林牧渔业分别占乡村从业人员的59.95%和59.07%。

第三,非农产业就业比例偏低。全市农村劳动力非农产业就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与全国相比,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比例偏低。以乡村就业人员中的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例。从图3-3可以看出,2006年,兰州市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比例为6.61%,低于全国(9.94%)3.33个百分点,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比例为22.76%,低于全国(30.53%)7.77个百分点;2007年,差距进一步加大,相同指标分别低于全国3.76个百分点和8.71个百分点;2007年,全国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例逐步加大的情况下,兰州这一指标却减小。

img30

图3-3 兰州和全国私营企业和个体、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占乡村就业人员比较

资料来源:表中数据根据兰州市统计信息网、中国统计局网站中数据计算所得。

第四,非正规就业(5)快速增长。2006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从农村招收6991人,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增加人数的24.01%,2007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从农村招收9681人,较2006年增长38.48%,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增加人数的30.85%。其中城镇其他单位是从农村招收人员从业的主要流向,2006年,其他城镇单位吸纳从农村招收劳动力4246人,占从农村招收总人数的60.74%,2007年,相同指标分别达到7919人和81.80%,2007年其他城镇单位吸纳农村劳动力较2006年增加3673人,较2006年增长86.50%。

第五,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有限。虽然外出打工增长了农民工的知识,开阔了眼界等,为创业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创业者占农民工群体的极少数,创业带动就业增长的作用有限。

2.存在的问题

第一,政府培训存在多头管理。实践表明,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大概占个人人力资本形成的一半。现在,政府花大力气进行培训,但是缺乏统一规划,各个职能部门从自身职责出发开展培训,造成培训的整体无序、低覆盖率、机会不均等问题。另外,培训的多部门管理不利于提高师资力量、教材质量等,还容易造成有限的培训资源的浪费。

第二,新生代农民工徘徊在城乡之间。新生代农民工是指80年以后出生的新一代农村劳动力,她们在农村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逐步加大。新生代农民工是有梦的一代,内心埋藏着“城市梦”,对城市的认同远远高于对农村的认同,强调在城市中受尊重,对自身利益有更高的追求,可持续发展意识也更加强烈,更愿意留在城市。但是得到城市的认同非常困难,面对着子女教育困难、户籍制度的羁绊等诸多制度和文化的障碍,现实状况与自身期望差距巨大,融入城市过程艰难,但退回农村做不了合格的农民,更不愿退回农村,成为漂在城乡的一代,徘徊在城乡之间。

(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群体

1.就业现状

第一,毕业生人数快速增加。2006年大中专毕业生7585人,2007年为8666人,比上年增加14.25%,2008年则达到10345人,比上年增长19.37%。三年大中专毕业生总数达到26596人,其中,本科生1068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0.19%,专科生1217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5.79%,中专生347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3.05%,研究生25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97%。

第二,就业困难。2006年至2008年三年中,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入库人数为18308人,占三年中我市接受大中专毕业生总数的68.84%。其中,本科毕业生7269人,占接受本科毕业生数的68.00%;专科毕业生8115人,占接受专科毕业生数的66.64%;中专毕业生2832人,占接受中专毕业生数的81.61%;研究生92人,占接受研究生数的35.52%。

第三,市属企事业单位、基层和非国有单位是主要的就业流向。已登记就业高校毕业生的8288人中,到市属企事业单位就业2855人,占就业总数的34.45%,到县区就业2473人,占就业总数的29.84%,到非国有单位就业(含人事代理)2962人,占就业总数的35.74%。

2.存在的问题

第一,就业意愿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严重。一是广大大中专毕业生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作为就业首选与这些单位需求不足错位严重。二是大中专毕业生“学非所用”、“学非所需”现象严重。三是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国有单位实现理想抱负的愿望与这些单位“快餐式”消费人才的现实错位严重。四是歧视性规定造成特定就业群体与市场需求错位。比如,对性别、地域的歧视性规定造成特定就业群体的就业意愿与市场需求错位。

