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政治秩序的未来变数分析

国际政治秩序的未来变数分析

时间:2022-09-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因为如此,多年来,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较量。国际政治旧秩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其不合理内核不会随着冷战结束而迅速改变。事实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今日世界动荡的根源,是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的最大障碍。

()破“旧”立“新”的任务艰巨

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作长期的努力。

国际秩序作为维系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各国均把建立国际新秩序看作是争取解决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众多国际问题的机遇和权益。正因为如此,多年来,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较量。由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它们绝不会轻易地放弃国际旧秩序,它们必然要顽固地抵制和反对发展中国家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国际政治旧秩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其不合理内核不会随着冷战结束而迅速改变。从冷战后国际关系发展进程来看,作为旧秩序实质特征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通过变换了的方式和途径存在于当今世界。西方国家竭力想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模式、文化和生活方式加强给别的国家,用它们的标准作为尺度强行要求世界其他国家据此来决定国际关系的性质和方式。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在国际关系中很少考虑国际社会的利益和他国利益,“美国利益”至上是其制定外交政策所奉行的基本理念。而所谓“美国利益”又是没有范围和空间界定的,这为它在世界范围内追求霸权利益提供了方便。事实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今日世界动荡的根源,是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的最大障碍。不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就是一句空话。

随着两极政治格局的终结,综合国力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现状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日益加剧,这种不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象,很难彻底扭转和改变。

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事业处在低潮,西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加强,要复兴前者、击退后者也非易事。

国际经济力量的杠杆基本上仍掌握在西方少数国家的手里,夺取和掌握这些杠杆也不是短期能实现的。

()辞“旧”迎“新”前景光明

种种事实表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现有秩序不断演变最终实现国际政治新秩序的过程,是中国外交的长远目标之一。“速胜论”脱离实际,“渺茫论”也不可取。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目标最终将会实现。

尽管人类社会沧桑巨变,国际舞台风云变幻,国际社会也历经种种考验,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但是应该承认,冷战结束以来,破“旧”立“新”的事业成绩斐然。联合国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可言之战祸”,“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的崇高精神,承载了国际社会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由于广大会员国的共同努力,使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62]欧洲联盟等组织在破“旧”立“新”方面的贡献也值得肯定。

尽管地区动荡不断、局部冲突时有发生,但各国更加重视对话与合作,更加重视以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遵守国际责任,承担国际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采取有效的集体措施,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实现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必由之路。

尽管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尚未实现,但对话交流、和睦相处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各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越来越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互相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指导原则。

尽管世界发展还很不平衡,贫穷和饥饿仍在不少国家肆虐,但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减少贫困、促进发展的目标,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日益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越来越成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重要途径。

总之,尽管新世纪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也为人类社会发展展现了光明前景。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生产力显著提高,全球经济保持总体增长,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这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突出成果和阶段性进取。世界历史虽然背负沉重,但毕竟在不断进步。觉醒的世界人民不会被人为的困难所吓倒,既然他们能从西方残酷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并无畏地在国际舞台上大有作为,就一定有决心和能力废除旧的国际政治秩序,建立真正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思考题]

1.国际政治秩序的内涵与当今态势。

2.美国、俄罗斯、欧洲联盟、日本、广大发展中国家所主张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及其实质。

3.中国主张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及其国际反响。

4.国际政治秩序的未来变数。

【注释】

[1]梁守德、洪银娴著:《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2]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8页。

[3]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8页。

[4]Stanley Hoffmann.Primacy or World Orderp.109 and p.188

[5]Stanley Hoffmann.Primacy or World Orderp.109 and p.189

[6][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页。

[7][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8]杨洁勉:《试论国际秩序的运行机制》,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编《国际政治新秩序问题》,时事出版社1992年版,第388页。

[9]周荣耀:《国际新秩序问题简议》,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编《国际政治新秩序问题》,时事出版社1992年版,第34页。

[10]梁守德、洪银娴著:《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11]吕有志、戴德铮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2]2”指的是韩国、朝鲜;4”指的是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

[13]10+1”即东盟10国与中国合作;10+3”即东盟10国与中国、韩国、日本合作。

[14]梁守德、洪银娴著:《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6268页。

[15]梁西:《联合国与中国——纪念周鲠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16]联合国宪章》第一条第四项。

[17]参见R.Higgins.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Law through the Political Organs of the United Nationspp.35-48

[18]梁西:《联合国与中国——纪念周鲠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19]梁守德、洪银娴著:《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页。

[20]梁守德、洪银娴著:《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页。

[21]乔治·布什总统1991413日在亚拉巴马州马克斯韦尔空军基地发表的演说,转引自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5页。

[22]Joseph Nye,“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ld Power”,DialogueNo.41990

[23]全称为《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是1972526日美国和苏联签署的一项双边条约。该条约于同年103日生效,无限期有效。条约规定,反弹道导弹系统包括反弹道导弹截击导弹,反弹道导弹发射器和反弹道导弹雷达,双方只能各自部署两个(后改为一个)有限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分别保卫首都和一个洲际导弹发射场;不得研制、实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地的和陆基机动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等。这一条约通过限制双方利用反弹道导弹系统保护整个领土的能力,确保美、苏两国建立在“相互确保摧毁”基础上的“恐怖平衡”,以防止核战争,被国际社会视为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目前有32裁军和核不扩散条约与这一条约挂钩。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借口防范所谓“无赖国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远程导弹的威胁,不断要求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20011213日,美国宣布退出该条约(6个月后生效)