第二,鼓励创业的积极政策与创业的现状相矛盾。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创业指导、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然而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并不理想。据麦可思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中国2007届、2008届大学自主创业分别占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2%和1%;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自主创业者的创业理想是创业最重要动力的占41%~48%,而找不到工作才创业的占12%~15%。2007届和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自主创业者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的占82%以上,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和政府资助的几乎没有。

(三)再就业群体

1.就业现状

第一,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升降交错。“十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年均下降8.97%。进入“十一五”时期,2006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2.26万人,较上年增长22.16%,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较上年减少2.65%,“十一五”前两年年均增长9.76%。

第二,政府高度重视再就业工作。从表3-6可知,2004—2007年,再就业工作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年均再就业率达到95.55%。

表3-6 兰州市2004—2007年再就业率及再就业人数增长率一览表

img31

资料来源:根据兰州统计信息网数据计算所得。

2.存在的问题

第一,再就业面临不利因素。再就业人员就业依靠政府援助的成分较大,近几年表现为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给符合岗位要求的再就业人员。由于受财力影响等,可开发公益性岗位越来越少,影响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从表3-6可以看出,再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131.10%下降为2007年的79.55%。再就业人数增长率也以年均5.94%的速度下降。

第二,市容管理与灵活就业之间矛盾突出,现行的市容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再就业工作的开展。灵活就业是再就业的主要就业渠道之一,小摊小贩是灵活就业的主要表现形式,再就业人员是小摊小贩的主体之一。现行的以堵为主的市容管理模式亟须改进。

四、2009年下半年及2010年就业形势预测

依据现有的数据及发展趋势,我们对2009年下半年及2010年的就业形势做出预测。据测算,兰州市近几年每年需要就业人数在9万人以上,而每年能提供的各种就业岗位只有4.5万个左右。由于金融危机对就业的负面影响,这种供大于需的局面还会加剧。同时,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善。我们认为2009年下半年及2010年的就业总体严峻形势会加剧。失业人口中的就业困难群体将集中在应届大学毕业生、未就业往届大学毕业生、受金融危机影响失去工作的农村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失业人员。经济不景气造成需求减少是他们就业的主要障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积累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就业能力高低将决定他们能否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考虑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的努力,就业形势会随着经济回暖而出现一定的变化,能否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取决于金融危机对世界、中国及我市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及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程度。

农村劳动力仍将是初级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竞争主体,体力型劳动力过剩与技能型劳动力短缺仍将继续,随着政府培训力度的加大,结构性矛盾会有很大程度的缓解,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仍需时日。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返乡,严峻的就业形势将迫使部分返乡劳动力以转移就业向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就地创业转变,返乡劳动力重新外出务工会更多考虑就近就业,兰州市内需的不足将会阻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以劳动技能为基础的就业能力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地度过这场“寒流”。金融危机将使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更加艰难,不愿返回乡村将使农村失去创业的优秀主体。外部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农民工工资收入下降,欠薪再抬头等,农民工权益保护将面临更多挑战。

大中专毕业生今年和明年都将以万人以上的速度增长,由于就业岗位明显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和困难都前所未有。就业困难将促使社会各界对我国的高校教育进行深刻反思,结构性矛盾会逐步改善,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将会受到广泛关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仍将是大中专学生就业的热门之选。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前所未有的支持将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灵活就业和政府扶助就业仍将是再就业群体的主要就业渠道。各群体创业规模和形式以“生存型”为主,创业会在艰难中起步,在困难中前行。

五、扩大兰州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推动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在保持目前较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改变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使经济发展依靠投资、内需、出口“三驾马车”拉动,其中要更加注重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制定扩大内需的切实有效措施。为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1355”总体发展思路,加快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中广开就业门路,解决就业总量不足的问题。