[24]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公布的调查报告,按人均计算,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通过的《京都议定书》,首次确定了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具体指标。克林顿政府承诺,要执行该议定书。但是,小布什上任后于2001328日公开否定《京都议定书》,实际上撕毁了他的前任与国际社会签署的该协议。

[25]19969月,联合国以158票对3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迄今已有161个国家的政府签署,其中84个国家的国会或相当于国会的机构已经批准。但条约规定,必须有44个具有核能力的国家批准,条约才能生效。而44个具有核能力的国家中,还有13个国家尚未批准。1997年,克林顿总统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提交参议院,但一直未得到共和党操纵的参议院的批准。布什上台之前就表示,不会寻求国会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017月,布什政府正式要求参议院“无限期推迟”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0011113日,联合国第二届促进《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大会在纽约召开,美国拒绝参加。

[26]20017月,美国以“危及国家安全和情报机密”为由,拒绝接受国际社会经过6年艰苦谈判才达成的旨在加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草案。据这项谈判的观察员罗森堡说,美国政府反对该协议书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该协议书提供的保密措施比美国1997年批准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还要多。而美国代表表示,“仅靠修改议定书草案不可能产生美国可以接受的结果”。

[27]转引自李慎明、王逸舟《2002: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28]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认定这一事件为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所为,要求阿富汗塔利班(“伊斯兰学生军”)政权将在阿富汗境内的本·拉登引渡到美国受审,遭到拒绝。2002107日,美国在其盟国支持下,对阿富汗发动了代号为“持久自由”的空中军事打击,阿富汗战争爆发。1111日,在美国空军的支援下,阿富汗反塔利班政权的北方联盟军队发起地面进攻,塔利班武装迅速溃退,1113日撤出首都喀布尔,127日,又撤出其根据地坎大哈。美国对阿富汗大规模空中打击暂告一段落。此后,美国领导的联军长期在阿富汗境内清剿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残余。

[29]20033月占领伊拉克到2007822日,美军在伊拉克共死亡3721人。

[30]有人认为“小布什主义”是指布什政府执政两届的美国全球战略,有人则认为是布什政府执政第二届的美国全球战略,本文倾向于后者。

[31]现在太空中的800多颗卫星有一大半是美国的,美国还是不放心,为保护它的太空优势,五角大楼模仿“千舰海军计划”,提出了“百星计划”,并且“执著”地推进。《环球时报》2007817日第8版。

[32]日本《读卖新闻199032日晚刊。

[33]日本《读卖新闻》1991628日,《东京新闻》625日。

[34]《参考消息》2007826日第3版。

[35]《参考消息》2007823日第1版。

[36]在苏联历史上曾经制定过四部宪法:1918年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随后各加盟共和国相继通过了自己的宪法;1924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以及各加盟共和国自己的宪法;1936年苏联宪法;1977年苏联宪法。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曾经于1925年、1937年、1978年通过了自己的宪法。苏联解体后,19931212日俄罗斯通过并实施了反映新社会制度的新宪法。继承和效法西方国家的宪法,突出强调了保障人、公民权利和自由;以“俄罗斯联邦即俄罗斯是民主的联邦的法治国家。这个国家采取共和国的管理形式”取代以往以工人阶级为主导力量的社会主义全民国家的提法;以“私有制受到法律保护”取代生产资料公有制;以“三权分立”原则取代过去“议行合一”制度;实行多党制

[37]江泽民与叶利钦1997423日在莫斯科共同签署的《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1997424日。

[38]林军著:《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17页。

[39]林军著:《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17页。

[40]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ПОСЛАНИЕ.26 мая 2004г.http://www.akdi.ru/econom/program/poslanie04.НТМ。

[41]http://www.kremlin.ru/appears/2005/02/28/2225-type63378-83282.shtml

[42]2002年,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三大任务:经济翻番,消除贫困,实现军队现代化

[43]陆钢:《美俄若搞冷战,对中国没有好处》,《环球时报》2007830日。

[44]陆钢:《美俄若搞冷战,对中国没有好处》,《环球时报》2007830日。

[45]普京:《答〈华尔街日报〉记者问》,《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4页。

[46]《毛泽东外交文选》,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21422页。

[47]《毛泽东外交文选》,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21422页。

[48]见中国代表团团长邓小平副总理联合国大会关于原料和发展问题的特别会议上的发言,全文刊登于《人民日报》1974411日。

[4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283页。

[50]《人民日报》19981224日。

[5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41页。

[5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43544页。

[53]《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6567页。

[54]《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55]钱其琛:《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人民日报》1991926日。

[56]《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页。

[57]《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314页。

[5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95997页。

[5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61037页。

[6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98页。

[6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人民日报》20071015日。

[6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9399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