(二)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优化

一是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内部吸收能力;发展非农产业,拉长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价值链,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容量。二是巩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注意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壮大一批影响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带动全市第二产业的发展。加强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集群建设,延伸产业链,以产业链的延伸带动就业链。逐步改变兰州“重重轻轻”的局面,加速发展吸纳劳动力较强的轻工业。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继续保持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理顺体制,改变服务业发展中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局面,政府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各种力量形成合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进入,形成多元竞争主体,使第三产业达到高度的市场化。四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现代化工业对劳动力有挤出效应,在充分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条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农副产品加工仓储、土特产品加工、工艺品生产、餐饮服务业等。同时大力开拓公益服务性岗位,吸纳各类人员就业。

(三)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农民工群体要坚信劳动能发家致富;大学生群体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同时要抛弃旧观念,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角色进入市场,先就业、后择业;再就业人员要坚信劳动会改变现状,做到不等、不靠、不要,积极主动地捕捉一切可能的就业机会。政府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劳动、支持创业的浓厚社会文化氛围,逐步改变“官本位”的观念。

(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其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全力实施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4111”主题成长工程。坚决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继续破除各种体制障碍,重点推进公平准入和改善融资条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技术创新,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好服务。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治理结构;鼓励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以产权为纽带,通过联营、控股等多种形式,进行资本运营和资源共享,实施强强联合,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产业链延伸。坚决贯彻国家《物权法》,用法律的手段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五)多措并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是加强劳动力输转力度。利用已开通的劳务信息网络,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继续凭借已有的劳务基地和不断开发新的劳务基地,发展壮大劳务经纪人队伍,加大有组织输转的力度;严格落实国家义务教育制度和逐步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整合政府部门的培训,使培训形成合力,规范培训市场,使我市劳动力成长为技能型劳动力;加大劳务品牌建设,不断增强劳动力的竞争力。二是增强非农产业就业比例。增强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创造条件,吸引东部劳动密集型企业到我市安家落户。加速我市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三是培育创业型农民。在科技、资金、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懂市场,能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创业型农民,加大创业带动就业的力度。

(六)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能力的缺失,已经成为目前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面对并希望迈过去的“槛”,就业能力的提升将使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为此,学校和大学生本人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自身,重视就业能力的提升。通过社会实践、实训基地、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建设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审时度势能力等。

(七)不断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就业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充分发挥作用。虽然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但劳动力市场无论是在机制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仍然不完善,因此,充分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应该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任务。但充分重视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在促进就业中无所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维护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通过克服劳动力市场的缺陷积极促进就业。政府在克服劳动力市场缺陷方面,主要表现为在公共服务中有所作为,比如政府应该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积累人力资本和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和再培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和实施针对下岗再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就业辅助政策等。在营造劳动力市场竞争环境方面,一是要使工资水平真正反映劳动力供求,防止工资水平的扭曲,例如改革垄断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使其工资水平反映市场供求。二是要规范劳动力市场上各主体的行为,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需的情况下,特别注意保护农民工、女性就业者等的合法权益。三是改革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相关制度,例如进行户籍制度以及由户籍制度延伸的工伤、养老、住房、医疗、生育等改革,以改变由此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在城乡、地区之间的分割,等等。

执笔人:李健 屈雷刚 房先平 范鹦

【注释】

(1)劳动力资源总量=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超过或不足劳动年龄但实际常年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适龄人口(不含现役军人、犯人)—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不足或超龄而常年参加社会活动的人口。

(2)蔡昉.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1页.

(3)数据根据《兰州统计年鉴(2007)》、《兰州统计年鉴(2008)》。

(4)新华文摘.2008-8.25页.

(5)我国非正规就业主要是指广泛存在于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包括:(1)非正规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2)正规部门里的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季节性就业、兼职就业、分包就业或者服务项目的外部工人等,及正规部门里的非正规就业。这个概念来自于《改革》2004年第3期中张杰、马斌的《非正规就业性质及其对劳动关系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